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逍遥农民 > 第五十五章忆苦思甜

逍遥农民 第五十五章忆苦思甜

作者:敏行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2:04 来源:笔趣阁

时近中午,杨帆正在挖土,和众人聊天打卦起劲的时候,忽然听见家里吵闹起来,声音嘈杂,难道是王立丽和杨母话不投机,争吵起来。杨帆匆匆忙忙跑了回去。

只见三个土管局的人员正和杨母激烈地辩论什么,而村长在一边说好话。

原来村中有人指名道姓,举报杨帆家违反《土地法》:杨帆家拥有两处宅基地,另外宅基地的面积也超标了。而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被杨老头收藏着,一时半会找不着,要等到杨老头回来。《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三人倒是还面善,言语和蔼,没有为难杨帆母亲的意思,听到别人反应问题,下来了解一下情况。而杨母气愤之极,是因为那个告状的村民,太过于恶毒了,正是大喜的日子过来捣乱。而又着急杨老头磨磨蹭蹭还不见回来,都已经快晌午了。

杨帆弄明了事件起因,掏出烟来,礼貌地每人散了一只,安抚住杨母,对为首之人刘志学说道:“麻烦你们过来跑一趟,真是辛苦了。”

刘志学微笑着说道:“这个也是我们的工作范围之内嘛,路途也不远,辛苦还说不上。”

杨帆说道:“我能不能问一下,就像我家这种情况吧,多处宅基地应该说不上吧,我父母一栋房子,我将来成家立业,也应该有栋房子吧。“

刘志学说道:“关于这个,刚才我们了解清楚了,说你们多处宅基地是误解,你的户口虽然已经不在村里了,但是你还是有继承权的,更何况了解你将来搬迁回来的,所以没有违反这一条。但是你家的宅基地面积好像大了点,三亩多地的面积,违反了国家规定极限了。”

杨帆说道:“哦,原来是这个啊,但是我只用两亩来地建房啊,其余的地作为院子,草地应该不违规吧。”其实他了解草地与院子也算是建筑用地面积的,但是希翼能够忽悠过去。王立丽在一边听了直笑,心说杨帆就会装糊涂。

刘志学笑了笑,说道:“国家明文规定,草地院子,也算建地面积的。”

杨帆搔搔脑袋,又说道:“原来是这样,那用来种地,种蔬菜,也算建筑面积吗?”

刘志学笑着问答说:“那倒不算,用来作为生产工具的地,怎么算是宅基地呢。”

杨帆问道:“我有点明白了,假如院子要种花,草地种出来的东西也要卖的,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生产工具呢?”

“这个就有点难说了。。。”刘志学自然知道杨帆胡搅蛮缠的意思,但是不好出口反驳,装着什么都不懂,岂能和他一般见识。

四周听得人都心里乐开了花,苦苦憋着没有笑出来。

杨帆见好就收,不能然他们难堪,说道:“我只是打个比方,你们还不要见怪才好,我对这些的确不懂。”

刘志学忙说哪里哪里,心里没有不满,来到村里获得基本情况,杨帆家出了两个大学生,更何况杨家得势,在外为官的人也多,不能轻易得罪了。因此到杨帆家仅仅是走个形式,打个马虎眼而已。做给有心人看看而已。

等杨老头回来拿出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时,违规土地法,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当然请三人与村长吃饭是免不了的,也算是一种款待吧,人人都需要交际,也需要关系网的。

其实告状之人,当然是玉泉村的村民,而且是扬帆的同龄好友,隔壁邻居崽老二。

崽老二与杨帆隔壁邻居,房子虽然宽阔,建地面积不下两百平米,但天井面积相对过小,采光不力,而南向是个大陡坡,坡上居住有人家,遮蔽了光线,因而崽老二家光线特别昏暗,白天感觉阴森森的,凉气透骨生寒。崽老二无知认为,和扬帆家的房子相比矮了一截,被杨帆家的房子遮蔽住了,家里兄妹多,却未有一个成才的,而杨家出现两个大学生,崽老二就怪罪是杨帆家的房子夺去了他们的福气,经常背后叨叨不绝,骂杨帆家仗势欺人。其实,他的房子和杨帆家房子同处一列,坐南朝北,哪里有遮蔽一说法?但是崽老二最为迷信,一切的不顺窝囊,归罪于房屋风水,从而迁怒杨帆家。

听说了杨帆的三亩自留地,能够种出辣椒,每个辣椒二十块卖出去,崽老二又归咎于杨帆家房子带来的福气,嫉妒更深,产生了仇恨,但是不敢胡言乱语,村里杨家得势,村长又是姓杨的,他一个外来户,刚过三代,根基不稳,更何况杨帆的哥哥杨永是公务员,民总是怕官的。崽老二只好苦闷地憋屈着。

崽老二心胸狭窄,为人却又怯懦,不敢高声质问杨帆家,却又吞不下这口恶气。见杨帆家又将建房,加高楼层,他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土地管理法》忽然心生一计,匿名电话报了土管局。从而才有了上面一出戏。

午饭时杨帆去采摘了三亩地中间一块地的菜,苦菜公,拿回来让大家尝一尝。杨帆对苦菜公没有记忆,仿佛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但是县城里这种菜已经成为佳肴,一盘苦菜公,价格卖上了几十块,不知道何因。因此需要大家来品尝,给个公断。

首先是杨母说道:“菜怎么不苦了,还有点甜,味道不错。但是没有过去吃那种感觉了。”

周政和也说:“是没有那种感觉,好像变了一种东西。”

在杨帆家做客的刘志学,却总结说道:“这个苦菜公比过去的好吃,但是绝对卖不出价位。别人要的是那种忆苦思甜的感觉,即使原来的苦菜公再苦,别人也愿意吃,换句话来说,吃的是一种回忆。”

前文已交代,苦菜公是饥荒年代充饥的菜肴,就如榆钱树叶一样。

最后,杨老头总结了一个故事:

某个朝代,宫廷政变,兵荒马乱。皇帝逃亡在外,又饥又渴的时候,躲进了一户贫寒的老农家,老农无米下锅,只好从地里拔出了几个芋头,蒸给皇帝吃,饥渴难耐的皇帝狼吞虎咽,就连皮也吞了进去。

终于有一天,皇帝回到了宫廷,但是特别怀念那老农蒸给他吃的芋头,于是命宫廷的大厨做芋头给他吃,归到宫廷的皇帝,整日锦衣玉食,自然难以下咽芋头这个粗粮,但他认为厨师手艺不到家,居然输给一个农民,一怒之下把大厨杀了,如是再三,震惊了朝野。有大臣献策,何不找当初那个农民,再做一次蒸芋头。

找到当初的老农,做了蒸芋头,皇帝吃了,比厨师做成的都不如,忙问究竟。老农说:“陛下当初是落难,现今是荣华富贵,情景不同,自然心情不同。如今陛要吃的是芋头,但是已经不是芋头,只是回忆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