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之谊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之谊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3 17:31:38 来源:笔趣阁

柴荣在庆寿殿西阁召见朱秀和符彦卿父女。

符彦卿拐弯抹角说了一大堆话来禀明来意,柴荣倒是极为耐心地听完。

只是自始至终,皇帝神情平澹,看不出喜怒,令符彦卿忐忑不安。

符金菀垂立一旁,低着头一副柔柔怯怯的模样。

柴荣目光从符金菀身上划过,波澜不惊。

“此事,且容朕考虑,等朕二征淮南回京,再给你答复。”柴荣澹澹道。

符彦卿有些失望,柴荣没有当场答应,再过几个月说不定又有变数。

可是皇帝已经明确态度,他也不敢逼迫太紧,只得揖礼道:“老臣一心为陛下、为国家着想,还请陛下恕老臣僭越之罪!”

柴荣道:“卫王忠心朕自然是明白的,只是皇后丧仪刚过,朕也即将赶赴淮南,此事只能延后再论。”

“老臣明白!万请陛下保重龙体,此次再征淮南,一定能一鼓作气拿下淮南十四州,老臣翘首以盼王师凯旋之日!”符彦卿道。

柴荣笑道:“借卫王吉言,希望今年战事一切顺利!”

又闲聊几句家常,柴荣让符彦卿父女先行退下,让朱秀单独留下。

临走前,符彦卿满含殷切地深深看了眼朱秀。

“这卫王,朕实在不知该说他什么才好....”

等符彦卿父女走下西阁堂前的长台阶,柴荣摇摇头叹道。

朱秀苦笑道:“臣也觉得卫王此举不太妥当,本不愿掺和,奈何前些日卫王亲自登门造访,让我随同进宫。

老岳父一番苦口婆心之言,臣实在抹不开脸面,这才和他一道进宫....”

柴荣揉揉眉心:“皇后溘然长逝,朕本不愿再立后位,卫王这番好意,倒叫朕为难。”

朱秀诚恳道:“中宫主位事关重大,更是陛下家事,全凭陛下乾纲独断,陛下无需顾及卫王或是臣的颜面,全凭心意处置便可!”

柴荣笑道:“若朕接纳符六妹,符氏依然为外戚,你也能维持和朕的连襟关系,好处多多,难道就不盼着朕同意此事?”

朱秀默然片刻,拱手恳切道:“臣斗胆说两句心里话。陛下和臣既是君臣,在此之前更是知己好友。

站在朋友角度来说,臣衷心希望陛下能走出阴霾,重新振作,将来能寻到一位真正喜欢、投缘之人,后宫能像皇后在世时一样和睦美满。

臣并不希望太多功利因素掺杂进陛下家事之中,臣希望后宫能像皇后在世时那样,是一个让陛下享受安宁的地方。”

柴荣听完久久沉默不语。

好一会,他轻轻叹口气:“这些话,世上或许只有你才会对朕说。朱秀,朕要谢谢你。”

朱秀长揖及地:“臣希望能和陛下做永世的君臣、永世的朋友,如齐桓公与管仲、刘邦与萧何、李渊与裴寂、李世民与李靖,陛下为千古一帝,臣追随陛下也能混个千古名臣!”

柴荣拍打御位扶手,爽朗大笑。

西阁门外,几个太监探头探脑。

自从皇后薨逝,陛下就再也没像这样开怀大笑过。

“好!朕有你这样的良师益友、忠良贤臣辅左,当以历代明君为榜样,带领我大周屹立于华夏神州!

冯道当年说朕比不上唐太宗,朕就是要让他在天上看看,这天下有朕、有你,如何不能再现辉煌盛世?”

柴荣站起身,一扫皇后薨逝以后的颓丧和伤感,重新抖擞精神,意气风发地挥手大喝。

他的目光重新坚定,流露一代英主的睥睨之色。

朱秀下拜叩首:“这乱世有陛下,实乃苍生之幸!”

柴荣走下陛阶,亲手将他搀扶起。

“朕去淮南后,开封就交给你和范质了。朕委任范质为东京留守,你为京城内外都巡检,王审琦为大内都巡检,你三人当齐心合力,镇守开封!”

朱秀忙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想了想,柴荣又笑道:“训儿留在宫里朕有些不放心,这样好了,朕出京之日,派人把训儿送到你府上,让你妻帮忙照顾。宫里平时负责照料皇子的乳母、宫女、太监也一并送去,由你调派。”

朱秀一愣,迟疑道:“皇长子地位尊崇,由臣托管,只怕不合礼制。”

柴荣道:“你妻是训儿亲姨母,你是姨父,代为照管,有何不妥?放心,朕会专门下旨讲明此事,再授你为太子少傅,负责教导皇子,如此一来,那些御史言官也就无话可说了。”

朱秀心里大为感动,柴荣如此做,把开封城和皇长子全权托付给他,对他的信任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顾柴荣阻拦,朱秀下拜,郑重叩首:“臣万死不负陛下托付重望!”

拜别柴荣后,朱秀心事重重地离开内宫。

他心里实在纠结得很。

他所预见的历史还是沿着既定轨迹向前迈进,距离显德六年的大变局只有两年时间。

这些年来,他小心翼翼尽量不参与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就是为了保证将来的局势发展,能按照他能预料的方向前进。

柴荣对他的信任和托付,反倒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压力,无可抑制地生出歉疚、自责感。

朱秀时常会想,如果两年前他不去宿州,留在开封,想尽办法为符金盏招募名医、治疗病症的话,或许大周贤后不会早早薨逝。

柴荣也不会一次次遭受沉重打击,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那样一来,历史或许会朝着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进。

朱秀们心自问,刚才西阁里说的一番话,有七分是出自真心。

对柴荣,他永远怀有一颗崇敬、臣服之心,这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君王,值得追随他一生。

如果柴荣健康长寿,朱秀愿意一辈子做大周臣子。

可按照目前情势发展,柴荣身体已经出现大问题,两年后的那场大变局,或许难以避免......

走到宫城中央,连接后朝与前朝的横街时,朱秀站在紫辰门外,回头远望那一片巍巍宫阙。

他知道,再追究是非对错已经毫无意义,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对得起老天爷给他穿越重活一世的机会,才对得起这些年历经生死磨难的考验。

朱秀仰头望天,闭了闭眼,再度睁开眼眸,双目之中恢复一片清明冷寂之色,迈开坚实有力的步子,朝宣德门走去。

“文才留步!”

出了宣德门,朱秀刚要坐进自家马车,卫王府车驾驶来。

符彦卿从车窗探出头,笑问道:“陛下单独留你,可是谈金菀入宫之事?”

朱秀站在车厢旁,拱手道:“有劳岳丈久等,陛下留我是商谈淮南战事,并未提及六娘子入宫之事。”

“哦?”符彦卿皱了下眉头,似乎有些不信,见朱秀神情自若,只能勉强笑道:

“依你看,陛下是否会同意此事?”

符金菀也透过车窗看来,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满是紧张、期待。

朱秀想了想:“陛下没有当堂拒绝,说明心里并不排斥此事,或许是因为淮南战事在即,且皇后丧仪刚过,不太想在此时谈论此事。

等过一段时间,成与不成,就会有明确答复。”

符彦卿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就让金菀暂时留在开封卫王府,你夫妇二人平时多多照顾。天雄军镇守魏州,老夫还得赶回去料理军务。”

符金菀失望地收回目光,闷闷不乐地坐回车厢。

朱秀笑道:“岳丈一路保重。李继勋的事,还请岳丈尽快办妥。”

符彦卿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放下车帘,卫王马车仪仗缓缓驶过御廊长街。

驾车的马庆都哝道:“这卫王架子也太大了,让公爷站在车下和他说话,自己坐在车里,说话口气也拿公爷当部下指派....公爷除了爵位低了些,哪一样比不过他卫王?”

朱秀目送卫王车驾远去,笑道:“他是长辈,让让他也无妨,无需计较太多。”

马庆不服气地道:“以公爷如今地位,满开封城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就算是长辈,也不该故意摆架子。”

“就你话多,上车,回府!”朱秀登上马车,马庆驾车,两队亲卫护在左右,朝州桥方向驶去。

以朱秀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恩宠,符彦卿的确没有资格在他面前摆谱。

朱秀敬他也不过是因为他是符金环的父亲。

符彦卿年届六十,说是一头没了牙的老虎也不为过。

当年叱吒疆场的符第四,如今只是个为了家族荣华富贵奔走游说的花甲老人。

作为军功起家的军事贵族,符氏在大周军中的影响力日渐消亡。

并且在将来,伴随中央集权一步步加深,这种本质为藩镇军事门阀的家族还会进一步衰落。

卫王头衔,的确荣宠无比,但在朝堂真正的实权派人物眼里,如今的符氏除了在河北一带累积的名望外,再无其他值得关注的地方。

朱秀知道,柴荣最终还是会同意接纳符金菀,让她成为新一任大周皇后。

因为不管怎么说,符氏代表老一代军事贵族集团,符彦卿、安审琦、高行周、李从敏这些老牌藩镇军阀,才是构成汉、周两代王朝的底色。

柴荣一边收缴藩镇军权,加强禁军军力,一边也会安抚这些老牌藩军阀们,保证他们在大周朝的家族富贵和兴盛。

所以,柴荣一定会接纳符金菀。

这些道理,朱秀相信符彦卿一定明白。

可老爷子没有得到柴荣明确答复,还是心中不安。

这恰恰说明,这么多年来,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让这些老牌军事贵族们真切感受到了压力。

天下强兵集于禁军,禁军直接归属皇帝和朝廷调派,老军阀们日子过得富贵清闲,但手中的兵权却一点点失掉了。

至于老岳父对他的态度似乎有些颐指气使,朱秀倒是不太放在心上。

当初要不是郭威保媒,这桩婚事能否落成都还未知。

在当时人看来,朱秀迎娶符金环,怎么算也是高攀。

藉藉无名的濠州朱氏和军功鼎盛的符氏,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时至今日,这种差别正在急剧缩减,乃至倒转。

相信老岳父终有一天,会醒悟过来的。

大周显德四年二月,柴荣二度亲征淮南,命范质为东京留守,朱秀为京城内外都巡检,王审琦为大内都巡检,全权负责开封城的治理和守卫。

引起朝野不小震动的另外一件事,是朱秀担任太子少傅,负责教导皇长子柴宗训。

且皇帝离京后,柴宗训交由朱秀带回郡公府照料。

还不满三岁的柴宗训,已是被朝臣们看作将来的太子储君,皇帝南征把皇长子托付给朱秀,这是何等的宠信?

朝野私议纷纷,柴荣一概不理,简单准备后就启程赶赴淮南。

柴荣此去,带走了韩通、石守信等一干大将,因为无需调拨兵马,只率轻骑赶赴淮南,准备了半日就出发离京。

~~~

除州城,官衙内。

赵弘殷、赵匡胤、赵匡义父子三人坐在衙堂内。

赵弘殷捏着一封书信反复阅览,花白眉头拧紧。

赵匡胤也是皱眉沉思。

赵匡义满面怒愠,死死攥紧拳头,忍不住咬牙低吼:“朱秀狗贼,竟然处心积虑坏我婚约,此仇不共戴天,我与他势不两立!”

赵匡胤沉声道:“稍安勿躁,此事来龙去脉还未弄清楚。符金菀要入宫,关键还要看陛下,朱秀起不了多少作用。”

赵匡义愤怒道:“若非朱秀推波助澜,此事如何能成?符氏明明与我赵家结亲,现在却要把人送进宫,是何道理?此事要说没有朱秀捣鬼,我绝不相信!”

赵弘殷摇头道:“与符氏结亲只是口头协定,并无婚书,之前除了两家也无人知晓。

如今符金菀要入宫,消息却传得满天飞,为父觉得,恐怕是符彦卿那老狐狸故意放出风声,想把悔婚责任推到朱秀身上。”

赵匡义气得浑身发抖:“就算不是朱秀主导,他也和此事脱不了干系!让赵家蒙羞,让我丢脸才是他的目的!”

赵弘殷和赵匡胤相视一眼,苦笑摇头。

这桩婚事本来就没有凭据,符氏反悔他们也无可奈何。

如果符金菀要嫁给别人,他们还能和符氏争一争。

可符金菀要入宫,他们拿什么去争?

赵匡胤宽慰道:“大丈夫何患无妻,你年纪尚轻,晚两年成婚也不要紧。吏部的调令已经下来了,你升为从六品皇城使,入兵部职方司任郎中,回开封好好干,不要再想这些无关紧要之事。”

赵匡义咬着牙恨声道:“朱秀女干贼让我蒙受如此奇耻大辱,此仇我一定会报!”

说罢,他摔门而去。

他的心里,一半是愤怒,一半是恐惧。

他认为,一定是当初放任唐军伪装过境一事被朱秀查到和他有关,史匡威的死,朱秀也把账算在他身上。

这次破坏他和符金菀的婚约,就是朱秀的报复之一。

想到韩重赟被当众斩首,赵匡义愈发感到恐惧不安。

他必须想办法反击,否则早晚有一天,会重蹈韩重赟的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