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四百九十八章:王珏与望远镜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四百九十八章:王珏与望远镜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匠作营在军营的正前方,是一个全部用条石修建的大院子,距离河水更是只有咫尺之遥。

这里正好是一方高台,距离水面的高度足足有了两丈多,因此也是不怕河水暴涨,淹没了匠作营的。

一行人进了匠作间,这里面正是乒乒乓乓的声响不断,王在晋并不是第一次进入营造的坊里,但是,像郧阳营的匠作营规划的这么整齐的,反倒是第一次见到。

只见整个围墙内,大约是一个占地几十亩的缓坡地段,在最门口是那种粗料的打造区域。

一车车经过粗炼的钢材,被工匠们运来了这里,然后被打造成了各种刚坯,然后又被送往下一个厂区。

“这些铁锭是从哪里来的?”

王在晋不得不扯着嗓子,才能让身边的人听清楚了。

王勇开口道:“上游有铁矿,然后我们用小船用到了一处地方之后,然后就地设立了冶炼炉,炼制出了粗胚之后,才是运回了这里的!”

张书堂带着一众人去了炼制猎枪枪杆的车间里面。

“王勇,那徐骥先生在哪里?”

“伯爷,这边!”

王勇带着众人朝着一边的一个高台走去。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这里竟然是起了一个远远超过了围墙的高塔。

这高塔竟然只是实木搭建,然后在上方是一个很是空旷的地方,乍一看,很是像是那种瞭望塔。

“这是?”

张书堂惊诧的很,这匠作营正是在兵营之外的,按理说应该是不会在这里另外修建了一座瞭望塔的。

王勇解释道:“徐先生与最近在鼓捣一种新东西,据说是要将水晶磨制成为一种很是奇特的东西,徐先生与王珏先生的已经是忙碌了十几天了!”

张书堂当即道:“走去看看!”

王珏到来的消息,张书堂早已经知道了,甚至还是给王勇来了书信,然后让他酌情安排的。

当然,按照张书堂的一贯作风,只要是能够证实了自己能力的,在郧阳营都能得到一个好的出身。

王在晋听着两人的对话,然后询问了一边的小吏,这才是惊呼道:“你们说的徐骥可是徐侍郎之子?”

张书堂笑道:“王老知道此人!”

王在晋叹息一声:“他父亲素来与汤若望走得近,学习的都是西洋的法子!”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一个世代官宦的人家,张书堂才是没有感到惊起了。

若是一个穿越者,知道了这个大明,竟然是丝毫不像是史书上面的记载的那样的刻板,甚至知道了这时候的大明,就连全世界的地图也是有的,也不知道会有了怎样的感想!

徐光启等人,是西学的先锋,甚至后世的几何代数等的定义定律,几乎全都是这些人定名的!

而徐光启与王在晋同朝为官,这人知道徐骥的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

众人上了顶层,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正是在鼓捣一个圆筒子一样的东西呢!

见到一群人到来,徐骥抬头看了王勇一眼,然后才是说道:“王兄这些人是?”

而一边的那个青年则是没有看到一样,正是拿着两个透明的东西,正在观摩着。

张书堂看了王珏手中的水晶一眼,开口道:“这是水晶还是玻璃?”

人们总是以为此时的玻璃应该是叫做琉璃才是,实际上是不然的,在此时之前几十年,湖北出了以为医学大家,叫做李时珍。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有言: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此时,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此时,还没有到了大块玻璃制作的办法面世的时候,是以,这时候的透明玻璃可是极其罕见的。

华夏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玻璃的制作方法,甚至在随国更是有着随侯珠这样的春秋二宝。

但是,因为烧制玻璃的泥土若是带了铁,哪怕只是微亮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

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

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也就是最早的透明玻璃了。

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黄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黄色。

此时,大块的玻璃制作办法还没有面世,就算是纳夫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办法之后,更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被意大利给封锁了起来。

是以,这时候若是想要找到透明的东西,要么就是价格昂贵的水晶,要么就是碰运气一样,在无数次试验之中,得到一些不太纯净的白玻璃。

此时,看着王珏手中拿着的水晶,张书堂笑道:“这是水晶还是玻璃?”

王勇正要介绍张书堂给他们认识,那王珏却是笑道:“这是水晶,玻璃虽然有着少量的透明体,但是那玩意的价格比水晶还贵,还没有水晶好使的!”

张书堂笑道:“你们这是在做千里镜?”

两人一楞:“兄台也知道千里镜?”

张书堂哈哈一笑:“西洋现今有着一个新鲜的东西,这东西就算是在西洋,也是刚刚才有人制作出来的,他将水晶磨制成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然后发现能够看清楚很远的东西!”

两人顿时愣住了,西洋学派在大明可是一个很是少见的学派呢!

实际上就算是这一群人之间,他们两人有一些并没有见到过,但是,却都是听说过的。

尤其是徐骥。

以徐光启的地位,整个西学派几乎都是以此人为首的!

此时,见到张书堂竟然是如此的年轻,偏偏两人还都不认识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