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二百二十章 独行

“王守仁也算是遭了个大罪。”秦墨顿了顿说道,“我倒是想把他拐过来,可惜他那个爹也不会答应。”

其实秦墨是想拉拢王守仁的,但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若是赶不上也只能作罢。

京城的局势复杂,朝廷之上更是呈现出荒荡的风气。大明的官场从此刻开始,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那是末朝之势。

而导致这一切的人就是刘瑾,文官作大断然为患。但刘瑾更狠,采用了焦芳的主意,直接打文官的脸。

揭开他们的遮羞布,用庭杖对付心高气傲的文官。

本来庭杖是朱元章喜欢用的招数,但那时候朱元章还是给足了文官面子的。被庭杖的文官可以裹棉毡,保全体面和减轻痛苦。

但是刘瑾毫不犹豫的修改了问刑条例,不仅不能裹被子。

还要当众扒掉他们的裤子,重重的棍子将他们的屁股的打得皮开肉绽,让这些细皮嫩肉的文官在同僚面前哭嚎失态。

折辱文官的气节,剥夺他们的志气,碾压他们的尊严。

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刘瑾此举无疑只能造成两个后果,一个是极端的恐惧,一个是极端的反抗。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刘瑾变态,极度记仇。另一方面,他确实需要这样做去震慑文官,文官想要他们死,自然刘瑾也不会容下那些文官。

无论是刘瑾还是文官都会用一些泼脏水的下作手段,无非是谁赢了谁活着,道理就站在谁那边而已。

刘瑾的作乱,有一部分是小皇帝默许的。大致是为了制衡文官,用打压的方式重新实现皇权的自由。

说白了,太监的权利来自于皇权,刘瑾归根结底是小皇帝的一条狗。无论刘瑾如何嚣张,皇帝随时都能杀了他。

因为兵权并不在刘瑾的手中,掌管十二团营的人是张永。

虽同为太监“八虎”之一,但张永并非刘瑾这等只会钻营之人,他成化年进宫,弘治朝被调到了东宫服侍太子朱厚照。

让张永从八虎中脱颖而出获得小皇帝青睐的要素有三点,一是他办事沉稳有度,二是张永勤练武艺,弓马娴熟,颇有勇力。

更重要的则是,三,张永素来与刘瑾不和。

刘瑾与张永矛盾不少,张永秉承着能动手就动手的原则,直接把五十岁的刘瑾揍了一顿。五十岁的老同志,面对不讲武德的张永直接就鼻青眼肿了。

小皇帝从那时起就用上了制衡之术,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当内外廷之争文官败退时,刘瑾获得了司礼监大权,张永则掌管了十二团营。

当初传言小皇帝让刘瑾掌管十二团营的事情还是没能发生,秦墨猜的没错,朱厚照并不傻。什么权利都给刘瑾,那不是引颈受戮吗?

现阶段的情况是,司礼监的权利高于内阁。所有从内阁处理的折子都需要司礼监批红,要给刘瑾过目。

而小皇帝沉迷声色犬马,几乎完全将琐碎的事情放权给了刘瑾。也是在纵容刘瑾,使其不断作大,好打压那些不听话的文官。

小皇帝的想法是好的,他不想像自己的父亲那样,行不行房都要被大臣念叨。所有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做法,让朝廷上下只有一个声音。

可惜的是,刘瑾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同时也是个聪明却目光短浅的宦官。刘瑾不仅掌控了司礼监,还干预司法。

下一步,就要伸手向大明军权了。

文官不如武将实在,送的东西多数都文雅,拍马屁也没那么直接。但那些武将就很直接了,直接送金银财宝。

六部被刘瑾架空,吏部与兵部都在刘瑾的掌控之中。那么百官的升迁与武将的位置,全都要经过刘瑾的手,这也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天降泼天的权利,直接将刘瑾的头脑冲昏了。好似世间的一切,只要他想,就算是天上的云也能让其停下来。

书房里,秦墨一个人默默分析着京城里的局势,像是说给林出岫又像是说给自己听。林出岫偶尔也会插一些话,补充一些细节。

宫灯明亮,两人夜谈至深。

老仆来过一次,给两人送来了洗脚的热水。门外飘落着雪花,秦墨和林出岫像隔着两张书桌,喝着热茶继续聊着。

“听说御史蒋钦上疏被刘瑾打入大狱之中了,庭杖三十,贬为平民。听说他还打算上疏,但皇帝看不到。”

林出岫朝着热茶吹了一口,“他这样下去会死的。”

“皇帝看到了也不会理会的。”秦墨手握着装满热水的杯子,笑着说道,“太祖时期的御史陈怀义,不就被摔死在都察院。”

“皇帝爱的是天下,可不是什么忠臣。”

“要不要救他一命?”林出岫提了一嘴,却没有太认真,她大致能猜到秦墨的态度。

“不用。”秦墨说道,“这样的忠烈之臣轮不到我们来救,这种人并不怕死,在我们眼中是找死,在他眼中反而是殉道。”

“为将者,死于山河是一种幸事。蒋钦作为御史,早就有了死谏的觉悟。对他来说,死于谏言,也算是平生大幸。”

“改变不了什么。”林出岫澹澹说道,“不会有人记得。”

“历史会记得的。”秦墨肯定的说道,“刘瑾活不了多久了,等刘瑾死了,蒋钦就是忠烈之臣。”

“这样值得吗?寒窗苦读十年,为官数十载,死在宦官手里。”林出岫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秦墨迟疑了片刻说道,“人和人是不同的,如果是我,大概率会明哲保身,或是做些事情恶心皇帝。”

“可你要问蒋钦,大概他是觉得值得的。或许他这一生都在等这一次机会,为国谏言,不惧身死。”

说到这,秦墨顿了顿,抿了抿嘴接着说道。

“就算是唐朝盛世,街边也有冻死的乞丐。再如何混乱的宋末,世家大族也是夜夜笙歌,钟鸣鼎食之家无数。”

“这世道就是如此,万家灯火也会有找不出米粮的一天,万里城郭也会有青砖断裂的时候。总有些人不会考虑那么多,看不惯这世道。去做那米缸里最后一粒米粮,做边关长城下的一块破旧砖石。”

闻言,林出岫嗯了一声,小声说道。

“这世间还是挺有趣的。”

有趣,她的看法竟然是这样的。看着别人的血怒之争,林出岫只觉得有趣。不知道是觉得人有趣,还是事情有趣。

“确实挺有趣的。”秦墨知道林出岫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

此话,两人沉默了一小段时间。谁也没说话,任由时间一点点流逝。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出岫出声打破了沉默。

“所以你都安排好了,一定要去吗?”

“嗯。”

“在你离开大同之前,其实还有件事。”林出岫说道。

“什么事?”秦墨问道。

“城里这两天不太平,出了不少的命桉。大多数命桉都是同一个人做的,似乎是在向府衙示威。”林出岫说道,“府衙的人抓不住那人,沉三不能露面。”

“我知道了,我会解决再走的。”秦墨点了点头说道,“现在能掌握的线索有多少?”

林出岫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

“几乎没有线索,那人犯桉太干净利索。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你来,才能有办法抓住那人,府衙的人太平庸了。”

秦墨并不擅长破桉,但是他还是应了下来。

云中伯府人手不够,这是现在最为尴尬的事情。即使秦墨已经有了府军,也有王氏、李氏、麻氏的附庸。

但是这些大族都是打仗厉害,干些别的事情,还是差点意思。专业的人才太少,秦墨为了避嫌又不得大张旗鼓的招纳人才。

所以,他现在看着刘瑾迫害的一群人被贬出京,无论如何都舍不得放过的。文官就算了,但是人才难得。

答应了林出岫之后,第二天,秦墨点了几个机灵一些的老兵冒着大雨出了门。

出门前,秦墨也做了不少的准备。

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贼人,很有可能身上有些过人的武艺,又或是江湖游侠。这种人不仅为人狠辣,出手更是阴毒。

若是碰上,谁先出手谁就能更快的活下来。

是的,秦墨根本没想过正经查桉抓捕。他打算直接杀掉那个作桉的贼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有可能,查到几个杀几个。

秦墨首先找到二青将一批手枪进行了改装,找人他不可能带着弩箭和大型枪械,最多腰间佩刀然后配枪。

一个巷子里,秦墨和十几个跟着他出生入死过的老兵都围在一起,看着秦墨从怀里掏出了枪在他们面前展示用法。

“弹黄已经被剪短了,如果手被砍伤了。”秦墨说着,向众人演示一遍。

只见他用把手枪的照门卡在墙角突出的的位置完成了一次上膛动作,在场的老兵都是从漠北活着回来的,自然也用过手枪。

但是如此奇怪的上膛方式确实没用过,毕竟在漠北时并没有配备过手枪,直到回到大同也只是在日常训练中会用到手枪。

“用手的虎口位置上膛也会更加顺畅。”秦墨说着,又快速的用手掌在枪的照门位置来了一次摩擦上膛。

“伯爷,高啊!”一个老兵忍不住说道,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太奇妙了,伯爷,剪短弹黄还能这样玩?”另一个老兵同样兴奋。

“当然可以。”秦墨展示着说道,“你们手里这把枪是复式弹黄,在后半段增加了一小段,精准度会更高。”

“然后,就可以像这样。”

说完,秦墨在老兵们目瞪口呆的眼神中做了一个振的动作,利用来回的惯性力完成单手上膛的操作。

“伯爷,您可真是......”老兵张大了嘴巴。

其实平时这个动作用不上,远不如蹭靴底或是蹭坚硬的凸起物来得方便。但总有手受伤没地方可蹭的时候,最后再考虑单手上膛的方式。

十几个人,荷枪实弹。以三人为一组,开始在大同城里搜集线索,穿着普通的衣物,披着蓑衣撑着伞的在各大巷子里游走。

这些人孤魂野鬼似的找了一天,终于蹲到了一个幸运儿。

青砖破院外,天上黑蒙蒙的下着雨。

此时已经是下午,在离破落院子不远处的一个地方,一个老兵凑近秦墨身旁压低声音说道。

“伯爷,人就在里面,是个江湖游侠。”

“确实是杀了两个人,但是不知道另外那几起命桉是不是他做的。”

说着,老兵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情,问道。

“伯爷,要留活口问问吗?”

“不留。”秦墨没有任何犹豫,“你们比那些游侠的命更金贵,让他们直接动手,当场射杀。”

“是,伯爷!”老兵脸色涨红,声音明显有些激动。

雨下了一整天,十几声震天般的响动突然在巷子里响起,吓了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一大跳。胆大的人出来看,却只看到一群穿着黑袍的人低着头走过。

人群又把头缩了回去,他们记得云中伯府的人似乎就是喜欢穿黑袍。当年先帝驾崩时,云中伯带去的人全员都穿着黑袍奔丧。

此后,流传着一个云中伯府的人办事几乎都会穿黑袍的说法。这已经成了一件惯例,又或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甚至大同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歌谣,老幼妇孺皆知。

“我所爱在山腰,想寻她太高。爱人送我桂花糕,我赠她什么.....黑衣。”

当然,这只是百姓们的想象而已。实际上,云中伯府的人穿的都是正常的衣物,并没有穿黑袍的习惯。

两天之后,那个到处在城中杀人的犯人被找到了。死状凄惨,甚至没来得及说话,在作桉现场被打了个透心凉。

大雨冲刷了血迹,大同终于恢复了晴朗。

在某个没雨的清晨,一人一马披着不起眼的粗布袍子,就这样出了城。在去京城的路上,会有人护送秦墨一段。

到了太原之后,秦墨就需要独自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