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二百章 何以自牧

床前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着虎头虎脑的,脸上挂着一副茫然的神情,双眼放空。

朱厚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每日期盼着能长命百岁的父皇突然就病倒了。立在他身前的大山突然间崩塌,让他有些懵。

年幼的太子对于皇位并没有太多概念,对于死亡也是知之甚少。

印象里,自己千万人之上的父皇似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南京城。

天下疆土辽阔,做了皇帝却不能亲眼去看看。他不想做皇帝,也不想他的父皇去死,死亡在他看来就是再也见不到了。

总的来说,朱右樘是个仁义的皇帝,是个性子温和的父亲。他与朱厚照的先是父子,再是君臣。

秦墨瞥见年幼的太子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眼眸微动。

“是秦墨吗?”床榻之上的皇帝睁开眼睛,头微侧,形如枯藁的模样让人看着有些揪心。

病来如山倒,一个人数日之间竟能有如此大的变化。

此刻的朱右樘与秦墨脑海里中气十足的模样完全不同,秦墨有些吃惊,他竟然从一个三十多岁的君王的脸上看到了苍老。

此等苍老并非面皮憔悴干枯的苍老,而是眼神。皇帝望向秦墨的眼神,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

朱右樘看向秦墨,目光却如同透着一层薄纱,掠过了他。似乎看向了秦墨的身后,想要将他的前世今生都看个通透。

秦墨被皇帝这样一扫,浑身上下的鸡皮疙瘩立刻就起来了。

“皇上,臣秦墨回来了。”

闻言,朱右樘眼睛微睁,沙哑着开口问道。

“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皇上,臣刚刚才到,在大同收到圣旨之日起日夜奔袭。”

“辛苦爱卿了。”朱右樘顿了顿又说道,“大同,朕没去过大同,路途遥远又是苦寒之地。”

听着这话,秦墨心里一个咯噔,心道皇帝不会想让自己留下吧。

“皇上,臣的妻子还在大同。”

皇帝不说话了,转头看向了朱厚照。

“朕的儿子也在这,只是将来我不能再护着他了。他天生性子贪玩,不爱读书,还这么小就要继承皇位。”

秦墨立在一旁静静听着,没有打岔。

“我那时候继承皇位大概和他差不了太多,终究还是要年长一些。读的书也比他多一些,熬过不少苦日子。”

“咳咳!

”皇帝忽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一旁的太监替皇帝小心的抚背,无微不至的伺候着。

朱厚照低着头站在一旁听着,心里明白,大概父皇又要让眼前这个人帮自己了。在此之前,已经有七个老头这样被父皇接见过了。

“厚照这孩子顽皮了些,但是生性还是善良,朕希望他能做个好人。你与.....你与厚照年长一些,但终究比那些老臣更懂少年的心性。”

“朕......希望你能多多辅左他,让他成为一个好皇帝。”

“臣当若如此!”秦墨拜。

皇帝挥手,让太监将朱厚照带出去,单独让秦墨留下。

屏退了左右,朱右樘长舒了一口气,艰难的挣扎想起身。

见状,秦墨上手就准备去扶,却被朱右樘摆手拒绝。硬生生咬着牙,自己坐了起来,靠在说了龙榻之上。

“没人了,不用绷着你那死德行了。”

弘治皇帝斜斜的瞥了一眼秦墨,缓了一会说道。

“怎么?想把你留在京城你还不乐意了?非要回那大同去受苦受罪去?”

恍忽间,皇帝似乎又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皇帝,优哉游哉的给秦墨下套坑他。但秦墨心里明白,皇帝已经是风中残烛。

京城马上就要易主,留在京城实在不是什么好提议。

说实在的,若是皇帝一闭眼,这个京城就此分成两块。宫里的太监,朝廷里的文官。

东宫八虎即将展露头角,横行朝堂。但真正的祸端并非太监,这天下大局并非一个太监就能搅动的。

说到底,刘瑾等人的命根子还紧紧的攥在他们的主子朱厚照的手里。

朱厚照要他们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太监是天子家奴,皇帝要他们死,百官没有不支持的。

但反过来,皇帝若是想要搞文官,那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太监就有了用处,找个理由就能将文官逼走。

眼下,朱右樘马上快不行了。弘治朝内阁、内宦、皇帝,三方矛盾的问题还没解决。不仅如此,还加重了不少。

朱右樘此刻突然下线,留给朱厚照的只有一堆烂摊子,甚至可能比不上当年明宪宗留给朱右樘的烂摊子。

就算是烂摊子,也是分好坏的。

现在朱右樘留下的这堆烂摊子怎么说呢?烂到秦墨避之不及的程度,根本不想沾染上一丝一毫的因果。

太子年幼,皇后又是个伏地魔,东宫内宦心眼大大滴坏。内阁作大,文官抱团。国库空虚,边关弱势,经济下行。

内忧外患,权利中空。

这是个什么下水道开局,秦墨根本不想耗费脑细胞给帝王家再打工了。况且人家熊孩子朱厚照信任的是太监,不是自己。

见秦墨不说话,朱右樘叹了一口气,转移话题说道。

“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你,守着大同也不错,至少鞑靼不敢再犯大明。”

“我儿还是很聪明的,只是过于贪玩罢了。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相信他也能把朕留下的江山打理的很好。”

“太子聪明仁孝,至礼天成,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秦墨说道。

“但是你也要辅左一些,太子性情浮躁好逸,以后难免会闹一些乱子,我只希望你能出面劝说。”

“我知道你有这个能力。”朱右樘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天要收我,不然真想再多做一些事情。”

秦墨没说话,听着皇帝絮絮叨叨的说着。

“我这一辈子也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如果没有你的话,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守成之君。”

“好在现在我也算是第一个治疫成功的帝王,虽是无法与太祖成祖相提并论,但也算是为后世子孙积累了些许功德。”

“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已经没有时间了.......”

“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秦墨。”朱右樘盯着秦墨说道,“我想知道,大明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臣不知。”秦墨答道。

“你知道,只是不想告诉我。”朱右樘声音忽然变得平和,“朕相信天外有仙人,也相信蓬来仙岛存在。”

一句话,直接给秦墨干得头皮发麻。一阵冰凉的激灵从头到脚,瞬间蔓延全身。

“你别怕,朕不会告诉别人。”朱右樘忽然哈哈大笑,费力的抬起手指着秦墨嘲笑道。

“你秦墨也有害怕的时候?”

“臣惶恐。”

“你没别的可说吗?”朱右樘说道,“你说神不神奇,或许是我命不久矣,朕见的每一个人都有温暖的颜色,偏偏是你......”

“你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你靠得越近,朕越冷。”

朱右樘对着秦墨的身躯描绘了一圈,最终手指遥遥停在秦墨心脏,指着说道。

“灰色的。”

此刻,秦墨脑子里几乎是一片浆湖。他怎么也没想到朱右樘会当着他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

而这一番话,让秦墨几乎是头皮发麻。一时间也拿不准皇帝这是在诈他,还是确有其事。

龙之将陨,到底能看见什么?

莫名的心慌出现在秦墨心底,但他仍旧强装着镇定,开口说道。

“皇上,臣听不懂。”

“朕会把这个秘密带入地下,谁也不会告诉。”朱右樘笑了,像是终于赢了似的。

随后整个人的目光变得悠长,又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我终于可以不再是皇帝了。”

“你知道吗?十几年的日子就像是眨眼一般,好像我昨日才刚刚继位大统。我这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情,也做错了很多事情。”

“今日在这没有外人,我和跟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秦墨,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人,我也派锦衣卫查过你。”

“自打你落水被人救起后,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你啊,是天生的将领,也是治世之才。”

“可惜你杀气太重,仁心太少,将来影响功德。有件事我还是得叮嘱你,即使你能力强,但你听我一句劝,杀孽过重倒头来只会报应在自己身上。”

皇帝的话很真诚,全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感悟。他看秦墨也看得透彻,知道他的缺陷在哪。

杀孽重,没有感情。

万事解决不了,就直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向来是秦墨最喜欢的招数,也是惯用的招数。

但满招损谦受益。

秦墨也知道皇帝的话乃良言,一时间也不好反驳。只好再拜,再谢。

“臣秦墨谨遵圣上教诲!”

可实际情况是,秦墨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一旦选择了杀戮,就很难放下屠刀改用圣人言去教化他人。

斗争过,也在凶险之中搏命过,秦墨忘不了那种赌命的滋味。

他可以戒掉杀戮,但是鞑靼并不会因为大明崇尚圣人言就停止练兵。打退鞑靼,保卫大明,最后还是靠他这种杀胚。

如今鞑靼隐患未除,海外混乱一片,西域,西方万国,哪里都有目光在盯着大明。一旦大明落后,一众人就会冲杀来瓜分大明的土地。

宋朝不讲道理吗?还不是败在元人的铁蹄之下?

如果世间的一切都能靠道理来解决,那还要武力做什么?当外族入侵,又能有谁来像自己一般打退他们呢?

秦墨不但没有将皇帝的话听进去一分,他反而更坚定的认为。尊严永远只在剑锋之上,打!必须打下去!

最好是让所有窥伺大明的人胆寒,被打得永远不敢踏入大明土地的一步。

看着秦墨一闪而逝冰冷的目光,朱右樘不觉无奈。看这厮的模样,这是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好在朱右樘也没在意,他重新躺回了龙榻之上,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秦墨,你还没取字吧?”

“回禀皇上,还没。”秦墨如实说道。

“我....我给你取一个如何?”皇帝问道,在秦墨面前他几乎不用朕自称。

“皇上赐字,乃臣荣耀。”

“好。”朱右樘咬牙道,强忍着胸中的痛苦,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才说道,“自牧如何?”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说着说着,朱右樘忽的笑了,玩笑说道。

“等你以后有女儿了,也省得取小字了,干脆叫含章如何?秦含章。”

皇帝是想让秦墨远离杀戮保持谦逊的美德,可能这是很多皇帝的通病。当自己的手下太过于强大时,就下意识的想要掣肘。

秦墨倒是无所谓,既然皇帝赐字,那就收着吧。

正巧,后代的字也赐了,也算是一种荣耀。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可惜的是,秦墨注定要让皇帝失望了。

赐字之后,皇帝又和秦墨说了一些闲话。而后皇帝似乎是乏了,将太监宫女都叫了回来,对着秦墨挥了挥手示意其可以走了。

“皇上保重龙体,臣先告退了。”秦墨慢慢的走出了大殿。

出走了好远,秦墨一口气走出了宫城,始终没有回头看过宫城一眼。自牧......何以自牧?

五天之后,弘治帝崩。

早春飘雪,落满了整个京城。薄薄的雪没下多久就停了,铺在街道内外。

刺骨的寒意似乎从故去的冬天杀了回来。

满朝文武悲恸万分,黎民百姓揣着惶惶不安的心情入睡,又在惊恐的早晨醒来。

稚子很识相的察觉到了气氛不对,懵懵懂懂的跟着父母一同面容沉重。偶尔抬头与伙伴对视,灵动的相视一笑又勐地低头掩藏。

在他们意识里,皇帝这个词离他们太远,死亡这个词也离得太远太远。他们不会清楚,天下人在送别一个时代。

送葬那日,秦墨去了。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京城里的人又开始惶惶不安起来。新皇即位,天下朝堂又会是一番怎么样的变革。

新旧朝更替,总有人要离去,有新的人进来。

这一切都与秦墨无关,他征得了内阁的同意,头也不回的带着人离京回到了大同。要是真有什么麻烦,就来大同找他吧。

无论是谁,头盖骨都给他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