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之激情神枪 > 第38章 远征登州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38章 远征登州

作者:星星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19 来源:笔趣阁

这时,承启官送来一封奏折,是辽西郡守拆人骑快马送来的,值班太监接过来,转身来到龙椅近前,弯腰低头,双手高高举起奏折呈室杨广近前。

杨广探手拿过来,将奏折开启观看。文武百官不知道所奏何事,但一听说是辽西郡守李光祖送来的,知道肯定是边关的大事,难道高丽又要起兵造反?

就见杨广看着看着,不禁勃然大怒,把奏折一摔,骂道:“高丽小国,安敢如此挑衅,竟敢勾结突厥,以修筑工事为名屯兵辽西边境,命李光祖主动出击,汉王和幽燕王派兵垫后,三路大军,把他们赶回辽河以北!”

杨勇一看,嗬,看不出来,这杨广虽然昏庸,还真有几分脾气。高丽挑衅,哦,我可学过这段历史,大隋朝跟高丽开过几次仗,但高丽虽小,印象中大隋朝却没胜过一次,太耻辱了!今天一看,这昏君倒有几分英雄气概。

杨勇正想着的时候,昌平王邱瑞跪倒磕头:“陛下息怒,跟高丽开仗尚须慎重。”

杨广一听眼睛就瞪起来了:“哦?爱卿何出此言?当年,父王在时,何等的威武?高丽和突厥只有乖乖臣服的份。如今朕刚登基,他们便想造次,欺朕不敢用兵乎?”

邱瑞继续施礼道:“陛下,高丽虽小,但突厥强大,贸然对之用兵突厥肯定乘虚而入。而且对高丽用兵,战线过长,兵源和粮草很难接济,陛下还记得五年前先皇对高丽一战乎?恕老臣直言,那次战争虽然高丽臣服了,但实质是我们败了。眼下,老臣认为只要高丽不先出兵犯境,不宜对之动兵,应该休息生息,内修兵甲,待时机成熟,对高丽一战可成。望陛下三思。”

忠孝王伍建章和大司马丁彦平也出班跪倒:“陛下,昌平王所言有理,望陛下三思。”

“好吧。”杨广一看,这三个人不赞成出兵高丽,而且说得头头是道,他想了想说,“不出兵也可以,但我们也必须加强战备,令幽燕王罗艺为李光祖增兵,密切关注他们的动静,一旦他们犯境,全力痛击!”

“遵旨。”殿头官答应一声,命人拟旨去了。

这时杨广又说:“众位爱卿,高丽虽小,但民风强悍,跟突厥一样,时常犯我边境。因此东北的防御必须加强,然而事实上,辽河一带,远离京师,地形复杂,地广人稀,我们防御力量比较薄弱,朕对此事早就想过,为纵贯南北,意开一河,南起余杭,北至琢郡,各位爱卿,朕意如何呀?”

杨勇一听,这就要开凿京杭大运河了?关于这条大河的功过是非,历朝历代,争论不休,就是今天还有余波。记得有位史学家写过一首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澜通波。若无水殿杨州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开凿京杭大运河可是大事,老子得听听究竟怎么回事?

杨广说完,金殿上沉默了半分钟,唐国公李渊出班跪倒:“陛下,微臣认为天下初定,当休养生息,不宜大兴土木。劳民财伤,国之大忌也。据微臣所知,建东都、修长城,当地民众颇有微辞,望陛下三思。”

杨广听了不悦。

杨勇一看吃了一惊,我*日,这就是未来的唐高祖哇,果然有天子之见,按照历史的发展,十四年后,天下就是他们父子的了?说不定,他们父子已经暗中积蓄力量了吧,要不等杨林这老头走后,老子去抱他们李家父子的大腿?

据说李渊跟杨广还是老表,沾亲带故的,应该能罩着自己,免得被那昏君和奸贼害死了。

杨勇刚想到这里,又推翻了自己,不成,现在这大隋朝,论势力除了杨广之外,没有比靠山王杨林的势力大的了,杨林都罩不住自己,何况一个唐国公啊?

算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既然穿越来到这乱世,又有激情神枪系统相伴,老子怎么就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难道这江山就只能是他们杨家坐罢李家坐,老子就不能争一争吗?

杨勇这一得瑟,不由得多看了李渊几眼,只见这李渊约四十岁的样子,长得心宽体胖的,方面大耳,二眸子炯炯有神,可谓是仪表不俗,相貌堂堂。

杨勇看着看着,不由得吸了一口气。我*日,这难道就是那些风水相师们所说的帝王之相?老子可得记住他,说不定今后,他们父子就是老子的劲敌!

正在杨勇胡思乱想的时候,忠孝王伍建章再次出班跪倒奏道:“陛下,唐公所言至理明言,再说,自古以来,江海河都是天然形成的,就是当年的大禹也是修河,岂敢妄自开河呀?”

伍建章这样一说,杨广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心说,怎么老有人跟我唱对台戏呢?皇叔倔强,他不在又换成你们两个了?你们就不能顺着我说吗?特别是你老伍头,拿大禹跟我比,我在你眼中就那么差?大禹就那么好?难道他比老子多条胳膊还是多条腿?他不就治过水吗?老子现在君临天下了,别说治水,治人,治什么都可以!

宇文化及一看是时候了,赶紧出班跪倒奏道:“陛下圣明,微臣认为开河是应天时、顺民意之壮举,北方少雨干旱,南方多雨易涝,开河能促进北方农经发展,此乃顺天时也;眼下高丽和突厥勾结,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应该积极备战,让当地民众安居乐业。开河后,如有战事水陆可同时进兵,粮草从此无忧,此乃顺民意也。陛下雄才伟略,岂是一些鼠目寸光之人所能领悟得了的?”

宇文化及说到这里,杨广已经眉开眼笑了。

“宇文丞相,你说谁鼠目寸光,把话说明白些?”李渊反唇相讥。

“宇文化及,我看你是老奸臣滑!”忠孝王伍建章生性耿直,听了宇文化及之言,不由得咆哮了。

杨勇一看,我*日,争论得蛮激烈的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妨老子也发表一下言论。

“好了好了!”杨勇刚想开口,杨广把脸一虎,“各位爱卿,此事就这么定了,此河必开,万无更改之理。宇文爱卿,朕命你为开河总督办,传旨,沿途官员筹集钱粮,招募民工,即日开工,不得有误!”

“遵旨。”宇文化及瞟了李渊和伍建章一眼,趾高气扬地归班了。唐国公和忠孝王也不敢多说,只好归班站好。

这时,值班太监宣布退朝了。杨广把龙袍一抖,由宫女太监陪着奔内宫去了。

杨勇回到王府,仆人都来侍候。有牵马的,有抬枪的,杨勇特别叮嘱,一定要把这大枪放好,这可是宝贝,八宝驼龙枪来之不易啊!

到了自己屋里,有人打来洗脸水,递过手巾板,杨勇洗了把脸,坐下来回忆着今天上殿的事,可谓是有惊有险啊!单挑宇文成都,好悬没把命扔了,这得感谢杨林和公冶大哥。不过因祸得福,还得条大枪,收获更大的是,跟李渊、李密、丁彦平、伍建章等超级牛人同殿称臣,难得呀!

这时,公冶长从外面进来了,杨勇赶紧起身相迎,公冶长要施礼,杨勇一把拦住他:“大哥,你我弟兄之间不可多礼,救命之恩,当小弟给你施礼才是。”

感动公冶长差点哭了:“兄弟,愚兄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王爷有请。”

杨勇和公冶长来到靠山王的屋里,杨林让下人全都出去,关上门三个人坐下,杨林看了杨勇一眼笑逐颜开地说:“勇儿,今天的表现为父非常满意,没想到勇儿如此勇猛。看来老夫以前错怪你了,你被贬这些年并没有失意消沉,武功不退反而猛增,你是个有心人,父王为你高兴,我大隋又多了一员虎将,大隋当兴啊!”

“父王谬赞了,孩儿有何德能敢在父王面称勇阿。”杨勇赶紧谦虚道,引来了杨林一阵舒心的大笑,震得屋里起回音。

杨林收敛笑容转到了正题上:“勇儿,你也知道,为父要远征登州了。本想把你带在身边,让为国建功立业,奈何你身为镇殿将军也走不开。留下也好,我已修书两封,给忠孝王伍建章和唐国公李渊,这两个人都随我,心性耿直,国之栋梁,在朝堂有什么事你可找他们,不必拘束。

另外,我把公冶将军留下,伴你左右,府上有事,你们俩就商议着办吧。后天,为父就拔营起寨了。我们父子要分开一段时日了,父王不在的这些天,你要勤于练功,慎言少事,好自为之吧……”

杨林说到里,可能触及了伤感的神经,虎目之中湿润了。

杨勇知道杨林放心不下自己,想得真周到,也深受感动,赶紧施礼道:“父王尽管放心,孩子谨记。此去征途遥遥,要多注意身体,愿父王早日奏凯搬师。”

三日后,靠山王杨林起大兵三十万浩浩荡荡离开大兴城。炀帝杨广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备御酒相送,杨勇和公冶长骑马一直送出京城,杨勇站在高坡上一看好不壮观呢!

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扯地连天。三十万大军旗幡飘扬,遮天蔽日,当兵的列队整齐,披坚执锐,个个精神抖擞,真可谓刀枪似麦穗,剑戟似麻林。

杨勇看着看着,心里不禁感慨万分,老子什么时候能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啊?别了靠山王,今日起我们父子缘分已尽,再见面时兴许是仇敌。莫怪是勇儿无情,而是暴君杨广荒淫无度,无论何时晚辈都感念你的恩德和忠勇。但是为了能活命,为了大隋的黎民苍生,恕晚辈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感谢你这些天对晚辈的关照呵护,靠山王再见!

杨勇和公冶长站在那里盯着杨林的队伍出神,直到征尘消失在视线之中了,二人方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