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221节 汤若望

明耀四方 第221节 汤若望

作者:右边幸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18:17:52 来源:笔趣阁

就像决斗,两边近距离火拼瞬间发生。

人命像割麦子,三轮后,刚刚还骄傲的西斑牙人被全部击毙。

唯有神父侥幸活命,火拼发生前他迅速趴地,捡到一条命。

费尔南多喘着大气,人还在码头外围,

先一步听到密集枪响,只感觉大脑一阵晕眩。

等他赶到时,只见张新的人正在救治受伤同伴,而身着卡其色制服的西斑牙士兵则全部倒在血泊里。

领队奎瓦也被子弹射成马蜂窝,死的已经不能再死。

“怎么会这样?”

身着中世纪白色内衬,灰色夹克的费尔南多不敢相信眼前一幕。

尉立走到费尔南多跟前,

指着一堆尸体。

“这些夷人拒绝交出武器,拒绝遵守总督大人立下的规定,

故击毙之;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

可以向总督府提交复议审核,如果在下做错,甘愿接受处罚。”

费尔南多看向独眼尉立,气的全身发抖,大声喝道,“他们不知濠镜澳易主,这是误会!”

“易主是真,误会有待商榷,”尉立抱抱拳,“只要站在两广的土地上,就要执行总督大人的规矩。”

费尔南多气的牛角胡乱颤,走到神父跟前,关心问他:“你怎么样?”

“我没事,”神父被吓的腿软,指着尉立骂道,

“这些人,

完全不讲道理。”

牛角胡直叹气,“神父,时代变了,你们应该放下刀枪,现在这种情况,死了等于白死。”

神父挣扎,“我要他们上司一定是讲道理的人!”

“千万别,”费尔南多连忙阻止,“你要是见到他们首领,大概率会被气死。”

尉兰在旁边听不懂两人对话,打断道:“费先生,这个神父要送去广州府接受问讯。”

费尔南多想阻止,结果只是徒劳。

次日午时。

幸存神父出现在总督府。

张新坐在太师椅上显轻松安逸,脚边匍匐着两只老虎和两条属性狗,犹如神兽下凡。

衬托张新身上有一股隐形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霸王之气。

这气势把神父吓的瑟瑟发抖。

张新用大明话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神父本打算状告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这种情况,完全不敢放肆,恭恭敬敬,用家乡回答道,“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

不是英语,也不是葡语、荷兰语,更不是西斑牙语。

思考中张新猜测问,“你是普鲁士公国....”

话到一半张新突然卡住,眼睛变的明亮,重问:“你叫什么名字!”

“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神父用德语回答名字,然后用大明话反问张新,“大人如何知道普鲁士公国?”

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发音中,亚当听着像‘汤’,约翰听着像‘若望’。

历史上汤若望正是1618或者是1619从濠镜澳进入大明,后来康熙封他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康熙不是浑人,他之所以封一个洋人为一品官,自然是因为这个人有才。

其人所学广泛,相当于一个杂科学教授。

张新之所以记得‘汤若望’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用大明字书写的《远镜说》。

书中图文并茂,从原理、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上详细介绍了伽利略式望远镜,是近代史关于光学和望远镜的奠基性著作。

还是这个汤若望,把望远镜带到都城,并广泛推行应用,之后一生从未离开华夏,一直到老死。

心里激动,表情不变,张新清咳一声,直接给他起名道,“汤若望神父,你怎么会和西斑牙人在一起?”

“说来话长,”今年二十八岁的汤若望介绍道。

“我从西方搭乘西斑人商船到达马尼拉,在当地一年时间,和明朝人学会大明话,所以成为他们专职翻译。”

张新眉头皱在一起,“我们和西斑人贸易都靠中间商完成,没有直接交往,他们这次派人过来,所谓何事?”

濠镜澳出口商品,其中一半多走马尼拉中转。

在这里换乘西斑牙大海船,然后往东航行,把商品送到美洲西岸,准确说是南美。

此时此刻,南美几乎都是西斑牙的殖民地,他们在那里有市场、有白银矿,一来一往之间都是大利润。

不同势力,海运航线不一样。

葡、英船队则往西航行,先是经过南海、柔佛海峡、印南补给点、非洲东岸补给点、绕过好望角、非洲西岸补给点...最后到达西方。

这个年代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往西航行需要要绕过整个非洲才能到达西方。

这也是为什么早在两百多年前,有外国使臣,把长颈鹿当麒麟送给朱棣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濠镜澳有那么多非裔的原因。

意料之外,面对张新的问题,汤若望却露出迟疑表情。

纠结数秒,汤若望道出实情。

原来这事还能和张新扯上关系,因为他需要大量原材料,于是许多没有根基的明朝人前往马尼拉,寻找发财机会。

最近两年在当地成立许多贸易商行,从事木材采伐、烧木炭、橡胶、可可豆、种植大米、甘蔗等等生意。

这些商家带动更多普通人定居马尼拉,从事理发、裁缝、鞋匠、厨师、农民、工人等工作。

导致当地明朝人口明显增加。

这让人口较少的西斑牙人对明朝人十分忌惮,最初只是排挤,最近开始残害、屠杀当地明朝人。

这次之所以派人来濠镜澳,是因为做贼心虚,担心明朝皇帝因为西斑牙人屠杀明朝人而发兵攻打,特地过来打探情况的。

听完,张新面无表情问汤若望,“马尼拉有多少西斑牙人?”

“约四千,”汤若望道,“基本都是士兵,另外还有两三百商人。”

张新点头,岔开话题问,“神父是否愿意留在广州为官?”

“官?”汤若望眨眨眼睛,表情不敢相信,“我能为你做什么?”

“你能为我做很多,”张新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比如教授学生天文地理数学知识,指导我的人批量生产望远镜等等工作。”

“先生,我....”

“就这么定了,”张新打断汤若望,“来人,送汤先生去第二训练营接受三个月培训。”

送走汤若望,两天后张新召来驻守在北边边界,一直从事新兵训练的赵进。

“赵进。”张新直其名。

赵进躬身抱拳,“是,总督大人,小人在。”

“陈明遇、二丫、郑芝龙、李魁奇、尚可喜、吴俊义、于东虎、童守义,”张新快速报出七个名字,“他们都在外面,你想不想带兵出征?”

闻言,四十二岁的赵进跪在地上,朗声喝道,“公子刀锋所指,赵进必勇往直前,绝不后退!”

“我要你去马尼拉,”张新一字一句道,“所有西斑牙人的人头送回濠镜澳筑京观;身子留在当地,也筑成京观。”

话到最后,张新咬牙切齿,“一个都不许少,如让我知道你能力不行,心慈手软,我就拿你——筑京观!”

赵进俯身叩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