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三十四节 起航(上)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三十四节 起航(上)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赵彦昊看着这幅惨不忍睹的题字,捂着脸哭笑不得:“还是能用钢笔写就用钢笔写吧……”

虽然他的钢笔字也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比这“狗爬”式的毛笔字要强上许多,赵彦昊写了几笔之后觉得自己的钢笔字还算过得去。

问题是钢笔字对他来说有个先天性缺陷,就是没法写得很大。而送来的纸尺幅都很大,最终他决定还是李代桃僵,让书法好的归化民干部替写,写完之后他来个钢笔签名再加上盖个人私章。

这样,在接下来的两天中,赵彦昊按照册封使的惯例,乘着凉轿继续出发前去上天妃宫了一次进香,连掷三珓,都是“圣杯”,自然是皆大欢喜;又忙里偷闲,接见了几位琉球的高官、接收了他们所赠的盆景,然后大度的决定转送给天使馆的几个通事,又额外每人送了若干新版的澳洲银元,表示长期以来招待的感谢;此外,几位元老还一起接受了琉球百姓用新米煮成的强饭,分享了琉球人新一季丰收的喜悦。

所剩无几的几天时间中,赵彦昊既没有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是把时间都花费在了册封使最重要的工作——给琉球的知识层题字的“伟大”事业上去了。几位书法好的归化民干部轮番题字,赵彦昊负责翻书想具体的题字内容,赵葵则帮着盖他的印章。如同流水线作业一般,一口气题写了几百幅。一时间,琉球的官宦人家几乎无一不有其“墨宝”。

至于其他几位元老,江远之要在运天站常驻,暂且不提,黄天宇还要去北山安装机器,而吕洋还要负责送江远之、黄天宇去北山,接着把黄天宇载回临高的缘故,也不着急返程。几个人自然是没有闲着,江远之叫上几个通译陪同,三位元老便泛舟去国场川河口的奥武山郊游,怡然自得。

连同船来得水手、士兵和归化民干部们,赵彦昊也在最后一段日子里给他们放了大假。除了最必须的值班人员之外,所有人员全部自由活动。还给他们发了钱,准许外宿,前提是不能离开首里和那霸的范围之内,且事先要登记。

原本随行人员外出是轮番休假的制度,而且不许外宿,这下算是给他们开了锁。一干人一个个喜笑颜开,纷纷赞颂赵彦昊“最体贴下级”。至于琉球本地也是赚了一波钱财,一时间皆大欢喜。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以往的使者离开琉球,多半是要举办饯别宴、辞别宴、望舟宴,赵彦昊嫌弃麻烦,便建议合并了饯别宴、辞别宴。

此外,若是换做明朝的使者,是要提前封舟——册封使者等官员以及使团成员、船员提前几日登舟,此后便不许下船,静待良辰吉日,直接起航返回明朝。赵彦昊他们倒是没有这个讲究,毕竟这在船上住宿起居既不方便也不舒服,所以只是提前一天让归化民们做好启程的准备。

因为赵彦昊等人返程的时候,还要顺便前往太平山(宫古岛)、八重山(石垣岛)考察,尚丰王便颁发了相关文书,又下达命令,为返程的船队提供了一个月左右的食料,并且由差役组织百姓运到码头,再由士兵和水手搬运装载上船。

眼见得到了登舟的日子,一大早天使馆便张灯结彩,准备欢送册封使者离开琉球。几位元老也一早便在洒露堂上端坐好了。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只听得天使馆的都通译周国盛高呼了一声:“中山王殿下到——”

几位元老便走下洒露堂,一出门便见得尚丰王在几名三司官、其他琉球王公大臣的簇拥下,走到阶下,向一众元老作揖。元老们也纷纷抱拳回礼,寒暄了几句,将尚丰王等迎上堂。

堂上正中的桌子上,早已提前摆好了酒壶、酒杯,尚丰王一声吩咐,周国盛便恭敬地走上前来,拿起酒壶,向赵彦昊和尚丰王面前的两只金杯中分别倒入浓香四溢的泡盛酒,尚丰王连敬酒三杯。接着又从袖中掏出一柄金骨扇,由紫金大夫蔡坚代尚丰王译道:“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使者大人收下。”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赵彦昊笑着收下礼物。

尚丰王又让蔡坚代为致辞,蔡坚正色道:“还请天使、安抚使等诸位大人,代奏元老院,准许王室子弟吴象贤,入上国太学读书。”

“元老院已授权与我,准许吴象贤入学。”江远之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说这话不过是按照惯例,走个形式罢了,在此之前结果早就有了定论。

招收留学生是最方便最有效的传播己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方式,特别是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时,效果尤其显着。大量招募琉球、日本和越南的留学生,是元老院目前外交关系中的重点工作。

尚丰王、蔡坚等却只当是江远之是钦差,代行元老院旨意,却不知道元老们早已经在电台上向元老院回报过此事了。尚丰王便下令将吴象贤传上堂来。

吴象贤小步走上洒露堂,见到尚丰王、诸位元老,俯身下跪。

“臣羽地按司世子吴象贤,叩见美御前加那志、各位上国使者大人。”

尚丰王斜睨了一眼吴象贤,道:“还不谢过诸位元老大人?”

“多谢诸位大人恩典。”吴象贤深深的向赵彦昊等人连磕三头,表示谢意。

赵彦昊又客套了两句,接着说道:“殿下,我等还需赶路,争取明早抵达太平山,事不宜迟,现在便打算出发,还请见谅。”

“一天便能抵达太平山?”尚丰王听得蔡坚的转译,心中不由觉得真真不可思议,甚至是有些惊骇了。不过依照坐过宋国人的船只的官员所言,对宋国人来说倒也力所能及。尚丰王拈须点头,道:“天使大人所言极是,那便不多叨扰。请!”

赵彦昊等走到街上,却看到天泽门外,数百名琉球官员、士族早已聚集在门外,夹道相送。见到赵彦昊和尚丰王等走出天使馆,便纷纷下跪叩首。礼毕,就跟着元老、国王,一同步行缓缓走过天街,向那霸港口走去。

天街两侧也有不少闻讯赶来的琉球百姓,匍匐在路边。出于对赵彦昊等人依依不舍,而涕泗横流,甚至还有哽咽到不能出声的人,让赵彦昊、江远之等人看了不由得感慨一番:

“这便是琉球人的天性使然吧!”

一行人沿着天街步行至迎恩亭下,尚丰王与一众官员便准备排列好队伍,送别册封使者。

趁着这个空挡,赵彦昊又仔细上下打量了吴象贤一番,看的吴象贤颇有些不自然。赵彦昊小声对他说道:“你这脸上是怎么回事?”

吴象贤摸了摸脸上的几道血痕,一声哀叹:“大人,这真是一言难尽啊……”

赵彦昊八卦之心大起,正打算细问,却看到从码头边走来一名挂着一道杠布肩章的海军士兵,走到赵彦昊等人面前,“啪”的一声,立正敬礼。

“报告首长,那边有一个自称是吴象贤仆人的可疑分子。”

几位元老顺着士兵指着的方向看去,距离岸边不远处的码头上,地区站着一个身材不高,穿着青色芭蕉布衣服,背着行李的人。那个人头戴竹笠压得很低,因此看不清面孔。

江远之看了吴象贤一眼,问道:“那是你的仆人?”

“回禀安抚使大人,正是。”

“看这个身材,不太像是粗使的仆人啊。”吕洋一脸疑惑,便要走上去看个究竟。

“诸位大人,你有所不知,”吴象贤连忙作揖阻拦,压低声音回禀道:“这其实不是一般仆人,是书童。”

“哦——”众人不由得点点头,明朝读书人家中配有年少俊美的书童,在当时自然是不罕见,而这书童又以福建出身者最为着名。琉球在文化上受福建影响颇深,这些年来又被萨摩藩控制,日本武士阶层的“众道”之风自然也传来了过来。所以有结为契兄弟、养小姓之类的习俗也并不奇怪嘛!

想到这里,几位元老便意味深长的猥琐笑了几声,吴象贤不知元老们在想些什么,顿时有些莫名其妙,便也应和着尴笑了几声。

这时,紫金大夫蔡坚走上前来,对几名元老作揖道:“各位大人,殿下与敝国百官,已经列好队伍……”

赵彦昊点点头,转头对吴象贤摆摆手:“这里已经没有你什么事了,和书童先上船吧。”

“多谢大人。”

吕洋看了一眼还旁边站得笔直的海军中士,开玩笑道:“警惕性挺高,不错。我要晋升你为上士,我的博铺港男孩儿。”

“谢谢首长。为元老院和人民服务!”中士挺直了腰板,一脸很认真的回答道。

“你去带他们登船。”

“明白。”中士敬了个礼,退了两步,转身去为吴象贤他们带路去了。

几位元老则跟着蔡坚走到迎恩亭前站好。刚停下脚步,便听到蔡坚喊道:“奏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