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报复

鞑靼退兵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应州大捷,大同巡抚带兵千里袭击鞑靼部落,逼退鞑靼小王子。

消息疯狂蔓延,京城上下百姓振奋,士子昂扬。

自从老将军王越辞官之后,弘治朝边关一直处于积极防守的状态。出不了名将,也出不了悍兵。

红盐池一战,王越带兵突袭三十里之外的鞑靼营帐,朝野上下振奋无比。

但很快,随着王越下野。

缺乏对手的达延汗统治下的鞑靼更为强盛,一举收服了朵颜卫之后,加上先前打服了的瓦剌部,算是一举统一了草原。

草原有明主,大明边关力量孱弱,只能被动防守。

这也让大明边关百姓终日惶惶不可度日,生怕哪一天鞑靼又带着骄兵杀掠而来。

鞑靼的阴霾始终萦绕在大明头上,强大的鞑靼肆无忌惮的入侵,让所有人都抬不起头来。

在这等时候,应州大捷。

大同巡抚秦墨复刻千年前冠军侯做过的事情,绕行千里围魏救赵,逼鞑靼退兵。这如何能让人不振奋,不觉得激动。

“得此良将,乃我大明之幸事!”

士子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一众好友,感慨万分说道。

“听说那秦大人还是十五年壬戌科的状元,实乃吾辈楷模。”另一人附和道,众人欢声笑语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如此景象在京城内外并不鲜有,只因为秦墨成功让鞑靼退兵了。血战九天,独自带残兵回到了应州城。

功劳牢牢的锁在了他与那些王氏的将士的身上,没有人能从中分到一丝好处。主要是,秦墨这一招险棋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好在他成功了,活着回来了,自然就是最大的功臣。

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帝朱右樘,不仅仅是秦墨的军功卓着,而且也让皇帝有了拿捏内阁的借口。

百官之中,参秦墨一本的文官很多,呈上来的折子每天都有一箩筐。

但直到秦墨带人逼鞑靼退兵的消息传入京城之后,那些文官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嘴。纷纷调转口风,对秦墨大加称颂。

果真是成功之后,身边的人都是好人,迎面皆是笑脸。

但也不乏头铁之人,在消息入京之后,仍旧跳脚不停上奏弹劾秦墨肆意妄为,不顾应州城百姓的安危。

户部主事李梦阳与内阁首辅李东阳仅有一字只差,当初还因李东阳做过李梦阳的主监考而传为一时佳话。

对于自己这个胆大妄为的学生,李东阳实际上已经和李梦阳没有了交集。师生一场,逐渐形容陌路。

李梦阳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执拗与自负,在百官见风使舵不再上奏折弹劾秦墨的时候,李梦阳还在坚持喷人。

理由也很牵强,弹劾秦墨于应州乃至于大同的百姓不顾,急功近利。甚至于不孝,风评不好之类的话。

完全就是明朝键盘侠,为了弹劾而弹劾。

这李梦阳倒也不是什么小人,人无完人。只是和大部分的文官一样喜欢借题发挥,只不过他为人更极端一些。

但就这一点,也足够让人讨厌的了。

皇帝朱右樘也明白这一点,吩咐司礼监将李梦阳呈上来的关于秦墨的奏折全都留中不发。

即便如此,李梦阳私下里还是逢人就说秦墨的不是。

这倒让翰林院编修的康海有些头疼,这些天上朝几乎都能碰着李梦阳。

偏偏康海性子温和,不当众拆李梦阳的台。反而更让李梦阳觉得舒心,于是开始每天下朝之后缠着他。

“梦弼,这早朝没法去了,你帮我注籍吧。”康海痛苦的对李延相说道,眉头紧锁,不住的叹气。

李延相和孙清还是住在那个户部给的小院子里,本来这是一个四人的小院,但秦墨出了京城,康海又是狗大户,在京城里安置了宅院。

平日里只有他和孙清两个人住着,倒也显得宽敞。康海时不时会带些酒菜来,在这院中小亭子对好友对饮。

闻言,李延相夹了一口菜,幸灾乐祸的说道。

“谁让你一直敷衍李主事,直接和他说明白不久成了,那种人也不用多费功夫。”

“他呀,就是养不熟的狼崽子。今天你对他好声好气,改日若是得势,恐怕也不会给你什么好脸色。”

“梦弼,此言颇偏。”康海有些犹豫,其实他也拿不准李梦阳的为人。

他的性格有些老好人,但是在京城朝堂之上。若是交友不慎,也容易让自己坠入万丈深渊。

比如康海就与秦墨的关系不错,若不是后来秦墨刻意疏远自己这帮朋友。恐怕在秦墨出走大漠时,他们几人也会被连带着折腾。

就算几人是进士出身,在满朝盘根错节的文官体系面前还是远远不够看。

好在文官们的视线都集中在秦墨的老师王继身上,这才让几人没有被牵连进去,算是躲过了一劫。

“那人就是这样,要是哪天被李梦阳咬了一口,可别说当初我没提醒你。”李延相一副吃定了李梦阳的模样。

一边澹定的喝酒吃肉,一边说道。

“此人心胸狭窄,背信弃义,对山你可不要信错了人。”

“况且,他整日诽谤秦兄,无端捏造。秦兄不仅仅是我们好友,现在更是简在帝心。”

李延相说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唯一确定的是,李延相对李梦阳的观感并不好。

他一点也不排斥对李梦阳的厌恶,就差在康海面前指名李梦阳是个小人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历史上李梦阳得罪了很多人,属于作死小能手。喷皇帝的传奉官,又大力抨击皇后的弟弟们圈养打手霸占土地。

虽然一切都属实,勇敢是确实勇敢,但是无情也是真是无情。在历史中,李梦阳得罪刘瑾被打入大牢就要被弄死。

于是李梦阳托人给康海传了一个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

对山救我。

对山是康海的字,老实人康海拉下脸皮上刘瑾的府上登门拜访。靠着和刘瑾都是同乡,恳求刘瑾放过李梦阳。

刘瑾也很高兴,觉得康海这样的读书人竟然上门来求他办事,倍有面子。心情大好之下也就同意了,李梦阳就这样死里逃生。

但逃过一劫的李梦阳并没有对康海感恩戴德,等到刘瑾倒台时。因为康海求刘瑾放过李梦阳的事情,而被打为了刘瑾党羽。

而那时已经官复原职的李梦阳,不仅没有帮康海说话求情,反倒是倒打一耙,用尽一切手段诬陷栽赃康海。

心灰意冷的康海就此告别朝堂,回老家搞文化研究去了。杂剧中山狼说的就是康海为了讽刺李梦阳忘恩负义,根据小说中山狼传而改编的戏剧。

京城的风风雨雨秦墨都没有去关心,皇帝赏赐了他许多宝物。秦墨回到大同府城的第五天,也就是京城收到确切的消息的第二天。

一天之内,三道圣旨被朱右樘玩成了漂流瓶,八百里加急送往了大同府城。

圣旨的内容都很简单,分别是干的不错,朕很高兴。内帑空缺,暂时没钱,赏赐不多将就将就。

什么时候进京,给朕好好说说当时的情况。

当太监没有念熟悉的奉,奉,天承运皇帝的时候。秦墨就下意识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果然......

太监当着众人的面咳嗽了两声,捏着嗓子模彷朱右樘的语气念圣旨的时候。

除了秦墨以外,所有人的脸都白了。

对于秦墨来说,这几道圣旨只能让他无语,可在大同府城的文官眼里却是一道比一道惊心。

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什么叫做简在帝心,恩宠之意几乎快要透过纸面。

为了应对皇帝的三道圣旨,秦墨头疼了一整夜才写出一道奏折。

天亮之际,在一众文官的踮脚伸头之下,秦墨差人送往了京城准备用来敷衍皇帝。为此,他特意捎去了一面染血的旗帜。

那面旗帜属于鞑靼小王子达延汗的次子,右路亲王死在了秦墨的手笔之下,旗帜也沾上了亲王的血。

这面旗帜原本秦墨打算自己收藏,但奈何皇帝送了这么多东西外加圣旨过来,若是不加以回应恐怕不太好。

秦墨也不想让皇帝觉得自己高冷,惹怒了皇帝就得不偿失了。

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并且在随性的回信里着重渲染了王氏子弟血战故事。也写了漠北的见闻,补充左证了某些情报。

亲王的血旗,这份礼物足够让皇帝高兴了。

皇帝高兴了,文官也高兴了。对待秦墨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每个人看着都像好人。

热情洋溢,笑容满面。

秦墨也很高兴,他笑得很也开心。于是他带人围了大同的大氏族,一直和王氏不对付的陈氏。

“巡抚大人,你们这是做什么?”陈家老爷子快八十了,耳不聋眼不花,看着老当益壮。

“做什么?你们自己清楚!”秦墨骑着高头大马,手扶着腰间的刀肃然说道。

大同府的兵士披甲带刀,队列森严,密密麻麻的队伍将整个陈氏都围了起来。整个大同都被吓住了,有头有脸的氏族纷纷派人过来打听消息。

鞑靼刚退兵,这个节骨眼上本应该是上下欢喜,一片祥和的气氛。

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杀人了?

陈氏算是大同府城里底蕴较为身后的氏族,一百年前借着茶马生意起家。在大同周边的城镇颇有威望,算是个大族。

但陈氏一直很云中王氏不对付,这几十年来斗来斗去,家奴之间打架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回。

斗出人命也是常有的事情,两家各有伤亡。

前段时间,秦墨出事那段日子,受到牵连的王氏异常消沉。反观陈氏却是跳得最欢,疯狂的抢掠王氏的生意铺子与田地。

编造各种借口,拉着府衙里的关系,就想要趁机将王氏吞灭。

哄抬粮价,扮成土匪袭击王氏的庄园铺子,用尽各种手段打砸抢。或许在平日里,只是不疼不痒的氏族矛盾而已。

但放在战时,那就是妥妥的趁火打劫。

谁也没有想到秦墨回来了,不仅完整的回来了,还得到了皇帝的大肆封赏。即使封功还没下来,但所有人都清楚此功劳分量绝对不会低。

民众都有些惶恐,心道官府这是要做什么,莫非是战后清算?

“陈家战时通敌,私下与鞑靼军队献宝,意图里外勾结献城!”沉三高声喊道,兵士也跟着喊三遍。

闻言,在场的人都懵了,看向陈府门口站着的陈家老小的目光逐渐变得惊恐而怀疑。

“胡说!我陈家向来忠心大明!何来叛国一说!”陈老爷子重重的拄拐,愤怒说道,“你们这是诬陷!”

“大同府城遇灾遇难,哪次不是我们陈家第一个出钱出力?”

“谁通敌,都可能是我们陈家通敌!”

“还在狡辩!你们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什么忠义?分明是大奸似忠!”沉三冷笑,振臂挥手道。

“来!带证人!带证据!”

哗啦哗啦,一群人遍体鳞伤的人被拉了上来。其中部分人奄奄一息,伤口可见森然白骨。

众人被吓了一跳,眼神中亮着惶恐。

随着犯人不断指证陈氏所作所为,将那些有的没的,陈家做过的没做过的通通都盖在了陈氏的头上。

陈老爷子差点被气死在原地,听着那些真真假假的事情,还有那不容辩解的铁证,脸色逐渐发白。

坐在马上的秦墨神情冷漠,玩阴招都是他玩剩下的,论下三滥没人能比他心更黑。因为他没什么可失去的,只剩下赤条条的一条命罢了。

所以他的一切都可以当做筹码,可以无所顾忌的去报复。

出走南直隶三年,归来秦墨还是那个老阴比。有仇有怨,秦墨不会等到十年,一般当场就给办了。

“全都抓了,扔进大牢!”秦墨吐出一句话。

“是!”沉三一个激灵,勐地应道。

铁甲缠身的沉三朝着身后兵丁挥手,这些甲兵哗啦啦的抽刀。白花花的刀片,差点将众人的眼晃花。

一阵寒意从众人的尾巴椎一路升到了大脑,这是真的要杀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