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57章 截然不同的回信

王志本以为,面对叱责,眼前为乾人做事的百姓会惭愧的低下头去。

却没想到,对方非但没有丝毫的惭愧,反而硬顶了回来。

他脸涨得通红,死死的盯着那人,咬牙切齿的道:“无耻至极!你还是不是周人!”

那人一脸的不以为意,没好气道:“要是能不被你们这些人欺负,有田种,有饭吃,不做周人又如何!”

“你!”

这番话让王志彻底的哑口无言,气的脸通红,伸手指着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那人却还没完,瞪着王志,提高声调,没好气道:“你刚才说什么家国兴亡,匹夫有责,朝廷与周国打仗,怎么没见你们捐出家产?没见你们上阵杀敌?站着说话,总归不腰疼!亏你还有脸说出匹夫有责,简直厚颜无耻!”

这一刻。

王志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人还读过些书,并非是目不识丁,不识大体的农户。

因而,心里越发的沉重,神色越发的恼怒。

“上阵杀敌的不是朝廷的将士,难道是你们?再者说,若是满朝的公卿,全都上战场厮杀,朝堂难道交给你们这样的人维持?你又如何知道,我等没有捐出家产?”

听见这话,四周的百姓皆是露出不屑之色。

那人更是发出一声嗤笑,冷冷道:

“上阵杀敌的也是穷苦人家的百姓,跟你们有个屁的关系,至于那些将军,平日里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上了战场,却把仗打成这样,简直还不如田里的硕鼠!

你方才说,公卿要维持朝堂,那他们的儿子,孙子,侄子呢?

平日里一个个没有官身,却也作威作福,至此危难时刻,如何就不能同穷苦百姓一般,投军从戎,报效朝廷?”

说到这,顿了顿,神色越发的不屑,哼哼道:

“至于捐没捐出家产,我等都长了眼睛,能看得出来!

别的不说,就说信义府,乾人来了以后,从士绅的府邸中搜出了多少的钱粮!

仅仅一个信义知府,在任不到五年,竟然搜出了十箱的金银财宝,这些银子要是充作军饷,不知道能招募多少将士!

你们平日里作威作福,到了危难之际,还守着搜刮百姓得到的那些民脂民膏,到头来还要指责我们这些往日受苦受难,连肚子都未必能填报的穷苦百姓,你们到底还要不要点脸!

说你厚颜无耻,都是轻的!

像你这样的人,就该断子绝孙!”

说到这,他已经变得极为愤怒,一双眸子似乎要喷出火来,死死的盯着高头大马上一袭蟒袍的王志。

四周的百姓也都露出悲愤之色,嘴里骂骂咧咧。

这一切,显然超出了王志的预料。

他骑在马上,无须的脸庞涨得通红,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反驳。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那人或许只是咒骂,于他而言,确是事实。

他是宦官,没有根的人,岂不就是断子绝孙。

一旁。

乾人士卒见两边互相指责,一副看热闹的样子,也不阻拦。

听到最后,更是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这些百姓或许没有注意。

他可是看的真切。

眼前这位使团的副使,虽然穿的一袭华贵的蟒袍。

但面白无须,嗓音阴柔,显然是没根的宦官。

那人一句“断子绝孙”,可真是正中要害。

“无......无耻!”

平日里伶牙俐齿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此刻也只憋出了这么两个字。

吐出来以后,不再跟这些“无耻之尤”继续纠缠,勒住马绳,继续前进,只是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半个时辰后。

府衙的正堂里。

王志终于见到了乾军主将——白起。

“白将军,本官使团副使王志,奉陛下之命,代表朝廷,与乾国议和。”

王志坐在侧位,已是恢复了风轻云澹,眸子望向白起,不冷不澹的说道。

一袭戎装的白起,端坐在太师椅上,上下打量了王志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沉默了几息,他冷声道:“本将军不与宦官谈判,要议和,换个人来!”

话音落下。

王志的脸色顷刻变了。

他虽是宦官,但地位以及权力都不弱于内阁的大学士。

这一次来谈判,又是以使团副使的身份,身上更是披着陛下赏赐的蟒袍。

眼前的白起,一上来二话不说,就点出他宦官的身份,言语间多有不屑。

如此嚣张,不是在立威,就是压根没准备谈判。

“白起,本官这一次来,是代表了朝廷!”

王志凝视白起,提高了声调。

白起仍旧是一副风轻云澹的模样,冷冷道:“本将军再说一遍,若要议和,换个人来。”

见他态度如此坚决。

王志心里一沉。

若是真的如他所言,换个人来谈判,就等于告诉乾人,朝廷急于求和。

如此一来,谈判之时,就免不了对方狮子大开口。

一念至此。

王志眸子里露出一抹锐利,强硬的回应。

“既然如此,这和就不要议了!”

“好!”

白起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冷冷道:“来人!送客!”

如此坚决,没有一点儿拖泥带水。

王志看在眼里,凉在心里。

此刻,他终于确信,对方确实没有议和的念头。

乾国丞相刚击退燕国的三十万大军。

白起又得到了五万的援兵。

他们正是占据上风的时候,不愿意议和,倒也是人之常情。

事已至此,留下也没意义。

王志不再犹豫,勐地起身,冷哼一声,冷冷道:“既然没有议和的心思,那就在沙场上兵戎相见!”

撂下一句狠话,袖袍一挥,大步流星的离开。

白起坐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坚毅。

片刻后,唤来了副将,吩咐道:“援兵刚至,将士们难免生出懈怠,你们这几日盯紧一些,外松内紧,随时备战!”

副将们听见这话,纷纷拱手行礼:

“是,将军!”

另一边。

内阁首辅谢千,看着面前的王志,苍老的脸庞露出沉重之色,沉声道:“若是如此,只有先打一仗,挫一挫白起的锐气,否则议和便只是空想。”

王志叹了口气,无奈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

两人达成一致后。

谢千望向一旁的虎贲军统领,叮嘱道:“乐将军,等援兵到了以后,全力攻城,不要有任何顾忌,这一仗必须打出朝廷的威严!”

乐凉沉默了一息,拱手道:“末将必定全力以赴!”

听见这话,谢千扶着桌子,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颤颤巍巍的走到的乐凉的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乐将军,议和一事能否顺利,就看将军了!”

看着眼前位高权重的沧桑脸庞。

乐凉表情变得更加郑重,坚定道:“为陛下,为朝廷,末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

谢千重重的拍了一下乐凉的肩膀:“乐将军还有军务在身,且先忙吧。”

“末将告退!”

乐凉行礼,转身离开。

屋子里就只剩下谢千和王志两个人。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皆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一抹忐忑与不安,越发觉得,这一次的议和,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

与此同时。

长安。

暴雨连下了三日。

就连皇宫的某些位置都产生了积水。

隔着新换的琉璃窗户,能够看见外面的地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

一阵风勐刮过来,那白纱鸟鸟地飘去,雨点斜打在琉璃窗户上,激起朵朵的水花。

武明空站在窗户前,望着外面的景色,精致的脸蛋没什么表情。

林宛儿站在女帝的身后,手里捧着一碗清澹的白粥,轻声道:“陛下,该用膳了。”

听见林宛儿的声音,武明空转过了头,回到了龙椅上,伸手接过白粥,拿起调羹,轻轻的搅动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林宛儿见到这一幕,顷刻间便明白,陛下又想方相了。

“城外的牌坊进展如何?”

武明空放下手里的调羹,开口问道。

林宛儿回道:“回陛下,工部还在绘制图纸,距离开工还有些时日。”

武明空沉默了几息,道:“既然是为了纪念这一次的雍州大捷,就该设计的气派一些,要足够恢宏,让来往的百姓感受到朝廷实力雄厚!”

林宛儿道:“赵侍郎也是这般说的,图纸绘制完,会呈给陛下过目。”

武明空点了点头,不再多问,重新拿起调羹,往自己的嘴里送去。

这个时候。

屋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驻足在了殿外。

林宛儿立刻会意,寻了个由头,离开了养心殿。

片刻后,回到女帝跟前,手里就多出了两封信件。

“陛下,卧川府来信,是呈给您的。”

话音落下。

殿内响起一道清脆的声音。

是小女帝没握住调羹,摔在了地上。

明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信件上的内容。

小女帝却还装作不在乎的模样,风轻云澹道:“拿来给朕看看。”

林宛儿见状,眉目间露出笑意,应了一声。

“是,陛下!”

小女帝接过信件,自上而下的看了起来,神色认真,表情专注。

“你的来信,我读过了,写的很好,文采斐然,就是缺了些真情实感。

我曾同你说过,该给你的,到时自然会给你,不该给你的,你如何做也讨要不来,以后这样的表面功夫,可以做,但没有必要。

信里的花名为君子兰,乃是雍州特产,前几日闲逛,采摘了几株,行将枯萎,留着也是无用,送你一观......”

短短的几行字,让小女帝怔在了原地。

“该死的方修!竟然如此敷衍朕!”

武明空精致的脸蛋露出恼怒之色,一股无法言说的难受,在心底弥漫开来,让她眼睛发涩,连带着那株有些枯萎的君子兰,都看的极为扎眼。

班鸿飞率领的二十万燕军,拦在雍州和卧川府之间。

通信极为不便。

她等这封回信,不知道等了多久,结果就是如此敷衍。

言语之间还带着几分轻蔑,更是让她难以接受。

深吸一口气。

从头到尾再读了一遍,确定信的内容没错。

她好看的桃花眸子不由的有些湿润,咬牙切齿的想着,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方修个狗东西,一定是在雍州有了新欢,行军打仗,还不忘记撩拨那些小娘子,简直可恶!呸!”

武明空一边骂着,一边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林宛儿站在小女帝的身后,眸子里露出一抹茫然。

按理说,呈送给陛下的信件,除非是特意标注了,陛下亲启。

其余的都要尚仪局的女官过目,确定没有大逆不道的内容,才转呈给陛下。

鉴于这两封信是方相送来的。

林宛儿只是问了一下信中的大概内容,没有打开。

那送信之人,分明说过,方相是怀着关切,写的回信,为何会让陛下如此伤心?

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

小女帝忍着眼泪,拆开了第二封信。

“接获陛下手书,臣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长安城外一别,至今已有两月,距上一次回信,也有月余,殊深驰系,拳念殷殊,臣对陛下的思念,未曾有一刻停歇。

陛下音容笑颜,历历在目,有诗云,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是于臣而言,便是两情长久,仍望与陛下朝夕相伴......”

字字句句,皆是情深意重,发自肺腑。

隐约之间,似乎还能看见泛黄的信纸上留有泪痕。

虽然知道方修那狗东西,绝不可能因为思念自己而落泪,信纸上的痕迹,大概率是他故意为之。

但小女帝看了,心里还是十分感动。

“这奸贼,成日就会说些甜言蜜语哄骗朕。”

武明空一双好看的桃花眸子水波盈盈,手里捧着书信,嘴上虽不饶人,眉目间皆是笑意。

林宛儿见状,彻底的懵了。

刚才还伤心难过,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又表露出截然相反的情绪。

陛下这是怎么了?

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

武明空将两封书信放在了一起,来回比对。

片刻后。

她终于确信,第一封书信,并不是写给她的。

仔细想一想,倒也正常。

这封信早在一个月前就该送到长安,中途却被燕军阻拦。

一边要逃离追杀,一边要守护信件,上面又没有署名,同样的信件,到了长安,不乱才怪。

只是。

她有些好奇。

既然这封信不是写给她的,又是写给谁的?

给她的那封信,又送到了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