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进击吧老爹曹操 > 第六十二章 兵法,韬略,人心

进击吧老爹曹操 第六十二章 兵法,韬略,人心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23:58:23 来源:笔趣阁

走出皇宫,都已经过了正午。

曹节派心腹的小黄门将曹铄送回曹家,为确保安全,还特地调动了一队御林军。

至于曹节嘛,他很忙,他要琢磨着,要怎么惩罚张让才好?依照圣谕,可以为所欲为呀!只要不整死了就行,最好能重重的羞辱他,让他颜面尽失,哎呀,当个坏人,好伤脑筋呀!

当然。

这一遭千秋万岁殿的奏对,对曹节、曹嵩阵营而言是皆大欢喜。

曹家更加的获得了天子的信任,曹操也官复原职,又成为了顿丘令。

当然了,有关曹操这点,在曹节与曹嵩看来,并不重要。反正一个愣头青,今儿官复原职,明儿个保不齐又丢了。

何况,曹操当官,全家人都得提心吊胆,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待在老家,最好能多娶几房夫人,一门心思,闭门造人就行。曹操多半是指望不上的,不过,若是能多生几个像曹铄这样的儿子,也算是振兴曹家的一大功劳!最起码在曹节看来,曹操是一匹再好不过的种马了。

除此之外,令曹节阵营最欣慰的是张让的养子张奉凉了,连带着牵连到了张让,牵连到了十常侍!

十常侍与曹节在宫廷内的博弈,又落了下风。想来,更多的宦官会加入曹节的阵营,十常侍岌岌可危呀!

何况,这次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失去的可是天子的宠信。要知道,十常侍嘛,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核心点就在于皇帝的宠信,若是失去这个,那就与一般的没卵子的小黄门没什么两样。

可惜。

一边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等今儿个过后,在宫内,十常侍势力怕是只能夹起尾巴了。

一想到这里,曹节很欣慰,没曾想,因祸得福…曹铄这小家伙,不仅聪慧,还吉祥着呢,能给人带来好运呀!

……

呼…回到曹家的曹铄总算是长长的喘出口气。

此番殿前博弈?谁说他不紧张了?

要不是前世经历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魔鬼式心里素质锻炼。

保不齐,曹铄得在千秋万岁殿前尿裤子了,看起来,应试教育还是很必要的,最起码大量的题海可以把一个人的心里素质磨砺的无比强大。

回到了熟悉的环境,曹铄总算是将心头提起的那一口气,平稳的落下。

平复了下心情。

忽然间,他觉得心里憋屈,他想到了自己与曹操关系的问题,这特喵的穿越成曹操的儿子,操的是却是曹操他老子的心,这很不公平。

曹铄摇了摇头,意识到不对味了,这样发展下去,曹操是要坐享其成的节奏呀!本宝宝会累趴下的!

“不行!”曹铄喃喃吟道:“得让老爹曹操尽快的崛起,谯县的度假时间结束了。”

念及此处,曹铄觉得,他得变着花样摧残老爹,锻炼老爹,磨砺老爹,让曹操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天天变得牛逼起来。

曹铄对曹操的性格太了解了,年轻的时候是个愣头青,长大了更容易膨胀!

一旦出现顺风局就容易“浪”,反倒是逆风局,很能稳得住。

看起来,还是得把他这成长环境,营造的恶劣一些…让他尽快的成长与进步才对。

可现在,老爹曹操最需要进步的地方是什么呢?官复原职恢复了顿丘令?想来,一番雷厉风行,那些顿丘县的豪强大户算是彻底的凉了,顿丘会恢复到一年前的繁荣,可是?乱世将至,仅仅是锻炼内政能力,远远不够,老爹曹操得去打仗呀…得在战场上磨砺呀。

可不能因为曹铄的出现,反而让曹操没在战场上成长起来,那就得不尝失了。

“对,得让老爹上战场!”曹铄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时候的曹操在谯县老家,虽然,的确也有点“小猪佩奇”的感觉,吃了睡,睡了吃,偶尔挑逗下夏侯惇、夏侯渊。

可总归,曹操还是进行了一番学习与思考的。

史书上有记载过。

这几年,曹操热衷于研究历史与兵法,更是将众家兵法一一抄写背诵,如《墨子》、《尉缭子》、《司马法》、《鬼谷子》,其中以吴起的《吴子》和《孙子兵法》最是爱不释手,甚至,他还试着为孙子兵法注译,写心德体会…甚至还集结而成《孙武十三篇》流传后世。

自然,这些兵法是没白研究的,曹操不仅领悟到了战争法则,更是学会了做人方法——知进退,识成败,知荣辱。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曹操,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愣头青,他脑海中能生出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法,这是对曹操未来性格与能力形成的最关键的几年。

“《吴子》《孙子兵法》…”

曹铄将曹操喜欢读的这些兵法一一的罗列,左思右想,觉得少了点什么。

要知道,曹铄穿越前也很喜欢兵法,特别是对古代的战法十足的热衷,动不动就要泡在历史博物馆或者古军事博物馆中一天,当然了,这也是他木有女朋友的一个原因,得多奇葩的小姑娘?才会把约会的地点挑在博物馆?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凭着曹铄单身这么多年的手速,曹铄把这些兵法翻了一遍又一遍,他更是知晓,古人的兵法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只陈述理论,没有事例,或者说,只有已发生过的事例进行支持。

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理论嘛,总是很生硬的,需要足够的例子去支撑,而将后世兵法与理论完美结合,更侧重于人心的,曹铄认为是《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穿越前各大出版社修订了无数个版本,更是将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详尽的描述。

比如以逸待劳,除了理论外,例子就是刘备与孙权的夷陵之战,这发生在几十年之后…此间涉及了很多名将。曹铄却可以把这故事中的所有的人物改个名字,做为例子,让老爹曹操去体会。

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结合实践,这样去感悟兵法,进步的速度一定会加快很多。

最关键的一点,曹铄几乎能把《三十六计》给默写下来,这就省了很多去校对的功夫,不过是换个人名,不算难。

心念于此,曹铄嘴角咧开,笑出声来。

“老爹呀老爹,你的书单也该添上一本了!这《三十六计》,妙不可言呀!”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