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宁锦报功崇祯轻笑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宁锦报功崇祯轻笑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当然,崇祯实际上给予张书堂的,也只是一个虚荣罢了。

崇祯给了张书堂一个昭武将军的散阶官职,当然虽然按照这个官职是不能成为郧阳府的守备的,但是,张书堂一贯都是低阶高配,况且他原本只是从五品的武略将军,这一次可是等于直接升了五级了!

实际上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我称之为“讲台效应”。

正如学校里的学生,在课桌下做一些小动作,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站在高处讲台上的老师虽然不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却是将你的动作收入眼底的。

在社会上一样是这样,上位者因为掌握的渠道对于底层来说就是站在了讲台上,是以所作所为很难隐瞒上位者。

掌握了大量资源的上位者,因为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使得在看待底层的事物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先天的“讲台”,是以,对于底层的动向,上位者实质上是一目了然的。

虽然出于某些顾虑与考量,上位者不讲出来,但是先天的这种阶层的压制,是得底层的动向很难隐瞒上位者。

张书堂已经算是掌控了郧阳全府的事情,对于崇祯来说,并不是秘密的。

他本来就已经布置了棋子,准备利用曾阿牛这个小棋子,来搅合了张书堂的谋划,只是,此时张书堂的所作所为,却是让崇祯选择了无视他对于郧阳的掌控。

王在晋的话语已经深入崇祯的内心,他已经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是张书堂不曾背叛了大明,不过是权力罢了,给他又如何?

这时候的大明,总督可是不再是一个稀罕的事物了,不管是辽事、还是三边,崇祯早已任命了数个总督数处的将吏所在,既然如此,不过是一个山区,一个不是大明腹心钱粮的所在,又能翻起了多大的浪花!

再说了,张书堂做的再过,还能比东林的危害更大吗?

他的祖父万历皇帝,就能够容忍了东林一脉,要知道东林在支持他的事情上,可是比不得张书堂的,既然如此,莫说是一个郧阳府了,就算是郧阳抚治又如何?

大明屹立两百五十余年,何曾因为疖藓小患而伤了国本了!

况且这一次,若不是这个当初因为些许愧疚而许诺陈奇瑜与王在晋的小吏,这个只是一个从五品的散职,这个不过是一个因为理会错了他的意思的郧阳守备,这一次辽东的祸害,还不知道要霍乱大明多久呢!

实际上对于崇祯的攻歼虽然很多,但是有一件事是不得不称赞此人的。

历史上的宁锦祖大寿曾经在石砫秦良玉带兵到来的时候,在永平等地与秦良玉抢功,更是被秦良玉直接告状到了崇祯这里,但是,崇祯却是依旧是原谅了祖大寿,甚至连呵斥都不曾了。

这个素来以刚愎自用被人认知的君王,实际上哪里有史书上表现的那么不堪了!

要知道,就算是后来的东林因为袁崇焕的倒台,而被崇祯抓住机会,清理出了朝局,但是,在东林人的记载中,也是很是对于崇祯的作为认可的。

然则,国人素来都是盖棺定论者,对于一件事一个人的评价,最终的成败却是评判的大头。

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王朝,哪里是一加一就是二这么的简单了啊!

实际上今天的朝会,崇祯与诸臣并不曾谈论了什么高深的东西,今天是正旦,若是平常的年间,几天的崇祯是要与朝臣、与贵人们同欢的,但是因为去年大明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朝廷这些天正在清点诸臣的功勋,使得就算是在正旦这个日子里,崇祯与他们依旧是在商量朝事了。

到了天色将晚的时候,祖大寿的信使到了皇宫。

崇祯微微蹙眉,让他开口了。

“启禀陛下,微臣该死,祖将军让微臣带队送回的建州贼酋的首级,因为在半路上遭遇了达子的余部,使得微臣未能将这些首级护送回京……”

崇祯嘴角抽了抽:“此非战之罪,且去吧!”

他挥手,就要呵斥那人退下,但是这小将却是继续道:“不过幸得将士们奋战,是以也保护住了一部分达子的首级,微臣已经带到了城外,还请陛下允许将士们进京献上露布了!”

崇祯皱眉:“还有多少达子的首级?”

实在是张书堂等人给予崇祯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那永定门外的达子首级,就算是兵部所有的吏员全部都去辨认了,但是就算是这样依旧是才辨认出来了一万多枚,就这剩下的首级还是堆积如山一样。

也就是此时是冬季,若不然怕是还要爆发瘟疫呢!

那宁锦所部的小吏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等无能,仅能护下不到一百的达子首级!”

崇祯笑了,百十枚达子的首级,对于崇祯来说,此时根本就不够看!

要知道人家满桂等人的联军,不过是一场遭遇战,就给他送回了数千枚达子的首级,甚至兵部不得不安排人在城外布置了大型的石灰场,用来保存达子的首级——他们没有人力前来辨认啊!

大明对于战功的核算可不是虚假的玩意,要知道这时候的大明可不是南明那个一切都失去了规矩的政权,单单是一个首级的辨认,兵部这边最少都是需要三四道手续,莫说是杀良冒功了,就算是达子的平民百姓,兵部的司吏也能准确的给你认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毛文龙所部就算是杀死了上千的达子,但是兵部派出的司吏却是只承认杀死达子士卒几十人的原因所在了。

至于说的杀死汉人百姓,冒充达子的首级……

呵呵,用脚趾头就知道可行性有多少了!

达子是会剃发的,汉人却是没有这个习俗,是以达子的脑袋上多多少少的都有剃刀造成的伤口,再说了,就算是现剃的发辫,却是也经不起兵部司吏的验证的。

是以,在崇祯十七年上吊之前,整个大明对于杀敌军功的核算,简直是严格到了极致的地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