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七十章 尺带珠丹的回忆

抢救大唐 第七十章 尺带珠丹的回忆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李泰初是真的觉得,李隆基的钱与其给杨国忠,安禄山他们,还有自己享乐外,还不如花在解救奴隶上面,起码能让更多人好好的活着。

在这个世界,让人好好活着,其实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战争仍然在继续,杀戮和救赎,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在继续上演。

大唐的驿使,拿着银牌将消息传递到长安,而吐蕃的飞鸟使,也将战争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递到了布达拉。

布达拉宫,这座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宫殿,如今是吐蕃现任赞普,尺带珠丹的住所。

唐军清扫九曲部落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吐蕃。

尺带珠丹为了这件事情,更是大发脾气。

看着飞鸟使递上来的消息,尺带珠丹狠狠地将其摔在地上,这个男人,如今不过四十六岁,雄心壮志,在他心中勃发,他无法忍受这种耻辱。

他的眼睛,如苍鹰捕猎一般锋利的扫过下面的众人,他用嘶哑的声音,开口说道:“我们的军队,还要多久才能到达九曲?”

一个万户回答道:“赞普,还要一个月,三十万人太多了,我们正在调兵。”

“一个月?”尺带珠丹怒道:“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唐人能扩土千里了!你告诉我,还要一个月?”

众人低头,心中涌现出一丝不满,这些年,吐蕃在大唐手上可没占什么便宜,尺带珠丹的威望也越来越低,若不是去年去西域抢了那么多金银,尺带珠丹升了一波威望,如今也不会这么严厉的说话。

吐蕃之制,不同大唐,更多像部落的联合体,赞普一职更像草原可汗,全靠实力和威望维持。

尺带珠丹其实也过得蛮艰难的,和大唐的战争,胜少输多,他这个赞普也担上了主要责任,因此他现在有点急切,再输下去,他怕自己这个赞普迟早有一天会被人推翻,甚至是刀剑加身。

“半个月!”尺带珠丹的拳头狠狠地锤在桌子上,道:“半个月的时间,我不管你们有什么意外,族兵调动有什么困难,半个月之内,陈兵九曲,一定要挡住唐军,收回九曲!”

尺带珠丹冷冷的看着众多万户,大贵族们,道:“九曲,乃是进攻大唐的跳板,若失,我们将彻底失去进攻能力,大唐,将会把军队布置在我们的咽喉上面,狠狠地遏住我们,这次,唐军打着为西域诸国报仇的名义而来,你们应该记得吧,那些财宝,你们可是拿走了六成!”

众人心中一凛,不满之意顿消,尺带珠丹说的不错,他们可是拿了大头,九曲那里要是挡不住唐人,接下来会发现什么,他们都能猜到。

部落是他们的根本,要是自己的部落被破……众多万户,尤其是那几个部落就在九曲之后的万户也急了起来。

尺带珠丹看着众人的反应,显得非常满意:“你们还有意见没有?没有就快去!”

“是!”众人离开布达拉宫,立刻催促起族兵调动了。

尺带珠丹说半个月,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期限,半个月内,能调动十五万人左右到达九曲,那就算成功了,其他人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也尽快催促族兵开始行动了。

尺带珠丹站在布达拉宫顶端,心情十分糟糕,去年,他为什么抢劫西域?还不是因为这些年输给大唐太多次了吗!

有时候,尺带珠丹也有一些犹豫,和大唐反目成仇,到底是对是错?

吐蕃缺少信息来源,自然是看不到大唐盛世之下潜藏的危机,他们只能看到,大唐越来越强大,军力愈发强盛,吐蕃的土地越来越少。

尺带珠丹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老了,最近,他常常想起金城公主,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姐姐。

金城公主比尺带珠丹要大上许多,自从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他们之间更像姐弟,而不是夫妻。

当初,年轻的尺带珠丹对金城公主言听计从,可是,等尺带珠丹年岁渐长,金城公主韶华渐逝后……

尺带珠丹想起了好多年前,吐蕃的情况。

当年,自从松赞干布去世之后,吐蕃军政大权俱入国相禄东赞之手,这期间吐蕃开始向西北以及西南方向大力扩张,唐蕃之间为争夺吐谷浑故地爆发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结果均是唐军大败。

而后占据青海地区的吐蕃开始向河源以及西域对唐发动进攻,河源一带因名将黑齿常之守备有方,多次在主动防御之中大败蕃军。

局部形势扭转后的唐廷一举收复安西四镇,不想又于素罗汗山一战大败,因此双方在西域以及河源一带陷入势均力敌的相持阶段。

唐蕃两国的矛盾点逐渐聚焦于西南方向的南诏诸部。

就在吐蕃赞普器弩悉弄解决掉权臣论钦陵及其代表的噶尔家族势力,亲政之后决议于西南方向与唐朝争雄之时,

长安四年(704年)器弩悉弄在征讨吐蕃属国尼婆罗门时死于军中,吐蕃国内顿时因王位争夺而陷入混乱。

《旧唐书》载:“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人畜疲疠,财力困穷。”

处于内忧外困之际,器弩悉弄之母力挽狂澜立其子赤德祖赞为赞普,并担忧唐乘其败,于第二年迅速遣使赴唐请婚。

那赤德祖赞,就是尺带珠丹的别名。

当时的唐朝正处武后与唐中宗权力交接之际,此外北境后突厥复叛,东北契丹、奚更等同时起兵响应,因此当吐蕃使者携礼到达长安之后,唐中宗便许以金城公主入藏和亲。

金城公主作为中宗养女皇室宗亲,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于是只能默默地遵从。

再次登临宝位的唐中宗仍难掌控大权,国家的权力被为其复辟出力极多的韦后、太平公主等人瓜分。景龙三年(709年)十月,吐蕃遣大臣尚赞咄明悉猎等人赴长安迎亲。

唐中宗本欲以熟悉吐蕃情况的侍中纪处讷为使,熟料纪处讷依仗韦后亲近以不熟边事多番拒绝。

中宗又欲令中书侍郎赵彦昭为使,竟也被拒绝,最终只能遣左骁卫大将军杨矩充任使臣护送金城入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