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唐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给李林甫的“回报”

抢救大唐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给李林甫的“回报”

作者:姬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9:40:13 来源:笔趣阁

再这样下去,要是有一天李亨登上帝位,成为太子的,还真不一定是李豫。

不过,李亨倒也没什么阻止李倓的意思,毕竟,这是大唐,所谓的长子继位,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名存实亡的东西,一百多年来,大唐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长子继位的,就连李亨本人,也不是李隆基长子。

次日,李亨入宫,见到了杨玉环。

李亨朝杨玉环行礼,杨玉环坦然受了,然后笑道:“以后就不必如此多礼了,太子不用怎么客气,听说,太子有孙名李适,不如让他常常入宫,代替太子陪一下我,如何?”

李亨自然是答应下来了,然后,李亨隐晦的问起了之前那几件事情,也就是贬杨国忠,给边关送粮食那几件事。

两人扯皮许久,李亨终于隐晦的说,若是杨玉环有意后位,他可以帮杨玉环。

杨玉环自然是颇为心动,她和李亨,可以说的上是一拍即合。

送走李亨,杨玉环美滋滋的想起了李泰初和她说的那些话,然后心中感叹,可惜,当初自己遇到的不是李泰初,而是寿王李瑁,不然的话,如今又怎会如此,为一个皇后之位而谋算。

杨玉环叹了口气,今年她已经三十多岁了,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而李隆基,今年都快七十岁了,有些事情……

杨玉环趴在床榻之上,抚摸着被子上的龙与凤,只觉一阵空虚袭来,她,寂寞了。

与此同时,李泰初倒是没有丝毫寂寞之感,他知道了昨天发生的事情,正谋算着怎么报复李林甫一顿呢。

李泰初请来了六郎,这报复之事,就要落在他身上了。

如今的六郎,还有王焘,早就以医术进入了李林甫府邸之上,六郎隐藏了身份,因此李林甫根本不知道,他们居然是李泰初派来的。

因此,李泰初这是成功的在李林甫身边埋下了一枚暗子,一旦李泰初想杀李林甫,那便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不过,李泰初叫六郎冒险前来,不是想杀李林甫,而是想让李林甫吃点苦头。

李泰初和六郎讨论了许久后,六郎终于离开了公主府,回到了李府上。

李林甫府邸十分气派,就连最常见的大门,都显得奢侈无比,李府里面和迷宫一样,六郎七绕八绕,绕了许久才见到了王焘。

一见到王焘,六郎就行礼道:“师傅,我回来了。”

王焘头也不抬,只是说道:“把你手边的决明子拿过来半钱。”

“是。”六郎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把捏住决明子,掂量了一下,然后将其交给了正在熬药的王焘。

年迈的王焘略微掂量一下,便摇了摇头:“多了,你还得加油,多练一练,这也是基本功了。”

“是,学生明白。”

随后,六郎帮王焘打起了下手,忙了一会儿,药材终于放完了,然后,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火焰,沉默的感受着火候,闻着药香。

六郎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刚才,我去公主府了。”

“哦,李泰初说什么了?”

“他说,想让李林甫得场重病,最好几个月不能下床。”

王焘听到这话,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意思?他让我保李林甫的命,我做了,如今每天为李林甫熬夜,现在又要李林甫得病?小六,李林甫的身体什么情况,你也应该明白吧?”

六郎点点头,道:“李林甫为人阴蛰,向来少有开心,心中郁结,影响身体,同时身体越来越差,恐怕要到大限了,不过,我们可以让李林甫晕过去,师傅,我记得有几个偏方,是可以调养身子,同时让人浑身乏力,头晕目眩的吧?我们可以改一下,到时候,让李林甫时不时晕倒,晕一两个月就是了。”

“你倒是鬼点子多。”王焘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然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做吧。”

“是!”六郎心情激动,开始配起了药材,晚上,送到李林甫面前的,便是两碗药汤。

李林甫疑惑看着王焘,可王焘却不慌不忙的说道:“这药碗装不下了,因此分了两碗,宰相随便喝那一碗,喝干净就好了。”

李林甫点点头,道:“既然先生说这两碗都是养生的药,那我就都喝了吧。”

李林甫嘴上说着喝,手上却没有动静,王焘蹙眉道:“宰相是不是想等一下找人试药?”

“绝无此意,我喝便是。”李林甫笑了笑,然后一口气喝下了一碗药汤,打了个嗝,道:“先生您看,我喝完了一碗,等一下我上个茅厕,就喝第二碗。”

王焘看着李林甫,拂袖而去:“随便你喝不喝,今后三天,没有了!”

李林甫被这样怼,可却丝毫没有脾气,反而苦笑了起来。

毕竟王焘是医生,李林甫再大的脾气,也不敢对他发啊!

而且,王焘的药确实是有效,李林甫自己喝了以后,觉得身体好多了。

所以,他就更不敢发脾气了。

李林甫看着那碗药汤,想了想,还是将其拿去试药了。

至于结果,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六郎和王焘用的方子是慢性的,想出结果,非得四五服药不可,而试药这种事情,李林甫干过这次,恐怕就不会再干了,所以,这下药之事,完全就是万无一失。

李泰初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十分安心,继续忙起了自己结婚的事情,还有钱币改革的事情了。

历史上的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二月二十二日,玄宗命有司出粟帛及库钱数十万缗于两京换买恶钱。

先是江淮地区多恶钱,贵戚大商常常以良钱一换恶钱五,运入长安,市场上恶钱泛滥,李林甫奏请禁之。

官为换取,期限一个月,不送入官者,以罪论处。

于是商贾嚣然,认为不便,共遮杨国忠马而诉之。

国忠言于玄宗,改命凡非铅锡所铸及穿孔者,继续使用。

由于杨国忠被贬,这道命令现在还没有改,所以,商贾都到了公主府和王府前面诉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