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逍遥农民 > 第一百一十五章父母长脸

逍遥农民 第一百一十五章父母长脸

作者:敏行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01 来源:笔趣阁

小美衣冠楚楚,整天笑容满面往杨帆家跑,春光灿烂一片。别人虽然口里不说,但是心底下狐疑开了,难道两人心意相通。可是杨帆不是早有个女朋友吗?据说是县上的富家女,怎么还贪恋小美的美色,不过小美的确长得楚楚动人,勾人喜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美也到了嫁人的年龄,村里几个有心人暗暗观察,发现杨帆于小美近段时间走的很近,怕是真心相爱了,于是揣摩着何不玉成此事呢?

于是几个说媒的妇人有事没事跑到小美家里,嗑瓜子聊天,旁敲侧击暗暗打探,想从小美的父母嘴里得到些什么东西。可是小美的父母并不知道小美近期的举动,只是知道女儿早起晚归和杨桂花在一起游玩,近期不提拒婚的事情,两老人心里满意,任凭她去。听几人打听小美的事情,就说小美早已有了人家,刘家村的某某。但是别人却并非如此看,旁敲侧击说杨帆如何如何,家财万贯,人品相貌千里挑一。小美的父母怎能不知道杨帆的优秀呢?就是因为杨帆太过优秀才没有托人说媒,害怕遭人拒绝自取其辱,被乡里乡亲笑话。可是突然那么多人往自家跑,整天没事说杨帆的好话,小美的父母就暗下揣摩开了。

要说杨帆的事情,他们也知道些。在上海能拿一两万工资的,大城市定居当然不在话下,却不知道为何回到家里,但是一回来区区的三亩地,种植几个辣椒,几窜葡萄就能卖个天价,不到一年挣了一百多万,这样的人才,谁能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是小事,在小美的父母眼里,走上事业单位,或者是当上国家干部才是有本事的人。杨帆却曲线救国,用三亩地帮助村里人发财致富,带领十几家人富裕起来,捞到一些人员认可,获得政治基础,听说杨帆早已经在村委会获得一个名单,不几年也许就是村干部,凭借杨家的内外关系,说不定哪一天就是大队支书,乡干部了。

现在如此多的人把小美和杨帆牵扯到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目的。小美父母口里不说什么,但是心里一直在揣摩蹊跷来自何处,难道是大家都看好小美和杨帆?也不知道这风声从哪里来的。不过据观察,小美近期行为举止分外怪异,早段时间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力拒绝和刘家村的那一人相亲,有时候还要死要活的,近期为何笑颜如画呢?

小美父母的悄悄跟踪小美,这才发现小美是整天往杨帆家里跑。一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不时旁敲侧击问小美,杨帆怎么样啊,小美岂能不知道父母的心事呢,虽然她心里黯然,但是还是口齿含糊说杨帆很好啊。小美的父母大喜,看来两人感情有戏,不过也就是近期的事情,为了趁热打铁,叮嘱小美多去杨帆家玩,说话注意方式,行为举止要得体。回到家里,小美的父母就对几个做媒的人说,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去做吧,咱们大人不干涉,年后再说吧。说媒的人可是一些精怪,当然明白话的意思,是等到小美和扬帆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的时候,要她们去做媒,那样才会水到渠成,时间也就是年后了。大家相视一笑,说道好,过完年是新年新气象,新风貌。

杨帆全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他对小美也就是邻家小妹的对待,她虽然长相靓丽,在视觉上能够让他得到一些美感,可是人生经历,生活习惯根本不是同一年龄段的人。杨帆迷恋上网,浏览网页,但是小美却并不喜欢这些东西,如何有共同的语言呢?在一起没有共同的语言,长相再好那也就是视觉上的满足,获得不了什么感情的。至少他承认,恋人之间人生经历大体都能了解,一些荣誉挫折能够引发共鸣,生活才能维持下去。

杨帆的父母在二十二就回来了,.说起去县上的经历滔滔不绝的。自然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忽然之间发家了,亲戚友人的眼光自然看待不同了,就说杨帆的舅娘吧,以前恨不得杨老头十年八年不上他们家好,一身泥气话语粗俗,如何能够在舅娘自以为是富裕之家站住脚呢,让别人笑话她有这么一个穷亲戚,怎么是好?所以一年到头,杨老头轻易是不上门的,哪怕是到县上办事,晚上回不来了,也不会跑到她家里去的。于是宁愿拿几十块钱住旅社,也不会拿礼物去讨她的眼色。

在别人眼里,杨帆家一直是这.么高傲的,因为杨帆舅舅家也不乏别的穷亲戚,但是人家低声下气,大包小包的礼物往她家里送,哪怕捞不上一口水喝,也是笑嘻嘻的,好像在她门前站立一会儿,或者讨她一句话即便是“你走!”也会获得贵气,心里满足不得了。但是杨帆家则不然,好像他们越穷,骨子越硬,尤其是杨帆,眼睛抬得高高的,没有在他们眼里低过一次头,更不要说巴结了。轻易之间是绝对不上门的,哪怕是门前路过,也不上门的,有人就说杨帆这人是心高气傲,有人说杨帆这人是那种恩将仇报的人。

杨帆的舅娘,自然清楚这些,所以更是瞧不起杨帆.一家子,一身泥土还不认输,有什么资本叫板呢?考上了大学又能如何?把家底耗光,穷的砸锅卖铁也是应该的。看你们服气不?可是事情却出人意料,杨帆居然不脱任何人的关系,就在上海立足下去了,每个月能够拿上一两万呢?听说户口都落在了上海,不久将买房子买车子成为上海人。杨帆的舅娘这才正视杨帆一家子,频频交往。孰料杨帆几年又回来了,估计是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所以才回家种田。所以杨帆回家第一次上她的门,她鄙夷没有接待的缘故。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出人意外,杨帆仅仅凭借三亩地发了家,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以此下去,她家区区的三四百万何足挂齿呢?

这次过年走亲戚,杨老头与杨母到了周景和家,原.本以为住上一夜客气一下,第二天不会留客的,就可以回家了。谁知道杨帆的舅娘好死赖活就是不让走,拿最好的水果瓜疏招待,拉住杨母的手又是去逛街购物,又是去公园游玩,热情的叫大家都说两人关系好。就是轻易不肯安排客人住的豪华卧室,她都安排两位老人住下了。卧室的确也豪华,上好的家具,还有几张县里一级画家的字画。杨老头平生第一次受到到如此奢华的款待,心里自豪满足的不得了。

在县里又遇见了另外一人,是村里杨武和的妻.子翠花,住在儿子家里照看孙子。她的儿子叫杨建生,现任乡党委书记,依靠的是妻子家里的关系才能爬上这个位置,妻子正是县上的人。说起杨建生还有段笑话,读高中的时候也才八几年,风气蔽塞,他倒好谈起了恋爱,气的父亲一巴掌把他打翻在地,从此好好读书考上了中专。那时候谈恋爱是一个多么严肃的话题,自然引得杨帆这些后一辈的笑话。

不过杨建生这.人从农村长的,太过于老实憨厚,说话直来直去,不得领导欢喜,又不会走关系。如今有句话叫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等待重用,即跑又送提拔重用。杨建生这样的人物,自然算是另类了,官场生活基本就是这样了。有次话语交谈说道,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了,再也没有进步了。

杨帆在村里和杨建生也交往过多次,了解官场的一些行行道道,所以才没有下来考公务员,依据他的轻浮的性格,确实不能再官场里拼斗。对此,杨帆多次感谢杨建生的好意,在官场上秘密话题也能透露给他。时下社会,不管如何富裕,权利还是第一的,荣华富贵,着重在于权利。

说起杨建生,杨帆自然一一问起他的具体情况。

杨老头说道,杨建生过的不尽如人意,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妻子太过于刁蛮不讲理,对待他亲生父母都是冷眼相待,动不动就吵架。而在事业上,杨建生过于本分老实,制不住人,过的也不如人意。

杨母瞪大却说道:“你说的?我看杨建生就过得很好,家里面摆满了礼物,都是别人送的。水果多的去了,还有烟酒什么的,你看我们在他家里呆了不到一顿饭的时间,送礼的有多少,一波一波的。”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杨帆就笑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在乡村里一个小小的官员权利就大的哪里去了。哥哥杨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就有许多人巴结着,家里的水果一年到头也是吃不完的,动不动就是上山下乡,大鱼大肉养着呢。

如今大队支书都是用钱买的,据说有两人明码标价,最后多达五万拿下了大队支书。那钱从何处而来,还不是村里的人员。计划生育,大队支书告密冲在最前面,“敲诈勒索”罚得到的钱他是有一份的,老百姓咬牙切齿说大队支书坏事要做绝,就是不做好事。但是仅能背后说说而已。

那些东西不是他所关心的,杨帆说道:“爹娘,我们怎么过年,准备吃什么?”

杨老头说道:“你拿主意吧,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吃的大鱼大肉上火了,昨天夜里还流了鼻血。”

杨母说道:“你就是那命,以前整天念叨吃什么好,想买条鲤鱼,买只鹅,现在就不想吃了。”

杨老头讪讪地笑了,也难怪走亲戚,招待的肯定是鸡鸭鱼肉少不了的,不然说闲话。人家说一过年就长胖了,他一过年要瘦下好几斤。说道:“杨帆我们能不能大年夜,蒸锅狗尾巴草馒头?”

杨帆笑道:“好啊,我们今年过个特殊的年,鸡鸭鱼肉少吃,蔬菜要多吃,这些就交给我了。哥哥也快要放假回家,我们搞些特殊的吃,海味虽然没有,但是山珍我们还是有的。”

说起山珍,杨母自豪地说道:“杨帆我们拿那些蔬菜水果给你舅舅,他高兴的不得了。你知道吗,现在县里的苦菜公都缺货了,十块钱一斤都买不上,我们一送就送了十斤给你舅舅,他还嫌少呢。好多亲戚都上他哪里拿,我们跟着也长脸了。”

这倒是,如今的年代,什么东西都不缺,只要有钱。可是健康食品难以买到,更何况杨帆种植出的弥足珍贵的蔬菜水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