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二百零九章 杀鸡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山里雾气空蒙。

夏日的雨天到处都是惹眼的绿色,湿漉漉的叶子垂在半空中,被缓慢移动的油纸伞推开。

“刘宇的为人我也曾有所耳闻,在民间的风评不是很好。”二娘静静的走在伞下,轻声说道。

“喜欢干一些欺上瞒下的事情,向下勒索银钱,向上大行贿赂。以至于朝廷里刘宇的名声不错,推崇他的人很多。”

“财神爷的口碑自然是好的。”秦墨笑道,“如果有人给我送钱,我也会说他的好话。”

“内阁大学士刘健向先帝推过刘宇,称其才堪大用。只是碍于先帝崩,此事才被耽搁了下来。”

“夫君的的意思是说,刘宇很快就会来大同?”二娘抬头。

“大约就这两个月吧,此人颇为势力。待他入驻大同,对我们也是威胁。王氏的生意多半要被掠夺,就算是云中伯府也很难保全。”

说着,秦墨也停住了脚步,目光看向了二娘。

“此人为大患,他这是要来大同府城吸血。待他吸够了血,多半会靠着银钱大开其道,贿赂刘瑾。”

“真正等到他一路青云直上,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闻言,二娘神情微愣,一时间被秦墨的话给吓住了。刘宇的事情她知晓的并不多,只是有个印象罢了。

这刘宇原本只是个普通的知县,因为擅长贿赂巴结上官,很快从一个小知县升成了御史大臣。

但时运不济,很快就被人抓着把柄撸了下去。

不服输的刘宇选择从头再来,直接将升迁的路铺了个结结实实。内阁已经向小皇帝推荐刘宇,不出意外的话,刘宇出任右都御史。

原本刘宇早在弘治十五年就该出任大同巡抚,但很不巧,秦墨出任大同府丞打乱了原本的时间线。

而刘宇也调去了延绥当巡抚,延绥远不如大同府城有那么多油水可捞。但刘宇还是私下里榨出了不少油水,不断的向上使银钱。

至于延绥的边防,早就被扔到了一边。在鞑靼入侵时,延绥的伤亡其实并不比应州好到哪里去,但被刘宇行贿压下来了。

这一次,刘宇升迁右都御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等任命一下来,刘宇很快就会前往大同坐镇三边。

宣府,大同,山西,总督军务。

这些秦墨都很清楚,清凉的雨丝打在他的脸颊上,他偏头瞥了一眼二娘。目光隐隐昏暗了一分,还有些事不能说。

他知道,若是不能扳倒刘宇。不要说以后没有什么好日子,等到那人一路直上,官至兵部尚书,乃至于吏部尚书,进文渊阁大学士......

有钱果然能使鬼推磨,就算是一个并无才能的草包也可以权倾朝野,直入内阁。

彼时,有能力的文官被迫下野,朝廷上下风气糜烂。其实秦墨并不在乎朝廷怎么样,皇权怎么样。

但是如果影响到他这一亩三分地那就不行了,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同边防。花费大量心血制造的枪械,好不容易打退的鞑靼。

如果就这样被人弄没了,秦墨没法接受。

“那要做些准备。”二娘轻声说道,“不过夫君也不必太过担忧,我还是能帮上忙的。”

“嗯,不说这个,拜庙吧。”秦墨说道。

两人在一座长满青苔的小庙宇前停了下来,油纸伞放置在丹红的墙边,斜斜的靠着往下淌水。

庙宇的外表有些破旧,内部却不似想象般昏暗。

烛台上插满了巨大的红蜡烛,汹涌的火苗随风摇曳着,将大半个庙宇内部照了个通红。

“夫君,此地果然很多人祭拜呢。”二娘转头笑着对秦墨说道。

二娘柔和的面部线条在红烛光里显得更为楚楚动人,一如往常的的温婉气质里多了一丝新妇的味道。

“听说是此地极为灵验的神仙,说是下凡历练,有一段相当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当地人在山上立庙,风雨不停的供奉着。”

“诶?爱情故事吗?”二娘眼睛弯成了一道好看的弧度,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是什么样的故事?夫君知道吗?”

秦墨点燃红烛,摇了摇头说道。

“不清楚,大概都是人编的,反正都不是真的。”

“那倒也是。”二娘笑道。

两人没有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上纠缠,虔诚的拜了庙之后,秦墨领着二娘走出了庙宇。被雨水洗刷干净的冷气扑面而来。

二娘精神为之一震,转头看去发现秦墨已经撑着油纸伞走了过来。

“夫君刚才许愿了吧?”

“嗯。”

两人肩并肩跨过长满翠绿的苔藓的石阶,远处的天空白蒙蒙的,山雾阻碍了视线。雨已经小了很多,淅淅沥沥的从天上往下落着。

“能说吗?许的什么愿望?”二娘玩笑问道。

“可以。”秦墨没太大的反应,“我许的是愿是让神仙保佑我们此生共白头。”

“愿望说出来不就不灵了吗?”二娘微愣道。

“你不知道吗?”秦墨假装疑惑问道。

“知道什么?”

“这庙里的神仙只会保佑新婚夫妇,来这里许愿都是许的共白头,除此之外所有的愿望都不会灵验。”秦墨面无表情的说道。

“啊?”二娘捂住了嘴,“夫君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那你许的是什么?”秦墨转头反问道。

“我.......”二娘瞬间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秦墨也没再问,他并不在意二娘许什么愿。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先将王氏的事情处理干净,再来考虑防备刘宇的事情。

行至山脚下,秦墨回头望去,背后的大山已经隐于云雾之中。满山的白色倒映在他漠然的童孔之中,如深秋之湖水。

“回去吧。”秦墨说完,却发现衣服被扯住了。

他疑惑回头,却看见二娘停在原地。脸红红的,扯住了他宽大的衣袖。

青袍随风吹起,二娘鼓起勇气仰头,与撑着油纸伞的秦墨的一高一低的对视。秦墨从二娘水汪的倒影里,看见了脸色漠然的自己。

他不由微愣,心道自己这几天心里一直想着事情,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想来刚才下山时也是,莫非是被误会了。

那个愿望的事情不过是他随口胡诌的罢了,他也不可能因为二娘许了其他的愿望生气,不过是在想事情罢了。

现在看来,好像误会有些大了。

“方才我......”

“什么?”秦墨是真的没听清。

二娘的声音像是蚊子一般,偏偏刚刚还起风了。山林哗啦啦的摇摆,让他实在没听清二娘说了什么。

“方才我许的愿是.......”二娘声音大了一些,在雨中还是不怎么清晰。

说到一半脸红的更厉害了,犹豫了片刻后,她咬了咬牙一把拉住了秦墨的脖子,贴近他的耳边说道。

“让夫君轻点。”

秦墨:“.......”

山林雨忽的下得密了,云雾再起,凉风带去丝丝冷意。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刘瑾懒散的靠在椅子上,舒适的接受着小太监的按摩服侍。身前一个小太监跪着,高举着桉板。

桉板上放置着一盏香茗,此刻正在小太监头顶冒着鸟鸟的热气。

“干爹,这力道还行吧?”捏肩那个小太监殷勤的问道。

“不错。”刘瑾闭着眼睛直哼哼。“倒是真有一门手艺。”

“不瞒干爹您说,我自小就学怎么服侍主子。”小太监满脸堆笑的说道,“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服侍干爹的福气。”

“小子,会说话!”刘瑾睁开眼,喜笑颜开的夸了那小太监一声。

“多谢干爹夸赞。”小太监像是得了糖果奖励一般,按摩得更加卖力了。

“干爹,茶泡好了,您尝尝?”那个高举着桉板过头顶的小太监也不甘示弱,大献殷勤说道。

“好。”刘瑾笑着接过了茶盏。

饮下一口热茶后,刘瑾整个人从头到脚顿时舒畅了很多。在小皇帝那受的气顿时也好了,心头似乎也不再被云中伯的念头压着了。

心情大好之下,刘瑾放下了茶盏,得意洋洋的说道。

“既然你们如此用心,咱家也就教你们一些真道理。别以为在这宫里会熘须拍马巴结别人就够了,都学着点,你们干爹几十年才领悟的硬道理。”

两小太监大喜过望,又到了小葵花公公课堂时间,顿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并排着站在刘瑾面前,拂开下摆跪地磕头齐齐说道。

“还请干爹赐教!”

“害,你们还别说,就今个我要教给你们这学问,说是赐教还真不为过。”刘瑾细着嗓子,郑重说道。

“你们可仔细听好喽。”

“干爹,我们两只耳朵都竖得尖尖的,您说吧。”

闻言,刘瑾摆足了谱后,这才开口问道。

“你们入宫是为了什么?”

“干爹,自然是为了吃饱饭,跟着干爹谋一场荣华富贵!”按肩膀那个小太监抢答道。

“不错。”刘瑾点头,随后目光又瞥向另一个端茶的干儿子小太监,问道,“那你呢?”

“干爹,我没那么大的志向,入宫只为了不饿肚子。”那小太监说道,“入宫前我没吃过一顿饱饭,不!出生后我就不知道饱肚子是什么感觉!”

“若不是干爹提携,恐怕我这一辈子都没法过上现在的日子。”

闻言,刘瑾脸上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说道。

“对喽,这世间的道理无非就一个,弱肉强食!”

“处于顶端的狮子吃肉,吃个饱肚。剩下的才能轮到老虎吃,但老虎也只能吃个半饱。”

“再剩下的肉被狼吃掉,最后才能轮到鬣狗。”

“吃饱的狮子永远走在前头,后头跟着饿虎,荒狼,鬣狗。再往下,甚至跟着一群老鼠,蝼蚁。”

说着,刘瑾目光在两个干儿子身上巡视,眯着眼睛笑道。

“可记住了,狮子只有吃饱了吃撑了,才有力气保护后头的虎狼,野狗,甚至是老鼠。”

“倘若狮子仁慈,将自己的肉分出去了,或是不敢吃饱。那到了最后,不仅谁也保不住,也没有人虎狼愿意跟着。”

“一个吃不饱的狮子谁愿意跟着,保不齐狮子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刘瑾话说完,再看向那两个小太监。

“你们知道你们属什么的吗?”

两小太监跪在地上,眼睛滴熘熘直转。

“干爹,我们是属鬣狗的?”一小太监试探性的问道。

“德性!”刘瑾笑骂着,轻踹了那小太监一脚,说道,“单拎出来,你们两连蝼蚁都算不上。”

“但你们是咱家的干儿子,那就是小狮子。”

“都是托干爹的福!”两小太监适时的巴结道。

“我教你们,以后该拿的就得拿,要多拿,后头跟着的虎狼鬣狗才能有肉吃。不然他们会饿死,你们也得死。”

说着,刘瑾顿了顿,接着提点二人道。

“切记一点,不该拿的不拿,那些清白的又本事的士大夫的别拿。那些能干事的,老实本分勤劳刻苦的别拿。”

“记住了吗?”

“都记住了,干爹。”

.......

**之下,芸芸众生的个人意愿显得卑微而渺小。

宦官刘瑾大行其道,接着给皇帝谋福利的名义将朝中大臣祸害了个遍。带着小皇帝到处玩女人,玩大型真人扮演剧本杀。

什么刺激玩什么,什么出格点什么。

这一做派自然引起了一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的不满,在内阁的撑腰,户部尚书韩文牵头之下。

文官们先后联络了钦天监的监正张春明,而后又和百官通气,准备向刘瑾吹响发动总攻的号角。

所用招数也很犀利,招招直戳小皇帝心窝。

一是打算搞罢工,一副一言不合,就准备孤立小皇帝的架势。除非皇帝杀了八虎,否则绝对不松口。

二则是偷换概念,将矛头指向刘瑾为首的八虎。意思大概是,小皇帝年幼不懂事,都是那群没卵子的太监的错。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孩子还小,锅就留给死太监背吧。

三就更绝了,让钦天监上言,什么陕西地震,江西大疫都是太监的错。千错万错都是太监的错,纯纯带恶人。

若不是岁数对不上,恨不得说当年土木堡一战,鞑靼入关是刘瑾带的路。此人恶贯满盈,建议拖出去犬决。

这是上天在警示天子,降下的灾祸。

这踏马是亡国之兆啊,小皇帝你可上点心吧。

三招连下,招招直击太监要害。就是直奔着斩草除根去的,虽然太监也没有根。那就是杀鸡已现!只待亮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