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小将很嚣张 > 第一四三章 盗马贼耳

小将很嚣张 第一四三章 盗马贼耳

作者:羊身狼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7:43:35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一早,郭汜探听得知,皇帝被那李暹抓到了李榷军营,便是引兵前来厮杀,汉献帝及伏皇后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见过这等场面,惊恐无比!

双方交战,厮杀至晚间,目不见人,郭汜方才撤兵而去。

李榷心想,将皇帝、皇后留于军营,多有不便,为保险起见,便将皇庭之中移驾于郿坞之中,昨晚李暹大战郭汜的场景,李傕收之眼底,加之李暹是为自己亲侄子,自然对其放心,便将看守郿坞之职,交给李暹。

李暹押着皇帝、皇后及一众汉官,进了郿坞之后,便叫断了华贵之物,不几日,皇帝和皇后便面有饥饿之色。汉献帝饿的不信,便叫人去李榷处取五斛米,牛骨五副。

李榷听之大怒,道:“早晚有粥水供应,竟有如此之求耶?真乃不知孰不知谁为刀俎谁为鱼肉!每日当取腐肉以喂之。”

下面的人自然不敢怠慢,照令而行,便取路边尸体身上腐肉,像是喂狗一般,丢到关押皇帝及皇后的屋子里!皇帝大怒,低声骂道:“逆贼竟敢如此待我。”说罢,又是痛哭起来!

杨彪被关于对面屋中,便叫皇帝脱下衣物,丢过来,扣住碗,将其拖过去,献帝心暖,含泪而食。

用完饭后,杨彪道:“陛下,眼下李榷当权,生性残暴,事已至此,陛下定要忍之,不可挫其锋,密诏已送出,不久必成事。”

汉献帝双手捧碗,低头哽咽,泪湿龙袖。

且说晋阳赵信收到密诏之后,便叫了空与上官秋前来议事。当日上官秋处理完聊城之事后,便赶回晋阳复命,将赵四一事面说与赵信。

赵信只道:“此人吾知也,父亲曾告诉于我有一弟兄叫赵四。”

上官秋又道:“奇怪,吾将上官楼人马尽数调动,仍寻之不见丝毫消息,此人着实神通广大。”

赵信后背一凉,是啊,赵四这个身份可不能让上官秋给查出来啊,不然恐怕会吓着他。

……

二人至,赵信便将密诏取出,交与二人查看。

了空道:“主公,郭汜、李榷发生内乱,正是出兵剿贼除寇的绝妙时机,可速速出兵。”

上官秋沉吟许久,神情凝重,赵信见之,便问:“花月(上官秋字)为何如此紧锁眉头耶?”

上官秋道:“主公,秋之所思,是为其中利弊也。若胜,陛下该当何处?”

提到此话,赵信尚未回话,了空已道:“如何不可,挟天子以令不臣!”

听得这话,赵信眼前一亮!

思想观念之中,对挟天子以令诸侯已成了思想惯性,好像得到天子就是令诸侯一样!正史记载中,曹操本意是为挟天子以令不臣,而老罗为了‘败曹捧刘’,将其说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既然如此,何不用挟天子以令不臣这句口号呢,至少,自己的名声不会被败坏,赵信可不想成为后世的厚黑学代表者。

话说回来,真正意义上的厚黑者,又有几人的性格会被后世庸俗笔者挖掘个透彻呢?一切的本质,不过是吹嘘吹捧,图个博眼球罢了。

既如此,主臣三人便商议具体出兵之策,克日粮草便往长安而行。

且说郭汜与李榷交战至晚,各自退兵,次日一早,郭汜再次引兵来李榷寨前叫战,李榷岂会惧之,引兵出迎,双方于阵前又是一番厮杀,不分胜负。至此,李、郭二人连日厮杀,一连五十多日,因战死者,不知其数。李傕、郭汜双方实力也是大大消耗。

一日,始终杨其密奏献帝道:“李傕心腹贾诩,虽多为其出谋划策,然吾观之,其心未离陛下矣,或可从**谋之。”

正说之时,贾诩来到。献帝斥退左右,只留心腹侍中杨其,太傅杨彪于场中。手执贾诩之后,泣道:“卿可否怜天下百姓,救寡人性命否?”

贾诩作揖到地,拱手道:“固臣所愿也。陛下休要担忧,勿要多言,臣自有计较。”

汉献帝听得此言,大喜,抹泪而拜,贾诩拱手而离。

贾诩刚走,李傕又道,带剑而入,汉献帝大惊,误以为是来杀自己也,刘辩及何太后身死之惨状,犹在眼前。

李榷大咧咧走至先帝前,道:“郭汜不臣,监禁各多朝中大臣,欲要劫圣上,非臣殊死以抗,陛下被掳也!”先帝慌忙拱手诚谢,李傕大笑而出。

且说太中侍皇甫骊来见,与李傕是为同乡。李榷得知并州赵信,兖州曹操引兵南下,心有与那郭汜讲和之意,便叫皇甫骊前去讲和。

皇甫骊受了令,便去郭汜帐中求见,礼毕,各自落座。

皇甫骊将李傕之言尽说之,郭汜只道:“若李傕送出天子,吾便放出共寝,自与之相合,共抗北军。天子是被那李榷囚住,而非是我,北军南下,讨伐的是他李,而非我郭汜!叫他自忖之。”说完,郭汜便将皇甫骊赶了出去。

皇甫骊回了李寨,将郭汜之言告之,李榷大怒,道:“想他郭阿多(郭汜字)不过一盗马贼耳,享我福禄甚多,今敢反首制仇,威胁于吾耶?今如此辱我,当先斩其头!”

皇甫骊听之急忙制止,贾诩于旁也同出言,李傕怒火方才少熄,贾诩出言道:‘眼下北方诸侯赵信、曹操皆引兵南下,是为讨要殿下矣。郭汜与将军嫌隙已深,短暂难和,不若将陛下托之,北军所伐之人,必郭汜矣。’

李傕不从,仍要与郭汜交战!

皇甫骊早年是为西凉军中而出,多有心腹故友。而李傕麾下大军,多为西凉之士,皇甫骊之言,多有用处。

当日晚间,贾诩悄然至皇甫骊府中,道:“太中侍,那李榷私心甚重,北军南下,仍要与郭汜厮杀,西凉军马早晚尽折其手,吾等是为西凉出身,当保西凉士卒性命。”

皇甫骊叹息道:‘吾虽有心,却无力而为矣。’

“诩有一计,若公应之,取李榷性命如探囊取物耳。”

皇甫骊大喜,忙问计策,贾诩附耳说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皇甫骊听完大喜,连道甚善,从计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