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61章 杨勇攻城,李密被祸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61章 杨勇攻城,李密被祸

作者:星星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9 来源:笔趣阁

杨勇点了点头,现在的杨勇成熟了许多,别看只打了几天仗,当了几天的元帅,事事处处学会了思考,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呢。

真到了下令攻城的时候,杨勇脑子里又冷静了许多,一想到城中的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和来护儿等猛将,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子又没底了,赵家枪的80%是什么概念呢?能不能打得赢这些超级猛男呢?

是骡子是马,牵出溜溜便知,现在要攻城了,这是昨天晚对三军定下计划,箭在悬上不得不发,倘若今天的战斗中能遇上此二位一试便知。

想到此,杨勇热血沸腾一咬牙:“众将官,随本帅一鼓作气,拿下京师,传令三军,攻城!”

李密没想到这次当使臣如此轻松,便把杨勇给搞定了,圆满完成了任务,暗骂宇文化及,想暗算本官,这次老贼又失算了,他心里得意,骑马带着人返回城中,连夜来见杨广交旨。

为了以防万一,杨广传旨,大兴城城头上连夜准备战事,军兵一片忙碌的影像。灰坪炮子、滚木擂石在城头堆积如山,由大兴城太大,这些东西不够用,把不少民房都拆了,砖头瓦块等都运到城头了应急。

大兴城皇城养心宫,天早就过二更了,但杨广睡意全无,在宫里来回直走,嫔妃宫女小心伺候着,大气也不敢出。

李密进宫后远远地跪倒磕头:“陛下,微臣交旨。”

“爱卿免礼。此次出使如何,可曾见着贼人杨勇?”杨广一看李密来,像是来了救星一样,赶紧过来问道。

“谢陛下。陛下容秉。”李密站起来,躬身道,“陛下洪福齐天,臣这次不辱使命……”李密把出使的经过讲了一遍。

不过李密多了个心眼,并没有实话实说,而编了个故事,说杨勇刚开始不答应,经过微臣的一番义正辞严、软中带硬的唇枪舌战,终于说服杨勇和满营众将,他们都高兴地把陛下的赏赐悉数留下,特别贼首杨勇见到萧美娘便如着魔了般,表示天亮后就请示汉王后罢兵,陛下可高枕无忧了,一两天内李勇肯定不会攻城了。

杨广听了大喜,当即赏过李密。李密高高兴兴地离开养心宫,回府睡觉去了。

李密走后,杨广的嫔妃宫女小心翼翼过来伺候他睡觉,因突然不见了萧美娘,杨广很不适应,转瞬间便恨得咬牙切齿道:“杨勇呀杨勇,你等着朕,等各地的擒王之师一到,朕立刻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萧美娘走了以后,成妃成了杨广的宠妃,成妃生得天生丽质,论姿色不亚于萧美娘,她当然高兴,当晚媚态百出,殷勤献尽,伺候得杨广舒舒服服之后,两个人同榻而眠。

正睡着呢,突然听到外面炮响连天,喊杀声惊天动地。

“啊?哪里响炮?”杨广和成妃从梦中惊醒,一看五更刚过,赶紧命伺候的太监前去打探。

值班太监还没跑出宫出,一个小太监就跑进来了,慌忙跪倒在正整理衣襟的杨广和成妃脚下,结结巴巴道:“陛,陛下,娘娘,大大大事不好了……杨勇大举攻城了!”

“啊?”杨勇一听吓得真魂出窍,他现在最怕的就是杨勇攻城,“李爱卿出使不是和谈成功了吗?怎么会这样?”

太监战战兢兢,支支吾吾,哪回答得出来?杨广衣服都没穿好,赶紧传旨,鸣景阳钟,连夜升殿,然后狼狈往年朝门跑。

初冬的大兴城,已经是昼短夜长了,五更过了,天仍然漆黑一片,天空繁星密布。

然而此时的大兴城早已没有了夜的宁静,炮响连天,喊杀声阵阵,杨勇和郭亮指挥着十六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护城河向城墙猛扑过来。

守城的军兵的发现后,慌忙迎战,宇文成都得报后,冲上城头指挥着人马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并把城头上的灰坪炮子、滚木擂石、瓦片砖头等等一块往攻城的军兵脑袋上招呼。

而杨勇的军兵勇猛异常,被打下去,又冲上来,像大海涨潮般,一波接一波,一浪高过一浪,猛烈地冲击着京城,战斗异常激烈。

城中的老百姓从睡梦中惊醒,家家关门闭户,个个躲在被窝里,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诚惶诚恐。

文武百官也被惊醒,不迷瞪的能猜到杨勇攻城了,迷瞪的还摸不着东西南北,这时急集合大臣的景阳钟剧烈地响了起来,这钟又大,挂得又高,这一鸣响,整个皇城,大半个大兴城都能听见。

而且规定,景阳钟响三遍,文武百官必须金殿上到齐,如果迟到了,恐怕得在杨广面前说说原因。说不好,或者杨广心情不好时,头上的乌纱帽就没了,脑袋甚至都得搬家。

因此,尽管今天不是大朝的日子,景阳钟响第二遍时,文武百官已经到齐。这时,杨广早就端坐在金殿上,破天荒地等着文武百官了。

往常都是文武百官到齐后,等候皇上临朝,今天正好翻过来了,杨广早早地端在龙椅上等候着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要行参拜大礼,杨广又让免了,道:“众卿,贼人杨勇出尔反尔,大举攻城了。贼人势众,京师空虚,你们告诉朕,当如何守城啊?”

宇文化及出班施礼道:“陛下,昨天出使之事,不是谈得妥妥的?此事由李大人一手经办,想必知晓其中的奥妙。”

李密一听狠狠地瞪了宇文化及一眼,心里骂道:“你这老贼,咬人一口入木三分。杨勇说话不算数把我们耍了,本官怎么会知晓其中奥妙?”

杨广听了宇文化及的话,突然想到昨晚李密对自己说的话,赶紧问李密:“李卿家,那就跟朕说说吧。记得昨天晚上你回城交旨时,告诉朕一两天之内杨勇不会攻城,让朕高枕无忧,这是你的原话吧?这还没过半宿,杨勇怎么就出尔反尔了?究竟怎么回事?”

李密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赶紧出班施礼道:“陛下圣明,杨勇此举,微臣实在不知。昨天晚上,臣之所奏并无半句虚假,不信,陛下可差人明察秋毫。”

“如今战端已开,李大人让皇上怎么调查?这分是是搪塞!陛下圣明,贼人出其不意攻城,恐怕其中另有玄机。”宇文化及又躬身奏道。

“丞相,出使杨勇大营招降乃丞相的主意,臣只是奉旨进力而为,现在丞相如是说,莫非是蓄意加害微臣不成?”杨密反唇相讥。

杨广一听勃然大怒:“嘟!李密,分明是你办事不力,妄奏不实,才会搞得朕如此被动。来呀,推出去,金瓜击顶!”

金瓜武士答应一声,过来五六个,把李密往外就拖。

“刀下留人!”文武众将正面面相觑时,有人大喊一声出班跪倒往上施礼,“陛下,臣有本上奏,危难时刻,李大人冒死出城劝降,就这一点就表明李大人是大隋朝耿耿的忠臣。

杨勇乃一反贼,出尔反尔也算正常。也许另有原因,换了谁也不能保证此事不会发生,正所谓事事乃料。李大人冒死出使,纵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眼下贼人攻城气盛,陛下正是用人之际,没查清真相之前,就偏听偏信斩杀大臣,恐有损陛下的龙威呀!”

敢对皇上喊“停”、敢跟宇文化及对着干的人,肯定不一般,文武百官赶紧擦亮眼睛,看看此人是谁。

杨广对此番仗义执言所奏,也深感吃惊,定睛一看,出班跪奏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此人中等身材,五官端正,浓眉剑目,正是越王杨素的大儿子杨感,官拜兵部侍郎,属从三品武官。

此人深得越王杨素的真传,文武双全,在出征突厥、东征高丽的战斗中,战功显赫,大有子承父业之势。文帝杨坚亲口封授其官职,京城之中的官二代,杨感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杨广一看是他,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脸色缓和下来:“爱卿,言之有理,听说越王身体欠安,现在病得如何?”

“多谢陛下挂怀。父王昨晚心疼得厉害,御医说这是老病了,恐怕得将养一段时日。”杨感心说,虚心假意,用人在前不用人在后,现在你想起我爹的好处来了?要不是杨勇大举攻城,京师告急,我爹就是病死,估计你也不会过问一声的。

“哦?等平了贼,朕一定过府探望。爱卿,依你之见,眼前我们该如何守住大兴城啊?”

杨感此次出列跪奏,只为救好朋友蒲山公李密,本不想给杨广献计,但又一想,唇亡齿寒,杨勇要是攻破大兴城,自己一家子也得跟着倒霉。

想到这里施礼道:“陛下勿忧,城中有五万虎贲军属精锐之师,加上天宝大将勇猛无敌,保护大兴城和陛下的安危肯定万无一失。”

杨感心说,宇文化及尽算计别人了,前者派兵布将,他把有名的大将全都派出去了,唯独让他儿子领兵五万镇守京师,这不明摆的事吗?他就是想让你儿子立功出名呗,怕别人跟他争功劳。这老家伙私心太重,这次京城被困,他儿子宇文成都不到风口浪尖上去怎么行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