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文体顶流从综艺选秀开始 > 第十一章 赢麻了

文体顶流从综艺选秀开始 第十一章 赢麻了

作者:志在封侯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5:57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鹿鸣的停球,为这个测试环节带来了最佳的节目效果的话,那么马跃腾的停球,就带来了最佳的技术呈现。

15米高的直上直下球,真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了的。

马跃腾不愧是节目的“头号选手”,事实上,他的技术能力,在国青队里都是出类拔萃的。

能够在这个高度把球稳稳停住,在这场测试中,算是到头了!

因为吊篮的高度就是15米,没办法再高了。

虽然马跃腾用了两次机会,可就算之后出场的球员能够一次性完成停球的挑战,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是一口吃掉一个馒头和两口一个的区别,本质上都是吃馒头,不是吃披萨。

接下来的选手们很自觉的就把高度又给降了回去,大家都有自知之明,盲目跟风,丢人现眼的只能是自己。

纵然有几个敢于挑战自我的勇士,一般也就是调高到10米左右,绝不敢像马跃腾一样调到极限。

虽然乏善可陈,但大家都知道,有趣的还在后面,陈锐还没出场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陈锐已经变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节目组也很会搞事情,故意把陈锐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

终于,到了压轴的陈锐出场时间。

本来有些无精打采的选手们顿时都把眼睛瞪了起来。

这该死的期待感是怎么回事!

马跃腾本来是非常笃定自己稳赢的,但看到陈锐一脸风轻云淡的模样,突然心里有点没底了。

实在是输的太多,有了心理阴影了!

马跃腾在心里安慰自己:没事的,他顶多就是一次成功,还能有什么了不起的!

果然如大家所料的那样,陈锐示意把高度调到最高。

杨辰又坐着吊篮来到了最高处。

杨辰已经飘在天上扔了几百次球,饶是他体力好,现在也累的腰酸背疼。

体力下降导致了扔球的稳定性出现了下降。

事实上,到了后期,他已经出现了几次扔球失误,球没有笔直的坠落,而是落点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只不过之前只是距离地面5、6米的高度,些许的偏差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这次,杨辰是在15米的高空。

杨辰的手一松,大家就发现,球的落点似乎又出现了偏差。

好巧不巧的是,正好又有一阵风吹来,球偏离的更厉害了!

眼瞅着球的落点就要掉出圈外了,就算不出圈,也是在圈的边缘,没法接了!

“哎呀~”

围观的选手们都发出了惋惜声。

马跃腾却是心里一阵窃喜,看来陈锐的第一次机会就出师不利啊!

可是,陈锐却没有放弃,而是根据落点,做出预判,提前移动。

他的身体已经出圈了,但却突然一转身,变成了人在圈外,面朝圈里。

球几乎是紧贴着圆圈的边沿落下,由于高度很高,所以速度极快。

就在球飞到陈锐面前时,只见他没有伸腿去接,而是突然跳了起来,从圈外轻轻越向圈里,同时胸口一挺,借着向上跃起的势头,将球向上一顶。

胸部停球!

下落的皮球在陈锐的胸口作用下,改变了运行方向,变成了轻轻向上弹起。

由于被陈锐卸去了大部分力道,球轻轻的落了下来,被陈锐稳稳的踩在了脚下,正好在圆圈的中间。

片刻的沉默后,场边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太牛叉了!

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陈锐竟然拿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向前跃起的胸部停球,不但轻巧的停住了皮球,而且化险为夷,让球稳稳停在了圈内。

但胸部的停球比其他选手的脚部停球,要更难掌控,更难把握。

这一球,不仅是技术上的完胜,更体现出了陈锐出类拔萃的头脑、预判和意识。

内行看门道,现在在场的所有选手,都已经非常清楚,陈锐是比他们高出一档,不,也许是很多档的存在!

就连马跃腾也看的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缓过来,喃喃道:“他是从圈外面蹦进来的,这犯规了吧……”

当然,这种抗议是说不出口的。

测试继续进行,在测试完颠球、停球之后,下面是对传球能力的测试。

传球分为短传和长传两部分。

短传是球员站在场地中间,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放4个三人制足球的小门。

在四个球门后面放4个音箱,音箱随机响起,球员需要在音响响起的瞬间,迅速将球传进小门。

每人有10次机会,在规定时间内将球传进球门多者,评分最高。

这不仅考验选手们的短传精准度,更是对反应能力和传球感觉的重要测试。

长传则是传统的30米吊圈。

在距离选手30米外画了一圈套一圈的几个圆环。

就像标靶一样,越中间的分数越高,越靠外的分数越低,这也是传统足球特长测试中的一项必考内容。

结果毫无悬念。

陈锐再次异常出色的完成了这两项测试。

短传10中9,唯一一次没进的还是因为运气不好,打了个门柱。

长传全部命中靶心中央。

以至于,演播室里的董逑开玩笑说:“如果飞镖世界锦标赛允许用脚的话,没准陈锐能拿个世界冠军回来!”

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对陈锐的技术能力心服口服了。就连心高气傲的马跃腾都已经开始逐渐适应,隐隐觉得第二其实也挺好。

最后一项技术测试是盘带。

节目组用各种障碍物摆出了一个“大阵”,选手需要带球绕过各种障碍,最后射门把球打进。

最终,陈锐再次零失误,毫无悬念的以23秒14的成绩,顺利通关。

这也毫无疑问是所有选手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马跃腾快了足足10秒钟。

选手们大都习以为常,他们已经被陈锐赢麻了。

但是没人注意到两位技术导师范智毅和杨辰却满含深意地对视了一眼。

没几个人知道,在节目录制前,这两位足坛名宿曾老夫聊发少年狂,比试了一把。

两人全力以赴,老范通关成绩为31秒10,长期保持运动状态的杨辰技高一筹,成绩为29年58。

虽然两位前国脚都已经退役了十余年,早已不复当年,但自忖自己的巅峰状态,也绝对取得不了陈锐这样的成绩。

这小子,不得了啊!

演播室里,处在“上帝视角”的几位导师,更是感触颇深。

苏梦感慨道:“这速度再加上这技术,太厉害了!简直碾压全场啊!”

董逑从专业角度分析道:“人球结合的真棒,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丈量好的,既不会趟的太大,失去对球的控制;也不会太跟脚,影响速度的发挥。

更难得的是,他还能左右脚同时控球,简直完美!”

翔哥则想的更为长远,“陈锐的表现很快就会传到中超豪门的耳朵里,估计有不少人要睡不着觉了!我猜用不了多久,一出抢人的好戏就要上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