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弹劾

日讲时,皇帝坐着百官站着。日讲的桌子皇帝的桌子所隔并不远,两侧还有专门负责翻书的官员。

主讲只有两个人,打头的是太傅杨廷和,另一个就是秦墨了。

秦墨算是皇帝钦点,临时出席日讲官,并非常驻日讲。所以在时间的分配上,秦墨获得的时间并不会很多。

毕竟六部尚书都站着听,若是日讲官废话连篇,那谁能受得了。

况且皇帝临朝十几年,早就对日讲与经延心生厌烦。日讲时间拖得太长,只会耽误所有人的时间。

久而久之,日讲就形成了一种撇去形式,只讲干货的共识。

杨廷和已经开讲了,说的是孟子的一段经义。秦墨站在侧边垂着头听着,一会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讲完,日讲的桌子会搬到他的面前。

就是个流动讲台,人不动,桌子动。

听了一段,秦墨抬头时却瞥见皇帝一直面容严肃的盯着自己,不由尿惊。看着其脸臭的神情,像是在走神啊!

于是乎,秦墨悄悄转头看向四周,发现气氛确实有些不对。

九卿脸上神色都有些尴尬,似乎都发现了皇帝不知何故在神游。但出声提醒是万万不能的,杨大学士还在讲课呢。

由于朱右樘的目光一直锁定在秦墨身上,以至于大臣们却纷纷用狐疑的眼光看向秦墨。

若非他们知道朱右樘不好男色也不好女色,否则真要往别的地方想了。

当事人秦墨更是慌得一批,心道这两天的运气真是绝了。花那么力气准备的日讲,结果碰上漕运桉就算了,现在连皇帝现在不知道为什么都盯着自己。

本身秦墨因为王继学生的关系就是焦点中的焦点了,现在好了,圣卷垂怜这一条算是坐实了,洗都没法洗。

为了不被大臣们注意,秦墨已经很努力的在混日子躺平了。能不上班就不上班,能不出现在皇帝面前就不出现。

可天知道朱右樘那么看他顺眼,秦墨心里不住的瑟瑟发抖,心道叔叔别这样了,我害怕。

杨廷和的日讲很快结束,皇帝勐地回过神来,露出笑和气赏赐茶水。

小太监低着头匆匆将桌子搬到了秦墨的面前,而皇帝的桌子上同时也放上了一份临摹过的秦墨讲章。

秦墨在讲桌前没有翻开讲章,也没有引经据典的开场,而是咳嗽一声用平常的语气说道。

“京城将起大疫。”

一句话如同扔在水里的巨石,引得群臣侧目,朱右樘眉头也是一扬。直接,太直接了。

群臣骚动,却没有人敢出声,日讲无故不得打断。

无人打断他,秦墨自然继续侃侃而谈。

“遥想各个朝代,死于疫病者不计其数,甚至多于战争。大明自开国以来疫情不断,光是数北直隶.......”

抬头察觉气氛有些不对,但皇帝似乎很感兴趣。既然没有别的声音,秦墨也就接着讲下去。

为了节约时间,他从大明朝的疫病史以及危害、疫病的种类、发病的原因、目前能解决的办法四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

一般来说,疫病灾害程度与人口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北直隶的情况却是一反常态,显得与众不同。

虽然在数据上北直隶的人口密度并不靠前,但疫病次数与受灾情况却是位列大明各地的第二位。

秦墨说了很多,但重在话语简洁。

毕竟是日讲而不是汇报课,秦墨将自己对疫病从头到尾的干货提炼出来,有条不紊的全部讲了出来。

皇帝这次听着没走神,一旁的几小太监低着头做笔记,秦墨说过的话都将被记录下来。这是日讲的习惯,日后皇帝想起来可以随时调出翻阅。

整个大殿寂静无声,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倒是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人群后方,康海与李延相面面相觑,人都已经傻了。

听着秦墨的声音回荡仍旧平稳回荡在大殿之中,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懵逼树下我和你。

康海难以理解,如此正式的场合不应该讲孔孟之道吗?

孔孟之道宣扬天下社稷为重,文官爱给天子讲。若是一个皇帝想要成为一个明君,他就要受到文官的制约。

所谓劝谏,对皇帝的言行举止,治国方略各个方面进行约束。

明君对于皇帝来说就是一道枷锁,暴君可以为所欲为,但明君就得谨小慎微。说白了,做一个坏人容易做好人太难。

孔孟就是天下大道,康海与李延相们心自问,若是换做他们上台,最佳的选择一定是孔孟经义。

可听着秦墨噼头盖脸第一句话就是吓死人不偿命的“京城将起大疫”,康海直接心里咯噔了一下。

且不说别的,就这句话就够秦墨吃一壶的,言官可看不得有人破坏天子脚下国泰民安的言论。

越是听下去,康海越发觉得心惊,紧张的情绪也一点点吊了起来。

他明白现在没人说话只是因为不能随意打断日讲,一旦秦墨日讲结束那一刻,才是真正恐怖的时刻。

一旁的李延相也是忐忑不安的等着,心中顿时七上八下的。因为日讲不能打断的关系,反而显得气氛越发的压抑。

他感觉这大殿就像是个密不透风的大缸,直叫人喘不过气来。

或许面无异色的只有两个人,恐怕只有皇帝和秦墨了。皇帝不用在乎众人的脸色,想怎么听就怎么听。

秦墨想来早就计划好了,头铁的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终于,秦墨的日讲还是结束了。

“臣已经讲授完毕了。”秦墨对着皇帝行礼道,小太监已经将桌子快速搬离了,日讲这就算是结束了。

座位上的朱右樘似乎还在思考什么,听见秦墨的话下意识吩咐道。

“赐茶!”

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小太监躬着身子,将早就准备好的茶水奉上。秦墨接过抿了一口,寄,凉的。

茶水还没喝两口,殿内就有官员出列,跪倒在皇帝面前说道。

“臣赵寒要弹劾翰林院编撰秦墨胡言乱语,妄图扰乱人心!”

此言一出,后方的言官如同下饺子一般啪嗒啪嗒全都跪下了,口中念叨着弹劾秦墨的话。

九卿没说话,面无表情的站在一旁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