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112节 停不下来

明耀四方 第112节 停不下来

作者:右边幸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18:17:52 来源:笔趣阁

天空蔚蓝,海风徐徐,椰树沙沙作响。

张新步行来到外港码头,必竟是大明对外的唯一合法贸易窗口,这里总是很热闹。

船多、人多、烟火气息足。

打算从这里乘坐渡船前往氹仔岛,意外巧遇陆家家主陆佑,两人撞对面。

陆佑今年46岁,身高约1.73米,圆眼、圆脸,八字胡。

身着高档次丝绸,身后跟着四名仆人,看上去显的富贵无比,不过,这是违法的,大明律规定商人不被允许穿丝绸。

当然,早已经没人在乎。

“陆东家中午好。”

避不开,张新换上职业假笑朝他抱抱拳,打算擦肩而过离开。

陆铭抱拳还礼,“张新,我是专程在等你。”

“嗯?”张新停下步子,意外问:“不知何事?”

“你需要甘蔗,我送回来的你要吗?”

“我要海外甘蔗。”张新道,“当地甘蔗不要,如此,做为大海商,贩运其它商品你能赚到更多银子。”

“是的。”陆佑道,“昌盛行有大船小船近八十艘,以前暹罗王朝、洛坤王国、北大年苏丹国做生意。”

暹罗张新知道,大概是后世的泰国,洛坤王国、北大年苏丹国估计是马来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苏丹国’估计是后世那种可以娶四个老婆的特殊国家。

张新笑笑,“我还以为您的船队过了柔佛海峡呢。”

“现在那里荷兰人和西班牙打的太凶,基本无法安然通过,还得往南绕,但途中土著海盗太多,几乎不可能避免被抢劫和骚扰。”

“所以,您也想做点安稳生意,搭配一下?”

“是的。”陆佑爽快承认道,“南洋普遍盛产甘蔗,两三个月不会坏,虽说单价低,其中还是有利可图的。”

(帆船到达后世雅加达船程需要50~60天,之前写7天属于错误,铁制机械动力船船期为7天,特此纠证。)

张新表示欢迎,话锋一转又道,“我听说您答应今年为北方女真提供三万石粮食,能否拒绝和他们合作,并把粮食转让给我?”

“....”

陆佑第一想法是自己身边出了叛徒,否则张新怎么会知道早前他和女真人的生意内容?

心里想法一闪而运,陆佑道,“三万石养活不了几个人,而且这会破坏昌盛行的商业信誉,能否待到明年?”

‘昌盛行’是陆佑的家族传承招牌。

‘达旦商行’是周明的商业招牌。

‘锦茂源’是郭家的传承招牌。

得赞美,这些人对商业承诺皆颇为看重,少有违约情况,这点比外族人要好很多。

“行。”张新接受,本就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态,“昌盛行运回来多少甘蔗我都要,价格统一,童叟无欺,强调一下,我更喜欢稻米。”

“好。”

陆佑答应,同等重量,稻米价值更高,他自然愿意优先运输,前提是得有稻米才行啊。

看出陆佑心动,张新给他出主意道,“锦茂源靠刀斧手收购粮食,其实这是下下策,我这里有个上上策,你要不要听?”

陆佑奇怪看着张新,“你说。”

“在我认为,最好办法是往海外派遣陆家亲信常驻当地,购买土地,雇佣当地人种植,同时使用刀斧手保护自己不被当地人欺负。”

“不行,”陆佑摇头,“你的办法过于理想化,人心思变,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把儿子、义子派过去,再雇佣数百刀斧手砍死几个当地大势力刺头立威,建立稳固地盘,岂不是美哉?”

“....”

陆佑主观认为张新满嘴吹牛,可听着怎么有种心动的感觉?

张新干啥最在行?

当然是洗脑,不给老陆思考太多时间思考,张新问他:“大明朝现在什么最好?”

陆佑认真思考两三秒,口气不确定道,“流民?”

“就是流民!”张新竖起一根手指,“据我所知,单单陕西就有百万流民,其它地方也不少,可谓是流民成风,到处都是。

这些人只要有口饭吃就跟你干,随便拉几千人,对他们进行两三个月训练,即可以成为非常不错的打手。”

陆佑已经有点瘸,他认为张新说的有道理。

张新是干什么的?

业务员啊,特能说的那种,又道。

“带上种子、带上耕具、带上刀、带上人,到当地,不管土著有没有招惹你,都要立威,就像我能在濠镜澳站住脚一样,否则没人会把你当盘菜....”

其实这都是忽悠,其中道理不难理解。

大明老百姓出海,一般都是瞒着官府出去闯世界,这是制度问题,得说明,这些出海定居的普通人都很有一颗勇敢而强大的内心。

但是,他们又很难有作为,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

在张新认为原因有两个,一、缺乏组织性、缺少狠劲,杀几十万,地肥,地也有。

二、力量薄弱,没有得到明皇支持,没有信仰支持。

和大明百姓出海闯生死不一样,同一时期,西方世界则以公司形式闯世界,而这些公司背后都有皇家支持。

他们左手舰炮,右手经济,嘴里说着仁慈(教会),三管齐下,效果出奇的好。

之所以忽悠陆佑,原因简单有三个。

一,陆家有钱,有钱喜欢折腾。

二,流民吃不饱穿不暖,不如出去闯一闯。

三,反正陆家不会成功,就像抢滩登陆,让他替自己占一块摊前阵地也好。

张新像停不住似的,扒拉扒拉一大堆,眨眼半时辰过去,如果不是陆佑的儿子陆辰树走过来打断,张新还能说一个时辰,可能还不够。

“爹。”陆辰朝陆佑行躬身抱拳礼,然后又朝张新敷衍抱抱拳,“张兄。”

“陆辰,”陆佑开心地抹抹八字胡,兴致颇高道,“我正在跟张新聊生意,他的一些见地和想法非常好,你们都是年轻人,要走动的勤一点。”

陆辰心里有点蒙,过去父亲可并不怎么看好张新,甚至莫明敌视,今天怎么回事,难到是场面话?

心里这样想,陆辰道,“明天上午在西湾湖妈阁庙有一场青年聚会,张兄一起参加吧。”

“好。”

张新一口答应,穿越整整一年,还从未参加过大明朝的青年聚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