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61章 为父者,岂能坐视孩子受苦?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

作为一名君主,首要的原则便是心存百姓。

若是损害百姓的利益,奉养自己,就如同割下腿上的肉吃到肚里,虽然能够饱腹,但自己也会走向灭亡。

勾栏里。

方修挥斥方遒,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折好以后,交给一旁的侍卫,命令道:“八百里加急,送到陛下手里!”

“是!相爷!”

侍卫应了一声,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伸手接过信件,快步离开。

方修坐在太师椅上,望着他的背影,眸子里的光芒显得如此深邃。

有的时候,走得远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不自觉地发生改变。

这个时候,就该停下脚步,好好的想一想,当初为何出发。

方修想要一统天下,追求的绝不仅仅只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宏图霸业,而是普天下的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说的大气一些,便是四个字——天下大同!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方修愿意为之努力。

当然。

如今的方修,只是大乾的丞相,所思所虑自然也是为大乾的百姓。

为了一场吞并周国的战争,牺牲一州之地几十万的百姓。

如果真这么做了,方修也就背离了自己的初心。

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古人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若是大乾兴亡,百姓皆苦。

那他付出的努力,有何意义?

无非就是百年以后,史书上留下一笔虚名,而这恰恰是他最不在意的一件事情!

一念至此。

方修不再犹豫,提笔蘸墨,再次写信。

片刻后,最后一个字落笔。

他将信纸折好,交给侍卫,命令道:“将这封信交给白起,不能让旁人看到,更不能落入周人的手里!”

顿了顿,又一脸凝重的叮嘱道:“这封信牵扯甚大,由你亲自护送,若是送不进信义城,便毁了它。”

侍卫听见这话,脸上露出郑重之色,端正的行了一礼。

“卑职一定不负方相重托!”

说完,伸手接过信件,再次行礼,转身离开。

微风轻拂,带来澹澹的茉莉花香。

台上的小娘子,休息了片刻,继续唱曲。

曲调清雅,虽是夏日,却给人一种迎霜傲雪之感。

恍忽之间,仿佛能看见,一枝寒梅立于风雪之中,清奇挺拔,暗香轻度。

方修端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悦耳的曲调,缓缓的闭上双眼,休养生息。

半个时辰后。

几匹骏马从卧川府疾驰而出,在路口分开,一队向南,一队向北。

向南的骏马,一路畅通无阻,短短一日就将信件送入了宫中。

养心殿里。

武明空打开信件,自上而下的浏览,精致的脸蛋显得无比的庄重,好看的桃花眸子十分专注。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说的好!”

看着看着,武明空水光盈盈的桃花眸子,不由的迸发出一道光芒。

显然,对这封信件的内容,她发自内心的认同。

看到最后。

她的脸上露出一抹恍忽之色,长长的睫毛轻轻地颤动,心情略显复杂。

她原先以为,面对覆灭周国的大好机会,方修必定不会选择放弃,无非是苦一苦徽州的几十万百姓。

对一位指鹿为马的枭雄而言,放弃一些微不足道的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方修的回信,却与她想象的完全不同。

信件的开头,先是阐述了所谓的为君之道,告戒她不要忘却本心。

之后又分析了,变卖百姓田地,放弃赈灾的危害,以及与周国战事的进展。

最终得出结论,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都是朝廷的最佳选择。

除此之外,他还分析了,在这个时刻与周国议和,是否是朝廷的最佳选择,论据详细,令人信服。

将所有的内容总结,简而言之就是。

百姓,一定要赈济。

与周国的战事,可打可不打。

若是谈判的结果,有利于朝廷,那么议和就是最佳的选择。

毕竟,没人知道,燕皇和吴皇对朝廷灭周,究竟是何态度。

若是燕皇和吴皇打定主意,援助周国,那么朝廷就是同时与三国开战,即便能够取得胜利,也必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不如接受议和。

若是谈判的结果,朝廷......或者说,方修无法接受。

那么,这场战事还要继续,无非就是效彷燕国,多劫掠周国控制的土地,苦一苦周国的百姓。

当然,这么做又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加深朝廷与周国普通百姓的仇恨,为未来朝廷吞并周国埋下祸根。

但是,世上无两全法。

对方修而言,这就是目前他能够想到的最佳选择。

“方修,朕原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你,却没想到,朕对你的了解,如此肤浅......”

武明空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手里的信件,喃喃自语道。

一旁,林宛儿听见这话,眸子里露出好奇之色,心里想着,方相该不会真在雍州豢养了一批小娘子吧,否则,无缘无故,陛下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

女帝庄重的声音忽然响起。

“召吏部尚书杜晨安,户部尚书秦兴言,工部侍郎赵子正,左都御史海瑞,皇家银行妲己,入宫觐见。”

一下子召见这么多重臣,要出大事了?

林宛儿微微一怔,忙不迭的应道:“是,陛下!”

一个时辰后。

几名朝廷重臣,二品大员,全都来到了养心殿外。

“臣等求见陛下!”

“准!”

“谢陛下!”

秦兴言等人迈步走入养心殿,站成一排,齐齐行礼。

龙椅上,武明空抬眸望向他们,目光清冷,不带有任何的情绪。

“北柳河决堤,徽州几十万百姓一夜之间变为灾民,这件事,你们如何看?”

几名重臣听见这话,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皆是沉默。

唯独海瑞挺直腰杆,一脸凝重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其次应当派出御史严查北柳河决堤的缘由,若是天灾,对有司衙门的官吏,可既往不咎,若是**,着重处置!”

话音落下。

赵子正附和道:“臣附议!”

一旁。

和海瑞同为方党的杜晨安和秦兴言,却仍旧保持沉默。

北柳河刚决堤时,他们就已经入宫禀告,该说的,那个时候已经说了,现在再说也没意义。

同时。

他们心里清楚,陛下这个时候召见他们,必定是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询问他们的意见,只是例行的程序。

若是陛下不同意海瑞提出的方案,陛下会表明态度,那时他们再站出来,为时不晚。

“海卿家所言甚是。”

武明空点点头,看向秦兴言,澹澹道:“赈济百姓一事,就交给户部去办,徽州受灾的百姓有多少,需要多少粮食,徽州的粮仓能拿出多少粮食,需要其余的州府调拨多少,罗列清楚,给朕过目。”

听见这话,秦兴言心里一沉,苍老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半晌没有回话。

对他这样的反应,武明空早有预料,风轻云澹道:

“赈济灾民,不仅是朕的决定,也是方相的决定,宏图霸业固然重要,一州之地的几十万百姓同样重要,那些百姓,没有见过朕,朕也没有见过他们。

但是,朕知道,他们都视朕为君父,视方修为相父,他们是朕的子民,世上岂有为父者,坐视孩子受苦受难,而无动于衷?”

话音落下。

几名重臣皆是一怔,随即,面露动容,齐齐行礼。

“陛下圣明!”

唯独身后的林宛儿,在心里滴咕,那些百姓,应该视陛下为君母才对吧?

虽然担心前线的军粮供应不上,但听到是方相的决定。

秦兴言也不再犹豫,拱手行礼:“臣回去以后,立刻就着手督办赈灾一事,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让徽州饿死一人!”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

武明空听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是十分满意。

随后,她将目光放在了海瑞的身上,命令道:“调查北柳河决堤的缘由,就交给都察院,是天灾还是**,朕要一个明确的结论!”

“是,陛下!”

海瑞端正的站好,正色道。

武明空点点头,又看向一旁的工部侍郎赵子正,郑重道:“重修堤坝,事关重大,朕希望,工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不要让朕失望。”

赵子正行礼道:“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武明空点点头,看向一旁的皇家银行的行长妲己,正色道:“赈济灾民,重修堤坝,都要用到银子,国库的银子若是不够,朕希望皇家银行能在不影响周转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贷款。”

妲己听见这话,妩媚的小脸露出一抹犹豫,没有立即答应。

沉默了片刻,方才行礼道:“臣尽力而为。”

武明空见状,也不好多说,摆摆手道:“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几名重臣行礼后,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顷刻间。

偌大的宫殿只剩下武明空和林宛儿两人。

武明空坐在龙椅上,回想起刚才的一切,忽然觉得身心涌上一股疲惫。

方修在的时候,许多的事情,都不用她过问。

那个时候,她只想尽可能的要更多的权利,处理更多的政务。

可是,到了如今,她才发现,原来......那些都是沉重的负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