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逢君闻见花开 > 第三百一十章 友善的信号

逢君闻见花开 第三百一十章 友善的信号

作者:独立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5 16:03:33 来源:笔趣阁

赵遵的官阶和爵位比西南边陲不足千户的小县县长可大多了,说是召见更恰当。卑水县的佘县长听说皇帝派来监察地方的侯爷到了,带着全衙的官吏站在县衙门前迎接赵遵。

赵遵仍是一脸和善,对各级官吏认可鼓励,可等官吏们退去,只剩下佘县长的时候,赵遵的脸色变了。

“听闻卑水县近年来的吏治不太好啊!”

佘县长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卑水县的政绩在越嶲郡年年属优,不知……不知赵侯此言从何说起啊!”

“就从县里的飞贼说起!”

佘县长知道赵遵会提此事,忙道:“匪盗之事古来有之,卑职已经严令缉拿,不日便可将其拿获!”

赵遵道:“匪患!难道不是施政不善造成的吗?”

“哎呦,赵侯,卑职在卑水任上快十年了,没干过贪赃枉法的勾当!请侯爷明察!”

赵遵冷哼道:“当然会查!把县里交税的账簿拿来。”

佘县长叫小吏搬来了近几年的账目,赵遵翻看了一上午,终于开口了:“佘县长,卑水县地处西南边陲,每年征收上来的税款数目堪比京畿大县,不错啊!”

佘县长松了口气:“多谢侯爷夸赞……”

“不过对商贾征收的税款为何如此沉重啊,竟比别处高出一倍有余?”

佘县长道:“卑水县地处偏僻,除了做生意的商贾再没有别的税赋来源,县衙日常所需开支多从此中来,也因为商人们低买高卖利润颇丰,因此按照旧例多征三成。”

赵遵点点头又摇摇头:“既然多征收了税赋,为何县衙仍长期入不敷出啊?”

佘县长道:“卑水县汉苗杂居矛盾频发,械斗、殴斗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得已多养了一倍的捕快差役,另外还征召了不少土兵,养这些人占去了全县一半的开支!”

“把县中所有收药材的商人都召集到县衙来,我有事要交代!”

卑水县有二十几个收药的铺子,门面不大,但都是为两京和各大城市的药铺药店收货的,幕后老板财力雄厚,甚至和御药房、宫中的药库都有直接关系,利润十分丰厚,因此被层层盘剥的厉害。

卑水县收税比别的地方高三四成,他们挣钱不假,可交起税来也肉疼,他们想和官府拉近关系,可又怕被官府讹诈,来到县衙提心吊胆。

“佘县长!”商户的东家掌柜纷纷给佘县长打招呼,但很快他们发现一个年轻人坐到了主座上,佘县长对他毕恭毕敬。

“今天请各位到衙,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近期飞贼对商铺的影响。”

此言一出,商人们话就多了,纷纷抱怨。“让这贼闹的提心吊胆,晚上都不敢睡觉!”“是啊,我们都是本分的老百姓,抓贼这种事帮不上官府的忙,只能添乱!”

言语间表现出对当地官员的不满。

“聒噪!”佘县长瞪了眼:“这位是泗水侯骑都尉赵遵赵侯爷!主管京城治安,到咱们这个小地方抓个贼是难事吗?”

这些商人都是走南闯北有见识的,不少都听过赵遵的名头,都向赵遵行礼。赵遵一摆手:“罢了,贼已经被本侯擒住了,你们放心生活,不必再守夜了。”

商人们对赵遵千恩万谢,把佘县长晾在一边。赵遵突然一拍几案:“好你们这帮奸商,故意压价制造汉苗冲突,引来了飞贼反倒埋怨官府抓贼不利!县衙的差役和土兵整夜巡逻护街,你们看不见吗?你们的敬畏呢!你们的良心呢!”

赵遵大发雷霆,吓得一众商人都不敢抬头,过了一会儿赵遵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苗疆的安稳对朝廷非常重要,如果因为边境互市贸易引发战争,生灵涂炭自不必说,榷场也会就此关闭,你们的饭碗就没了!因此从即日起药材的收购价一律翻番!”

这句话一说出来,这些商人都不能装聋作哑了,为首的一位老先生说:“赵侯,可不敢涨价啊!您是不知道咱们药商有多难,大前年闹虫灾我一仓库的药都给虫子祸害了,去年运药去成都的路上山洪暴发,我大儿子连个尸首都没找到!”

另一个年长的人说:“咱们抛家舍业到这边城小县就为图这里药价比别处便宜,若一下子涨一半的价,这里面就无利可图啦!我们待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别的药商也都发出了类似的声音,赵遵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不容易,也不想和你们挣利。卑水县收药的价钱涨一倍也比他处低得多,只是赋税高一些,放心,只要你们答应涨价,赋税给你们减两成!”

药商们都是算盘精,掐指一算,涨价和减税一比较,非但不赔反而赚了,心里答应了,可眼睛不自觉的看向了“土皇帝”佘县长,那意思这侯爷的话算数吗,管用吗?

佘县长苦着脸道:“侯爷,赋税的事……”

赵遵打断了他:“佘县长,卑水县是个小县,你也是清官,赋税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防范汉苗冲突上,如果汉苗和睦,雇佣的那些土兵是不是就不需要了,这能节省不少开支,少收税商人们就能涨一些收药的价钱,苗民得了实惠更不会骚扰地方了,咱们安享太平不好吗?”

佘县长说:“赵侯的心是好的,解散土兵让他们去务农都没问题,只是苗民暴乱无常,万一袭击县城,我们将无力抵抗啊!”

“是啊,保命要紧!苗人彪悍,每次械斗咱们都吃亏人,人少了更要倒霉了!”

“咱们让步了,他们不见得满足,得了利反过来祸害咱们,那可是赔钱又输人啊!”

佘县长和商人几乎都倾向于保持原状,赵遵道:“我们不做出让步,怎么能换取他们的信任,我已经和苗部头人约好见面了,这之前要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

为首的老先生突然敲了敲自己的手杖:“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跟着父兄在苗疆一带收药,有多少同龄人死在了汉苗冲突中?数都数不过来,我那些老哥们要是活着也都儿孙满堂了!不光是我,在座的都有亲人死在械斗中吧!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想传给下一代吗?加价降赋咱们可以试试,试试怕什么的!”

另一个长者也说:“我同意,说到底汉苗之间的冲突起因就是不对等,咱们都在卑水县活了几辈子了,世代和苗民打交道,也不好一直倾轧人家!明天起,我们张记加价收药!”

两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一带头,余下的商户也都同意涨价,佘县长虽然仍有很大的疑虑,但决定是赵遵下的,他如实上报便可撇清关系,再说他也不是不想改变现状,一旦新办法有效,将是一笔重要的政绩,自己升迁有望。

赵遵抱拳表示感谢:“多谢诸位鼎力相助,本侯一定促成此事,让汉苗双方永享太平!”

第二天卑水县所有收药的铺子全部上调了收购的价格,来卖药材的苗民很快把消息传遍了附近的苗族村寨,与此同时佘县长在赵遵的指示下划拨土地安置解散的土兵,为了以防万一,白天他们务农,晚上仍要训练。

第三天赵遵和萧烈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萧烈挑着两条扁担,带着赵遵准备好的礼物。两人从上午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黄昏,日落的时候苗女才出现。

“你很守信用!”苗女对赵遵的态度明显改观了,赵遵笑道:“我表示了诚意,也请你信守承诺带我去见头人。”

“随我来!”苗女头前引路,走进了森林深处。赵遵刚开始还想记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很多地方明显是刚被雨水冲刷出来的,说明这里的地貌经常发生改变,又是晚上是记不住的。

苗女也很好奇,赵遵健步如飞也就罢了,他身后的大汉左右肩膀上都挑了扁担,虽然不知里面装了什么,但从扁担的弯曲程度不难猜测肯定很有分量,可大汉走了几十里山路仍面不改色心不跳,引得苗女频频回头,在她眼里赵遵是“巫师”,他的朋友也是有神通的人。

走了一夜的山路,黎明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森林深处的苗寨,寨子的景象让赵遵大感意外,竟比卑水县还要大,人口也更多。

进出寨子的有苗人、汉人,还有不少奇装异服纹身描画的土著,他们在一起和睦共存,令赵遵感到奇怪不解的是这么大的寨子竟然没有铺户。

“你们平时怎么买卖交易?”赵遵跟随在苗女行走在人流中。

“我们也有集市,到时候有需求的人会拿自家产的物什和别人交换,其实大多数苗民自给自足几乎不需要买卖的。”

苗部头人相当于汉地的郡守,掌管军政和神权,然而头人居住的地方只是比普通人家的竹楼大一些,门前站立两个武士。初春的天气还很冷,这两个人一人扛着一口数十斤重的厚背巨刃,穿着犀牛皮的铠甲,四肢裸露在外面也不觉得冷。

赵遵细加观察,二人也没有内功,那这一身御寒的本领和巨力是从何处来的?两个武士见苗女,并未阻拦,只是打量了赵遵和萧烈一番便放行了。

苗女带他们进入了一栋挂着牛头骨的竹楼,一个三十多岁的壮硕的苗汉正在看一些羊皮书卷,苗女用苗话和他说了几句,头人放下了羊皮卷,用同样奇怪的汉话问赵遵:“你是汉人的大官?”

赵遵没有否认:“大不大的不好说,但在越嶲郡我的话还是说了算的!”

头人道:“我已经收到信了,你遵守了许诺,我才肯见你。”

赵遵道:“涨价只是一个友善的信号,卑水县的商户愿意让利给苗民弟兄,达成和睦相处,双方互通有无造福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