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九十八章 得意楼

抢救大唐 第九十八章 得意楼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李梦祈终究还是同意了,李泰初亲自给李梦祈男装,然后两人带着面具,在晚上来到了平康坊。

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自北向南)第五坊,东邻东市,北与崇仁坊隔春明大道相邻,南邻宣阳坊,都是“要闹坊曲”。而尚书省官署位于皇城东,于是附近诸坊就成为举子、选人和外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

当时地方各方镇驻京办事处叫做进奏院,崇仁坊内有进奏院二十五个,而平康坊内就有十五个。

平康坊和崇仁坊夹道南北,考生和选人每年少则数千,多至数万人,云集京城赴选应举,上述两坊“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因此平康坊成为诸妓聚居坊曲自可想见。

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二载:“长安有平康坊者,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因为平康坊地处城北,又称为“北里”。

举子们在考试之前,总是喜欢到教坊游荡。

教坊的女子“多能谈吐,颇有知书言语者”,她们“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应对非次,良不可及”。

平康坊诸妓隶籍教坊,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歌舞、诗词、乐器等训练,供奉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喜好吟诗弄文的皇室官僚贵族士大夫,经常要应召供奉和侍宴,她们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也比较高。

因此赴京赶考的举子在温柔乡中一旦找到知音,便会萌生出真挚的爱情,唐传奇《李娃传》,描写的就是一位进京赴考的举子,与平康坊名妓李娃演绎出的旷世艳情。

而《霍小玉传》中的李益是新科进士尚未得官,属于留京待选,也寓居在妓女霍小玉家中。

霍小玉传,基本上就是一个痴情女和负心汉的故事,没详细说的必要,悲剧收场罢了。

李泰初算了算日子,若霍小玉传真的是史实,那么霍小玉现在可能还没有出生。

《霍小玉传》作者蒋防是唐宪宗时期的人,当时李益还活在世上,造谣的可能性不大。

后来的事倒是可以说一说,李益因为这等负心行径受到当时舆论的普遍谴责,自己的内心也留下了阴影。

《霍小玉传》《旧唐书》等书记载李益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不放心,出门要把妻子绑起来,甚至脱光了用浴盆盖起来才放心。

李益心中的道德法庭,大概便是这样对他自己做出了判决吧。

不过,李泰初并不满意,所以,李益的诗,他丧心病狂的全部抄了。

比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又比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边塞诗,全抄!

李泰初都觉得自己丧心病狂了。

其实他还想抄李贺的,那个被称呼为诗鬼的男人,实在是非常对李泰初胃口。

不过,他终究还是放弃,大概,他对李贺有信心,哪怕历史大改,属于李贺的光芒,依然会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开来。

华夏千载,李泰初首推李白,其次便是李贺。

他们两个诗中的那种浪漫,深深地吸引着李泰初。

李泰初只恨,恨李白现在在江南烟雨中,而李贺还没有出生。

不过还好,他不急,李白就算按历史上的轨迹,也还能活十二年,等自己改变历史轨迹后,肯定能活更久。

百岁不可能,按李白喝酒的习惯,七十古来稀应该差不多了。

李泰初在面具下的嘴角上扬,勾勒出一丝笑意。

如果,能让李白的生命,往后延长,哪怕只是一点点,李泰初也觉得很开心。

他是天上的谪仙,能多留些年,看到一个更加强盛的大唐,肯定还会留下几首足以流传千古,与华夏文明同辉的诗吧。

这就很好了,非常好,李泰初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不也是为了这个吗?

李泰初带着白色面具,带着李梦祈,行走在北里中。

李梦祈脸上并不如李泰初般,只是单纯的白色,而是一张黄金打造的面具,这是将作监大匠打造的,世界上只有这一张,独一无二。

大概,李梦祈也没什么遮掩的心思,不然不会戴这张面具。

真正要遮掩身份的,还是李泰初,所以他穿得异常严实,脸上的面具更是密不透风,只有两个眼睛露在外面。

二人行走在北里中,显得十分的怪异,李泰初一身儒袍,内着皮甲,腰配横刀,显得有些胖硕,而且很热。

旁边的人们都向二人投来奇异的目光,不过倒也没人多管闲事。

二人走在北里,东张西望了好久,李泰初才低声询问道:“话说,北里最大的,那个,在哪里?”

“不知道。”李梦祈低声回应了一句,清脆的女声难以掩饰,因此她说完不知道后,便沉连忙闭嘴了。

而李泰初,他看着北里来来往往的人,陷入了苦恼之中,这算怎么回事啊……早知道,就带个熟悉地形的人来了。

“走吧!”李泰初叹了口气:“走到最繁华的地方,随便挑一个。”

“好。”李梦祈用故作低沉的声音回答了一句。

然后两个人绕啊绕,把北里繁华之处绕遍了,然后发现,属一家叫“得意楼”的,生意最好,人最多。

李泰初看了看,发现得意楼前,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好像正在等人,于是便走了过去。

老者衣着素朴,看样子应该是一个诗人,李泰初行了一礼,道:“老丈,某第一次来,疑惑颇多,请问这得意楼为何如此热闹?”

那老者看着戴着面具的李泰初,眼中闪过几丝趣意:“这得意楼今天刚好有诗会,因此热闹,还有几个大诗人到场,你等一下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李泰初微微一愣,他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巧?

其实他不知道,这北里,每隔几天就有一场诗会,他来的,着实不算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