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应州城

“秦大人澹泊名利,下官佩服。”张俊抱拳说道。

总兵的品级并不比巡抚低,只是此刻张俊自谦罢了。剿灭鞑靼五十骑的战功在这等时刻,对朝廷可谓称得上是久旱逢甘霖。

如此功绩,秦墨不想着邀功,反而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规则果断选择拱手让人。这是在让张俊有些惊讶,但并不排斥。

行动失败的鞑靼小王子账内气氛阴沉,达延汗大刀阔斧的坐在首座。鹰隼一般的锐利的目在舆图上游巡,忽又勐地将桌边的灯盏扫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人都死了!哪里来的火枪能打得如此远?”

“大同城里的探子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可汗息怒,已经派人去查了。”一个鞑靼将领硬着头皮说道,“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只要再等等.......”

“等?”

“两万兵马,被一个小小的应州给拦住了!”达延汗长呼了一口气,显得异常的愤怒。

“人怎么死的?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一点消息也没有!”

“再等下去,我们的两万勇士又会如何想?恐惧从内心长出,就会像泥沼一般不断的吞噬士气。”

闻言,那鞑靼将领咬了咬牙,跪地说道。

“可汗,要不我们直接率兵打进去!那应州又不是大同铁城,我愿意率领三千勇士打头阵,踏平应州城!”

鞑靼将领的一番话,倒是让达延汗有些犹豫。

明军摸不清他们军队分部情况,应州城自然也不会集结大量的守军。如果他能暗中调兵,一鼓作气端掉应州城的话.......

五十骑的损失既微乎其微,而且说不定还能查出明军杀掉五十骑所使用的手段。

这确实很让人心动,但达延汗忌惮着那个疯子总兵张俊。若是预估错了城内的兵力,那对于人马众多的鞑靼军队来说同样是致命的。

一个再大错误在五十人的队伍里出现,最多损失一半的人马。但再微小的错误出现在数以万计的队伍中,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模样,达延汗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开口道。

“传令下去!今晚攻城!”

“是!天佑可汗!”大帐内的鞑靼将领齐齐单漆跪地,齐齐喊道。

应州城捷报八百里加急,累死五匹马才只用了一天时间就送入了京城。城内锦衣卫开道,一路护送进宫,沿路大声呼喊。

“应州大捷!应州大捷!未战斩鞑靼五十骑!”

入夜,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应州大捷的事情。皇帝朱右樘一扫太皇太后离世的忧郁,狠狠振奋了精神。

听萧敬念了一遍,又自己拿过来自己的扫了一圈,却没有听见秦墨的名字。好像秦墨这个人,直接消失了一般。

“大同巡抚秦墨为何没有出现在这捷报之上?”朱右樘明显有些不悦。

“或许是秦大人那时不在应州,而是守着别处也说不定。”司礼监大珰萧敬解围说道。

他与张俊有些交情,能说上一嘴也是顺便的事情。

“守别处!守别处!”朱右樘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最终也没说什么,拂袖离去。

他哪能不知道这五十骑捷报哪里来的,秦墨改进那些神机营的枪炮还是朱右樘偷偷给他批的折子。

但眼下这个情况,皇帝也不可能去主动拱火。将在外,君王得到的消息都是延后的。现在又是边关将士抵御鞑靼的关键节点,更不能出任何问题。

就算有事情,也得等到鞑靼退兵,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再说。

入夜,正在擦拭刀剑的沉三听着门外的声响,刚抬头,院门就被人推开。秦墨走了进来,咳嗽一声说道。

“走!出城!”

“公子,去哪?”沉三一个激灵蹦了起来,问的自然是出城去哪。

秦墨将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又快。

“鞑靼今晚就要动手,我们走,去捅他们的老巢!”

“那应州城怎么办?不管了吗?”沉三一边嘴上问着,身体却很诚实。

不等秦墨回答,沉三快步冲入房中收拾东西,大概数十息的模样又很快全副武装的走了出来。

“公子,我准备好了!”

“那好,跟我走!”秦墨点头,极快的转身走了。

夜色浓重,同样全副武装的秦墨带着沉三几人出城,拿着巡抚令牌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的出了城。

城外,一众打扮诡异的兵马伏倒在地,人安抚着一同躺倒的马。在这寂静的夜里,愣是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

直到秦墨骑马到来,点着一盏残破的马灯,从怀里掏出森寒的巡抚令牌。

“王氏子弟听令!”

哗啦一声,卧倒的人飞身上马,方才还空无一人的地面上顿时涌现了三百人马。王常王遇皆在此列,身体因为过于激动而微微颤抖。

城外有鞑靼军队,他们借着逃兵之名陆续出城,隐藏在这远离应州之地两天。现在终于等来了秦墨,等来了行军令。

三百人无法击溃鞑靼两万甚至更多的人马,他们不是骑兵,即使会使用热武器也没法面对转瞬而来的众多骑兵。

应州城可守,不可出城攻之。兵马来不及援,一旦开战只能死战,无论输赢战况定然惨烈无比。

现在这三百骑的任务不是偷袭鞑靼,而是绕路,切断鞑靼的一切供给。顺藤摸瓜,杀入鞑靼老巢。

“吾等为大人马首是瞻!”王氏子弟低声应道。

“出发!”秦墨身体像绷紧的铁枪,神色严肃,拔刀低低吼了一声。

漠北的夜风刮起他的衣衫,脸上映衬着森然的冷意,杀意如寒刀四散。三百骑包着马蹄,向着更深处的漠北夜急行军。

武官不敢做的事情,不敢冒的险,秦墨是一件都没落下。

面对鞑靼围城,掉头直捅老巢这种事,也只有王越能干出来。现在秦墨如法炮制,比王越更狠。

他只领着三百人,去断鞑靼粮草,捣鞑靼老巢。

三年的准备,让秦墨有了足够的资本,敢带着三百人深入大漠寻鞑靼老巢。换做以往,那是根本没法想象的事情。

应州城,城墙之上。老兵油子杜有样缩在稻草堆里偷偷摸摸的饮酒,夜里风大,不饮些酒捱不住。

即使总兵明令禁止守城不许饮酒,违者杖二十。

但杜有样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朝廷也不发衣物,上半年的饷还没发下来。边军哪个不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他现在能喝酒,也多亏了他没亲没故,身上的钱都攒下来给了自己花。上个月还冻死两舍不得喝酒的愣头青,真是可叹这世道!

平日里杜有样油腔滑调的,一大把年纪了就剩这一把骨头了。旁人都笑他这辈子还是个童子鸡,他总是红着脖子争辩。

“老子当年跟随过王越老大人进过漠北,北伐的时候,你们这群兔崽子还在娘胎里!”

众人听闻只是嘻嘻哈哈也没有当真,都喊他的外号老杜。

也有人问过他一把年纪怎么没回卫所养老,每当这个时候,杜有样气焰就焉了。整个人滴滴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口一口的往嘴里灌酒。

今晚这酒没喝几口,忽的听见一声异响。动静似乎是从城墙下方传来,杜有样睁着眼睛探出半个头飞速往城下看了一眼。

霎时间,魂都差点被吓飞。

城墙下,鞑靼士兵正举着攻城的器械,准备强行攻城。

巨大的恐惧感让杜有样大脑空白了一瞬间,随后酒袋一扔,不要命似的跑向传令的火台。

这是由那般书院的弟子改进的新士的示警焰火,随着杜有样颤抖的手点火,一阵明亮无比的焰火带着刺耳尖啸声冲上夜空。

杜有样苍老的嘶吼声也在夜里响起,咆孝吼道。

“敌袭!敌袭!”

话刚喊完,收到信号的各处传令台纷纷点燃了焰火。驻扎在应州的明军彻底清醒了,哗啦啦列队奔上城墙。

就着夜色,浓烈的血腥味袭来,被夜风吹拂出去很远。

明军不要命似的往城墙上扑,完全以血肉之躯抵挡鞑靼的进攻。并非他们悍不畏死,而是他们都是应州人士。

鞑靼打大同,第一站就打应州。他们不冲,身后的亲人就要代替他们受死,代替他们挡住鞑靼的进攻的脚步。

冲!即使自己死了,身后还会有同伴补上!

只要熬到大同与宣府来兵增援,应州就是安全的,他们亲人就不会被杀死甚至屠城。

刺眼的火焰划过夜空,将城墙的一角照亮。

为首那人露出一张粗犷狰狞的生面孔,朝着迎面而来的明军露出嗜血的笑容。那股狠厉劲让打头的明军胆寒,却明知必死的嘶吼着冲了上去。

死不可怕,人在这个世道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无非为了吃饱饭不饿肚子就是幸福,能看着亲人有饭吃就是幸福。

他们之中绝大部分的人没有离开过塞北,很多人甚至没吃饱过饭。饿了一辈子,也没想过活很久。

在这城池失守的生死关头,没有人不怕死。但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死,怎么样都无所谓,但是不能剥夺他们在乎的人的命。

寻常百姓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如果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再如何孱弱的明军都会抓着铁枪前仆后继的拼杀。

鞑靼兵身材高大粗壮,咆孝着兴奋着冲向明军。如同狼入羊群,像是几百年都没见过肉似的眼里冒着绿光。

漠北的狼群又回来了,在这深夜里,数不尽的鞑靼兵在城外奔袭。城头已经上来了一些人,城下是源源不断的鞑靼兵。

一名稚嫩的明军还没反应过来,头被鞑靼兵一把砸断。巨大的铁锤,即刻锤在另一人明军的身上,那盔甲瞬间凹下去一个深坑。

杜有样不知想起了什么,冲到一半掉头跑了。没多久又抱着一个点燃的东西冲了出来,不要命似的冲向鞑靼最密集的地方。

那里站着一个如同满脸血迹,如同阎罗恶鬼一般的大汉。狞笑着大口生嚼着咬下的肉块,一副大为享受的模样。

那边冲上去的明军也被大汉那副茹毛饮血的模样吓住了,隐隐有后退之意。

杜老样指着那大汉方向就冲了过去,全身都被火焰点燃。毛发在瞬间化为黑灰,如同烈火中走出的鬼怪。

饶是鞑靼兵也被这燃烧的人冲撞开来,沾染者火焰皆不能灭,烧毁皮肉又附着在骨头之上。

“明军威武!”烧成火人的杜老样早已没了意识,只是在扑向鞑靼大汉的瞬间吼出了这最后一句话。

轰的一瞬间,火焰顿时炸开。

明黄色的火焰瞬间爆燃,剧烈的白光犹如太阳初雪,假借光明一瞬。即使是白昼,在这爆裂的火焰下也暗然失色。

“明军威武!”

冲锋在城墙上的明军已经无从思考,在瞬间的爆燃火焰中抓住了最后一丝勇气。又有一人抱着延迟的燃烧弹冲了出来,如同杜老样一般点燃了自己。

蛮人忽然也大叫了起来,眼中嗜血光芒更盛,举起重锤冲向了那即将爆炸的火人。

“杀!”

“杀光他们!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生死之间,所有的痛觉都麻木了,依靠着肾上腺素本能的挥刀刺出铁枪。血泊之中,不断有鞑靼兵或是明军倒下。

应州血战,在夜幕中拉开序幕。

整个应州城被惊动,总兵张俊指挥队伍守城,以三千兵马面对鞑靼两万兵马。

此时的秦墨领着三百骑,正沿着大漠已北前行。众人无言,没人去想应州城是什么样的光景。

他们都是云中王氏子弟,此刻只需要心无杂念的执行命令。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应州失守离大同失守没多远。

别的家族的人可以逃离,可以躲避。唯独王氏男儿不可躲,也无处可避。

秦墨面无表情,身旁的沉三带着面罩纵马。

他没去想应州能不能守住,记忆中应州一战明军守赢了。但倘若真的输了,秦墨还是会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加快速度!”秦墨的声音冷得不能再冷,像是冬夜湖畔的冰块。

漠北呼啸的风擦着三百骑的身旁而过,每个人脑海里紧绷着一根弦,听到命令的瞬间下意识集体提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