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小将很嚣张 > 第一百零二章 将星欲坠

小将很嚣张 第一百零二章 将星欲坠

作者:羊身狼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7:43:35 来源:笔趣阁

在后观战的陈生与张虎感情甚好,担心张虎有失,急忙拍马来助。孙策望见,冷哼一声,抽弓搭箭,咻的一声便正中沉声面门,应声落马。

张虎与孙坚交战一处,本就处于下方,见沉声坠地,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削掉半边脑袋。

手下最为得力的战将张虎、陈生战死当场,大惊,胯下战马低吟不已。

程普趁势纵马直冲阵前,杀奔黄祖,黄祖早无战心,丢掉头盔、战马,冲入步卒阵中逃命。程普急追,然那士卒混乱,却是根本追之不上,孙坚引兵冲杀,一直杀至汗水,令黄盖将船只停泊于汉江。

且说黄祖与孙坚交战打败,聚引败兵,退见刘表,尽说孙坚勇不可当!

刘表岂不知那孙坚之勇,并未对黄祖多有责怪,而是差人叫来蒯良商议。

蒯良道:“眼见今日新败,并无战心,只得深沟高垒,避开其锋芒;另一边,可遣派使者求救于袁绍,此难可解也。”

话音刚落,蔡瑁拱手道:“子柔之言,真乃拙劣之计。眼下兵临城下,将至城边,如此战局岂可束手就擒耶?某虽不才,愿请军出城,以决一战!”

刘表许之,遣万余人马,归顺蔡瑁统领。

蔡瑁引兵出到襄阳城外,于砚山一带布阵。

孙坚击败黄祖,趁势引兵大进,与蔡瑁会阵于砚山。

蔡瑁出马,孙坚目视之,眯眼道:“此人是那刘表后妻之兄也,谁与吾擒之?”

程普挺铁戟长矛而出,与蔡瑁交战。

良马交合,不十回合,蔡瑁不敌,便扯缰而走。孙坚驱大军追之,撵杀数十里,杀的尸横遍野。蔡瑁灰头土脸逃入襄阳,赶至刘表身前请罪。

蒯良说蔡瑁不听良策,以致今日之败,当安军法处斩。刘表以新娶其妹,不肯上刑。

其余众人也以大敌当前,斩杀大将于己方不利之由,劝告之。

蒯良喟然而叹,不再多言。今日蔡瑁得了性命可活,心下对蒯良也升起了极度的仇恨,将今日害命之仇,记在心中。

孙坚击败黄祖大军,趁势将兵马分作四面,围住襄阳城,连日攻打。

忽然一日,高阳挂于天际,却是忽然黑风狂起,竟是将那碗口粗的帅字大旗旗杆吹断,轰然砸在孙坚所在的大帐。

韩当神情凝重道:“此非吉兆,可暂且班师。”

孙坚哈哈畅笑,笑道:“吾屡战屡胜,取下襄阳,只在旦夕之间,岂能因区区风折旗杆而罢兵!”根本不听韩当之言,攻城越急。

城内,刘表焦头烂额的在堂中来回行走,手心之中满是汗水。屋外无比急促的脚步声,都没有听见。

蒯良大步走入屋中,拱手行了一礼,道:“主公,昨吾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晃动,摇摇欲坠,的以方向测之,当应在孙坚之身。主公可速速写封手信致袁绍,求其相助。”

刘表本已慌的没了逐渐,听了蒯良之言,当即照计行事,写书握于手中,忙问:“谁敢突围而出?”

帐下吕公拱手而出,洪亮叫道:“某愿前往。”

蒯良道:“汝既敢去,可听吾计。”随后附耳:“可如此如此……”

吕公领了计策,点好良马善卒,黄昏时分,密开东门,引兵出城。

孙坚正在帐中,忽闻喊声,急忙上马引骑士三十余,出营来看。军士来报:“有一彪人马杀将出来,望砚山而去。”

孙坚不叫诸将,只待三十余骑兵追赶而来。

埋伏山岭丛杂之处的吕公嘴角扬起一笑,心道:军师真乃神算也!

原来那蒯良给吕公出计道:可带五百善射者冲阵,出了城,便直奔砚山。蒯良早料孙坚必然引军来追,可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块准备;一百弓弩手伏于丛林之中。一旦有追兵赶到,不可直接逃走,可盘旋曲折,断其疑,消其虑,方可诱至埋伏之地,届时矢石并发。

伏在丛杂之处的吕公透过绿叶,往下看着那孙坚。因孙坚自负英勇,已将身后三十多精兵甩下三四百米距离,孙坚冲着前方充作诱饵的刘表士卒,断喝道:“休走!”

那些个士卒更不答话,继续猛跑,孙坚大怒,驾马更急,忽然耳边传来一声震天锣响,两侧山体之上石块迅疾飞滚砸来,四周乱箭齐出,可怜孙坚一带英豪,身中数十箭,被那巨石轰然砸于头颅,人马皆死于砚山之内,寿仅三十七岁!

吕公见杀了孙坚,当即整合兵马,冲出丛杂,追剿孙坚三十余骑,不消半柱香的时间,三十余骑,皆战死当场,无一人后退。吕公杀了孙坚,哈哈大笑,甚是猖狂。

笑了半晌,方才响起军师蒯良尚有吩咐,急忙叫了士卒取来连珠号炮。那士卒气喘吁吁的跑到近前,嘀咕道:“将军,突围之际,何须要我等带这些个年物?”

吕公拍了拍那士卒肩膀,道:“兄弟辛苦了!只是军师有所吩咐,若埋伏之计成,当放连珠号炮。快给我点着了。”

那士卒虽不明所以,仍然照做,连珠号炮放完之后,那士卒凑近道:“将军,何必放此连珠号炮?”

吕公道:“此乃军师吩咐,若此战胜,便放连珠号炮,城内便出兵接应,若无追兵,则不可放炮,当速速而去。”

城中蒯良听了连珠火炮之声,当即谏言刘表出兵。

刘表当即从之,遣黄祖、蒯良、蔡瑁三将分头引兵杀出,江东诸军不知孙坚何处,加之襄阳大军来势甚急,大乱!

黄盖听得喊声震天,当即引水军先行来杀,正遇黄祖,二人当即厮杀一处,交手数十合,黄祖脚踝被船只引绳绊了一下,身形一错,被黄盖逮到机会,将之生擒。

程普保着孙策且战且退,急找退路,正遇吕公,程普纵马向前,战不到数合,一矛将吕公刺于马下。

两军于四处交战,杀至天明,各自收军。

刘表自引兵回城,孙策引大部兵马赶到汗水,方知父亲已被乱箭射死于砚山,尸首被那刘表军士抬入襄阳城去邀功!

伏地大哭,众军马也尽嚎哭。

孙策哭了约莫半个时辰,满面泪水,眼眶涨红站起身来,如那受伤的猛虎,见到了伤害自己的猎人!

冷冰冰的环视众人,道:“父亲尸首在城中,安得回乡!”

黄盖道:“今某捉了黄祖在此,可由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尸首。”

言未毕,军吏桓阶出道:“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

孙策许之。

桓阶入城见刘表,具说此事。

刘表道:“公台尸首,吾一用上号棺木盛储在此,可速放黄祖,两家各自罢兵,休要再犯。”

桓阶拜谢要走,阶下蒯良道:“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令江东诸君片甲不留,请先斩桓阶,然后用计!”

刘表却先叫人将那桓阶带出堂外囚禁,便向蒯良问计。

蒯良道:“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只得一有着江东小霸王支撑的孙策,当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兵,江东可一鼓而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实乃放虎归山,成荆州之大患也!”

刘表长长叹口气,等了许久,摇头道:“吾有黄祖在彼军营之中,安能弃之也?”

蒯良又道:“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

因此时乃是战时,堂中众人大都是武将,听了蒯良此言,心里甚是胆寒,对其无比忌惮怨恨也!他能如此对打黄祖,就能这样对待他!

蒯良自然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底,却并未与之计较。

刘表又是叹口气,负手背于身后,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道:“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也。”说完,不再给蒯良说话的机会,大手一挥便道:“将那桓阶送走,与其约定以孙坚尸换黄祖。”

孙策用黄祖换回孙坚尸首知乎,迎接灵柩,罢战赶回江东,将亡父葬曲阿之原。丧失已毕,孙策便引军马居于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靠之,不再多说。

孙坚死于砚山的消息,也传到了天下众人的耳中,自然为其感慨。

曹操坐在案桌之上,读完书信,眼角闪过一丝笑意,堂下曹洪问道:“主公因何发笑?”

曹操起身,将那细作送来的书信丢于案桌之上,随意道:“那孙文台死了。”

“什么?孙坚素有勇武之名,寿不至四十,何来缘由?”众人皆震惊无比。

孙坚与他们年岁相差不大,也是一员猛将,大家都是武将,彼此之间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情。加之此前曹操发矫诏讨董之时,整个天下,近二十路诸侯,只的曹操、孙坚、赵信三方是真正的坐了实事。

曹操将孙坚死因尽数告知,众人听完,一片唏嘘。

并州,晋阳城内。

赵信坐于池塘边儿,正拿着一根竹竿,用那麻绳钓鱼呢,上官秋大步而来,拱手道:“主公。”

“哎呦?花月?你这个绝世大忙人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了?”

“主公,江东孙文台死了。”

“什么?那么快?”惊讶的喊出这句话之后,赵信方才觉得自己失言,急忙问道:“为何?”

上官秋见那赵信表情,像是分明知道孙坚会摆于刘表之手似得。

虽心里这样想,上官秋还是将具体经过尽数告知赵信。

“哎……可怜了一个英雄,和历史也差不多啊。按照后世的说法,今年该是191年,也就是孙坚死的时候吧。”赵信如此想到。

上官秋道:“主公,孙坚已死,若那袁术引兵南下,只怕其可成第二个董卓啊。”

眼下势力最雄厚的,自然还是董卓,除开此三人之外,便要数那益州刘焉,接下来才是袁术、袁绍、曹操、赵信、公孙瓒几人。

熟知历史的赵信知道,袁术那个自封侠义之人,与孙坚有着交情,短时间内是不会去攻伐江东滴。再说袁术取了江东,威胁的人并非自己,而是曹操和袁绍,和自己关系不大。

当即摆摆手道:“虽文台已死,其子也绝非池中之物,袁术欲要拿下江东,非数年时间,岂能功成,花月不必多虑。”

上官秋笑了笑,道:“主公,正面自然不必多虑,只是,眼下正是去江东发展上官楼的绝好时机。”

听了这话,赵信嘿嘿而笑,放下鱼竿,拍了拍上官秋的肩膀,笑道:“可也!”

上官秋闻声得令,大步而去。

且说董卓身在长安,听闻孙坚已死,不禁笑道:“吾除却一心腹大患也。”

随后想起了什么,忙问道:“其子年岁几何?”

左右道:“十七岁。”

“哈哈,江东小霸王不过十七岁耳,不须多虑。”对孙策,董卓实在是不以为意。

自后,越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皆乘天子之撵,下人持天子仗,封其弟董晏为左将军,鄂候,侄子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一手掌握京都军力。

董氏一族,不问老幼,皆封为列候。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外,建一别筑,名作郿坞,差民间百姓二十五万人筑成。

郿坞四周城郭搞下厚薄皆入长安,内盖宫廷,豪华无比,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充入其中,分作奴仆婢女,金玉、财帛、珍珠堆满其地,不知其数目。董家家属尽住其中,每日醉生梦死,寻欢作乐。

董卓或往长安而住,或赶郿坞而眠,半月一回儿,或一月而回,公卿皆候送与横门外!又是董卓懒得进城,便设大帐于路边,与诸多公卿聚餐。

如此朝廷,能有几多贤臣?谄媚奸佞之臣越加繁多,朝廷乌烟瘴气,便是秦朝赵高,何能比之。

一日,董卓乘坐皇撵,出至璜门,百官皆送,有一年岁七十者病重,无能起身,董卓知之,便叫士卒冲入那官员家中,不论老少,一概屠杀之,只留年轻女子,以作赏赐之物,赏给麾下各将士。

董卓慵懒的躺在撵车之上,眯眼看着这些低头跪在地上的诸多大官列候,不禁呵呵一笑,尔等在我董卓面前,如蝼蚁耳,但有不臣之心,杀之,何人敢与我作对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