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 > 100、在论黄巾、邓武欲谋并州牧

黄淑仪产女不到一个月,蔡琰也紧随其后跟着产子。可能是动了胎气,比预计的时间快了十几天。

由于是第一次生产,蔡琰是真真正正的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差点就一尸两命了。因为这件事,自己那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丈人蔡邕,都差点怒急攻心了。

幸好有神医张仲景在,蔡琰才能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随后又过了一个月,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办满月酒。

大女儿取名:邓婵玉

小儿子取名:邓痕

这个时代一般侄女基本上都是三个字,比较重视一点的也是取了两个字。

……………………

又过了几天清净日子,这天终于迎来黄巾军的‘天公将军’病入膏肓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邓武赶忙离开自己两位还在坐月子的娇妻,找来戏志才和贾诩到书房议事。

等自己手下唯二的两大谋士到书房,分左右坐好之后,邓武就率先开口说道:“刚刚接到密报,黄巾首领~张角,已经病入膏肓,很有可能不久将远离人世。志才、文和你们俩怎么看?”

戏志才和贾诩对视一眼,还是戏志才率先开口说道:“张角一死,黄巾军必将迎来大溃败。被官军镇压,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戏志才的兵法虽然不是当世顶尖,但也有一流的水平,他更擅长的是治理地方,战略、战术的制定也比较擅长。

“嗯,黄巾教除了张角,他的那两个兄弟成不了气候。而且据我所知,官军对战黄巾军的战纪当中,居然败多胜少。这张角一死,攻守即将逆转啊。黄巾军也将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定会被官军各个击破。”贾诩也开口说道。

“嗯,黄巾败亡已成定局,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从中捞点好处。”邓武意有所指的说道。

“主公还想打黄巾军,那些人口的主意?”戏志才语气中有略带惊恐的问道。

“嗯!”邓武也不否认,直接应到。

“主公呀!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啊?在接收人口,我们就要拿军粮出来应急了。”戏志才焦急的说道。

“文和,你怎么看?”邓武转头对着贾诩说道。

“军粮肯定不疑乱动,主公若想收留黄巾乱民,唯有……。”贾诩意味深长的说道。

“唯有什么?贾文和你能不能把话说完?别说一半留一半,这毛病跟谁学的?”

书房中的三个人,平时关系都不错。戏志才作为邓武忠诚度一百的死士,处理雁门郡大大小小的事物,平时邓武对他就跟对待朋友一样。

而作为邓武帐下,唯一能帮他处理事物的贾诩,两人的关系也非常的不错。

所以有外人在场的时候,戏志才都是彬彬有礼,对邓武恭敬有加。

“文和,你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邓武笑了笑,然后对着贾诩说道。

就是啊!这些谋士的通病总是喜欢说一半留一半的,保持那自珠在握的感觉。

“除非主公升任并州牧或者并州刺史。”贾诩也不卖关子,直接说了出来。

“咦,此事大有可为啊,贾文和你估计有几层把握?”戏志才惊讶的说到,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没往这上面想。

“八成!”贾文和淡定的说道。

看他那自珠在握的样子,明显有十足的把握。但他说八成,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谋士的通病,话不会说的太满。

“何时可成?”戏志才认真的问道。

听到好友的问话之后,贾诩跟邓对视一眼,然后神秘一笑说道:“时机未到。”

贾诩所说的时机未到,是因为以东汉那些世家和汉室宗亲,一定会趁机扩大手中的权利。贾诩也是以这个为由,推算出来的。

而邓武确实明确的知道,黄巾败亡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州牧制度,所以也满怀信心。

“好了,你们俩说说,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看着还要再问的戏志才,邓武开口打断道。其实以戏志才的智力,要不了多久就会明白。

“我认为黄巾失败有三,其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黄巾军的粮草补给,全靠缴获(抢),黄巾军号称百万人马,光每日所消耗的粮草器械就不知凡几,短时间内还好,时间一长必会不战而败。

其二:黄巾兵马虽然众多,然领军的将领多是出身草莽,冲锋陷阵,逞一时之勇尚可。指挥兵马作战嘛!呵呵……。

其三:黄巾军虽然号称百万人马,然而真正的精锐人马不足万人。就连最起码的每个士兵人手一件兵器和战甲都不能配备齐全,何以言胜?就是张角不病,他们起义失败也是早晚的事。”

贾诩说完这三点,语气中充满了对黄巾军的不屑。

邓武听完贾诩所说的三点之后也是笑笑没有开口解释,黄巾军的精锐,肯定不止一万人马。众所周知的黄巾力士,就是黄巾军的绝对精锐。只是被张角分配给那三十六方渠帅做亲兵去了,自己身边也就三千余人而已。

黄巾军也是靠这些黄巾力士,才能压制官军。黄巾与官军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千场,只要有黄巾力士在,黄巾的胜率都在七成之上。

“文和所说的三点,确实是黄巾败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却认为,还有两点是黄巾最终会败亡的必然理由。”

“哦,志才说来听听。”贾诩自认为已经总结的差不多了,没想到戏志才居然还能找出两点来,这不免提起了贾诩心中的好奇。

“其实,文和所说的三点,都是再说黄巾的军力问题,而我说的两点确是政治上的问题。”

“志才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你什么时候跟文和学的,所以把留一半了。”邓武也好奇戏志才会说哪两点,贾诩说的三点,邓武也能想到。但是政治上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想出来。所以催促道。

“其实说简单点,就是民心和大义而已。”戏子才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但抬头看到邓武不怀好意的眼神,又赶忙放下,开口细细的说道:

“黄巾前期,确实靠着司符救人,恐惑了一大批愚民。然而,黄巾军的军纪败坏,土匪恶霸更是充刺其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心向背啊!”说完戏志才叹息的摇着头。

“还有呢?”邓武追问道。

“还有一点,应该就是:天下虽然乱象已显,然而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当今圣上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天命和才华,厉精图治,未必不可重现大汉荣光。黄巾起义早了点啊,若是再等个几年,等那位归天后,说不定还有希望成功。”

“嗯,那么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等待时机谋划并州牧。”邓武说完又对着戏子才开口说道:

“自己黄巾军的难民,能收留多少就收留多少,尽力而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