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冒顿 > 第五十六章 保镖赚钱粮满仓,谋划出兵剿廉颇

咸阳城,僻静的街道上几个行人匆匆,三拐两拐走进了坊巷。

小巷直通一面梨花木门,屋里是赵高和李斯的一次定期会面,赵高将魏觅从九原发来的帛书递给李斯。

片刻,李斯将看过的帛书放到一旁,哼道:“胡儿果然无信,真是白费了斯议政殿替他说的一番好话,想要两头讨好!没那么容易。”

赵高接话道:“可不是,丞相明见,高在得到这个消息时气愤不已,恨不得立刻杀到九原,去结果那胡儿!谁知这两天陛下突然下旨,宫门中人许进不许出,让高措手不及,不然这个消息早入丞相耳中。”

李斯看过信,自然知道这至少是半月前的消息,不过不打紧,影响不了大局,倒是皇帝突然下令关闭宫门,这让李斯心中警惕,这也许是个信号。

思索后李斯顿了顿,低声问道:“陛下可有旨意发往九原?还有,陛下最近饮食如何?”

赵高眼神一惊,想了想说道:“有,前些天陛下有旨意发给冒顿,好像是知会冒顿将那个西域的神秘数字上报国府。至于陛下的食欲早已大不如前,有些日子只进些许粟粥。”

李斯握拳低喝道:“问题就出在这道旨意和陛下。”

赵高被李斯一说眉头皱了起来,亲手给李斯斟满了案上酒杯,道:“丞相大才,高不如也。”

李斯难掩眸中轻蔑,他打心底里瞧不起赵高,只会溜须拍马的阉人罢了,他笃定道:“新郡九原定是关乎大秦未来储君的战场,陛下是要将两位公子全部放在九原,争一争,瞧一瞧,看看谁才是最适合的二世皇帝。”

顿时赵高面色大惊,问道:“丞相!这如何识得?”

李斯自得的扶着山羊胡,解释道:“扶苏和胡亥的师傅都是由陛下钦定独断,公子背后的师傅就是他们登上大位时最强大的助力。

现在大秦各地日趋稳定,各方利益划分早已完成,只有新郡九原,各家的势力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宛若处子,还没有完成划分就意味着机会。

刚开始九原只有扶苏和蒙恬一家独大,但九原是大秦的九原!陛下的九原!可不是蒙家的九原。

所以陛下让匈奴内附,匈奴的加入使九原多了一股势力来制衡蒙家,陛下宛如掺沙子般,试探各方反应,从容布局。

当然陛下心中也信不过胡儿,所以才会下旨让亲近我们的冒顿当上九原县令,目的无非是让我们也一起进入九原这个角斗场,去争,去斗,只有我们互相消耗,陛下才能稳坐钓鱼台,静看帝国的未来。”

恍然大悟的赵高再问道:“丞相大才,高佩服,那这储君之位如何说来?”

李斯大笑道:“赵高你啊你,真是应该好好学学那个油嘴滑舌的匈奴王子,胡儿都看出来了,你没看出来吗?”

猜中皇帝心思正自得的李斯,完全没有发现低着头的赵高,双眼中难掩戾色。

赵高隐藏的很好,还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笑道:“高不如丞相远也,求丞相不吝赐教。”

“陛下骗了天下人,什么寻找长生不老药都只是幌子罢了,他是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愈发虚弱,所以早早布下大局,南征北战都是在为储君铺路。

现在只有扶苏和胡亥在他的百般试探下脱颖而出,而我们和蒙恬能争去斗的不就是这储君位嘛。”

赵高继续恭敬的问道:“高受教了,丞相教我?”

李斯目光灼灼的盯着赵高,说道:“斯猜测要不了多久陛下就会下旨,让十八公子北上九原理事,此番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你我站队之人只能赢,输不得。

赵大人不若辞去在陛下身边的官职,随公子北上九原,这样你我二人一内一外,鼎力支持公子,方有希望搏一搏那从龙之功。”

闻言赵高心中不服,爬上如今的位置可是不易,能取得当今圣上的信任更是难得,你李斯一句话就让我前功尽弃?

面上赵高平静如初,他知道自己在宫中的势力还比不得外朝的丞相,不答应只会适得其反,韩非子的下场就在眼前,陛下近侍的高位不舍归不舍,如今只能牺牲屁股底下的位子,去搏一搏那更高的富贵了。

须臾,赌徒般的赵高咬牙下了决心,正声道:“高领丞相令也。”

李斯满意的扶着山羊胡,笑道:“善,到了九原,匈奴王子冒顿方面你要多多熟络,冒顿是我们拉拢匈奴的纽带,可不能推到蒙恬那边。”

“嗨。”

李斯颐指气使的样子,牢牢印在了赵高脑中。

回咸阳宫的路上,赵高将马车中所有物饰砸的稀烂,随后他匆匆赶去皇帝今晚所宿的齐凤阁。

第二天咸阳宫内就传出来皇帝旨意,命第十八子胡亥为九原县丞(辅佐管理县中的行政和刑狱工作)并监管九原城的修建,又因胡亥年幼,陛下不舍其独自北上,所以将身边宦官赵高派为胡亥身边的内侍官,旨下三日内立即北上。

发生在秦都咸阳的事情如今还没有影响到九原,现在的九原地界上,前些日子突然冒出了一个名为秦胡的镖局,专门负责保护过往九原的大秦商队,每次护卫都需要付不少的粮秣作为报酬。

人们总是对新生事物存有一定的戒心,秦胡镖局以信为本,不仅展示了大秦官方的印信,而且私底下有消息称秦胡镖局的身后站着九原县令。

有大秦国府背书,一下子打消了不少人的疑心,可惜日子过去三四天,依旧没人敢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可愁坏了幕后老板。

第四天,坐不住的李欣以权谋私,给了秦胡镖局第一笔生意。

秦胡镖局受国府所托,押送二十大车牛皮和百余健牛南下,路上居然被一伙马贼袭击,秦胡镖局大当家呼楞尔乐英勇抗击贼寇,并且枭首敌酋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家被马贼袭掠的商队终于忍不住诱惑,尝试着花钱雇了秦胡镖局的人护卫,眼见效果不错,尝到甜头的各路商家纷至沓来。

“某要从九原运送十车牛筋去上郡,怎么个说法?”

“一车牛筋或者一百担粟米不二价。”

“什么,你们怎么不去抢!”

“这位兄弟,你可不知道这一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马贼多如牛毛,凶狠异常,秦胡镖局的兄弟们都是刀口舔血的卖命钱,自然贵些,不然瞧瞧你这小身板,怕还不够马贼吃一顿肉的。”

“可是太贵了吧,十抽一。”

“那你另请高明吧,下一位。”

“哎哎,好不容易排上队的,就这样吧。”

“好的您勒,拿着这块牌子进里面交了东西,先付一半,到了上郡再付一半。

如果途中我们保护不周,秦胡镖局退回双倍定金给您,您可以安安心心的回上郡了,我们秦胡镖局里可都是一等一的匈奴汉子,保准安全。”

说话的就是摇身一变的大奸商呼楞尔乐,自从和李欣学习了秦话后,自告奋勇的来担任接待任务,眼看着一担担粮食放入部族仓库,呼大爷仿佛焕发了第二春。

巡视着自家地盘,望着堆满了仓库的粮食,李欣真心感慨乱世保镖真是最赚钱的行当,而且还是垄断。

前些天李欣自导自演呼楞尔乐勇抗马贼的事迹,早就找人传了出去,又派人免费帮几个商队护卫,秦胡镖局的名声一下子就打了出去。

短短一周来往商队上交的粮秣就堆满了部族大营,足够营地里所有人吃饱穿暖的渡过冬天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李欣感觉部族中的人看到高高堆起的粮食包,脸上都多出了微笑,整个营地里充斥着轻松欢乐的气氛,看着牧民们多出来的笑脸,李欣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有喜有忧,心中有事让李欣也轻松不起来,自从车寻和王离到了营地,李欣组织手下人开始大规模军训,除了定期轮换出去保护商队的骑兵,其余骑兵一直在不断拉练。

可惜秦军的训练方法很难在匈奴人中实行,严重的水土不服。

这让李欣私下里费了很大功夫,但收效甚微,可以说事倍功半,毕竟农耕思想和游牧思想碰撞出来的火花,很难一下子统一。

大秦击败匈奴,让匈奴人心中都存着复仇的**,不配合训练的事情多如牛毛。

强扭的瓜不甜,训练上的不顺,让李欣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车寻和王离同样在训练中保存了戒心,李欣在立誓终身不率兵攻秦的前提下,才勉强让他们答应用秦法来训练匈奴士兵,虽然凭借着后世的先知性李欣耍了个小心机,但他知道凭借一人之力难以改天换地。

李欣的学习也并没有放下来,上午一直固定由老师来教导,下午李欣则下狠心来和普通匈奴骑兵一样进行军事训练。

这样一方面压下了匈奴内部对秦人教官训练的不满,另一方面李欣也想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毕竟如今家底薄,说不定那天就得亲自提刀上场。

短短几日下来李欣的肚腩下去了,身体壮实了不少。

军事上对于情报李欣非常重视,轻骑斥候将九原境内大股马匪的底子摸了个底掉,其中有两股最大,一南一北制霸着九原商路,都是能出千余骑兵的大绺子。

控制九原南部商道的一股名叫廉颇军,听名字就知道这是秦国官方通缉的六国余孽。

控制九原北方的一股名叫屠耆军,匈奴人谓贤曰“屠耆”,这股马匪多是匈奴牧民,所以取了个这么个名字。

两股马匪都是专挑大型商队下手,截获的财货丰硕,若是能一战而胜,缴获必定不菲。

枪打出头鸟,李欣心中打起了这两股马匪的心思,在他眼中,这两股马匪就是移动的取款机,而且还能借此练兵一举两得。

通过智囊团对这两股马匪进行分析,最终选择了自称廉颇军的这股马匪。

不选屠耆军的原因有二,第一这股马匪非常了解九原的地形,拥有战马数量众多,机动性极强,且多是胡人战斗力强。

第二李欣猜测屠耆军后面站着的,说不定就是匈奴几个大部的首领,目前李欣还不想和他们撕破脸,所以李欣不想直接对上屠耆军。

廉颇军则没得说,大秦官方通缉师出有名,车寻和王离自然没得说鼎力支持,廉颇军中多是亡国的赵人,手底下李欣也好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