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横冲直撞闯大明 > 第两百六十章:王在晋言利弊

横冲直撞闯大明 第两百六十章:王在晋言利弊

作者:酒中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11:30:48 来源:笔趣阁

眼下经过郧阳营等将士的苦战,这一次后金眼看是就要退走,这时候能够听一听这个下野的前辽东经略的看法,向来是对着朝政有着很大的益处的。

毕竟兼信则明么!

王在晋产感叹一声,开口道:“陛下愿意听我这个老骨头唠叨,老臣心中甚是欣慰!”

王承恩已经拿来了大氅,给崇祯披上,崇祯低声道:“给他拿一个保暖的毯子!”

王承恩自然是照办,不多时就给王在晋递了一个锦被过来。

王在晋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于是谢了恩,赶紧将自己哆哆嗦嗦的身子裹上,这才觉得好受不少。

“陛下,臣做了二十年的封疆之事,满朝上下,似臣这样,从实务做起来的老臣却是没有几个了!”

崇祯点点头,这是实话。

王在晋见到崇祯认可,遂继续道:“臣曾经数次与先帝明言,朝廷上的事情,到了底层就会变了样,比如辽饷!”

崇祯一楞,辽饷可是为了平定建州事宜,这才临时加派的,虽然已经加了很多年了。

仔细算起来从万历四十六年,加派辽饷开始,至今已经有了十三年即将十四年了啊!

王在晋苦笑道:“陛下,老臣这一年以来,住在京师之所以不曾离开,就是在反思自己,反思朝廷这些年来的政策,也著了几本书,回忆老臣这一辈子的过往!”

崇祯豁然起敬,这个老臣虽然自从夺官之后,也曾参与朝政,甚至还与陈奇瑜一起,推举张书堂成为了郧阳守备。

但是,似他这样在没有官职在身的时候,还忧心朝政的,却是不多见啊!

历来的大臣,哪个不是被夺了官职,要么呆在京师等待复起的机会,要么就是联络乡人党人,为自己的复起造势,也唯有此人能够静下心来,编书修撰了!

“老卿家既然提起了辽饷,想必这里面确实有话要说吧!”

崇祯开口道。

王在晋长叹一声:“陛下,万般言语,老臣不知该如何说起,臣当年在宁锦提起的修建八里铺长城之事,虽然草率,但是老臣这一年来静心苦思,确实觉得臣依然应该坚持己见的!”

王在晋沉默一阵似乎是陷入了回忆,少许之后,才继续道:“陛下,臣万历二十年,就在实务上干了,这些年来臣督办过防备海寇,守备海疆,地方练勇,臣二十年的时间内,做了五省的地方官,(此时大明只有十三省道),做了山东巡抚,做了河道总督,做了辽东经略,做了两京兵部,臣从地方做到了中央,对于朝廷的弊端,臣知之甚详啊!“

崇祯起身,正色道:“老卿家,今日朕便于老卿家促膝长谈,还请老卿家知无不言!”

他对着一边的王承恩吩咐道:“置办一桌酒菜,朕今日要与王卿家彻夜长聊。”

王晨恩亲自去了。

王在晋长叹一声,眼前的少年天子,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他就算是再犟,也知道进退啊!

“陛下!”王在晋痛苦的摇摇头:“陛下可曾知道,朝廷征发的辽饷,每年加征三百万以上,陛下可曾知道整个大明能够征收上来多少?”

崇祯摇摇头:“每一次朝臣都告诉朕,民生多艰,不可轻征,难道老卿家还有不同的意见?”

“哈哈!”王在晋悲沧的苦笑一声,他低下头,用布满了老人斑的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良久之后,他再次抬起头来,却见早已泪流满面:“陛下啊!臣出身河南道的小民之家,家中不敢说贫寒,但是臣中举的时候,家中唯有旱地百亩……”

“陛下可知道,现今辽饷已经征发十数年,老臣得家中书信,我等有功名者,可以免除田赋,陛下可知道,就在老臣家乡,土地价值每亩一等田不过是八两银子,但是,这些年的加征已经超过了十五两了啊!”

“怎的可能!”

崇祯惊讶的豁然站起!

“而今的辽饷不过是只有九厘银子罢了,莫提之前还不到九厘之多,便以九厘来计算,十三年来也不过是一两一钱七厘罢了,哪里有十五两之多呢!”

王在晋满脸的苦涩:“陛下啊,臣曾经数次与先帝明言,而今之官吏,纵然是朝中下放的地方的任务只有一百两,到了底层,平摊之后便有了一千两,一万两,朝廷送往地方的银两,就算是陛下批了一万两,出了京师的时候还有七千两便已经不错了,若是到了地方,到了士卒的手中,总数能够合上来三千两,便是诸臣清明了……”

崇祯一双手已经紧紧地撰了起来!

他相信王在晋的话语,这人乃是出了名的河南人的性格,倔强的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若不然当初在辽东的时候,也不会被人排斥了!

他年轻而苍白的脸上,蓦地布满了血丝,一双眸子里全是怒火。

王在晋已经老眼昏花,房间里只有一盏豆油灯,是以他更加看不清楚崇祯的脸色。

他继续道:“老臣当初在辽东的时候,认为时人常用的修城推进之法,有着太多的弊端。

且不说这些城池能否修建到了沈阳,困死建州了,但问陛下,宁锦防线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朝廷每年耗费在宁锦的银子,平均一下每年也超过了四百五十万两,若是加上辽东当初耗费,单单是一个建州,便已经耗费了大明一万万两白银!“

崇祯一楞,他从来没有想过将辽事所花费的白银综合起来计算,此时王在晋如此说,崇祯忽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中间的勾当,也就是这个已经丢了官爵的老人,这个自己忽然出宫,遇到的老人,才会如此细心的给自己讲解了!

王在晋长叹一声:“陛下啊,辽事一坏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

崇祯点点头,是啊,辽事就是压在他心头的一根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