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小将很嚣张 > 第二六二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

小将很嚣张 第二六二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

作者:羊身狼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7:43:35 来源:笔趣阁

颜良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地图前,指阳平道:“主公,诸位请看。阳平渡口,地处江中,北有馆陶,东有华县,西有广平,吾意欲自江东去,先后至广平、馆陶、华县,集三地之兵,围攻阳平,便是他赵信有所伏兵,对吾亦无可奈何!眼下江水并非汛期,高堂处有一滩口,正建渡口,虽未竣工,然事出紧急,可先将粮从此地而发。如此,吾集兵马攻打阳平,佯作焦急,实则主公粮食,一应自冀州送来!主公便可将计就计,佯作粮草不继撤兵,赵信必引兵出关来杀,届时,何愁不胜!”

听颜良之言,众人皆一愣!

袁绍更是道:“高唐之处,何事建渡口耶?建做何用?”

颜良奉手道:“启禀主公,前两年二公子做高堂令时,便已下令谋划此事。并叫末将不得擅传,并将那渡口附近五十里范围,尽皆驱逐,用以精兵镇守之。二公子曾有言,高堂有一渡口,主公南下,早晚要用!”

袁绍大喜,道:‘显奕竟如此大才,啊哈哈,吾幸甚!福甚!’

许攸、逢纪等人皆一阵称赞!

袁绍道:“好!既如此,便着公骥引精兵一万,速发阳平!”

逢纪再次拱手道:“主公且慢!在下有一事不明。”

“快说。”袁绍心情大好,语气也欢快的多。

逢纪看向颜良,道:“公骥啊,你说那渡口尚未竣工,能入得多大船只?再有,若想彻底瞒过赵信,江路之上,也要防范。”

“出征前,吾曾亲去看了高堂渡口,运粮之船,走的下,浮的动。再说那江路,末将并未听说那赵信,还有水兵。”颜良疑惑道。

“不可不防,小心使得万年船嘛。”逢纪笑道。

袁绍拍掌,道:‘公骥,汝大胆引兵去讨阳平,江路一事,吾自有办法。’

“诺!”

……

坐在大堂,一直观察着袁绍动静的赵信,额头之上,那叫一个大汗淋漓,心惊胆战啊!若非自己拥有扫描系统,只怕此战,一个错误判断,便足够将自己逼进万丈深渊,无法生还啊!

所幸,自己有个扫描系统,能监察到自己想要的情报。

当即叫来上官秋、陈宫、了空、陈登、陈珪几人商议。

原来,陈登和陈珪投靠赵信之后,得知张辽、高顺等吕布旧部,亦来投靠,竟是不想再出任官员,赵信亲自登门拜访数次,方请得二人辅佐。

二人得赵信传书,便来壶关帮忙。

赵信借迷信斥候之口,将袁绍和颜良所说的事情,皆告知,询问数人,有何对策。

陈宫先道:“某有一策,可致袁绍七寸之命脉!”

“哦?何策?”赵信瞪大眼睛,甚是期待。

陈宫道:‘不论其从何处渡口运粮,既皆仰望冀州发粮,其欲快速而达,必走水路,关键在于江路,可于江上拦之也。’

周仓插嘴道:“可是我方并无水军,如何拦之?”

陈宫哈哈大笑,道:“此有何难!只需往江中投以滚石,必叫他粮草无路而行,滞留江上,再于江道两翼,设以火矢、火油,可尽焚之!”

陈登笑道:‘公台此计甚妙,在下斗胆,言语数句。’

陈宫道:“请。”

陈登道:“袁绍粮草不足十日,公台此计行的早了,袁绍必撤兵,元气不伤,早晚仍引兵来犯!不若拖延个七八日,再断他江路,烧了他粮草,如此,袁绍伤筋动骨,每个三五年,皆缓不过气来。”

众人皆奉手称妙,唯独陈珪神色沉重,久不发言,赵信知晓他必有担忧,便问道:“陈老先生,有何看法?”

陈珪毕竟年高望重,对其看法,众人甚是在意。

陈珪道:“此计妙是妙,然老朽却想,文远、高顺该当如何,能否撑得住周遭广平、馆陶、高堂之袁军合剿。”

赵信道:“此事极易,可叫北面汉升、儁乂、魏坤、魏烈等,引兵南下,攻取博陵,直逼冀州州治信都,吾倒要看看他袁绍,作何反应。”

陈珪道:“从此地至北边渤海,便是日行千里,信至亦要四五日时间,加之汉升集兵出发至博陵城下,亦要数日,作何办法?”

上官秋哈哈大笑,道:“老先生放心吧,吾不用一日时间,便可将信送至汉升手中。”

陈珪哈哈大笑,道:“若如此,此计可行也。”

……

且说颜良引兵,纠结三郡共计四万兵马,兵围阳平,便开始了猛攻,另一面,袁绍粮草,已从信都往高唐而发,此次押粮军官,名唤焦南,是为焦触同父异母的弟弟。

此人擅使大刀,多有急智,是为袁熙的得力干将。此次押粮重任,亦是袁熙极力举荐,为其创造机会立功。

临行前,袁熙吩咐道:“赵信对于江路,必有防备,汝行到华县之处,不可行支流,只可行主流,将粮运至濮阳,再由濮阳走陆路,运至黎阳,如此虽说时间上多了七八日,但却更为稳妥。”

焦南奉手称是,引着八千多士卒,驾驶三百多大小船只,顺江水逆流而去。

与袁绍对峙于壶关的赵信,根本没心思去监视袁绍的儿子袁熙,故而对此,并不知情。

两日后,镇守北地的黄忠、黄叙父子,加上张郃,引精兵五万,浩浩荡荡,开往博陵!

博陵守将杨开河,开城迎战,被黄忠离着老远,一箭射中眉心,当场毙命!黄叙挥舞大刀,挥军掩杀而上,不一日,便攻下博陵,直逼冀州州府——信都!

信都内守城将士,胆战心惊,流传着一红袍小将的说法,言此人手提卷风刀,身着血色精甲,每逢出手,必取人性命。到今日,死在其手下的军司马,已近十人,另有士卒无数。

今日,黄叙肩抗大刀,指城头上守军道:“守城将军唤作何名,可敢来答话?”

守城之人,正是袁家族子,袁锋,是为袁遗的末子,此人是个文官,并无武力。见城外红袍小将前来喊话,倒颇有文人骨气,站在城头之上,指黄叙喊道:“汝一小儿,唤老夫作甚,且叫你父说话。”

黄忠骑坐大马之上,有意培养自己这个儿子,并未上前,只是绕有兴趣的看着黄叙,如何应对。

黄叙挑刀指袁锋,骂道:“老贼,吾父亲念你无胆出城厮杀,故而差吾来劝你归降耳!如若不降,三日必下信都,届时,汝一家老小,一个不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