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196章 能有田,做乾人有什么不好?

少年声嘶力竭的嘶吼,并没有在村子里引起太大的反应。

倒是村口那条骨瘦如柴的黄狗吓了一跳,夹着尾巴,往旁边一窜。

反应过来是小虎在喊,又冲着他吠叫,有点儿恼羞成怒的意思。

与此同时,几匹高头大马崩腾而来,给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少年带来极大的震撼。

小虎手里攥着木棍,昂着脸,仰视稳当停住的乾人,脑子里一片空白,心脏都彷佛停滞了。

好一会,他终于从那种状态中回过神,拔腿想跑,看见乾人身后的火枪,又硬生生停住了脚步。

战马上的乾人,冰冷的眸子扫了一眼少年手里的木棍,不冷不澹的道:

“一炷香的时间,每家每户出个人,村口集合!”

小虎怔了一下,拔腿就往村子里跑,脑子里全是跛脚男人描述的画面。

他年纪不大,但头脑清楚,知道村子里的人加在一起,也打不过这些乾人。

跑的话就更不用想了。

人就两条腿,拼了命也跑不过马。

所以,小虎再害怕,也挨家挨户的转告了乾人的话。

一炷香后。

几十个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村民出现在了乾人的面前。

乾人骑在战马上,居高临下的俯视他们,语气冰冷,不带有丝毫感情:

“奉我大乾丞相之命,剑南道改为剑州,所有百姓重新登记造册,所有田地重新划分,男丁分二十亩,女丁分十亩!”

话音落下。

村民先是一怔,随即轰的一声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周国已经存在两百余年,土地兼并的情况不比大乾好到哪去。

士绅豪强田产日增,但是田赋并未随之增加。

穷苦百姓田产日少,但是田赋并没有随之减少。

有的人,有上千亩的良田,只用纳几十亩的税。

而有的人,只有十几亩瘠田,连养活一家老小都成问题,却要纳几十亩的税。

这样的情况,越演越烈,虽然还没到矛盾爆发的那一刻,却也差不了多远。

正因如此,周皇和魏东征才想要推行新政,实行方田均税法,重新清丈土地,减轻百姓身上的负担。

只可惜操之过急,又不够果断,给了方修可乘之机。

“听这意思,乾国丞相要给咱们重新分田,男丁二十亩,女丁十亩,算下来一户也能分个四五十亩。”

“没想到啊,这些乾人非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还给咱们分田地。”

来这里的村民基本上是一家的主心骨,能听懂乾人话里的意思,一个个都是露出激动之色,热烈的议论起来。

小虎站在一旁,听着大人们的议论,表情发生了一些变化,皱着眉头道:“这样的话,咱们不是也变成了乾人。”

一旁,一名中年男人听见这话,看了他一眼,道:“能有田,做乾人有什么不好?”

小虎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村子,从记事起就跟田地打交道,他当然清楚田地对他们的重要。

但是,只是为了几十亩田,就抛弃周人的身份,上赶着去做乾人,还是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是闷得慌。

大人们还在兴高采烈的议论着,按照乾人的要求,排着队站好,回答乾人的问题。

一户有多少男丁,多少女丁,多少孩童,互相之间什么关系,什么身份,什么年龄......

村民们不敢隐瞒,更不敢胡编乱造,皆是如实回答。

一个多时辰后。

为首的乾人将黄册和炭笔收好,翻身上马,仍旧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语气冰冷:

“过几日会有人来核查黄册的信息,若有隐瞒,严惩不贷!”

丢下这句话,就挥动马鞭,带着其余的乾人离开了这里。

春日暖阳,微风和煦。

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

少年小虎看着马蹄溅起泥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一股莫名的情绪在心底弥漫开来。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预感,自己以后要做乾人了。

安仁府城里。

赵府。

年逾古稀的赵守正坐在太师椅上,端着茶杯,抿着茶,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

到底是做过户部侍郎,纵然已经告老还乡了四五年,仍旧有位列公卿的气质,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纵然天底下发生了再大的事,在人家的眼里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压根没往心里去。

分坐在两侧的十几名士绅,气度上就要差的太多。

此刻,他们坐在太师椅上,如坐针毡,看着赵守正,皆是愁眉苦脸,如丧考妣。

“赵老,分田的告示已经张贴出来,我等究竟该如何是好啊!”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躲过了屠城的危机,竟然又冒出这么一重劫难。

所有的百姓,重新登记造册,重新分配田地。

他们这些士绅也在其内,现有的家产,包括宅邸,金银首饰,古董字画,全都可以保留,唯独这田地,全都要分出去。

就算手上有一万亩田地的地契,也都作废,要分给那些穷人。

说句实在的,那些田地,要是被乾人的将领用各种方式巧取豪夺,他们心里倒还能好受一点。

结果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分给那些穷人,简直是比剐他们的肉,还要让他们难受。

见赵守正不说话。

一名士绅哀声道:

“赵老,家产再多,也犹如浮萍无果,明月无根,经不起折腾,说到底,田地还是我等安身立命的根本。

乾人一张告示就要将我等的田地分了,这不是掘我等的根嘛!”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一众士绅的共鸣。

众人皆是望向赵守正,附和道:

“是啊,赵老,我情愿他们把府上的那些金银财宝,古董字画抢走,也不想这祖上传下来的田产分给穷人。”

“如今剑南道是乾人当家作主,朝廷发的俸禄送不到我等的手上,没有田地,我等怎么活啊......”

到场的士绅绝大多数都曾在朝堂上做过官,致仕以后,还能领到原先一半的俸禄。

赵守正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饱经沧桑的眸子环视一周,苍老的脸庞显得无比平静,缓缓的吐出一句话:

“老夫只有四个字送给诸位。”

众人见赵守正说话,全都望向了他,目光中带着希冀。

希望这位曾经位列公卿的前户部侍郎,能给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桉。

赵守正略显浑浊的眼睛,迸发出一道精光,一闪即逝,缓缓道:

“知足常乐。”

说着,握住手里的鸠杖,缓缓的站了起来。

知足常乐?

是说他们太贪心了吗?

这些田地本身就是他们的祖产,他们想着留下来,不是人之常情,这算什么贪心?

若不是这个意思,又会是什么意思?

其余士绅还在品味这四个字的意思,见赵守正起身,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赵老。”

赵守正看了他们一眼,却没有理会的意思,只是澹澹的道:“好自为之。”

说完,握着鸠杖,颤颤巍巍的朝外面走去,步伐很慢,身子微微晃悠,但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其余士绅见到这一幕,全都意识到了什么,不再多说,又坐了下来。

“看样子,赵老是不打算掺和此事了。”

“人越老越是怕死,赵老年逾古稀,想要安度晚年,倒也是人之常情。”

“今日安仁府有头有脸的都在这儿坐着,就算没有赵老,怎么也能商议出个对策。”

“要我说,还是送银子最合适,如今霸占安仁府的不过是一些粗鄙不堪的武将,这些人最好对付,只要给足了银子,什么都能给你办成。”

此话一出。

众人皆是露出思索之色。

“乾人没有屠城,说明乾国皇帝给了他们旨意,不能胡作非为,只要他们还按照规矩办事,送银子就准没错。”

“有点儿道理,咱们也不为难那些粗鄙的武将,银子送到,田地照样要分,不过这清丈田地总归需要时间,什么时候能分好,就不一定了。

只要往后拖,拖到朝廷的大军收复剑南,原先什么样还是什么样,那些穷人别想分走我等的一亩田地!”

那名士绅说到这,顿了顿,环顾一周,道:

“如今战乱四起,银子是硬通货,谁手上不缺?那些武将也是一样,咱们十几家,一人出个几百两银子,凑够一万两,到时候派个人,交给城里的那些武将,诸位说,可好?”

另一名士绅听见这话,犹豫道:“如今剑南道毕竟是姓唐的说了算,绕过她,是否不太妥当?”

旁边的士绅回答道:“那姓唐的原先不过是个青楼的花魁,做了乾人的狗,才有今日这般权势,你觉得她会为了一万两银子,背叛自己的主人?”

“所言甚是,送银子,还得从那些武将入手!”

话音落下。

一名大腹便便,名叫沉冠的士绅摇了摇头,叹气道:

“诸位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其余士绅听见这话,脸色一冷,回道:

“在我等看来,倒是沉兄将事情想的复杂了。”

沉冠对这个回答早有预料,在心里叹息一声,环视一周,解释道:

“诸位这几日住在府上,没有见过乾国的那些武将,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脾气,区区一万两银子,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粪土一般,怎么可能因此违背乾国丞相的命令。”

士绅们听见这话,心中都是不屑一顾。

还以为要说什么呢。

感情是嫌银子太少!

这还不简单,再多凑一些就是了!

一名士绅站出来问道:“那以沉兄的意思,该凑多少银子呢?”

沉冠听见这话,想起前几日在街上看到的那些不争不抢的乾国将领,心里莫名的烦躁,有些不耐烦的道:

“凑多少银子也没用,这不是银子的事!那些乾国将领压根就不在乎银子!”

“不在乎银子?”

士绅们听见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世上还有不在乎银子的人,我等今日还真是长见识了!”

莫说是这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武将,就连朝堂诸公,甚至是陛下!

哪有不在乎银子的!

别的不说。

就说这安仁府可还开着几家官店,那挣得银子,都是送到了宫里。

陛下又是开源节流,又是推行新政,但在这银子的问题上,也没见照规矩办事。

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武将呢?

士绅听沉冠说的话,只觉得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