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猛虎哮 > 第五章:京城反应

红楼之猛虎哮 第五章:京城反应

作者:山城食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12:42:11 来源:笔趣阁

朝阳初升,将人们从黑夜中呼唤起来,所有人都期待着新的一天到来。

大周京城,乃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大城,颇有些北宋汴梁的味道,大街小巷,无数个走卒货郎行走于其间。

亭台楼阁之间,隐隐能够闻见夜间还未消散的奢靡之风,让人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嗡嗡嗡......

城东的大门缓缓打开,就在众人期待着今日的生意能够更加兴隆的时候,一个骑着快马的身影,猛地冲进了城门。

守城官兵见此人手里拿着八百里加急的信件,眉头微微紧皱,心中也闪过一丝紧张。

不过随后,听见这人口中大喊的话,京城里的人一下子陷入了疯狂之中。

“秃鹰堡大捷,击退突厥六万众。”

“秃鹰堡大捷,击退突厥六万众。”

长久以来,大周文风昌盛,于武一途则较为落后,所以突厥人长久以来都是压着大周欺负,边关的百姓也是被欺辱得跌苦不言,如今听到这个消息。

这些朴素的百姓,如何能够不激动,不沸腾,甚至于许多百姓的双眼都微微泛红,虽然没有什么国家意识,可是他们却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对于能够大败突厥,或许他们不明白这是多么夸张的战果,可是对于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大周百姓来说,却也足够了。

随着这位报信兵的呼喝,这个消息立即被传遍京城。

皇宫里。

大周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上朝听政了,可是对于朝局的掌控比之前几年更加沉稳。

泰康帝本就是个擅长帝王心术的帝王,对于平衡中庸之道可谓是烂熟于心。所以即便是不上朝,也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天下。

这也就是他是不会容忍之前的贾代善的,若贾家仅仅是在军队里根深蒂固,这并没有什么,可是贾家在朝堂里却也有着不俗的势力,这就很是不平衡了。

所以即使贾代善再怎么忠诚,可泰康帝作为一个皇帝,又岂会容忍臣子如此,所以贾代善就必须死。

不过,贾代善到底还是个绝顶聪明的,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看看他的后代,一个比一个废物,这让皇帝放心不少。

唯一一个看的过去的贾瑜,还只是一个没长全的毛孩子,所以以泰康帝的骄傲,还是可以容得下的。

近日泰康帝的心情十分糟糕,虽然他不关心朝政,可是对于突厥人的侵略,他还是很在意的,和很多雄心壮志的帝王一样,他十分在意身后名,不愿意史书上描述他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帝王。

此时御书房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让泰康帝眉头微皱,皇宫里面是一个十分讲究规矩的地方,平日里,太监和宫女无论是说话,走路都是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的,今日怎么会如此没有规矩。

正在泰康帝疑惑不解的时候,门口传来了一个十分尖利的叫声:“恭喜皇爷,贺喜皇爷,秃鹰堡大捷,秃鹰堡大捷。”

泰康帝闻言,猛地站了起来,喜悦之情,震惊之色早就已经溢于言表,好半响,他才反应过来,又缓缓地坐回了龙椅,重新恢复了那个古波不惊地帝王颜色。

他狠狠瞪了戴权一眼,笑骂道:“急什么,乱什么,你这条老狗平日里的规矩到哪去了?”

戴权被泰康帝责骂也不生气,反而呵呵直乐,冲着皇帝讪笑道:“老奴知罪,不过老奴还是要恭喜陛下。”

戴权作为天子最为亲近的人,哪里不知道这位皇帝近日一直在忧虑什么,现如今这副退烧良药已经到了,作为一条忠犬,他自然要替主子分忧解难。

于是,在泰康帝的示意下,戴权将那份来自曹无舌的战报交了上去。

泰康帝慢慢打开这份另他期待已久的战报,看了好半天,他不由得拍桌大喊一声:“好!”

泰康帝神情振奋,又将战报仔细看了一遍,突然他发现了这份战报的猫腻。

按大周制度,若有边军战报入京,需有边军将领以及监军的两份战报,联合送出,以防止边军将领或者是监军谎报军情,夸大战功。

现在监军的战报到了,可是边军将领的战报却没到,这就很有问题了,再细看战报,泰康帝便明白了其中的九九。

其中详细叙述了监军曹无舌是如何督军,如何巡视城防,对于边军以及其将领贾瑜的功绩只是一笔带过。泰康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对于他来说,虽然太监比起任何文武百官都要可信得多,可是在这件事上,他并不想因为曹无舌的一份战报而不管边军的士气,他不能寒了将士的心。

心里不由得恼怒曹无舌不识大体,本就对曹无舌心有不喜的泰康帝对于曹无舌的态度感到更加厌烦。

不过,他对于贾瑜倒是十分好奇,据说此子年不过十五,却已是久经战阵,记得多年以前,代善曾经带贾瑜到过宫中。

念及此,泰康帝突然有了一丝明悟,看来贾代善是将他贾家的希望寄托在此子身上,泰康帝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虽然不能容忍贾代善如此人物地存在,可是却并不是不能容忍贾家地存在,相反,这些勋贵人家才是他李周江山地根基,他不但不能连根拔起,反而需要加恩。

正好,贾代善的去世,让那些勋贵家族人心惶惶,他敲打的目的也达到了,现在是该给甜枣了,于是他冲着戴权说道:“去,宣旨,封贾瑜破虏伯,赏万金,邑百户,你亲自去一趟贾府,去吧。”

戴权听完圣旨,十分开心,他与贾家没有什么恩怨,可是他和曹无舌却是有着不小的仇怨,如今皇爷不赏曹无舌而赏贾瑜,那皇爷对于曹无舌的态度可想而知,他一样做过监军,明白其中的道理。

本来以为,曹无舌会凭借此战翻身,他还想着怎么给他上眼药,可现在,皇爷自己便十分不待见曹无舌,他也懒得去多说什么了。

毕竟对于一个内侍来说,没有了皇帝的喜爱,那和死没什么区别。

接下来,便是皇帝陛下召集六部内阁诸位大臣商议对于阵亡将士以及立功将士的抚恤与奖赏,毕竟军队打仗,打的其实就是银子,这让六部大臣以及内阁阁老们大感头疼。

今日黄河凌汛,导致灾民遍野,朝廷早就抽出了大部分国库存银去安抚灾民了,现在他们虽然有余力去抚恤和奖赏将士,可他们却并不那么愿意了。

自古以来,文武大臣便十分不和,如今要让他们好不容易将慢慢充实的国库在耗费在那群丘八身上,他们自是不愿意。

于是户部尚书便主动开口道:“陛下,微臣认为,将士用命,杀退敌寇,全赖陛下洪福齐天,统御有方,所以臣建议对于有功将士可由朝廷奖赏,对于阵亡将士则由地方县衙负责抚恤,这样也可让大周地方百姓看看,我大周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对大周有功之人。”

皇帝听闻此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心中不是没数,地方县衙是个什么德行,虽然他这些年致力于狠抓吏治,可他毕竟年龄大了,精力也大不如前,所以对于地方官员并没有太多精力,如果抚恤事务交给地方县衙。

那么,他可以遇见,地方县衙必定会将朝廷所规定的抚恤银两分批次付给百姓,第一两年或许会支付,可是倒了后面,估计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他却也十分无奈,因为国库刚刚充裕,他也并不想为了边军就将国库啊花光,毕竟现在是多事之秋,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