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210节 边疆大吏

明耀四方 第210节 边疆大吏

作者:右边幸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18:17:52 来源:笔趣阁

把后黎朝公主交给大妇陈晴儿接待,张新继续打根基。

如果说老朱造反前的房屋根基是一米深加一点钢筋,张新要让自己的根基比蘑菇井还要坚固。

硬到神仙也啃不动。

为此他决定干两件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已经酝酿许久的大事。

一,废除奴婢制,仅针对大明人,不包括奴隶和外籍人。

二,

之前统计人口、丈量土地,等的都是这一天,划重点,只说一次:分土地,且不允许买卖。

可以想象,这两项计划会遇到巨大反抗力,然这事属于功在千秋,

为子孙后代谋长久的正确工作,张新决定强推。

如此重要工作,自然不可以是张新自亲上,万一失败脸会很难看。

思来想去,这事落在花听语父亲,老丈人花开诚身上。

算是一次奖励,也算是考验,切手指叛离花家,无论如何张新都应该给他一次出仕机会。

干的好,以后承担更大责任;干不好,当个富家翁也挺好,如果有人想凭关系在张某人这里高升,是行不通的事情。

派人召来花开诚,仆人阿兰上茶后恭敬退出。

花开诚今年35岁,一名普普通通古人,留着两撇八字胡,明明还很年轻,

已经开始玩成熟。

“岳丈我想请您负责.....包括规则制定,这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请不要推辞。”

张新词简义达,把事情讲述一遍。

听完计划,花开诚大脑转不过弯,半响道,“关于奴婢,明律里已经废除,真实情况是以收义子、义女的名头进行,禁而不止;

还有很多人根本不把明律当回事,自己卖自己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要制定补充规则,”张新举例道,“从方方面面把漏洞补上。”

“不不...”花开诚摇头,“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会出很多乱子,特别是废除奴婢和土地重新分配一起进行,我担心连你最近的人都会背叛,何况现在外患不断,是不是应该慎重一些?”

张新的缺点很多,包括脑子容易热;优点也很多,包括能够接受合理建议。

“你的意思是先进行土地分配?”

“是的,”花开诚道,“这样压力依然很大,风险却是可控的,你会得到无数普通人支持。”

又聊一会,张新决定步子迈的小一点,免得扯到蛋,先从土地开始,争取更多普通人支持,回头再废除奴婢制,为社会增加活力做贡献。

事情交给花开诚,他立马开始组建团队(衙门),招聘雇员(差役)和助手(第二队队员)。

送走花开诚,一直候在门外的队员将两封信送到张新手里。

一封是花姐从京城派专人送来。

一封是李愧奇从北方送来。

花姐是陪李聪聪一起进京,幸存下来的妇人,被割掉鼻子和耳朵,凶手手段十分残忍。

打开信,张新一目十行看完。

张新喃喃不可思议,“新总督?印信官服正在送来的路上?”

球到张新脚下,他该怎么办?

继续莽,张新相信自己可以继续获得胜利。

但如果可以停一停,也是极好的。

原因一,因为扩张太快,第二队队员不够用,没有足够多人手管理内治。

原因二,内部没有得到巩固,也没有全部疏通,如果前面冲太快,后面容易乱。

原因三,大量新成‘卫’兵,缺少训练。

原因四,商业进步虽然明显,张新却觉的依然不够,和他想要的相差甚远。

心里这样想,张新已经有决定,暂时停一停是好事,磨刀不误砍柴工,李聪聪的仇,他一定要报!

打开最后一封信。

李愧奇在信里把老努东征,并决心抵抗到底的事情介绍一遍,。

然后没有然后,写这封信时老努刚刚开始从老家出发第五天。

也就是说,这封信连整场战事的四分之一都没写到,距离遥远时效性差,换个急性子、急脾气,估计会原地爆炸。

张新则无所谓,不管李愧奇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能接受,只当是一次练习,成为名将的路上,这是必须经历的事情。

如果一切顺利,风平浪静,没有经过风险考验,这样的将军,遇到决定命运的战役,张新也不敢用啊。

所以,老努东征在张新认为,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合上信,张新坐在宽太师椅上闭目,同时大脑高速转动。

两封信,看似不相关,实则紧密相连,下一秒张新豁然睁开眼睛,喊道:“来人!”

“师父。”

专程送信回来,是李愧奇的第一队队员,进来行躬身抱拳礼。

“告诉李愧奇回信,如果败,让他从原地爬起来;如果胜,让他不要对老努赶尽杀绝,适当可以扶一把。

还有,让李愧奇往北修路,这是长期任务,大致沿着海岸线,先修三千里,宽不低于四米,路基不低于平地三十公分。”

队员心里微愣,北方夏天时间短,冬天土地冻的像冰坨,修路十分困难,三千里要修多久?

张新微微一笑,“这次会有三千吨鱼肉罐头,两千桶船长酒,十吨红糖,还有两百吨生铁随船一起送到北方,工具不会缺,食物不会缺,多找一些奴隶,慢慢往前修。”

队员躬身应是。

说到做到,张新立即派人执行,组织船队和物资。

无论是三千吨鱼肉罐头,还是生铁,都不是小数量,张新之所以能够拥有和调动,皆是因为以前种下的‘因’。

比如发展造船业,以酒换物资,鼓励海商送来一切资源,包括不限于,铁、煤、原木、鱼肉、稻米等等。

种下因,结出果,不是凭空得来的。

四天后。

御史杨禾进入广州府辖区。

古代广州府面积挺大,佛山是镇,花都和清远也是,乘船从北江而来,先是经过清远,这里驻扎有两卫11200人,以及十门锁江火炮。

杨禾他的随从在这里被哨船拦下。

“这位大人所为何来?”

哨船上,一名小旗官客气询问。

“本官杨禾,”

杨禾今年不到四十岁,正处在男人一生中最好的黄金年龄段,看上去春风得意得特傲骄,“奉圣上旨意,来广州府见张新。”

小旗官不敢怠慢,将一行人引上岸,交给从福州执行任务回来的赵进。

赵进今年42岁,原先是打铁匠,个子中等,皮肤黝黑,大眼有神,打量杨禾一眼,有心想砍死他。

终究是理智占上风,决定亲自带一旗士兵保护杨禾前往广州府。

另一边,张新正在书房欺负格格琪,忽闻万历派人来了,套上衣服来到总督府门口亲自迎接。

既然已经决定接受新官职,客气一点不会错,对方是君子还好,如果是小人,免不了在万历跟前说坏话。

没必要在小事上吃亏。

一眼认出身着飞禽,站c位的主使,张新客气抱拳问,“在下张新,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

杨禾惊,他以为眼前这个少年只是一个小人物,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就是‘张新’

太年轻!

走神三秒,杨禾反应过来,“本官杨禾,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都察院(类似人民监察院)右副都御史为官佚为正三品,妥妥的属于大官儿。

假装不知,张新微笑问,“不知杨大人来我广州府何事?”

“不,”杨禾否认,“这是大明的广州府,不是你的。”

张新笑笑,也不争辩,就这样看着他。

见张新态度变冷,杨禾意识到自己是来封官的,不是来吵架的,“圣旨到,张新接旨。”

张新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圣到,张新接旨!”杨禾又喊一句。

“我在呢,”张新假装不懂,“圣旨里说什么?”

“你怎么不跪!”杨禾喝问。

“在下曾发过誓言,”张新一本正经道,“大仇一天不报,在下永不下跪!”

杨禾气结,刷地一下把圣旨拍到张某人手里,转身对随从喝令道。

“圣上威严不容侵犯,把东西给张大人留下,我们走!”丢下这句话径直转身离开。

六名随从颇为尴尬,其中一人把一只包裹放到张新脚下,小跑跟上自家大人。

目送一群天使走远,张新对旁边一名护卫吩咐,“保护好杨大人,不要干涉他的自由。”

护卫躬身应是,带上几个人朝街上追去。

最后,张新才缓缓打开卷成轴的布绢,正是万历的封官圣旨。

两广总督,次一品!

“啧啧...”

张新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本来他只控制广州府周边、梧州周边,以及南宁府周边。

两广还有超过70%的地方不受控制,这一道圣旨直接将他屁股扶正,成为拥有实权,掌握无数人生死的边疆大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