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灭国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七十七章 灭国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大唐内阁改革,正在缓慢进行中,一封绝密信件,通过帝国中枢,经由火车转运,秘密送达了封常清手中。

“……”封常清看罢信件,有一些沉默,旁边,一心腹将领问道:“节度使,这信……”

封常清看了看身边的众人,道:“这信是秦王写给我的,对你们倒是没什么保密的,大概内容是,秦王欲立内阁,以代三省,掌控国事,可以说,是群相之制,秦王说,我灭西域诸国后,可入阁。”

封常清的几个心腹将领互相看了看,有喜色,也有迷茫,一个将军连忙问道:“什么时候立阁啊?”

“大概还要几个月吧,现在正在调整各司,部的职务,确定阁部名单。”

“那我们可就得赶快了。”一个将军开口说道:“要是立阁之前,西域诸国仍在,那节度使入阁之事岂不是泡汤了?”

“无妨,倒也不用急。”封常清想了想,道:“阁部每几年就会换一次血,晚几年入阁也没事,只是,秦王殿下说,灭西域诸国……我觉得,话里有话。”

“有,有什么话?”一个年轻些的将军,有一些懵懂:“应该就是字面意思吧?”

“……殿下,没有给我一个标准……”封常清看着那将军,语气深邃的说了一句,然后陷入了沉思。

灭西域诸国后,就可以入阁,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

是全部……还是……

封常清觉得,自己得好好的揣测一下,那位的心思了……

与此同时,远在琉求(台湾岛古称),正准备发兵扶桑的高仙芝,也接到了来自长安的绝密信件。

内容和封常清的,其实差不了太多,只是里面的西域诸国换成了扶桑。

而且,里面还有一些异乎寻常的东西……比如李泰初东扯西扯了一段话:“贞观七年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园,戊午还宫。上皇(指唐高祖)置酒故汉未央宫。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

高仙芝总觉得,李泰初在暗示什么……

因为这段话,高仙芝召开了一场小型军议。

郭晞看罢,开口说道:“或许,秦王殿下在暗示,他想让扶桑国王跳舞?另外安庆绪那个余孽不是跑到了扶桑,而且据说还立国燕吗?或许,秦王殿下还想让我们把他抓回去吟诗作对也说不定。”

高仙芝点点头,道:“先按这个方向来制定作战计划吧,对了,我们还有多少人?”

“回禀将军,南征军本十万三千二百六十七人,在南洋,我们折损了一万零三人,还有六十三人不知所踪,再加上在琉求死的,失踪的人,我们还有九万一千三百六十四人。”

“嗯,十天以后,留两万一千三百六十四人驻守,带八万大军,兵发扶桑!”

“是!”众人轰然应是,然后开始安排起了出征事宜。

高仙芝留下了郭晞,和他讨论起了内阁的事情。

其实,之所以把郭晞留下,高仙芝主要还是为了探一探对于内阁,郭子仪会是什么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郭晞表示无奈:“将军,这件事情,我还得写信给我阿爷才是,我……也不怎么清楚。”

“嗯……你觉得,郭子仪将军会不会入阁?”

郭晞想了想,道:“应该会,阿爷一心为国,应该会同意入阁。”

“嗯……”高仙芝想了想,道:“现在距离终究是太远,这样吧,到时候我和你阿爷在长安聚一聚,谈一谈这件事情吧!”

“是,到时候,我为您和阿爷穿针引线。”

“可!好了,下去吧,该准备出兵了。”

“是!”

十天后,南征军如期出发。

当然,现在,他们不叫南征军了,而是叫征夷军,番号,自然还是没有的,大概扶桑打完以后,他们就得解散了。

当然,没有人担心征夷军解散以后,他们没有去处,事实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手染鲜血的他们,想退出军队可没那么容易,等征夷军解散以后,他们会被打散,再次进入到各个边军之中,他们的军籍上,也不会记载关于征夷军的内容。

再过百年,甚至只需要十年,征夷军就会变成一个传说,因为,没有人能查到,那些人进入过征夷军,征服过南洋和扶桑……

从琉求到扶桑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因此,两个多月时间也到了。

抵达扶桑时,正是六月中旬,登陆地点则是ながさきし,拼音为changqi,那个被代号“胖子”的和蛋轰炸过的城市。

和蛋并不是笔误,只是谐音……

当然,现在的changqi,还是一片农野风光。

征夷军的到来,大燕国很快就知道了,史书记载:“燕王震怖,征发扶桑之民百万,以原范阳,平卢之兵以为督战,面对征夷军,但有退者,杀无赦!燕国兵败后,据不完全统计,死于督战之人不下近万。”

燕国,终究还是失败了,燕军太少,不过万许,他们虽然依然强悍,可是他们面对的,是唐军,不是扶桑军。

而安庆绪征召的扶桑军,镇压扶桑人倒是没问题,但是他们面对唐军,完全就是不堪一击。

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打过正规军?如果人多就能赢,那淝水之战,苻坚能输?

前秦苻坚可是号称九十万大军,就算有水分,其中可上战场的,不说一半,五分之一总有吧?

然后,东晋只有八万北府兵。

十一月,北府兵五千夜渡洛涧(今安徽洛河),大破秦军前哨,斩秦将十名,歼敌一万五万。

然后晋军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东岸。

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又望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西)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

谢玄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的情况,及苻坚恃众轻敌又急于决战的心理,遣使要求秦军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决战。

苻坚则想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

然而秦军一退而不可复止,加以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

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

溃兵逃跑时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因而昼夜奔跑,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

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苻坚则是身中流矢,仅单骑而逃。

大燕,就像前秦,征夷军,就像东晋北府兵。

或许大燕比前秦强一点,但是绝对有限,毕竟这些扶桑兵……实在不是什么好兵源,而且连武器什么的都配不齐,他们比前秦军说不准还不如。

而征夷军,数量虽然只和当初的北府军一样,可是质量更强!

北府兵乃是流民兵,之所以战斗力强劲,那是因为,谢安,谢玄他们统帅强!

而征夷军,全部都是良家子,前身还是边军,论出身,比流民强不说,统帅比起谢安,谢玄,更加强悍!

高仙芝这个主将就不说了,光说你超过百人,能文能武的参谋们组成的征夷军参谋不,其统帅力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纵然如此,征夷军在征服扶桑时,死伤的人也不下三万。

扶桑更惨,那些被强征的扶桑军,死伤逾十万,失踪的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战乱而导致的流民,死在乱军里面的扶桑人更是一个未知数。

征夷军当然不会对百姓下手,可是那些兵败的扶桑军,对自己同胞下起手来可是毫不留情的,毕竟他们之前干的就是镇压的活。

征夷军也懒得管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攻破燕国国都,将安庆绪擒拿,送往长安。

五万征夷军,围三阙一,将燕国国都围住了。

剩下的一,并不是征夷军不想围住,而是因为,燕国国都临海。

这不是全部的大唐军队,不过,终究还是要留一些人把守打下来的土地,以及保护粮道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保护的,燕国之兵,几乎已经全在燕国国都里面了,这些都是安庆绪从大唐带来的精锐,也是他最信任的军队。

如今的燕国,也早就名存实亡了,扶桑各地,面对大唐的强势入侵,已经不再承认燕国的合法性了,燕国国都一下,扶桑必然全境臣服大唐,至于复国与否,那就要看扶桑国有没有聪明人了。

高仙芝用望远镜看着燕国国都城墙上面军容严肃的燕军,开口说道:“看来,这伪王是想在此地决一死战了。”

“不一定。”郭晞在一旁开口说道:“将军,说不准安庆绪又会跑,上次,秦王殿下亲自领军可就是让他给跑了。”

“这倒是不得不防……”高仙芝微微蹙眉,道:“但是,要是真的跑了,我也没办法,毕竟这燕国不可能没有船只,国都又临海,这次来的匆忙,帝国的战舰也来不及开到这里来。”

高仙芝的话中,满是无奈,说是来的匆忙,实际上,他根本没想到,扶桑军这么不经打,他还没用力呢,扶桑军就大败亏输了。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高仙芝,可是灭了好几个国家的狠人,大将,曾经威服整个西域,尤其是没有历史上的恒罗斯之败,高仙芝的战功,可谓毫无污点,没有兵败过,他也充满着自信,扶桑军,实在不是对手。

此时,燕国国都城墙楼上,燕王安庆绪,及漆雕宇,各文武大臣们,正在看着底下的唐军准备攻城。

燕帝安庆绪叹了口气,道:“败了啊……朕终究还是败了,漆雕将军,准备一下吧,我们走。”

漆雕宇犹豫了一会儿,然后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道:“圣人,还是你走吧!”

安庆绪一愣,转头看着一边的漆雕宇,开口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漆雕宇行礼道:“圣人,要是我们全部登船,同时抽走所有的燕兵,说不定会立刻破城,到时候,能不能登船都不一定,如果我留下来,便可安抚人心,等船离港后,国都破了也不要紧了,所以,圣人带着诸位臣工且先行一步吧!”

“不可!”安庆绪严肃道:“怎可如此?你与朕情同手足,就算留下来,也不该是你!”

漆雕宇立刻回应道:“正是因为我与圣人情同手足,这才能安抚扶桑军之心!”

漆雕宇认真的说道:“现在城中燕军不到一万,扶桑军有三万,我留下来,圣人就可以带走所有的燕军,扶桑军见我在,必然不会怀疑,要是换成别人,变故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圣人请走吧!臣来断后!”

“你……”安庆绪被漆雕宇的话感动到了,漆雕宇当初可是背叛了李泰初的,要是留下来,被唐军抓了,能有好下场?就算是活下来了,漆雕宇他也不可能登上燕国的逃亡船只了,毕竟他们逃亡自然是越快越好,不可能留下来等漆雕宇一个人。

因此,漆雕宇这个请求,绝对算得上是九死一生,完全就是以自己的性命,换取燕国的存续,这怎么能让安庆绪不感动!

大臣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然后也劝起来了,有几个人愿意和漆雕宇一起留下来,更多的人劝说安庆绪快点带他们走,还说漆雕宇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没事的。

安庆绪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一跺脚,终于决定了:“好!你们留下来断后吧!你们放心,朕必将你们写入史书,不会让你们默默无闻的!”

漆雕宇和几个决意留下来的文武大臣连忙谢礼,然后送走了安庆绪和其他臣子。

很快,燕军便撤离了城墙,而他们的家眷,早就在海船上面了……

扶桑军看到这一情况,差点大乱,漆雕宇和几个大臣连忙安抚,终于把他们暂时安抚了下来,不过这样并不是办法,毕竟唐军太强了,如今更是准备开始进攻了,一旦唐军进攻,这些扶桑军,恐怕半个时辰都撑不到。

留下来的一个大臣,担忧的向漆雕宇说了这个问题。

漆雕宇笑了笑,然后打了个手势,一把利刃,从这个大臣的胸口穿胸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