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 第九节 册封使的季节(一)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第九节 册封使的季节(一)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5:02:22 来源:笔趣阁

赵彦昊送走了琉球高官,就在天使馆里四下打量起来。天使馆的正堂是洒露堂,左右共三间。堂内正中,上书明使杜三策所书“每怀靡及”四个大字,木制地板上摆了几张中国式的桌椅,这是册封使用来办公和接待琉球王公贵族的办公地点。

穿过洒露堂,后面便是两进的宅子。三间供册封使起居的书房,赵彦昊毫不客气地直接搬了进去;其后又有三间房屋,赵彦昊则安排徐良、郑玶、李仁军、萧子岳等一行归化民干部们住下;书房和普通官员的住所之间,左右又各有六间班房,是土着海军官兵和海兵们居住的场所。庭院中散种着几颗罗汉松和铁树,四下又别出心裁地摆了几盆静吐芬芳的兰花和一些尚未开花的不知名的亚热带植物。

正在赵彦昊安排大家的住所的时候,一个头戴黄色?布的官员领着二十名红头巾的差役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见到赵彦昊纳头便拜。

赵彦昊倒是在琉球见的磕头多了,便也无所谓了,“都起来吧。”

原来领头的是琉球的馆务司的都通事周国盛,是个琉球出身的久米村人,带着的一帮差役住在天使馆外,负责册封使一行的起居事务。除了馆务司外,还有承应所、掌牲所、供应所、理宴司、书简司、评价司,分别负责天使馆内的设施修缮、食品的供给、书帖的来往等等。其他六司则是每司通事一名,差役三名。

这里的设置,其实和京师的怀远驿颇为相识,琉球在政体制度上算是汉和混合体制。不过在表现上,还是华夏文明的影响更多一些。

周国盛万分恭敬,带着谦恭的微笑连忙吩咐手下的差役供应的各色食材搬了过来,种类之繁,让人直看得眼花缭乱:除了具体到每人几斤供应的面米、生猪、生羊、活鸡、瓜果蔬菜,酱、油、盐等各色调料外,还有章鱼、海星、海胆、海鳝、各种螃蟹、扇贝之类的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刚刚从那霸、泊港运送来的鲜活海鲜。

鲜活海鲜除了在元老院治下之外,甚为少见。赵彦昊大觉趣味,在几筐海产品上来回查看,又从海产品中随手抓起了一条三尺长短的黑色细长海生物的尾巴,“这是什么?摸起来倒是滑熘熘的?”

“回禀大人,此乃是海蛇……”

“纳尼?”赵彦昊想到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被海蛇毒死的人的稀奇古怪的样子,连忙松手把海蛇丢了回去,“这玩意也能吃?”

“回禀使者大人,这海蛇颇为滋补,可做汤,有杀虫、疗痼、已疠之效,乃是专门为大人捕来的。”

“有点意思。”

赵彦昊对琉球国的服务态度总体来说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连伏波军的士兵每人一天有四升大米、三斤猪肉的供给,这对囊中羞涩的琉球来说是相当大的手笔了。

正在这时候,一个红头巾的差役跑进来,俯身在周国盛耳畔轻声说了几句,接着周国盛满脸谄笑道:“使者大人,今日乃是初五,敝国有二位官员前来作陪……”

“噢?这二位现在身在何处?”

“方才使者大人在天使馆中散步之时,二位大人已经到‘听海楼’静候了。”

琉球人只有两餐的习俗,不过为了照顾使者的习惯,今日特意加了一餐,赵彦昊心想这琉球国倒也是会办事,便叫上几个归化民干部一起去,“很好,前面带路吧。”

“遵命。”

周国盛引着众人来到天使馆的院落最西侧一栋虽不加装饰,却看起很是精致二层中国式小楼,门匾上写着前两年明朝册封副使杨抡所书的“听海”两个大字。

顺着黄杨木镶地板的楼梯走上小楼的二层,只见四面的隔扇全部打开,楼前没有其他的高大建筑,琉球岛间的景色一览无余,远处山上的建筑在云气间时隐时现,微风吹拂,亦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两个琉球的官员连忙走上前来迎接:年长的官员看起来七十多岁,须发尽白,头戴紫色?布,身着大青袍,脚上踏着一双木屐;年轻的官员看起来不到二十岁,八字眉,未到弱冠年纪所以只是歪梳着的发髻上插了一根金钗,却穿着大绿袍,地位看似在年长官员之上。

“羽地按司吴象贤叩见上国使者。”年轻人倒是先自报家门。

“仪间亲方麻平衡叩见上国使者。”接着年长的官员也回禀道。

“麻平衡?”赵彦昊一下子有了兴趣。这位麻平衡本是真和志切间仪间地头,不过却对农业极其感兴趣,因此曾经向野国总管学习种植甘薯的方法,并且推广到整个琉球;在琉球征伐中和尚宁王一起被萨摩军队掳掠至日本后,也不忘向两位日本的女性梅千代和实千代学习木棉的种植方法,并且在德川家康将琉球君臣释放回国后,将棉花的纺织技术带入了琉球。之后他还专门派人前往福建学习并且普及了黑糖的制造技术。

不过,他虽于琉球的农业生产发展有过大功,这黑糖技术传入却给琉球人带来了无穷的灾祸。萨摩藩将琉球黑糖视为奇货,强行割占了盛产甘蔗的奄美大岛,将岛上十五到六十的男性和十五到三十的女性全部征为“作用夫”,实际就是萨摩藩专门用来种植甘蔗的“农奴”。奄美大岛和周边岛屿的稻田全部用于改种甘蔗,用来制做黑糖。制成的黑糖被运往日本高价出售。岛民因为粮食不足,不得不以红薯和苏铁的果实充饥。苏铁果有毒,许多人因为烹调方法不当中毒死亡,当时被萨摩直接统治的琉球北方五岛成了“苏铁地狱”。

他要是知道因为自己的“成就”成了百姓的“地狱”,不知道有作何感想。赵彦昊心里暗暗感叹。

这个时候北方五岛已经被割让给了萨摩,纵然知道同胞受此磨难,也只有束手无策。这大约就是身为小国的悲哀。说起来,古代华夏的朝贡体系,倒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少小国能维持自己的国体。至少琉球就是一个例子。

赵彦昊感慨归感慨,元老院在琉球设置贸易领事馆,商船补给自然是少不了各种农产品,琉球的气候倒是比较适合种植瓜果蔬菜,可惜琉球本土出产的蔬菜品种并不多,也不符合元老们的胃口。这样,在琉球推广从临高带来的蔬菜品种少不了要和懂得农业而又身处高位的麻平衡进行合作。

“请使者入席,”吴象贤连忙作揖请赵彦昊一行人入席。

“客气。”赵彦昊也叙礼落座。一干人安坐完毕,赵彦昊坐了首席,吴象贤做主陪,麻平衡做副陪。其他的归化民干部纷纷入座。周国盛官职太低入不得席,就出去张罗酒宴的事情去了。赵彦昊四下看了一下,桌子上摆了几样时令果品和点心,无非是芭蕉果、柑橘,三月果子、沙翁、光饼、花松圆饼之类。

吴象贤一声吩咐,几个五六个红头巾的差役便端着小酒壶过来斟酒。

“请使者用酒。”

这酒看起来有像白酒,但是颜色却要澹一些,不过酒香却更为浓郁。赵彦昊喝了一小口,米香醇厚,圆润上口。吴象贤一边介绍,赵彦昊才知道这就是琉球的特产:泡盛酒,酿酒的方式、原材料的香米都是与暹罗贸易的时候引进的,不过琉球人使用本地的黑曲菌进一步改进,形成了这种作为对中对日贸易的重要贡品。

赵彦昊觉得这还挺有特色,可以买一些回去给好这口的元老们尝尝鲜。随后他也让赵葵端来两瓶国士无双——虽然国士无双远销海外,不过远远供不应求,吴象贤也仅仅是前两年明朝册封使杜三策来的时候,作为贵族子弟在宴会上喝过一小杯,酒味纯净甘冽,更是没有一点杂质。吴象贤看到真正的澳洲人毫不客气的在小宴上就随便拿出两瓶,不由得大喜。顿时酒桌上的气氛就活络了起来。

赵彦昊又吩咐赵葵再端上几瓶橘子汽水。麻平衡活了一大把年纪,倒是从来没见过这种冒着泡的饮料——光是用铁丝捆绑,盖着木盖的厚玻璃瓶子在琉球人看来就已经非常稀罕了。吴象贤虽然没能喝过,不过他倒是在萨摩藩留学的时候,在那里听说过长崎那里有华商贩卖澳洲人的橘子汽水,价格及其昂贵。

吴象贤心想澳洲人真是好大的手笔,若是琉球真能傍上澳洲人这棵大树,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他读了不少来自大明的书籍,打心眼里不相信澳洲人和他们口口声中的“大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过,当不少琉球王公贵族都一筹莫展,尚丰王甚至自欺欺人的装病让王子尚文去迎接册封使之时,他却对澳洲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马上从鹿儿岛乘船赶了回来,申请作为“大宋使者”的宴会陪同人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