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469章 “二换三”达成协议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469章 “二换三”达成协议

作者:星星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9 来源:笔趣阁

长孙无忌带着杨勇的回信到了唐营见到李世民,李世民展开杨勇的回信一看,深感意外。杨勇给他的答复很明白也很客气,非常赞同走马换将,对李世民提出的“二换三”模式也没加否定,但此“二换三”非彼“二换三”,杨勇只答应用平阳公主和罗成二人换回杨玉凌和玉镜公主,外加罗松的生母姜氏。

这是李世民没有料到的,他事先猜到杨勇会提附加条件,但没想到会附上一个老妇人,并且两位姓罗的少保只放一个。李世民赶紧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二人看完信后,也沉默了良久。

房玄龄道:“殿下,杨勇和李靖这是借走马换将的同时,给我们下了道绊子,两位少保他只放一个,还得拿姜氏夫人来换,有离间罗家父子的意思,这实际上是在拆我们的台。”

李世民点头。杜如晦补充道:“另外,属下觉得杨勇还有逼降罗松的打算,他将姜氏夫人换回义军的大营,这一招跟当年曹孟德逼徐庶投降、拆刘备的台如出一辙。而且我们必须得答应他,因为杨勇肯定知道,我们不可能放弃救平阳公主,而杨勇风流成性,做事放荡不羁,他的女人多的是,关键时刻他舍弃两个完全不是难事,而我们却赌不起,因此这场博弈主动权在他手里。”

“克明所言极是。只是二位先生,你们说,罗松会投降杨勇吗?罗家父子会不会因此对我大唐产生二心?孤知道,幽燕王并非逆来顺受之人,他能舍得这位王妃吗?他们夫妻是经历了磨难,一下子分开了二十余年,才团圆还没多久啊。”李世民看看身边左右全是自己的心腹,没有罗艺的旧部问道。

房玄龄道:“殿下,属下闻知罗松其人忠义,除非其母相迫,否则他肯定不会投降杨勇的,因为他的父亲和弟弟在唐营,他不会做出自相残杀之事。至于罗艺和罗成会不会对大唐产生异心就难说了,罗艺父子的为人殿下是了解的。不过,属下觉得,眼下罗艺肯定会答应这件事的。”

杜如晦点头赞同:“玄龄说得对,殿下,两个儿子他能救一个算一个,除非他两个都不想救,那样他的二王妃孟氏夫人也不会答应的。罗艺跟孟氏夫人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只生了一个儿子罗成,而他跟姜氏又分开这么多年,能有多少感情经得起考验呢?”

李世民点头同意了杨勇的走马换将方案,其实这种结果他早几天就预料到了,但没想到自己料得这么准,下面要做的是,他一面将此事上奏他父皇李渊,另外,于情于理,他须得跟罗艺沟通一下。因此,李世民又给杨勇写了封信,约定十日后按杨勇的意思,在临邑城外走马换将,写好后,仍然让长孙无忌将此信送给杨勇,走马换将的方案总算是定下了。

十天时间可不算长,这期间李世民得见罗艺一面,然后须得将姜氏夫人从京师接到山东前线,这都需要时间,只是不知道现在罗艺那边阻击苏定方的人马战况如何。

李世民刚要派人打探,报事的小校从外面跑进来了,跪倒磕头略带惊慌之色:“报秦王千岁,罗王在武阳东部阻击苏定方的人马失利,已败回平原县,罗王身负箭伤,不过没有性命之忧。”

李世民和房谋杜断等人一听,惊愕万分,尽管他们知道苏定方和伍天锡的威名,但罗艺也绝非善茬,他凭借一套盖世无敌的罗家枪法纵横草原几十载,他的燕云十八骑更是来去如风,勇烈如火,连凶悍残暴的突厥人都闻风丧胆,然却对付不了这二将,有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看来杨勇手下的“四梁五虎”果然名不虚传,个个都不好惹呀。

李世民震惊之余,将营中大事暂时交给长孙无忌和李孝恭负责,他亲自带着房玄龄和杜如晦及一帮亲兵卫队纵马来到平原看望罗艺。

临邑离平原县仅几十里地,因此不消半个时辰,李世民便见到了躺在床榻上的罗艺。

罗艺一看李世民带人亲自过来探望,有些受宠若惊,赶紧起身要下床施礼,被李世民抢步过来扶住了,异常关切道:“王兄,自家人不可多礼。小王闻知王兄负伤了,心如火烧,王兄伤得怎么样,箭取出来了吗?”

“多谢殿下挂怀,箭已经取出来了,没多大事,一点皮肉伤而已,箭上没毒,已经上过药了,唉,惭愧呀……”罗艺叹了口气,面带愧色地说出了他这次战斗失利的经过。

原来,罗艺带着燕云十八骑率领三万人马奉命去阻击苏定方的人马,双方在武阳郡东部遭遇了。罗艺探知,苏定方与伍天锡并未在一起,首先遭遇的是伍天锡的五千马队,而苏定方的主力基本上大都是步卒尚在二百里开外,便打算将伍天锡部先吃掉再说。

苏定方的人马为什么分成两拨,双方距离为什么会拉这么远呢?罗艺不知道内情。原来,苏定方和伍天锡也存在将帅不和的问题。这二将奉了杨勇之命,带领十万义军坐镇落阳,负责河南一带的防务,还有一个大将张公瑾协助他们。

他们三将之中,主将当然是苏定方,而伍天锡和张公瑾是副将,张公瑾倒没什么,对苏定方既佩服又赞赏,言听计从。但伍天锡却不服苏定方,尽管苏定方对伍天锡恭敬有加,视为前辈,遇到什么事先同伍天锡商量,从不敢缺了礼数。

但伍天锡此人性高气傲,飞扬跋扈,认为着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武艺都远在苏定方之上,现在却要受苏定方的管制,那才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孩蛋子,自己当他的父亲都绰绰有余,凭什么本将军要屈居他之下?

带着这种情绪,伍天锡对苏定方一向不理不甩,我行我素,苏定方也感觉到了伍天锡对自己的轻蔑,但他以大局为重,装作不知,对伍天锡仍然恭敬有加。这次出兵擒王,苏定方本打算让伍天锡坐镇落阳,他和张公瑾带兵前去擒王,但考虑再三还是让张公瑾留下了,他和伍天锡统领马步军兵五万五千出发了。

刚出洛阳,伍天锡就撇着嘴向苏定方提出建议:“大帅,救兵如救火,此去山东千山万水,我们这样走太慢了,何年何月才能到达?不如这样吧,末将领一支骑兵作为先锋先走一步,大帅带领步卒垫后。”

苏定方答应了,给了伍天锡五千马队(除了自己的亲兵卫队外,把骑兵全都给他了),并叮嘱伍天锡不可离自己的太远,免得中了唐军的埋伏。伍天锡嘴上答应得挺好,仅两日便将苏定方的主力甩出好几百里远。

苏定方得悉后,摧动人马紧赶慢赶,双方的距离才拉近至二百里左右,然而此时,他们已经进入到山东的武阳(今天的冠县一带)地界,这里离临邑也就是三四百里地了,苏定方担心伍天锡贸进有失,一面加紧行军,一面命人命人骑快马传令,让伍天锡的人马先停下,可就在此时,伍天锡部还是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