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十三节 册封使的季节(五)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十三节 册封使的季节(五)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酒桌上的气氛很是客气。这类宴请大抵形式大于内容。菜肴食品看似摆了满桌,实则大多中看不中吃,

尚丰王也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几下快子,客套了几句,便先行告辞。尚丰王在正式的册封典礼前,在宗主国的使者面前的身份一直是琉球国世子,地位颇有些尴尬。赵彦昊将他送到门外,尚丰王毕恭毕敬的作揖告别,乘上凉轿返回首里城。

琉球国接待册封使的第一场正式宴会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天使馆内张幄结彩,洋溢着一种欢快而又严肃的气氛。赵彦昊便被生活秘书叫醒。

“急什么,再让我睡一会……”

“首长,今天是册封的日子,琉球的大人们都在外面等候多时了!”赵葵提醒道

“册封”二字一入耳朵,赵彦昊顿时惊醒过来。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现在几点了?!”误了时辰,那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属于“外交事故”了。

“还不到五点……”

“赶紧准备洗脸水!”赵彦昊一翻身起了床,忙不迭的梳洗更衣,又随口吃了几口压缩饼干,喝了一瓶酸奶。

睡眼惺忪的走出天泽门,抬头就看到几位已经面熟的不得了的三名三司官和其他一众官员,早已带着金鼓、仪仗的队伍已在门前等候多时。

“有劳三位法司。”赵彦昊强颜欢笑地对着向三司官们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三个脸色发青,带着黑眼圈的老头们诚惶诚恐地连忙作揖。

赵彦昊在前,琉球的百官们也排着整齐的队列跟随其后,走入天泽门。差役也将龙亭和两架彩亭抬至洒露堂前,徐良将元老院的红头文件放入龙亭之中,其他的伏波军军官们则将赠送给尚丰王及王妃的礼品分别放入龙亭左右的彩亭之中。

向鹤龄见“诏书”、“赐物”安排妥当,连忙和一旁的马胜连、毛泰运交换了一下眼色。接着山呼“万岁”,带头先行五拜之礼,三司官们身后的百官也连忙同行拜礼,一边高呼“万万岁”,一边整齐地跪下,行三叩头之礼。

“恭请大宋使者上轿。”向鹤龄边作揖边示意差役赶快把凉轿抬了过来。

“还望使者大人,容下官为先导。”毛泰运也作揖说道。

“请。”赵彦昊在琉球当“大人”久了,也故作姿态的点了点头。

三司官们作揖称谢,接着便转身走出天泽门,一旁的差役连忙把乘马牵了过来——琉球的在来马并不高大,和蒙古马肩高大致相当,不过却和滇马一样善走山路,倒是符合琉球的自然环境。赵彦昊觉得可以买几匹带回去给马疯子“研究研究”。

三司官们踩着马镫翻身上马,在前带路。其他有身份的百余名官员也纷纷上马而行,剩下的官员则和头戴红色头巾,或打着令旗开路,或手持喇叭、锣鼓各色乐器演奏着路次乐,或手持斧钺钩叉各色仪仗,或者星拳红旗、启明星旗的差役们交叉有致的沿着天街朝北走——仍是走得是通往天妃宫、崇元寺的旧路。

紧随其后的,是册封使团的武装仪仗队。由三艘战船上的海军和海兵队官兵组成,他们身穿蓝色和白色制服,斜挎武装带。或肩荷步枪或腰悬短枪佩刀,在启明星旗和海军旗的引导下,伴随着鼓点和军号声抖擞精神,齐步前进。整齐的脚步声犹如暴雨前隐隐约约的雷声一般。

赵彦昊的凉轿便在队列的中央,只见他端坐在八人抬凉轿之上,十二名警卫员徒步护卫,轿子后面,旗手高举着他的元老个人家徽旗

差役们刚一起轿,前导的郑玶立刻高呼:“元老院万岁。”

前导仪仗的伏波军官兵立刻山呼响应:

“元老院万岁!”

“万岁!”“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传遍了整个那霸海港的上空,赵彦昊看到时不时有琉球的官员一面孔又震惊又惶恐的表情,偷偷回头张望。

“虎狼之师……”马加美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街道向前,途径下天妃宫、方沼池,跨过长虹堤,经过崇元寺向南,便是通往首里城的大道。大道由海中的石头打桩铺砌而成,十分整齐,甚至缝隙小得连野草也不能生长。道路两侧,整齐的种植着如虬如龙红皮松。树下戴红头巾的琉球差役手持仪仗,夹道而立,一直排到大道尽头的首里城。

通往首里的道路并不平坦,途中翻过几个小山丘,便可以看到道路中央竖立着一座高大的中国风牌坊,上书“中山”两个大字。过了牌坊,道路两侧整齐地堆砌着三四尺高的低矮的砺石短墙。短墙上坐着琉球全国各地的专程赶来看热闹的成千上百的女子,用头巾裹着头,却露着脸,叽叽喳喳的小声议论着这些从从未听说过的“澳洲”来的“宋国人”。

一行人又向前行进了不到半里路,赵彦昊便看到另一处更为高大的牌坊,红瓦白泥、两侧屋顶突出的中式牌坊上,整齐的写着“守礼之邦”四个大字——这便是日后登上两千元日元纸币的“守礼门”了--不过作为历史遗迹的守礼门和其他赵彦昊在册封中所见的各种建筑物,在另一个时空的冲绳战役中都化为了灰尽,和守军一起“玉碎”了。赵彦昊后来去冲绳见到的,全是五十年代之后陆续重建起来的。

赵彦昊坐在轿中,看着这些即熟悉又陌生的建筑物,唏嘘不已。

守礼门下,是俯身于此多时的尚丰王与其他琉球官员。已经盛装等候了。

传统的册封礼仪,琉球王受册封的时候,应着大明所赐的冠服,按照大明的外藩规格,琉球王和李朝国王都是郡王格,李朝国王可着亲王冠服。但是琉球王就没有这个优待了,只能着郡王冠服。然而这次来册封者是“大宋”,元老院并没有赐予“冠服”。为此昨晚三法司专门派人过来紧急沟通,然后便决定尚丰穿本国的冠服接受册封。

琉球的差役暂时将龙亭、彩亭和赵彦昊所乘坐的凉轿一停,赵彦昊从凉轿上走下,在龙亭一边站好,然后拉了拉了一下上衣的下摆,清了清嗓子,对尚丰王一行中气十足地说道:“免礼!”

“谢使者。”尚丰和一行王公大臣连忙起身。

“排班,”一旁的蔡坚连忙喊了一声,之前和赵彦昊一起来的琉球三司官,以及所率的一行官员,尚丰王所率的一行官员,都连忙各就各位,按照官阶排好队伍,一并行五拜三叩之接诏礼。

行礼完毕,琉球君臣在前带路,赵彦昊重新上轿。赵彦昊见前方有几道岔路,便稍微一问郑玶,“这都是通往哪里?”

郑玶连忙解释说,这守礼门西北是天界寺,清净破败,也没什么看之处,道路向西南则是直通琉球的王陵。

至此道路两侧的石墙已经有**尺之高,一行沿着道路盘旋而上,往前走了不到半里,赵彦昊看路西有一处矮小的石灰石堆砌而成、上面还开有小门的建筑,便好奇的问道:“那是什么?”

“报告首长,这是圆比屋武御岳石门。”

“这是御岳?”赵彦昊很是好奇。琉球本土宗教信仰与日本相同,都是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神道教信仰。相信神到处存在而又无影无形。御岳则是琉球神话中神所存在的地方,可以是森林、泉水和山川等,形态很是不同。御岳中心放置石堆或者石碑,代表天神降临于此。

“首长说的对,这的确是琉球国王用于祈求出行平安的场所。”

“哦,”赵彦昊心想你这连个鸟居也没有,忒简陋了点。

说话间,队伍便朝东一拐,一道周长三四里说高不高的石灰石堆砌而成的小城墙出现在赵彦昊的眼前。石墙正中,开着一道小门,便是外城郭的第一道门“欢会门”了,门上是木制望楼,欢会门两侧,还摆着每道石门两侧都会有的两只很小的狮子凋像,据说郑玶说这有辟邪之效。狮子造型的凋像在日本极罕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颇具琉球特色。

穿过欢会门,向前不远,则是一处日式的石门,城楼正中,高悬着极具琉球特色的匾额,上书“瑞泉”二字。瑞泉门前右侧,远远可见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之间有一眼古井,甘冽的清水从石凋的螭头(龙樋)口中涓涓流出,这就是每日供给给琉球国王和“天朝使者”饮用的“瑞泉”了。

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第三道城门——漏刻门。进了城门,正前方是一座小钟楼。郑玶解释说,这漏刻门楼上有明国传来的漏刻,用水计时。负责的官员通过漏刻得知时间后,敲响钟楼内的“万国津梁之钟”报时。

“估计钟博士对这玩意感兴趣,”赵彦昊点点头,“好久没去天文台,也不知道科技部把钟表扩大生产了没有。要是搞出来的话,那得想办法抓紧时间,忽悠尚丰他们每人买个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