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23章 新式学堂,发展技术

【情绪值 5000】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方修看向小女帝,眉头一挑,问道:“陛下可想知道为何不同重量的东西,会同时落地?”

武明空转头看向方修,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为何?”

“这本书上有陛下想要的答桉。”

方修从怀里取出一本书,递了过去。

武明空微微一怔,伸手接过书籍,下一秒就看见上面板板正正的写着两个大字——物理。

“这就是他说的物理,天下万物之道理?”

武明空眉头微微皱起,翻开了第一页,自上而下浏览起来。

只看了一会,她的眸子里就露出不可置信之色,喃喃自语:

“声音竟然是因为物体震动而产生,声音的速度竟然还能够测量......”

看完了书上关于声音的介绍。

小女帝感觉自己的脑子乱哄哄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

一些日常生活中不起眼,且无比常见的现象,在书中竟然都有详细的解释。

比如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速度以及传播的规律。

光的产生,光的速度以及传播的规律。

还有果子成熟后,为何是掉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

这些在她看来本应如此的事情,书中都有详细的探究,并且总结出了一套能够自洽的道理。

有些道理,她看不明白,但隐隐约约觉得,就是如此!

“呼——”

片刻后,武明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将书合上,看向方修,问道:“这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声音的速度真是一瞬一百多寸?”

方修道:“当然,书上提到的每一个道理,都有详细的实验过程,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命人重复相关的实验。”

听到实验这个陌生的词汇。

武明空的眉头微微皱起,疑惑道:“何为......实验?”

方修解释道:“所谓实验是指为了验证想法所做的尝试。”

“比如想要知道两个大小重量不一的东西,是同时落下,还是先后落下,只要取相关的材料,尝试着做一遍,就像陛下刚才做的一样。”

武明空听见这话,眸子里露出一抹恍然之色,紧接着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她抬眸望向方修,好奇的问道:“知道万物的道理,对朝廷和百姓而言,有何意义?”

方修道:“意义巨大,远超陛下的想象,百姓生活的一切都和物理息息相关,如何生火,如何造房,如何搭桥,如何冶炼......这里面全都蕴含了物理。

换句话说,物理和技术息息相关,没人研究这些物理,技术的发展就十分缓慢,有人研究这些物理,技术发展的速度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听到这,武明空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上次方修用热气球将她送上天的画面,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提高声调:“朕明白了!”

冷不丁的一喊,给方修吓了一跳,他看向女帝,想说:明白就明白,喊那么大声做什么。

想了想,还是憋了回去。

“你之前用热气球将朕送上天,利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而这热胀冷缩就属于物理的一部分!”

武明空精致的小脸露出激动之色,看着方修,如此说道。

方修满意的点了点头,回道:“孺子可教!”

武明空给了他一个白眼,问道:“所以你开办新式学堂,就是想让稚童学习物理,研究技术?”

方修想了想,点了点头,道:“臣确有此意,只是,新式学堂并不仅仅针对稚童。”

并不仅仅针对稚童,这是什么意思?

武明空眸子里露出茫然之色,还没开口询问,就听见方修继续道:

“数学、物理以及国文,这是所有稚童必须学习的科目,等她们长大成人后,除了这三个科目外,还可以选择学习其他的科目,比如农科、工科、医科以及经济科。”

武明空显然没听过这些词汇,更加茫然,开口道:“农科,医科,朕还能理解,无非就是研究农事以及医术,这工科和经济科,又是什么?”

方修道:“工科,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工匠的技术,经济科,就是研究银钱运行的规律。”

听到这个解释,武明空有些懵了,诧异道:“工匠的技术和银钱的规律,还需要专门研究?”

方修用笃定的语气道:“当然!”

看武明空还是不太理解,方修解释道:

“工匠的技术,远比陛下想象的更加重要,别的不说,就说火器,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所用的原材料,以及制造的工艺,都是无数工匠呕心沥血钻研而成!

若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火器,也就没有我大乾的崛起。

除此之外,还有琉璃工艺的改进,本质上也属于工科,房屋,桥梁的建造,同样属于工科。

只要天下百姓愿意投身工科的研究之中,说不准用不了多久,就能发明出不用马拉的车......”

看见方修一本正经的解释,小女帝也听的十分认真,尽管有些地方不太理解,还是强忍着没有打断。

直到听见“不用马拉的车”这几个字。

她终于憋不住内心的疑惑,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方修,道:“不用马拉,用人拉不也是一样?”

“......”

方修懵了一会,才一脸无奈的道:“不用马拉,自然也不会用人拉。”

“那用什么?”

武明空一脸的疑惑,心道,难不成车在地上自己就能跑?怕是神仙都做不到这一步吧?

“什么都不用,车在地上自己就能跑,如果非要说什么东西拉着它,只能说是蒸汽。”

方修捏了捏眉心,尽量耐心的解释。

武明空眉头皱得更紧,看着有些无奈的方修,想了想,还是把剩下的那些疑问咽了回去。

虽然她不相信,车能自己跑。

但是在此之前,她不相信的事情太多了。

她不相信,方修能在炎炎的夏日,利用平平无奇的石头制造出冰块,也不相信他能在短时间内铺就完全平整的官道,更不相信他能在一个月内送自己上天......

包括一炷香前的两支毛笔同时落地。

这些不相信且认为完全不可能的事,如今却全都变成了现实。

“只要是他说的,最后全都会变成现实,车自己跑,又有什么不可能?”

抱着这样的想法,武明空选择了闭口不言,不再追问,只是道:“你继续。”

说完,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认真的看着方修,眨呀眨的,甚是可爱。

方修见到这一幕,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轻笑道:

“也没什么要说的,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工科不等于工匠,工匠重要,工科更加重要!

工科若是能发展起来,不出二十年,我大乾就能横扫八荒,一统天下!”

这番话说得无比笃定。

武明空听了,微微一怔,片刻后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朕相信你。”

顿了顿,又问:“经济科呢?”

方修道:“银钱如何运行,也是一门大的学问,陛下以后就会知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对经济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想要发展技术,必须重视经济。

其实在什么时代,经济都十分重要。

户部的官吏,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对经济了解颇深,只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编纂过有关的书籍。

方修开设经济科的学堂,就打算请户部有经验的官吏好好的研究一下经济学。

当然,在此之前,他已经从系统中兑换了大量相关的书籍,足够他们钻研。

武明空听见这话,看了方修一眼,心道:是你自己也不知道经济科有何意义吧?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这么说,只是道:“太医署的御医平日里也会教导稚童,为何还要专门开设一个医科?”

方修道:“太医署的御医加在一起只有二十几人,算上各种年纪的徒弟,也不到五百人,人数太少,不足以满足百姓看病的需求。”

武明空愣了一下,道:“百姓看病,可以去请郎中,不必非要请御医。”

方修在心里叹了口气,悠悠道:“陛下觉得,那些只读过一两本医术的郎中,医术能有多高明,让他们治个风寒都难,百姓要是得了重病,就只有死路一条。”

武明空皱了皱眉头,轻声反驳:“那些郎中应当没你说的那般不堪吧。”

方修道:“陛下实在是高看那些郎中了,臣方才所说,已经是给那些郎中面子,实际上,他们比臣说的还要不堪。

哔嘀阁

碰上一些常见的病还好,碰上稍微复杂一些的病,就给病人开一些似是而非的药方,要是活了,就是他们的功劳,要是死了,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臣并不是在责怪那些郎中,有些时候,那些郎中开出的药方,确实能起到作用,他们也确实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但是,开设了医科后,招募大量的郎中,让他们在新式学堂里进行系统的学习,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医术,让他们将来能更好的救死扶伤......”

在方修的眼里,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郎中还比不上后世的兽医,连一些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没有掌握,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诊病,能不能治好,完全就靠天意。

当然,民间自有高手在,不否认确实有一些郎中,熟读医书,又掌握出了一套可行的行医经验,能够很好的治病救人。

但......这些只是少数。

“朕还是第一次知道,你对医术也颇有研究。”

武明空上下打量了方修一眼,别有深意的说道。

听见这话。

方修从怀里取出了一本书籍,递给了女帝。

武明空伸手接过来,还没看就知道这本书一定跟医术相关。

定睛一看,果然如此,书籍的封面板板正正的写着几个字——赤脚医生手册。

“你哪来的这么多书?”

武明空很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但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看向方修,问道。

方修想了想,解释道:“说来话长,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臣推开大门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坐在门口,行将就木,将要咽气......”

“陛下知道,臣是一个心善之人,见他这样,臣一定不会见死不救,事实上,臣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臣将他扶着进屋,给了他一碗热水,一些吃食,他缓过来后,拉着臣的手,非要收臣做徒弟。

臣想着,臣的一颗热忱之心将来要报效朝廷,怎能随便认别人做师父,就没有同意。

那老头叹了口气,从怀里取出一些书,交给了臣......”

说到这,顿了顿。

明亮的眸子望向小女帝,一脸郑重的道:“陛下看到的这些书,就是当年老乞丐送给臣的......”

话音落下。

身后的林宛儿清澈的眸子亮晶晶的,忍不住道:“相爷这段经历好像话本里的情节,那个老乞丐一定是个世外高人!”

“......”

武明空有些无语的看了林宛儿一眼,一时间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明显是编出来哄小孩的玩意,这蠢丫头竟然还真信了!

既然方修不愿意说,武明空也没有多问,只是道:“有科举在,你的新式学堂,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

不得不说,小女帝作为一国之君,看问题还算是透彻,一眼就点出了其中的要害。

新式学堂主要针对的是读书识字的一批人,以及有条件读书识字的稚童。

而这两类人,毫无疑问,绝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些旁门左道上面,只会一门心思的扑在科举上。

毕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的都是中举之后的事。

科举不考的书,读来有何意义?

所以,真要是下定决心推广新式学堂,科举就必须跟着改变......

这也是礼部上下想要阻挠新式学堂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方修之前也曾想过。

新式学堂一定是要办的。

科举......短时间内也不能取消。

尤其是现在战事还未结束,冒然取消科举,必定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引起动荡。

这件事要徐徐图之。

具体如何做。

方修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桉,开口道:

“新式学堂刚刚创办,掀不起风浪,倒也正常,一两年内,臣也没想着它能掀起什么风浪。”

武明空听见这话,微微发愣。

方修刚才将新式学堂说得那么重要,结果话锋一转,又说没想着它掀起什么风浪,这是什么意思?

似乎是看出了小女帝的疑惑,方修解释道:

“科举已经推行了几百年,早已深入人心,想要在短时间内用新式学堂将它取代,绝无可能。”

“臣创办新式学堂,只是开一个头,等将来新式学堂出来的学子,也能轻而易举的得到黄金屋,颜如玉,不用臣怎么费心思,百姓自己就会将孩子送到新式学堂去!”

不参加科举,也能有黄金屋,颜如玉......

武明空听见这话,沉默了好一会,还是忍不住问道:“有可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