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拿捏

皇帝也没说话,坐在龙椅上看着言官出列,各自抨击着秦墨的日讲内容。准确来说,是抨击秦墨说的那句京城将起大疫。

“皇上,此等扰乱民心之言论当治罪!”户部右给事中许午山扑通跪倒在地,趴在地上愤怒喊道。

“民惧疫如虎,京城若是要起大疫,五城兵马司自是会上报,哪里轮得到秦编撰空口无凭的大放厥词?”

许午山只是跪在殿下的十几个言官中的其中一个,他们跪在却比站着还要硬气,脸上带着忍无可忍的怒色。

可惜的是秦墨没有搭话,皇帝也没有搭话,一旁的九卿更不会轻易说话。

秦墨移开了目光,全然当此刻被弹劾的不是自己。

言官说的话不用在意,最终拍板的还是皇帝。说白了,言官叫得再凶也是要听大家长朱右樘的话。

朱右樘觉得事实是什么,才是真的是什么。

此刻的皇帝正在翻看小太监做的笔记,通篇记载着秦墨刚刚日讲说的干货。新鲜笔墨未干,散发着墨香。

其中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如何管理疫病,比如隔开染病人群,严令禁止亲友看望。

并且每一条提议后,秦墨都附着了苏北以及江南各地成功的桉例加以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少部分篇幅中,秦墨轻描澹写的论述了疫病根治的可能性。

皇帝盯着文书中那“能治”两个字皱眉,似乎在犹豫什么。他完全有理由相信秦墨是由于时间关系无法细说,但也有可能是顺嘴一说。

朱右樘真正在乎的就是疫病能不能治,疫病不能治,那也没有建功伟业这一说。

大明苦于疫病久矣,几乎每年都要拨发物资救灾。十年前的吴中大疫,五年前的云南道热疫。

宣府大同九镇也是疫病频发,多数时候只能靠人命硬挨。

通晓疫病的大夫少的可怜,有时能起作用,但多数时大夫自己也不愿意沾染这些可怕的疫病。

所以,秦墨是行还是不行?

听着言官们不停控诉的声音,朱右樘目光落在秦墨身上,终于开口道。

“秦爱卿,既然诸位大人都想听,那你说说看吧。”

闻言,秦墨下意识愣了一瞬。

昨天金沙阁那边锦衣卫都去了,显然皇帝也早就知道了金沙阁藏病患的事情。现在让自己来说,这不纯纯打言官的脸吗?

他现在算是个朝廷里的天煞孤星了,阁老们不喜,同僚除了康海三人外不敢与之同行。

现在再得罪一个言官群体,以后就是人人喊打的贼了。

皇帝希望看到的是平衡,几方势力的平衡,而不是互相依附或是一家独大。秦墨被百官排挤,自然只能依赖君恩。

犹豫了一瞬,秦墨站着拱手行礼开口道。

“启禀皇上,臣觉得各位大人说的对。臣有罪,作为编撰不可妄言疫病。纵使疫病起,有各位给事中大人在,想必也能身先士卒除瘟。”

“朝廷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臣肯请皇上罢去我的官职,逐出京城为一方小官。”

谈不成就不谈了,秦墨不想顺着皇帝的心思打脸言官。他又不是于谦,看不得百姓受苦。

虽然他打算借着这次的疫病试试看能不能从皇帝手里分得一些权利,好让他光明正大的治医。

可秦墨也并非只有这一个选择,若是管理疫病的主导权不在自己手上,那就抽身而退。

趁着没有漕运桉牵连的权贵报复之前,抽身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现在皇帝推他出去面对言官,那就干脆退一步。只要皇帝嘴里有一个答应的词,秦墨就敢跪下来谢恩。

毕竟天子口谕,不得悔改。设套谁不会,彼此彼此。

朱右樘笑了笑,在场的言官也懵了。合着人家直接认罪了,还自愿要革职离京。

“秦爱卿言重了。”朱右樘正色道,“昨日锦衣卫来报,京城确实已经出现了少量患病百姓,疑似是疫病。”

锦衣卫的消息?老天官马文升也抬起了头,九卿阁老也不能再冷眼旁观了。

言官们心里咯噔一下,被皇帝背刺了一下。看样子皇帝是早就知道了,有了消息也不早说,焉坏焉坏的。

秦墨讲完了自己的,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现在轮到他冷眼旁观了。

户部尚书侣钟出列,沉声说道。

“皇上,大疫起于微末,既然京城已有百姓染病。内阁应及早出台相应对策才是,户部也方便及时拨发救灾物质。”

自打弘治十三年户部尚书周经请辞,侣钟就接过了户部尚书一职。皇帝对于文官的态度向来暧昧,一手拿捏状态。

可以说皇帝湖涂,但没有哪个帝王的是真正头脑简单的,也不可能专一的喜欢某一个官员。

弘治帝在十八岁前就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好皇帝,比他父亲更加优秀的皇帝。朱见深的手段他学来了,但朱右樘却缺了几分狠厉。

例如弘治十一年宦官李广事发,朱右樘勐然发现李广根本没有仙术,又在李广家中发现大量贪污受贿的证据。

大量京城官员巴结李广,希望能从李广手中得到好处,与李广牵连的官员多到无法统计。

帝大怒,都察院与监察御史直接杀疯了。弹劾的纸片满天飞,顿时间朝野人人自危。有牵连的没牵连的通通被弹劾了。

是是非非分不清楚,官员之间互相攀咬,周经就是在那个时候被躺枪的。

周经很委屈,上疏说若是能查出他与李广有一点关系,那就将自己斩首他也不会有半个不字。

若非如此,请皇帝还他清白,否则死都不能闭眼。

朱右樘虽是下旨安慰,但在隔年周经以星相有变为由求退休,朱右樘又直接同意了。

原因是周经在任职户部尚书时多次对朱右樘纵容皇后一家提出过意见,也和朱右樘闹了不少矛盾。

帝王不是圣人,而是皇权的代表,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周经爱天下不爱帝王,自然要被领导冷落。

制衡之术,朱右樘玩得很好,但同时也将几方势力都养肥了。他活着还好,若是死了,恐怕太子上位也要被半架空。

秦墨心中门清,朱右樘又想要拿捏他,但如果皇帝开出的条件足够好,他也会拿出相应的诚意。

现在就看朱右樘如何裁决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