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十一节 琼变始末(二)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十一节 琼变始末(二)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然详考此案,疑点颇多。其一,崇祯三年,髨贼抗王师于澄迈,贼众大行封赏,以何鸣、东门吹雨、魏爱文三贼居首,可知吹雨毙命一事为妄谈。吹雨既为何鸣之副贰,共统髡军主力,则造反作乱之事必无。其二,据髨贼文告,东门吹雨时任“东门市主任”,较之大明官制,不过一班头矣。虽髨贼不以衙捕为贱役,列为正官,终不过一统数十人之末职,焉有数百兵可用。人言髨贼之衙捕曰“警察”,常以短棍为兵。以短棍数十攻连珠枪守御之坚城,无异自刭,断为常理所无。其后吹雨官升“总参谋长”,为全军之军师,更证其并未作乱。其三,虽有如此传言,却未有一人亲见,皆为道听途说,传闻备述马独二贼如何互殴,马逆如何惧求婚之兵势,求计于文逆,文逆又如何设宴布伏,诛杀求婚,乃至百仞城外大战,尸横遍野,皆栩栩如生,宛如亲见。此事传自万里之外,岂得如此详尽,若含混模糊,其中或有半数言语为真,若巨细靡遗,必是传说之人以己意解之,恣意添加,实言恐不及一成。髨人若以争女之小故便自相残杀,则为无知之草寇,顷刻自灭,何至糜烂东南。当日髨贼内衅当为实情,然多半未杀人,若杀人,至多数人,必不伤筋动骨。髨贼自称大宋苗裔,然文书之中于诸宋帝毫无避讳,可见其国中必不以赵氏为君,当为贵胄豪族行共和之政。犯琼之真髨数百,皆以“元老”自称,传言皆为澳洲世家子弟,长辈谋逆不成,遂远走避祸。既如此,为首之贼酋文王萧马诸贼于澳洲当类崔卢王谢之属,最末之农技员亦为乡绅之流。闻髨贼之农技员多有与临高乡绅联姻者,其在澳洲时之阶级亦必若此。天子尚惧朝议,文马诸酋虽权重,必不能专擅。初至海南之时,事事艰难,尚可齐心,待割据临高,役使假髨,权位、妇女、财帛皆丰,分配不均,便生争执。官员不同君王,可升可罢,凡官僚党争,必先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朝堂争辩,具疏参劾,古今中外皆然。昔奴酋杀舒尔哈齐、褚英,尚争论再三,髨贼纵染蛮夷之风,终不至甚于东虏,岂有一言不合便即搏杀之理。所谓髨贼内讧,当为诸髨聚众弹劾马逆,冲突激烈之际,或如本朝大臣当廷互殴。诸酋若稍通权谋,只消提拔为首数人,再以子女财帛分散诸贼,此乱自解。

崇祯三年三月,两广总督王尊德始议征琼。兵机之事,算于庙堂,无外道、天、地、将、法。论道,王督征琼虽有国家大义名分,实为惧熊文灿夺其职,吕易忠为王督谋征琼,既非为国,亦非为主,乃为田氏谋髨贼于广州之产业。吕贼收受贿赂,纵髨贼于广州招摇过市三年而不问,养寇已成,又为一己之私妄开边衅,坑陷大军,被俘之后更屈身事贼,入贼酋刘翔之幕,实为国家败类,无耻之尤,琼事糜烂至此,大明官吏之中以此贼为祸首。

驻广州之髨贼郭逸,以商贾为名结交官绅,恐王督之议方出而群髨已知,比及广州官府捕之,郭逆早遁,吕贼抄其家产,未获分文,诚可悲可笑。郭逆于广州赈灾济贫,御下有恩,广有善名,且髨贼于临高既未烧杀淫掠,又未杀官陷城,照章纳粮完赋,又修桥筑路,翦除匪患,故而百姓皆以髨贼为好善之富商,不以贼视之。此时吕贼之谋划又泄,百姓皆知征琼乃为贵戚谋郭逆之产业妾侍,故尽以髨贼为官逼民反,焉能为朝廷效力,反为髨贼之耳目。髨贼居临高三年,破县城易如反掌,所以不取县城,其因有四。一,若破县城,必引朝廷瞩目,恐有大兵来剿;二,以县令之名号令全县,易取信于士民;三,髨贼尽诛胥吏,包揽县政,临高城已在其掌握。四,贼巢百仞城坚固百倍于县城,城外之东门市繁华十倍于县城,取县城无益。修桥筑路,翦除匪患,使髨贼根本之地稳固,商贾聚集,获利巨万,赈灾济贫,可得垦荒之人力。髨贼行利己之事,却得百姓归心,诚为高明。粤省百姓言:“朝廷不打杀人放火的刘老香,却去打好好做生意的澳洲人,真是吃饱了撑的。”言虽粗鄙,却映民心。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百姓不愿战而官府强要战,鲜有不败。人或言粤省百姓为奸民,吾以为妄谈。大明之百姓,官府不得恩养之,而髨贼恩养之,大明之皇土,官府不得安定之,而髨贼安定之,大明之海疆,官府不得抚靖之,而髨贼抚靖之。官府以苛政杀百姓,而髨贼拯之。百姓养髨贼便可安居乐业,何必纳粮输差以养官府。是故粤省百姓附贼,过不在百姓,而在粤省之官吏也。大军未出,而民心向背已明。

论天时地利,髨贼自海外来,天时地利之便本当在于王师,然髨贼倚火器之利,澄迈之城墙无以为凭,髨贼之稜堡反居高临下以制王师,又有夜战之能,故而王师天时地利尽失。

论将,此乃王师唯一可与髨贼相争衡者,粤省武将虽亦不免贪墨,然忠勇之心可钦可佩。雷廉参将赵千驷、惠州参将严遵诰、抚标游击王道济、制标游击李光、练兵游击王熙等,皆身先士卒,俱为忠勇之士,主帅何如宾亦未尝怯战,虽然无功,亦恪尽其责。所以以众击寡仍不敌髡军,一为器械不如,二为治军之法不及。髡军官长无论真髨假髨,皆与最末等之贼兵同吃同住,不得恣意殴打役使士卒。贼酋待贼兵若子侄,贼兵即目贼酋为父兄。髡军饷厚粮足,且军纪严格,无有克减。官军将帅以奴隶之格待士卒,士卒即以怯战逃亡报之,贼酋以壮士之礼待贼兵,贼兵即以性命报之,此乃自然之理也。

其又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曰一切行动听指挥,髡军日常行路、操练、食宿皆有号令,两人着军服出,必列队齐步而行。故而髡军令行禁止,如臂使指,纵冒炮矢亦不稍乱。髡军攻郑芝龙所驻之中左所时,列阵而前,城头发炮毙贼兵一人,余众视若无睹,无一人仆倒躲避,迎炮火而进,遂破中左所。此等强兵,纵手执棍棒,亦非朽败之官军可敌。

二曰不拿百姓一针一线。髡军所过,抵抗者尽行诛戮,降伏者秋毫不犯,征发粮秣菜蔬,亦按价以偿,确不妄取一物。可叹朝廷之官军,却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是故凡髨贼所据之处,百姓皆望髨贼杀退官军,使官军永不复来。髡军所至,百姓争相与之贸易,官军所至,百姓坚壁清野,落单官军常为百姓殴死,非因百姓刁顽,实为官军害民。

三曰一切缴获要归公。髨贼禁贼兵私掠,故而战阵之上从不争夺首级物资,皆由“计委”捡拾,便无争财货而自乱阵势之事,一如戚氏治军之法。

八项注意,一曰说话和气。髨贼于部下假髨并一般百姓皆以善言诱之,少有呵斥,绝少辱骂殴打。二曰买卖公平,购买货物皆以市价,令商人有利可图。三曰借物归还,四曰损物赔偿,皆是要贼众不抢掠百姓。五曰不许打骂,与说话和气同,乃令贼众善待百姓。六曰爱护庄稼,便如曹操割发代首之意。七曰尊重妇女,自古军队奸淫最易激起民愤,髨贼于此事严禁,犯者即斩。八曰优待俘虏,凡髨贼掳获之官军,皆不殴打虐待,收去兵刃甲胄之后,兵卒私物许其自持,有钱者以钱赎身,无钱者劳作以自赎,俘虏一日三餐,竟优于官军军粮,故官军士卒逢败辙降。此十一条规章诚乃治军之利器,如能为王师所用,髨贼虽仍难敌,东虏则不足为患。然官军积弊多矣,若得将才,或可使一营一军面貌一新,却难支大厦,拖欠军饷之弊更非为将者一人可解。道天地将法皆不若髡军,此战之胜负未出广州可知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