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北边的信

抢救大唐 第二百一十四章 北边的信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女子开口说话了,声音很平凡,平凡到丢到一群人里面,一起开口都听不出来哪个声音是她的。

女子开口说道:“是北边来的。”

“北边?”李泰初拆开信件,认真看了起来。

那女子见李泰初入了神,肩膀上面的披风也开始慢慢的滑落,她忍不住伸出手,将李泰初的披风系好了。

李泰初说了一句谢谢,却没注意到,女子眼中一闪而过的微小感情。

李泰初看完以后,点了点头,将信点燃,放在了地上的铁盆中。

信件渐渐燃尽,李泰初看着信件上跳动的火焰,有些出神。

女子低声道:“您在为他担心吗?”

“有点……”李泰初不欲多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女子。

李泰初开口道:“在北边的日子辛苦你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不辛苦,在王家的时候,我也是这般的。”女子轻声说着,一脸轻松。

“阿姐还是早些回去,以免其他人担心。”

“……好。”女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离开了,李泰初送她离开后,回到了书房,继续画起了跨江铁道桥的图纸。

那女子,确实是王氏的人,准确来说,应该是王忠嗣的人。

王忠嗣在边关时,收养的自然不止是男丁,还有女子,大的女子,小的女子。

只是女子抛头露面,多有不便,因此,她们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

其中大多数人都已嫁为人妻,不过还有一部分,为了报答王忠嗣的恩情,自愿变成了王忠嗣,王氏的影子,在黑暗中保护他们。

李泰初身为王忠嗣义子,更是实际意义上的继承人,这些人,王忠嗣自然是慢慢的移交给了他。

其他的就更不必多说了,若不是无法继承爵位,王忠嗣可能连爵位都会留给李泰初……

天色渐明,李泰初停笔,走出了书房,看着东方升起来的那轮朝阳,李泰初伸了个懒腰,心中豪气顿生——总有一天,太阳照到的地方,都将知道大唐之名……

李泰初前去洗漱,洗漱完毕后,精神振奋的李泰初就去上班了。

今天没早朝——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有早朝。

今天没早朝,因此李泰初倒也不急,他为李梦祈和自己做好早餐,不慌不忙的吃完后才去上班。

到地方的时候,已经八点钟了,铁道司已经开始工作了。

李泰初满意的点点头,正准备进门,却看到有一个一身绿色官袍的男子站在铁道司门外,忐忑的望着里面,似乎在犹豫该不该进去。

李泰初喊了那人一声,然后问道:“郎君在此作甚?”

那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郎君见李泰初身上的紫袍,还有其年轻的面容,忍不住惊讶了起来,不过惊讶归惊讶,他倒也没有失礼,而是连忙行礼道:“我在此是因为分配到了这里……敢问,您可是平南伯?”

李泰初点点头,笑道:“不错,不过你分配到了这里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吏部该分过来的人可是已经分了。”

“回禀平南伯。”男子语气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叫张继,今年登进士,可是因为朋友落选,所以才耽搁了前来报道的时间……”

张继的脸有些红,红得发烫,他其实是故意没来的,只是实在是有些好奇这个铁道司,因此才忍不住来了,所以,他有点脸红。

“张继……”李泰初总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不过也没有多想,而是直接开口说道:“这事情很严重啊……不过既然来了,那就算了,随我一起进去吧,我给你安排事情做。”

“哎!”张继答应了一声,然后抱着好奇走进了铁道司的大门。

李泰初知道张继新来,因此没给他安排太复杂的工作,只是让他暂时跑跑腿之类的,熟悉一下铁道司的工作环境和内容。

等李泰初为自己泡了壶茶,慢悠悠的喝起来,同时处理公务的时候,忽然一拍桌子,满脸恍然大悟,他可能知道那个张继是谁了。

李泰初让人调来了张继的户籍,看了起来,果然,这个张继,是襄阳人,也就是湖北人!

这张继,可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那首《枫桥夜泊》可是名流千古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罢,李泰初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人,若是用得好,那也会成为一个人才,在史书上留下更多笔墨的。

李泰初合上张继的资料,脸上笑意不减,继续处理着公务。

张继,得用,但是倒是不急,得磨一磨,李泰初希望,张继未来不会再只留下一首枫桥夜泊,而是更多的诗,同时也为百姓办更多的事。

一个人是什么样子,是可以从他的作品里面看出来的,李泰初相信,张继会是一个好官,留铁道司磨几年,就可以外放的,到那个时候,李泰初自然是为他安排一个好去处。

张继大概没想到,他今日在铁道司外犹豫的那一小段时间,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未来有李泰初照拂,不说青云直上,起码也是官运亨通。

…………

立秋来了,这对李泰初来说,倒是没什么,只是李林甫那边来了信,说阿布思的部落,已经开始送往北庭了,并且李林甫还询问,什么时候拉他入伙。

李泰初想了想,暂时拖了拖,说等阿布思的部落到北庭以后再说。

李林甫没勉强,也不生气,只是他看着从范阳传来的两封信,有点担心。

一封是他安排在范阳的暗子传来的,其中,关于安禄山生气的描绘简直就是活灵活现,就好像这个写信的人就在现场一样。

另外一封,则是严庄送来的。

其中,严庄毫不犹豫的指责安禄山对李林甫不满,同时夸赞安庆绪,说他听话懂事之类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李林甫这种老狐狸,怎么可能看不出严庄的意思。

要是这封信给安禄山,不但严庄全家都死定了,就连安庆绪都性命堪忧,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