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四十章 帝国的一点点改变

抢救大唐 第二百四十章 帝国的一点点改变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李泰初的话,让五人一愣,然后讪笑了起来。

要是这话是真的,他们可得保守秘密,不然那些同袍非得杀人不可……

李泰初笑道:“好了,开个玩笑,你们都是哪里的兵啊?”

“将军!”卢十四语气中略带激动,道:“我是碎叶城的兵。”

“碎叶的?”李泰初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他拍了拍卢十四的肩膀,道:“我也曾经统领过碎叶之兵,现在来看,你倒是我的旧部。”

“嘿嘿嘿……”卢十四傻笑了起来,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了!”卢十四仿佛想起来了什么,他开口说道:“还有一个也是碎叶的,只是睡着了,将军,我把他叫醒……”

“不要不要。”李泰初连忙劝道:“这两个月你们也累了,还是让他好好睡吧。”

“哎。”卢十四应了一声,然后就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比较好了,李泰初倒是让众人显得十分健谈,他拉着五人聊了聊家乡,又出帐篷考较了一下他们的武艺。

然后李泰初关心了他们许久,这才离开。

李泰初离开后,自然是到别的帐篷去了,而卢十四他们,却激动的有一些睡不着,卢十四躺在床上,想着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想着李泰初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想着想着,卢十四沉沉睡去了……

卢十四睡了,李泰初可还没有睡,一直在军营巡查到子正,李泰初才在军营睡下,第二天,又早早的起来,去参加了朝会,讨论粮草问题。

现在的关中并不缺粮,总之,供应这八万大军肯定是够了,另外还可以通过运河,从两淮湖广运粮到洛阳,然后再运粮北上,为军队提供后勤补给。

朝堂上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运粮到底该不该给钱?

要知道,本来像这种战争运粮,是民夫们服徭役,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国家只会管吃喝,至于钱,是根本没有的。

徭役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

唐初的时候,徭役比起前朝有所减轻,但中期以后,服役增加,民户就开始大量逃亡。

因为徭役这个东西,完全就是无偿劳动,战争这种事情没准的,一旦百姓被征调,敢抗命基本上等于造反,但是有时候,不抗命其实也是死,因为要是征调徭役的时候,正是耕种之时的话,那田地必然减产,因为男人服徭役,只能让女人去种田了。

粮食一减产,很可能就会不够吃,到时候百姓就只能借粮,还得上还好,一旦还不上,那最后的下场就是沦为奴婢,生死落于他人之手。

就这,借到粮和变成奴婢的其实都还好,最惨的是连粮食都借不到,最后只能逃荒,甚至是活活饿死!

要是国家免费借粮呢?呵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青苗法?

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借户贫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

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十五贯,末等户一贯。

当年借款随夏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两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

初期,青苗法在河北路、京东路、淮南路三路实行,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再说说饿死,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可是盛世啊!怎么可能饿死,安禄山还没有造反呢,天下未乱,怎么可能饿死人呢?

说句实话……古代的盛世,一样饿死人!

为什么?因为生产力不足外加天灾**。

那有人可能怼了,史书上面记载的“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凭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刀。”难道是假的?

这自然不假,可是史书是什么人写的呢?是史官。

史官的信息来源是哪里?是天子和官吏。

天子者,虽富有天下,坐拥四海,乃天下共主,可是以他的精力,最多只能关心到关中,或者是京畿这数百里之地,天子一看,这一片地方的人吃饱穿暖,生活富足,于是想当然的以为,天下皆是如此。

因此,天子到这个程度,就开始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了,没错,我骂的就是李隆基。

而官吏呢?民生关乎其政绩,若非大规模民变,数以百计,千计的百姓饿死,那么他们又如何会上报“区区”几个人饿死了这种“小事”呢?

于是,在史家的,京畿之地的盛世,变成了天下的盛世,无数人的苦难,就这样不载于史,彻底被湮灭,如同那地上的草芥一样。

李泰初可没有忘记,自己穿越之前,这具身体的家,是怎么破的。

除了李羽本身的原因,天灾之外,亦有**!

因此,这次征发民夫,李泰初要发钱,或者是盐引。

李泰初这么干,国库肯定会出一波血,但是李泰初不在乎,他劝说了李倓,又在三省六部那边频繁走动,终于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监国太子既然点头,三省六部又予以支持,那这道在许多人看来,有些荒缪的命令,自然是被发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