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军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军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沉睡着的安禄山,被李泰初一脚踢醒了。

安禄山努力睁大了自己因为肥硕的脸而挤压得十分小的眯眯眼,他看着李泰初,脸上露出了惨淡的笑容:“李,李泰初,你,你让人破我府邸,就不怕圣人责罚吗?”

“圣人退位了。”李泰初蹲下来,看着安禄山的眼睛,笑了起来:“现在的圣人,是前太子殿下,李亨。”

安禄山看着李泰初,脸上的不可思议渐渐的转变为狂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李泰初,好一个李泰初,我还以为你是忠臣良将,和王忠嗣是一路货色,没想到你居然是一个乱臣贼子,真是讽刺啊。”

“讽刺?你是想说,我和你是一路货色吗?”李泰初把刀慢慢的架到安禄山的脖子上,摇了摇头:“你错了,我和义父,确实算不上一路人,但是和你,那就差更多了,安禄山,你准备谋反的事情,当我不知道不成?你还有什么遗言没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乃是圣人倚仗的安北长城,你杀我,其实根本就是为了引胡人寇边!李泰初,你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不用再装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一个胡人忠心耿耿,你这个汉人却想乱诸夏衣冠!”安禄山的脸上一脸正色怒斥,就好像他真的是被冤枉的一样,就连一边的羽林们都信了几分。

李泰初用刀拍了拍安禄山的脸,使安禄山脸上的肉如海浪一般运动着。

李泰初开口说道:“本来我打算给你一个痛快,现在看来,还是把你押送三司,接受审判,以免别人说我以权谋私,诬陷你,你放心吧……”

李泰初脸上突然露出残酷的笑容:“你的那个亲爱的儿子,要是知道我下令杀他,不知道他会做什么呢?到时候,你在范阳北边建造的那座城池曝光以后,我就不相信,还有人会相信你现在的鬼话!”

李泰初收刀入鞘,然后吩咐道:“送他去京兆尹大牢,好好招待一下我们这位亲王殿下,万万不可让其跑了,另外,把这里查封了,这里的一针一线,全部都要收归国库,万万不可贪污。”

“是!”羽林郎们连忙应是,李泰初监督了一会儿,便带着人离开了,今大事已成,他也该回去先报一个平安才是。

回到家中,一夜没睡的李梦祈松了一口气,然后便安排李泰初睡下。

一直睡到傍晚,李泰初才醒来,醒来以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李梦祈做饭,而是直接离开了。

如今圣人更迭,李亨本身也是仓促继位,现在有大量的事情等待着李泰初解决,所以……实在是没时间了。

一到大明宫,李泰初就看到了一脸苍白,正在处理公务的李倓。

因为太子监国的缘故,因此李亨和现在的李隆基没区别,所有的事情现在全部压到了李倓身上,李泰初跑去处理安禄山和睡觉的时候,他可是一直都没有合眼,就是为了处理从各地呈上来的公文。

李倓见李泰初来了,立刻抱怨了起来:“我的天,你终于醒了,快过来,这堆事情交给你了,我得睡觉了,刚才一奴婢说,我黑眼圈都重得像墨汁了!”

“没问题,交给我吧!殿下先去歇息就是。”

李泰初立刻接过了李倓的位置,而李倓则是在隔壁偏殿直接打了个地铺,然后在羽林郎们的保护下睡着了,几乎是头刚沾到枕头,鼾声就起来了。

李泰初摇了摇头,然后看起了李倓刚刚看的那份公文。

这是有关于兵制改革的公文,李倓的思路,李泰初看了看,大体和自己是一样的,核心就是强关中之兵,不说做到强本弱枝,但是最少要做到强本强枝,改变如今大唐兵力分布弱本强枝的情况。

李泰初想了想,按李倓的思路接着写了下去,第一点,就是废十六卫。

府兵制度早已名实皆亡,十六卫的存在,说实话,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因此,不如趁这个机会,彻底废除十六卫。

十六卫既然准备废除,那么就得另外立新军才是。

李泰初准备另立四军,为射声,虎贲,羽林,神策四军。

这四军定额为八万到十二万人,负责保卫长安乃至关中。

四军实施轮换制,每年都会有两军驻扎长安,另外两军则是调往战场,和其他国家开战,轮换不休,以保证其战斗力。

轮换时间可以调整,但是每年必须有军队前去轮战,同时,每支军队三年必须要去一次,不去直接取消番号,另立新军。

至于长安城的日常治安,则是交给不良人和武侯们。

原属金吾卫的武侯,从今以后归属京兆尹,不良人成为一个正式的单位,由长安,万年两县掌管。

不过,武侯和不良人还是属于兵部的麾下,由兵部控制,京兆尹和两县长官只有调遣权,而无后勤,升调等权利,以免出现京兆尹谋反之类的情况。

李泰初想了想,应该没什么错漏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填充细节了。

射声,羽林,虎贲,神策四军,主将皆由宿将名义上担任,不过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权,真正对军队有控制权的,是两个副将,他们各统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差不多就是唐典里面的一军之数。

这种形式,其实和以前的十六卫差不多,只是改得更加精简,同时可以经过训练,让其浴火重生。

李泰初想了想,提笔又写下了四个大字——参谋制度。

李泰初准备把兵部里面上过战场,熟读兵书,却不足以统领一军的人抽调出来,立一个参谋制度,让其成为军队的智囊,减少主将的失误可能。

等参谋资历够了,可以要求外放,到其他地方为官或者是将,力求让人尽其用。

李泰初觉得,军制改革,暂时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训练新军,等以后交通能力上来后,就该削藩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