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81章 想回去?看你表现

“简而言之便是五个字,提高生产力。”

方修澹澹道。

秦兴言脸上露出茫然之色,问道:“下官愚钝,不知何为提高生产力?”

方修解释道:“顾名思义便是提高生产的能力,原先一亩田能产出一百斤的粮食,如今能产出一千斤,便是提高了生产力,原先需要十个人,耗费一年的时间才能打造出一架火炮,如今只要一个人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到,这同样也是提高了生产力。”

秦兴言沉默了几息,道:“可是方相,如何做才能提高生产力?”

方修道:“方法有很多,最为关键的便是提高生产的技术,除此之外,还要让百姓能够做工,过段时间,本相会向陛下进言,取消贱籍,将所有贱民归为良民,让他们也能为朝廷做出贡献。”

“这......”

秦兴言显然没想到方相会突然取消贱籍,先是一怔,然后忙不迭的附和道:“方相宅心仁厚,下官敬佩。”

所谓贱籍,便是士农工商之外的一部分人,他们绝大多数祖上都是罪臣,或是犯下了重罪,或是本就从事备受歧视的职业。

他们地位极低,也就稍好于奴隶,子孙后代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主要有徽州的惰民、青州的乐籍、雍州的丐户等......

相较良民,这些人数量并不算多,平日里很少有人将他们放在心上。

因而,方修提起这件事情,秦兴言才会觉得诧异。

“好了,矿工的事情,就先按照半两银子的工钱发放,剩下的银子先记录在桉,等将来朝廷有了银子,再发给他们。”

方修看着秦兴言,对这件事情做出了最后的定论,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秦兴言听了,心里长出了口气,忙不迭的行礼:“下官拜谢方相!”

方修看着他,语重心长道:

“本相能理解,有的时候为了所谓的大局牺牲一部分人,但是,对这一部分人而言,遇见这样的事情,便等于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你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也是百姓的父母官,做事之前想一想,若是永新和守阳就在矿洞里面干活,你还会因为所谓的大局,牺牲他们吗?

以后再有这样难以两全的事情,不要自己做出决定,禀告本相或是陛下,由本相或是陛下决断,听明白了?”

“下官明白!”

秦兴言一脸郑重,重重的点了点头。

“下去吧。”方修摆了摆手。

“下官告退。”

秦兴言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方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向院子门外,澹澹道:“进来吧。”

话音落下。

几息后。

一袭青色长裙的李邀月来到了方修的面前,乌黑靓丽的长发垂落腰间,给她增添了几分风情。

“何事?”

方修抬眸看向李邀月,开口问道。

李邀月好看的凤眸,凝视着方修,脑子里不由的想起他刚才的那些话,心里感触万千。

这段时间,在珍宝斋学习,来回相国府的路上,经常能听到百姓议论方修,言语之间,皆是对方修的爱戴与推崇,仿佛他们这位丞相是古往今来第一贤臣。

一开始,她还以为那些百姓只是受到了各种报纸的影响,所以对方修推崇备至。

后来,与几名到珍宝斋闲逛的百姓闲聊,方才知道,他们推崇方修,乃是因为这两年的时间,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确实是变得越来越好。

两年前,他们纵然是京城人士,做一些小生意,却偶尔还是要饿肚子。

可是到了如今,即便朝廷在打仗,他们也从未挨过一顿饿,有的时候还有闲银,来添置一些衣裳。

因而。

夜深的时候,李邀月也常常会想,方修是如何做到,能让百姓过上比以前优握的日子。

今日听到方修对那户部尚书说的话,她才明白,其实很简单,就是时时刻刻的将百姓放在心上。

“方修这狗贼虽然可恶,但对乾国的百姓却是不错,就算是史书上颇有名气的贤臣,也未必能够比得上他。”

李邀月一双眸子凝视方修,心里莫名的对他升起了一些好感。

“你瞅啥?”

方修见李邀月一直盯着自己,强忍着说出这句话的冲动,咳嗽了两声,问道:“本相脸上有东西?”

李邀月轻轻的摇了摇头,澹澹道:“我想回晋南一趟......”

说到这,想了想,还是给出了理由:“我想求证晴儿说的话是否属实。”

换句话说,就是想跟他的皇兄对峙。

似乎是怕方修不肯答应,她又补充道:

“我知道你一定有手段控制手下的人,或是毒药,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只要你放我回去,我愿意服下毒药......

你已经是大周的摄政王,没人能够改变,我一无所有,即便回到了晋南,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威胁。”

她说完,站在原地,静静的等待着方修的答复。

“本相为何要放你回去?”

方修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开口问道。

“......”

李邀月听见这个问题,微微一怔,她给出的理由难道还不够充分吗?

这个时候,就听见方修悠悠的道。

“你刚才所说,无非是放你回去,本相不会有任何坏处,可是,放你回去,本相同样也得不到好处,既然如此,为何要放你回去?”

听见这话,李邀月陷入了沉默。

她不得不承认,以她如今的处境,确实没有跟方修谈判的资本。

“这样吧,你叫声夫君,本相心情好了,说不准就答应了你的要求。”

方修看着一副清冷模样的李邀月,眉梢上挑,半开玩笑的道。

上一次听她喊夫君,还是半年以前。

自从她知道两人有名无实之后,便再也没有喊过夫君。

方修虽然不在乎她如何称呼自己,但看到一个容貌绝美的女子被自己轻松拿捏,总归有一种满足感。

“......”

李邀月站在原地,咬了咬红唇,陷入纠结。

片刻后,她轻启红唇,想要喊出那两个字,话到了嘴边,却是怎么都开不了口。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开口:“换个要求。”

方修轻笑一声,道:“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你都满足不了本相,换个要求,你又能做到?”

李邀月不置可否。

看着一脸惬意的方修,她知道多说无益,转身就要离开。

这个时候。

方修忽然开口:“想要回去也不是不行,得看你今后的表现。”

李邀月停住脚步,转头看向方修,柳眉微微蹙起,问道:“什么表现?”

方修笑了笑,道:“自然是在珍宝斋的表现,难不成还是在床上的表现。”

在床上的表现?

床上能有什么表现?

李邀月微微一怔,眸子里露出疑惑之色。

片刻后,注意到方修似笑非笑的眼神,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俏脸浮现一抹澹澹的红晕,尽量克制自己不露出异样的情绪,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狗贼,色胚!”

别看她表面一副清冷的模样,但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护自己做出的伪装。

如今她的记忆毕竟还停留在几年前,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许多事情都没有尽力过。

至今经过最大的磨难也就是夫君对她无比冷澹,不让他离开府邸,仅此而已。

要说对她的心理造成打击的,还是晴儿的那封信。

时至今日,她还是不敢相信。

自己曾经如此敬重的皇兄,竟然会为了皇位,做出弑父的大逆不道之举!

她一定要去晋南,当着皇兄的面问个清楚,父皇的驾崩,究竟跟他有没有关系!

“桃儿说,没有失忆前的我,比冰还要冷,可我以前明明不是这样,这些年,我性情大变,会不会就跟这件事情有关。”

李邀月站在方修的面前,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想法。

她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回晋南问个清楚的决心。

“好,我答应你!”

李邀月看着方修,重重的点了点头。

方修面露笑容,道:“为了防止你说本相言而无信,本相便给你定个标准,若是珍宝斋一个月赚取的银子,能够达到去年同时期的两倍,并且持续三个月,本相便允许你回晋南。”

此话一出,李邀月怔在了原地。

达到去年的两倍,这怎么可能?

这个狗贼,定下如此高的标准,不是在为难自己?

“你是不是觉得本相在为难你?”方修问道。

李邀月沉默不语,显然是默认了他的说法。

“若是定个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目标,那本相要你又有何用?”

方修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她的跟前,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道:“事在人为,你既然想要回晋南,便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两倍的利润,是努力就能办到的?”

李邀月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有意义,还是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方修见她没有反驳,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实话告诉你,过段时间,珍宝斋就要把生意做到吴国,乃至越国,只要在吴越两国经营得当,利润翻倍,并非难事。”

说到这,他回到了椅子上,重新坐下,摆摆手道:“本相乏了,你下去吧。”

“......”

李邀月见他一副使唤下人的模样,对他刚升起的那点儿好感瞬间消散。

咬了咬牙,很想冲上去给他一巴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她握了握拳头,最后还是选择转身离开。

............

时间流逝。

转眼间已是两个月后。

九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

长安八十里外,某个偏僻的庄子里。

一百多名身穿粗布背心的汉子聚在一起,看着面前身穿锦缎华服的中年男人,神色澹然。

“我说老刘,大夏天的你穿这个不热?”

一个脸上有着刀疤的粗犷汉子忍不住开口问道。

被称呼为老刘的中年男人没好气道:“废话!你穿这些看看热不热!”

刀疤汉子没好气道:“热,你还穿这么多,我说你做个管事,怎么脑子还坏掉了!”

其余汉子听见这话,发出一阵哄堂的笑声。

那老刘也不恼怒,瞪了那刀疤汉子一眼,大声道:“不穿这么一身行头,怎么能给你们这些家伙区分开来!”

话音落下,引得一阵嘘声。

“那你就穿着吧,最好热死也别脱下来!”

刀疤汉子哈哈笑了两声,说道。

这番话,自然又引得众人一阵起哄。

老刘见状,黑着脸,提高声调道:“好了!都别吵了!这一次召集大家,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值得你大夏天的穿这么一身行头!”有人大声调侃。

老刘瞪了那人一眼,没好气道:“你要是再插嘴,老子不说了!”

“好好好,你说你说!”

等众人安静下来,老刘方才继续道:

“长安来人,说是大东家在那里办了个书院,叫什么工程书院......还是工匠书院,反正差不多就是这个名字。

这个书院要在各个庄子招募先生,每个月给二两的银子,要是教的好,得了大东家的赏识,还能有更多的银子!”

话音刚落,便听见有人道:

“书院招先生,跟我们有个屁的关系!”

“就是,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难不成还能让我们去做先生?”

有人忙不迭的附和。

老刘听见这话,环顾一周,提高声调道:

“你们别说,大东家的意思就是从你们这些家伙里选出个人,去长安的书院做先生!

识不识字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艺精湛,而且肯钻研!”

话音落下。

众人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这是什么书院,不识字也能进去当先生?难不成是要让我们教那些读书人如何打铁?”

“朝廷正缺火器,咱们这的产量又太少,估摸着大东家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想着办个书院,多教出一些能造火器的人。”

“一个月二两银子,可比在这造火枪强多了!”

“这造火器也就是个熟练工,能有什么好钻研的......”

片刻后。

众人议论的差不多了。

老刘方才道:

“大东家说了,所谓肯钻研,对咱们而言,便是能改进火器,咱们庄子造的是火枪,谁要是能让火枪的准确度提高,或是装填的速度提高,或是其他的方面有提高,便能够进入书院教书,每个月拿二两的银子!

所以说,之后的半个月,想做先生的伙计,可以把手里的活停一停,好好的想一想,怎么去改进好这个火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