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四百二十五章:崇祯初闻南阳事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四百二十五章:崇祯初闻南阳事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崇祯哈哈一笑:“皇嫂说的是,朕啊,只盼着能够赶走了达子,然后在平息了山陕的灾民,那朕就算是去见皇兄也是能够挺起了脊梁了!”

一说起先皇,张太后便叹息了一声。

他此时不过是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如花似玉的时候,哪知道竟然……

先皇的早早故去,让他一个人守在这冰冷的寝宫里面,尤其是到了这北方的冬季,更是难捱啊!

崇祯见到皇后的脸色不对,当即道:“皇嫂,有一桩趣事,朕却是想要说与皇嫂听的!”

“是何事,竟然让陛下也是喜不自胜了!”见到崇祯的脸上是按耐不住的笑意,张太后当即道。

“那郧阳营的张书堂,不知道皇嫂可还记得?”

“就是那个旧岁被打了板子的?”张皇后笑问道。

他的眼角已经是出现了淡淡的鱼尾纹,这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后现在的太后来说,可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崇祯心中一痛,脸上却是笑道:“皇嫂的记忆就是好,正是那厮!”

“哦!”张太后来了兴致,当即开口道:“这厮莫不是在北方又打了胜仗了?”

“哪止是胜仗哟!”

崇祯当即笑道:“这个天杀的,却是将皇太极给玩在了手掌心里,他围了皇太极的长子,然后活捉了后金三千多接近四千镶黄旗的旗丁,真正的那种甲兵的旗丁,甚至就连豪格都被捉住了呢!”

“啥?”

张太后大奇:“这么厉害?若是哀家记得不错,这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吧?”

“正事呢!”崇祯笑道:“这厮啊,将这些人抓了之后,全部给废掉了手筋,然后还给那些坏了咱大明女子的旗丁给判处了宫刑,其中就有豪格!”

“噗!”张太后正在喝水,顿时笑喷了。

“这也是一个妙人,那后来呢,那皇太极岂能善罢甘休了?”

“不甘愿又怎样?”崇祯笑的很是开怀:“他打不过张书堂啊!”

“这家伙,不但是给人家废了,更是又以交换为由,欺骗皇太极放了掳走的十几万百姓,然后还给他一个废掉的太监了,也不知道那后金有没有司礼监,若不然这豪格倒是一个这般的人物!”

崇祯指了指自己身边正在斟茶的王承恩一下。

张太后掩嘴轻笑,那一张淡宜的脸上,巧笑倩兮,顾目盼兮,这一份娇弱与英姿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养殖,只让人恨不得将他搂入了怀里了!

“陛下何不在给予后金国书的时候,建议一番?”

崇祯大笑:“嫂嫂说的是,朕啊,还真的要在大战平息之后,给皇太极这样建议了!”

嫂叔两人说的正欢,王承恩却是见到一个小太监正在朝着自己招手。

这家伙是什么监的小太监来的?

王承恩有点记不清楚了,大明虽然是裁撤了很多太监,但是这时候后宫里面的太监宫女还是有着两千多人的。

而且最关键的一条是,虽然是裁撤了太监,但是皇宫里面的各种内监,都是需要运作的,是以,往日那太监下面都是有着一些小宦者做事的,但是这时候很多不重要的内监,就这剩下了太监自己了!

所谓太监,正是内宫里面有着品级,有着事务的宦官头子,这些能够被称呼为一声太监的,位高权重的,如王承恩、魏忠贤这样的司礼监禀笔太监,别说是内宫了,就算是朝野也是有着强大的实力的,小的如某些小宫殿的管事太监,手下只有三两个宫人。

王承恩见到陛下与太后聊得正欢,他微微欠身,然后徐徐后退,到了偏僻处,然后招呼那小太监过来。

“什么?”

王承恩惊呼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老祖宗,小的哪里敢欺骗您,这是刚刚才传回来的消息。”

王承恩摆摆手,让这厮下去了,然后他朝着崇祯走去,不过是转眼之间,这厮脸上的震惊就恢复成了常态。

他垂着手,微微弯腰,站在了崇祯的身后。

“可是又发生了什么?”崇祯开口道。

张太后看了一眼王承恩,然后笑道:“既然陛下有事,便回去吧,朝中需要陛下张总呢!”

崇祯瞪了王承恩一眼,这急忙道:“陛下,是南阳那边的消息!”

“发生了什么了?”崇祯心中一紧,下意识的看了张太后一眼,却是继续道。

王承恩一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了,陛下难得高兴一下,自己若是扫了兴,却是罪过了。

眼看着陛下忧愁万分,也就是自从京师之围被解了之后,皇帝才是多了笑容,此时王承恩也是不想让崇祯扫了兴头。

他开口道:“陛下,是南阳官场上面的一件小事。”

“你这厮莫非皮痒了不成,快说罢!”崇祯见到王承恩的样子,就知道真的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刚才听闻是南阳出了事,差点没让崇祯蹦起来。

自从达子撤了京师的围困之后,朝廷才是知道了山陕流民的消息,那杨鹤办事不利,却是要为这件事负责的,是以,他自己上疏请罪,然后刑部这边的判决是处死的。

但是杨鹤的儿子杨嗣昌,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然后此时正是巡抚都御史,然后他上疏请求自己代替父死。

虽然按照刑部判处了杨鹤是处死的,但是此时的皇帝却是有着能够减免处罚地权力的,虽然朝臣一样是可以奉还皇帝的决定。

但是,有了杨嗣昌以身代父死的孝道,就连与与杨嗣昌一贯不对付地东林一党,也是不敢反对的。

杨嗣昌闻讯后三次上疏请求辞职,以代父罪。

崇祯帝免了杨鹤的死罪,而改戍江西袁州充军,然而却没有让杨嗣昌辞职,还多次温言抚慰,激励他尽职任事。

虽然这时候陈奇瑜与洪承畴两人一左一右的顶了上去,暂时是让流民的气焰没有那么嚣张,但是……

当崇祯听到是南阳出了事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莫不是流民出了商於古道,进入了南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