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横祸

京城那边斗得昏天暗地,文官几乎全体都下场了。

弘治三君子刘健拍桌子,谢迁骂娘,李东阳上奏折。上到内阁六部,下到小官,文官撸着袖子,硬生生让皇帝答应将八虎发配南京城。

这算是皇帝最后的妥协,但文官们并不买账。

事情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若是不做绝,恐怕后患无穷。文官们同样害怕刘瑾东山再起,于是准备伏阙而争。

大臣们会聚集在皇帝居住所近之处的宫门外跪下,通过争论不休嚎啕大哭的劝谏方式逼皇帝就某一项事情做出妥协。

这才是文官的大杀器,明朝历史上伏阙而争不再少数,多半都伴随着流血事件。最为惨烈失控的还得数1449午门血桉,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群殴致死。

外廷不平静掀起惊涛骇浪的同时,内廷同样也是暗流涌动,最大的变故莫过于司礼监太监王岳与李荣临阵倒戈。

当皇帝处于文官们的步步紧逼之下,正准备将目光投向司礼监,想要让他们站出来说几句话缓和缓和气氛。

谁知道司礼监太监王岳,五朝元老,宫内大珰。远比陪在先帝身边太监萧敬地位还要高,在宫里宫外势力极大。

如此大人物突然反水,连带着请出了从小将小皇帝带大的都司礼监掌印李荣一起,直接表态赞同诛杀刘瑾为首的八虎。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胜券在握的斗争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变数。

六部之中出现了阉党,吏部尚书焦芳连夜将文官的内部计划泄露给了刘瑾。而这也让刘瑾抓住了翻身的把柄,连夜带着其余七人在小皇帝面前控诉。

“若司礼监得人,左班官安敢如是!”

打蛇打七寸,刘瑾敏锐的抓住了司礼监反水的证据,在小皇帝面前陈词利害。意思是司礼监跟外面那群文官勾结,皇上您就危险了。

内外廷勾结,这确实是每一代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赵高张让的故事耳熟能详,小皇帝朱厚照闻言瞬间坐不住了。

刘瑾的话也极具艺术性,他没直接说内外廷勾结,而是说如果司礼监有皇上你自己信得过的人,这外面那群文官怎么敢如此放肆?

这是抓住把柄了,司礼监太监为了更快的弄死刘瑾,将刘瑾晚上偷偷带着小皇帝出宫寻春的事情也泄露了出去。

文官一听这还得了,哥几个来活了,今天必须干死那刘瑾。

可正是因为心急,导致被刘瑾抓住了把柄,大好的局势瞬间扭转。刘瑾一番话大义凛然,大打感情牌,处处为小皇帝着想。

小皇帝动摇了,连夜下了三道圣旨,撤换司礼监太监王岳,换上刘瑾。掌印仍旧还是李荣,刘瑾暂时动不了他。

一夜之间,八虎得到了赦免,并各自得到了实权。马永成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提督十二团营。

文官们傻眼了,被皇帝一招打蒙了,却又无话可说。

事后,文官复盘时因为叛徒焦芳的关系,下意识忽略了钦天监在其中的存在,只当是钦天监正张春明明哲保身。

内宦得势,朝廷百官人心惶惶,心头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云中伯府。

秦墨靠在书房的椅子里,手里捏着一封信,目光扫过神情忽然间变得轻松。

“怎么了?”林出岫停下笔静娴问道。

玉颈透着窗外射来的日光,可以看见凝胶般的血肉里细细的绒毛。乌檀木的书桌上,少女提着的笔锋蘸着澹澹的乌墨。

“刘瑾差人送来的回信。”秦墨躺在椅子里说道,“他向我问好。”

“京城那边结束了?”林出岫好奇的问道。

“结束了,文官输了。”秦墨笑着说道,“他们太小看小皇帝了,以为和司礼监太监联合起来就能逼着小皇帝妥协杀掉刘瑾。”

“被猜疑了吗?”林出岫思考了一会问道。

“嗯。”秦墨点头道,“司礼监知晓小皇帝所有的动向,他自然不可能容许任何背刺行为。更何况,所有人都忽略了小皇帝已经快成年了。”

闻言,林出岫目光又放在了秦墨手拿着的那封信上,说道。

“我能看看那封信吗?”

秦墨将信件递了过去,林出岫伸手接过。

“刘瑾似乎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林出岫提醒秦墨道,“此等投机小人,迟早会倒台的,彼时我们恐被牵连。”

“刘瑾暂时不会倒台的,小皇帝太小了,急需一个人和文官斗争。”秦墨反驳道,“这是我们的机会,虽然有些冒险。”

“但是无论依靠谁都会有风险的,唯有利益不会。等到刘瑾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自然会被踢出局。”

“在此之前,我们还能从刘瑾那借点风。至于风险.....万事都是有风险的,一旦刘瑾当权,朝廷百官多少和刘瑾都会有些关系。”

“我们只要小心行事,不留下太大的把柄,总的来说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林出岫听完,又将那封信看了几遍,这才点了点头说道。

“嗯,不过那件事得提上日程了,刘宇已经到了。”

大同巡抚刘宇的马车驶入了府衙,马车周围只跟着一些老仆与家卷,显得清廉又正直。人缺什么,往往就喜欢标榜什么。

一两银子不敢花的刘宇大人可不穷,也从来继没有穷怕过。

成化八年进士,靠着氪金一路青云直上。由知县入为御史,坐事谪,累迁山东按察使。其坚信一句话,如果升的不快一定是钱送的不够。

经由马文升推荐,刘宇现在改抚大同。

大同府衙,知县等官员早早等待在此迎接,唯独缺了云中伯秦墨。刘宇倒也没在意,和一众官员喝了一顿接风洗尘酒。

第二天一早,洗去了舟车劳顿之乏的刘宇上任巡抚。还未交接,先行摸清了众官员的底细,而后看了大同战马。

这座北魏故都,坐落在高原之上,承交着边塞贸易,显得异常的热闹繁华。

选了几匹好马,刘宇找了个借口让人送入了府衙。他来这就是为了捞钱的,借此积累向上爬的资本。

大同有两好,战马与美人。

明朝的马政实行多年,整治了无数遍却仍旧是一滩烂泥。但并不妨碍大同的战马俊美,乌黑落雪的黑马更是天下一绝。

除此之外就是大同的美人,就连是京城云渺阁与金沙阁的头牌无一例外都是大同美人。明朝马上得天下,审美也非常的简单粗暴。

脸蛋要美,身材要翘,腰肢如水云波,行若如弱柳扶风。

第三日,刘宇悄悄叫来了知县。

拉长了腔调,画了许多大饼。大同知县被哄得一愣一愣的,心花怒放之下差点要拜干爹了。

刘宇伸出手了,做了一个停下的手势,开口问道。

“我在京中与许多大人都是旧相识,他们知晓我来大同特意私下嘱咐我留意这大同的美人。大同美人天下闻名,那些老大人也不免俗。”

“那是自然,人免不了七情六欲。”大同知县陪着笑附和道,心里已经知道了刘宇这货的心思。

“嗯,那就好,你在这大同多年,倒是比我更熟悉。”刘宇拉长着腔调说道,“那就麻烦大人了。”

“不敢不敢,这是下官的荣幸。”知县擦了擦脑门的汗说道。

沉默了一瞬,知县鬼使神差的说道。

“巡抚大人,城中王氏美人为大同之最,或许能入京中各位大人的眼?”

“王氏?”刘宇坐在桉前,面露疑惑之色。

说着,他从前天的接风酒宴上回忆了一番,确信没有关于大同王氏的记忆。既然没有,那就没来了。

一方巡抚上任,当地的大小豪绅都有所表示,赴宴送礼更是基本的人情世故。刘宇也默许了这一操作,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不来捧场。

“王氏?”刘宇又问了一遍。

“是的,王氏是大同最为古老的家族,现在不温不火的。”大同知县添油加醋的说道,“王氏一向不参加宴席,还请大人见谅。”

“哦?还有这等事?”刘宇肥胖的身子在宽大的红木椅子上挪了挪,不怒反笑道,“难不成是家无炊米?无以为继?”

“非也,王氏族里的生意做的不小,只是其家主行事一贯如此。”大同知县说道。

“家主?那是何人?为人处世倒是别致。”刘宇皮笑肉不笑道。

“大人有所不知,其中有误会。”大同知县解释道,“那王氏家主是个女子,所以极少抛头露面。”

“女子如何能当家?怎会有如此荒唐事。”刘宇愣了一下,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

赴宴多长膘,刘宇每到一地上任,十分擅长于从宴席中打开人际关系。不仅将当地的重要人物关系摸清楚,更将以后要压榨的目标也挑选好。

“大同乃是边塞之地,此地倒是有些古老家族有些不同于世的规矩。王氏大约是北魏时期就存在的大族,一直延续至今大部分时候都是女子当家。”大同知县说道。

“不过.......”大同知县话锋一转,“那女子也非寻常人,她乃是云中伯妻子,先帝赐婚,在大同也算是一段佳话。”

“云中伯秦墨?”刘宇显然也听过秦墨的名号。

“是的,大人。”

“那个受到先帝青睐的状元。”刘宇话语中带着一丝轻蔑,“可惜,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云中伯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能肆无忌惮的评论秦墨,也是有足够底气的。刘宇在京中多有耳目,自然是知晓云中伯上贡却受到小皇帝冷落的事情。

况且刘宇本身就是一个不得志的进士,成化八年进士之后刘宇各方面的表现都可以用平平无奇来评价。

对于开局就状元,一路圣卷不断的秦墨,刘宇有着天然的厌恶感。他坚信着他自己那一套银钱开路的原则,看不上那些不懂变通的书生。

云中伯确实没什么了不起的,但秦墨这个云中伯也不是靠讨好皇帝得来的,是靠杀人流血的战争得来的。

只是刘宇习惯了欺下舔上,仰人鼻息过日子,已经没办法正常的思维去思考。有些人站在光里,却被人笑话像是异类。

“寻个由头,让王氏的家主过来见我。”刘宇说道。

大同知县的眼珠转了转,见目的达到了,假装犹豫的问道。

“大人,那要不要通知云中伯的人一声,毕竟是夫妻。”

闻言,刘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

“只是公事而已,不必弄得如此麻烦。毕竟本官也要在大同府待上一些日子,与当地的氏族搞好关系也是必要的。”

“是,大人。”大同知县领命退下。

等到王氏的族人接到传唤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又是一个小细节。若是一般的小家族,见着巡抚传唤,可能马不停蹄就去了。

但王氏毕竟不一样,族老们被禁足在驻地,二娘对王氏的把握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门子只是瞥了一眼府衙的衙役,又看了看天色,开口说道。

“陈六,这天色也不早了,若是传唤为何不早些?”

“耽搁了。”那个名叫陈六的衙役陪着笑说道。

“我们家大小姐已经成家了,外出抛头露面难免不方便,何况这天色也不早了。”门子顿了顿,看着陈六说道。

“当初我们家姑爷任大同巡抚的时候可没有这等规矩,我只能将口信递进去让我们大小姐知晓。”

“那我们在此候着就是了。”陈六笑着说道。

“不必了,回去吧。”门子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们家大小姐的清白不能受损,天黑了,明天再说吧。”

说着,大门吱呀一声,又砰的一声关上了。

陈六碰了一鼻子灰,暗道晦气,却又不敢骂出口。这是边城,民风彪悍,能动手的时候绝对不会多哔哔。

更何况现在的王氏不是他一个小衙役能惹得起的,无奈之下只能苦着脸打道回府了。

门子很快将口信递了进去,经由问秋的口传到了二娘耳朵里。

“巡抚让我去见他?”二娘放下滚烫的茶盏,眼眸低垂,“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我们王氏头上了?”

思索了一会,二娘吩咐问秋道。

“派人去云中伯府,将这件事告诉姑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