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小将很嚣张 > 第一百单八章 兵乱长安

小将很嚣张 第一百单八章 兵乱长安

作者:羊身狼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7:43:35 来源:笔趣阁

且说牛辅带着胡赤儿并三四亲兵一路南逃,赶到江边,天色已晚。

胡赤儿道:“主公,眼下已出六十多里,无人追击也,江上无泊夫,难渡之,不若就此歇息一晚,待得明日清晨再去不迟。”

牛辅心想也是这道理,便答应下来。叫几亲兵收拾柴棍引火取暖,奔逃一天,牛辅便靠着大树歇息,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坐在篝火边儿的胡赤儿起身,走近牛辅身边,叫道:“主公?主公?”

牛辅睡的沉,并未听见。

胡赤儿呵呵一笑,回到篝火处,与几随从商议着什么,那几随从先是一愣,随后嘴角扬起狂喜,纷纷点头。

商议已定,胡赤儿起身,复又走至牛辅身前,呲啷一声拔出腰间鬼头大刀,当头砍下,可怜牛辅于睡梦之中,便断头而死。

其余几个牛辅亲随见胡赤儿杀了主子,神情之中多有惊慌,胡赤儿一脚踢开牛辅头颅,蹲下身子取下挂在牛辅胸前的包裹,将其打开,其中满是金珠,腰眼无比。

几个亲随见了金珠,面上的惊慌瞬间被贪婪所替代,胡赤儿笑道:“牛辅此人武勇无谋,便是十个牛辅也比不过吕布,不若我等就此归从温候,日后荣华富贵,岂不痛快?”

几个亲随尽皆答应。

胡赤儿大喜,从包裹中取出十颗金珠,分别交给几人,道:“此乃诸君应得也。”

其中一人不满道:“事前说好,五人平分,方才我见包裹之中金珠诸多,岂止十数颗耶?”

胡赤儿哈哈大笑,挥手一刀就将那人当场劈死,随后阴笑道:“敢与我讨价还价耶?”说着,胡赤儿环视剩余几人,又道:“如若大家一起动手,杀死牛辅,自当平分,然却是我动手,尔等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吾念及情义,便分尔等,仍不心满耶?”

剩余几人恐胡赤儿再下杀手,急忙拱手谢恩,赞同胡赤儿之言。

这下,胡赤儿方才将包裹重新包好,令扯下牛辅外衣,将地上头颅裹住,二者一柄裹在胸口,往河边而去。一亲随问道:“将军,不是说晚上无船?我等何不在此歇息一晚?”

胡赤儿看看那士卒,拍了拍其肩膀,笑笑并未多言,至此,众人方才明白,胡赤儿所说无船之言,只为诓骗牛辅也,心下大惊,越加忌惮。

胡赤儿带着随行者三四人,登上船只连夜去投吕布。

且说胡赤儿藏好金珠,与随行者三四人拎牛辅头颅来见吕布,吕布询问情由。

胡赤儿早有说辞,刚一张嘴,其身侧一随行者大声道:“胡赤儿谋杀牛辅,夺其金宝!”

吕布听之,见胡赤儿震惊神情,心里已然明明白白,大怒,下令将胡赤儿斩杀。

正所谓一命换一命,不外如斯。

且说吕布杀了胡赤儿之后,便引军前进,正迎李榷军马。

吕布骁勇,不等李榷列阵,便是挺戟跃马,挥军直直冲来!李榷大军慌乱,因精锐飞雄军在正中1之处,为己兵所碍,勿能冲前,加之前军被吕布冲击的混乱无比,李榷抵挡不住,只得退走五十里,见山下寨,忙叫郭汜、张济、樊稠共议。

李榷站于高座之侧,环视众人道:“想那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眼下我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可疲惫迷惑之。另请郭将军引兵抄击其后方小路,效仿古人彭越绕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机、樊稠二位将军可兵分两路,直取长安!届时吕布单将虽勇,却无三头六臂,收尾不能应,必然大败!”

张济几人皆称李榷此计甚妙,当即依计而行。

吕布见李榷傍山下寨,便引兵至山下叫战。

本以为李榷畏惧,不敢出战,谁知那李榷很是痛快的冲出寨来,一番厮杀,李榷便引兵撤往山上。吕布引兵追之,山上矢石如雨,吕布气的踢腿大叫,也充不上去,只得退回。

尚未到山脚,忽有士卒来报郭汜引兵于阵后冲杀,吕布慌忙引兵回战。

却听鼓声大震,郭汜已经领着兵马退去,吕布心里呼出一口起来,方要收兵,山上金锣大响,李榷复又引兵杀来。

吕布尚未来不及列阵应敌,背后郭汜又引兵杀到,吕布大怒,只得先取郭汜,暂且收兵。待得吕布从末尾赶到阵前,郭汜又是引兵归去,气的吕布怒气填胸,郁闷无比。

一连如此几日,想战不得,欲停不得,夹于中间,身为恼怒。正郁闷之间,忽有长安飞马来报:“张济、樊稠二将领两路兵马,进犯长安,司徒请温候速速挥兵救援。”

吕布大惊,急忙领军要走,郭汜、李榷二人率兵杀来,吕布牵挂长安,无心应战,只顾回走,徒徒折损诸多兵马。

待得吕布引兵赶到长安城外,张济、樊稠兵马如雨云聚集,围住城池,吕布带兵冲杀一阵,杀之不进,战局不利,吕布只得暂且引兵退去,于城外思虑对策。

李榷、郭汜二将赶到,分东西两侧札寨,对吕布大帐虎视眈眈。

吕布闭门不出,坚守营寨,心情无比郁闷,多有责备士卒,两日后,军中毁侮之言顿起,声称吕布性情残暴,阴戾怪性,擅杀士卒,留言一传开,营中士卒多有叛逃者,吕布越加心忧。

且说吕布被李榷、郭汜二路兵马看着,那王允也仗着长安城之高坚,死死抵挡,多日下来,张济、樊稠二人未得半分便宜,也甚苦恼。

数日之后,城内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商议,自己二人曾是董卓麾下,加之董卓待己不薄,当为董公复仇才是。

商议既定,二人便决定开城迎接西凉大军,二将当夜统兵三千多人,冲到城门,杀了城门口校尉,自开城门,樊稠、张济早得李蒙、王方消息,当即引兵而来,四路兵马尽皆杀入城中,吕布见城门告破,便去救援,一番厮杀,杀之不进。眼见敌军势大,吕布只能引数百骑兵往青琐门而去,大呼王允:“眼下形势危急也,请司徒大人上马,同出关去,再决良策。”

城头之上,王允道:“若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实乃吾之心愿矣。今日城破,吾当奉身以死!临国难而苟活,吾不为也!请奉先代我谢关东诸公,以国家为念!令叫与赵信言,杀伯喈,吾之错矣,而今,吾赴九泉请罪矣。”

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从。不一会儿,长安城各处城门火焰滔天,吕布知晓事急,再迟恐脱身不得,只得舍弃家中老小,引数百骑兵飞奔出关,直奔汝南,投归袁术而去。

李榷、郭汜引大军冲入长安城,纵兵劫掠戮淫,城内一片哀嚎,百姓如处火油之中矣。

太常卿种拂、太傅鲁馗、大鸿胪周焕、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欣皆死于乱阵之中。李榷统兵兵马直奔皇帝内廷,汉献帝身侧阉宦慌忙请帝上宣平门止住兵乱。

汉献帝从之,与王允并一众朝中大臣同去。

上了城头,李榷见了汉献帝,连叫麾下士卒不得放肆,齐声行礼,呼喊:“万岁。”

汉献帝单手搭在城头垛口,道:“卿等未得召而入京,意欲何为?”

李榷、郭汜仰面拱手奏道:“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那厮谋杀,臣等是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允之命,臣等便去。”

站在汉献帝身边的王允,听闻此言,先是哈哈大笑,随后凑前一步,拱手轻奏道:“臣本为社稷计议之,不想今日至此,陛下不可惜臣,而误国家也。臣请下城见那二贼。”

汉献帝支吾不言,徘徊不忍,久久无话。

王允也不等汉献帝说话,上前一步,在垛口处露出一头,大喊道:‘王允在此!’

李榷、郭汜见了王允,当即拔剑骂道:“董太师何罪之有,汝却杀之?”

王允似听了极度可笑之言,仰面大笑许久,方才指郭汜、李榷道:“董贼之罪,罄竹难书,弥天盖地,非汝为聋,不闻也!受杀之日,长安居民,皆如庆生矣,尔等却于此问我,故作痴傻之人也?”

李榷恨声道:“太师有罪,吾等何罪?大赦天下,却独不赦吾耶?”

王允跳脚大骂:“逆贼何必多言!吾王允杀贼,是为效大义大忠,今日,吾不过一死耳!”说罢,王允双手攀住垛口,从上一跃而下,跌下城头,瞪目而死。

且说王允怀有智谋,用一美人计,徒手灭董卓,心有大义,眉锁庙堂,对大汉素来忠诚。只因杀了伯喈,让世人对其多有怨言,更指责其为第二董卓。杀了蔡邕之后,王允方才醒悟过来,也才有那对吕布相叮嘱之言。

李榷、郭汜等人见王允似,甚不罢休,遣兵将王允宗族老幼尽数屠杀之,无一人幸免!百姓们得知王允城头慷慨赴义,无不流泪。

且说杀了王允,李榷心中又声一想法,心道:“既到城下,何不趁此杀了天子而谋大事,更待何时耶?”

故而,大手一挥,下令攻城。

内廷城门可许多的多,只是富丽堂皇,并无坚固之处,不消半个时辰之时,李榷便挥剑带头杀入城中。

汉献帝见李榷毁约攻城,大惊,身子发软,在左右老臣的搀扶之下,方可下楼往城中逃命而去。没有一炷香的时间,李榷麾下兵马便活捉了汉献帝,压缚来见李榷。

樊稠、张济听闻李榷要杀皇帝,大惊,忙来全族。

张济道:“不可!今日若杀之,他日便是诸侯入关,讨伐吾等。不若先奉之位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威胁,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李榷、郭汜二人听之言,恍然若悟,便按住兵器,不杀先帝。

汉献帝皱眉道:“既然不杀,尔等何不退兵去也?”

李榷眯眼,眸中杀意再闪,惊的汉献帝慌忙捂嘴,自知失言。李榷见献帝如此惊慌之状,心中不免一阵爽快,能让天子如此惧怕,可以说,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身为男子的虚荣心、事业心。

“臣等杀贼勤王,未蒙恩赐,故而不敢撤兵也。”李榷呵呵笑着道。

汉献帝哆哆问道:“卿欲要封何爵?”

李榷、郭汜、樊稠、张济四人各写官衔爵位递给汉献帝,所要官品。

汉献帝看都不看,便挥手从之。当场封李榷为车骑将军,迟阳候,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治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候;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驻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领为校尉。

各人拱手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寻找董卓尸体,只得了些许零碎骨头,李榷下令用香木混着碎骨,刻造形体,大造祭祀之礼,高垒祭坛,用王家祭礼,选一吉日,迁葬于郿坞。

数千西凉兵马前来为董卓送行,临葬之期,忽然天上雷声贯耳,暴雨云集,平地之上忽然掀起一大沟壑,十几个抬椁士卒惊慌,身形不稳,竟是连着棺椁一同跌入裂缝之中。

棺椁砸在峭壁之上,几个连翻,盖木滑落,香木刻成的形体跌落而出,猛然一道蓝光狠狠劈在香木之上,如此大雨之天,那香木竟是被劈出一道火花,雨下的越级,那火烧的越旺!

不知是幻觉还是如何,那香木烧着的味道应理说散出的味道是香味,实则却是散发着腐尸般的臭味!

李榷大惊,留下二百士卒留在此地看守董卓遗体,哦,不是遗骨,自引兵而回,下令待得来日天晴再行下葬。

却是不想,随后几日,天晴月明,一旦踏上下葬之路,天上便是电闪雷鸣,日复一日,足足来了三日,董卓尸骨改葬不得,皆被雷火消灭。

天之恨卓,恐怖如斯,死了连个骨头渣子都没剩下,便是生前混的风生水起,死后仍留千古骂名……

且说迁葬不成,李榷心中也惊是老天恨卓,不在强求亲往送葬,只令工匠再用香木为董卓造形体,就于那大地裂缝之中下葬,将香木形体丢入裂缝之中,用以泥土盖之,寻一民间雕碑大师,为董卓刻碑。

石碑刚成,天上一道闪电劈来,将那是被劈成了个粉碎,那雕碑大师,慌忙而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