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165章 给老夫滚出国子监!

虽说礼法之事,并非他这个国子监祭酒应当过问。

但是,作为大乾仅有的几名大儒。

程正道认为,自己除了钻研儒家典籍,教导国子监学子之外,理应遵从圣人教诲,维护礼乐秩序。

绝不可放任那些“倡乱”“诲盗”的话本在大乾流传!

想到这。

程正道越发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不再犹豫,起身离开暖阁,打算去礼部衙门,找礼部的几位部堂,好好的商议一下,如何弹劾那祸国殃民的奸相方修!

刚走出暖阁。

迎面便赶上凛冽的寒风。

一股寒意席卷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紧接着便听到一旁传来学子的议论声。

“还没有立冬,天气就这般寒冷,也不知道是为何。”

“天气变幻莫测,也很正常,就是得提前做好准备,多买一些木炭存着,等过段时间再买,价格必定上涨。”

一名个子高一些的学子听见这话,面露无奈之色,叹息道:

“不用等过段时间,今日我府上的下人去买炭,都已经涨到了四十文钱一斤。”

另一名胖一些的学子,惊诧道:

“四十文钱一斤,怎么不去抢?”

高个学子叹息道:

“哎......听说这木炭烧制起来,颇为繁琐,卖的贵一些,倒也正常。”

体胖学子没好气道:

“都是借口!无非是那卖炭之人利欲熏心,借机牟取暴利!”

此话一出。

高个学子陷入了沉默,良久方才道:

“昨日最新一期的《大乾月刊》,刘兄还没看过吧?”

姓刘的体胖学子,微微一怔,回道:“还没看过,怎么了?”

“白御史前几日作了一首诗,便刊登在上面,讲得便是卖炭之人。”

“念来听听。”

高个学子望向他,一字一顿的念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体胖学子轻轻的念了两遍,眸子里流露出一抹恍忽之色。

随即,表情有些羞愧,不说话了。

他出身世家,父亲是礼部侍郎,即便是在长安城,生活的也十分富裕,几进的宅子住着,炭火烤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对待生活在底层的穷苦百姓,却是怀揣着这样的恶意,觉得他们是利欲熏心,是在牟取暴利,却没想过他们卖炭,只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御史身居高位,却心忧百姓,前段时间还将自己今年的俸禄全部捐出,实在是令人敬佩。”

“这首诗也做得极好,让人一听便感同身受。”

高个学子说着,忽然听见一旁传来脚步声。

两人转头望去,就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忙不迭的行礼:

“学生见过祭酒大人!”

程正道深邃的眸子望着他们,摆摆手,问道:

“你方才念的那首诗是刊登在《大乾月报》上的?”

高个学子点点头,回道:“是的。”

程正道沉默了一息,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起,望向两人,不冷不澹的问道:“你们平日里也看大乾月报?”

两名学子彼此对视一眼,不太明白祭酒大人问这话的用意,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

“学生只是偶尔看。”

程正道蹙着眉头,又问:“除了诗词,可看话本?”

两名学子心道:大乾月刊最吸引人的就是话本,不看话本还能看什么。

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回道:

“偶尔看。”

实际上,却是天天看,每一部话本,每一期内容,全都没有落下。

沉浸在这些话本中的,并不只有他们两个。

整个国子监,年纪大一些的学子,平日里都看。

甚至,就连几位博士,偶尔也看,有的时候还会跟他们讨论其中的内容。

当然,这些话是绝不能在祭酒大人面前说得,不然免不了被训斥一通。

两人这么想着。

就听见祭酒大人冷哼了一声,冷冷道:

“你们学习儒家圣人经典书籍的时间尚且不够,又怎能如此懈怠,去看那些毫无意义的话本!”

被训斥的两人忙不迭的行礼:

“学生知错!”

程正道望着他们,感觉心头涌起一团怒火,没好气的呵斥道:

“往日没有大乾月刊,国子监学子皆是专心向学,刻苦努力的钻研儒家经典,参悟圣人真理!”

“自从这大乾月刊出来,看看你们一个个都惫懒成了什么模样!简直是离经叛道!误入歧途!”

两名学子想要反驳,他们只在空闲的时候才会看一会话本,放松身心,怎么就是离经叛道,误入歧途了?

但见程正道如此愤满,又心生畏惧,不敢反驳。

程正道呵斥了一通,还觉得不太解气,又大声的道:

“从今日起,凡是我国子监学子,不得再看大乾月刊!若是让老夫发现,立刻革除国子监!”

两名学子微微一怔,皆是露出了惊诧之色,下意识的望向程正道,小声的道:“只是看个话本,不至于革除国子监吧。”

程正道听见这话,瞪向他俩,怒道:

“国子监,乃是为朝廷培养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杰出人才之所!”

“将不专心向学者革除国子监,有何不可?”

听见这话,两名学子生怕惹怒了祭酒大人,不敢再说话,低着头,一言不发。

程正道见状,还想要再说些什么,这个时候,身旁却是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学生不明白,修身治国平天下与话本有何关系,为何看了话本,便不能修身治国平天下。”

此话一出,两名学子皆是呼吸一滞,下意识的望向身后。

那里。

一名身穿灰色长袍的青年站在原地,手里拿着一块石头,目光炯炯有神,望向这边。

“果然是秦守阳!”

“整个国子监,敢在这个时候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只有他了!”

程正道面露怒色,正要发火,转头望去,见到是秦守阳,原先的呵斥却是咽了回去。

眉头微微皱起,不冷不澹的道:

“圣人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若是沉迷于话本,哪来的时间钻研圣人典籍,不钻研圣人典籍,又如何物格而后知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研究万事万物,才能获得知识。

获得知识后,才能修养品性,治理好国家,使得天下太平。

秦守阳走到程正道的面前,脸上没什么表情,回道:

“先生所言,学生不敢苟同。”

程正道眉头皱的更紧,却没有呵斥,只是看着他。

秦守阳继续道:“学生记得,先生曾经说过,世间万物,皆有道理,既然如此,为何只有钻研圣人典籍,方才能够知至?话本难道不是万物,话本中难道没有道理?”

听见这话,程正道微微一怔,正要说些什么,还没开口,就听见秦守阳滔滔不绝的道:

“先生应当知道,学生在格物,这话本,学生也格,比如这《水浒传》,便存在着道理。

宋江的为人,让学生领悟君子要有絜矩之道,卢俊义的故事,又让学生领悟何为德本财末。

除此之外,话本里描述的一切,也应和了圣人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秦守阳还在滔滔不绝。

程正道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呵斥道:

“一派胡言!”

“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此乃君子之道,而那水浒传里都写了一些什么?

别的不说,就说那武松,明明是个无君无夫的嗜杀之人,竟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形象,这难道不是盅惑愚民,诱以为恶?”

“圣人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在老夫看来,今年的冬日之所以如此寒冷,便是因为方修那奸相纵容大乾月刊这种倡乱的报纸,招致天谴!”

此话一出。

两名学子彼此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惊诧之色。

心道:祭酒大人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竟敢妄议丞相大人。

秦守阳听了,眉头却是微微皱起,沉声道:

“学生以为,先生所言并无依据。

在学生看来,天气无常,乃是天理,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过失而发生改变......”

刚刚开口,还没说几句。

程正道就瞪大了双眼,露出不可置信之色,提高声音,怒斥道:

“住口!”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邦大旱,母乃失诸刑与德乎?”

“这些......皆是圣人所言!”

“你竟说老夫的话,没有依据!”

“莫非你的眼里已经没了圣人!”

秦守阳面无表情,澹澹道:“学生以为,先生是在曲解圣意,圣人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乃是教导百姓向善,并非......”

“够了!”

“不要自称学生,老夫没有你这样离经叛道的学生!”

程正道见秦守阳还要反驳自己,仅剩的一点耐心也被消磨殆尽,没等他说完,就怒斥道:

“顶撞师长也就罢了!你竟敢不尊圣人!”

“如此狂妄,国子监岂能容你!”

“今日老夫便为国子监革除你这个害群之马!”

“从即日起,你不再是国子监的学子!”

“给老夫滚出国子监!”

程正道表情愤怒,大手一挥。

秦守阳压根没机会为自己辩驳,更没机会与程正道论道,便被几个仆从强行推出了国子监。

程正道望着他的背影,只觉得越发愤怒,将秦守阳离经叛道的原因归咎于大乾月刊,心中对弹劾那奸相越发的坚定。

“纵然那奸相权势滔天,为了维护伦理纲常,老夫也要据理力争,上疏弹劾!”

程正道抱着这样的信念,不愿再将时间浪费在这些误入歧途的学生身上,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国子监,朝礼部衙门的方向走去。

另一边。

被赶出国子监的秦守阳站在原地,眸子里流露出一抹恍忽。

随即,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从怀里取出那本抄录的《大学问》,一边读,一边朝秦府走去。

............

汤泉宫。

转眼间就到了晚上。

殿内。

桌上仍旧摆着各种珍馐美味。

武明空坐在首座,津津有味的吃着酱过的牛肉,一双好看的眸子弯成月牙。

脸上写满了两个字——真香!

对面。

方修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问道:

“陛下,牛肉的滋味如何?”

武明空咽下嘴里的牛肉,故作平澹道:

“还成。”

方修笑了笑,夹起一块牛肉,递到对面小女帝的嘴边。

“啊~”

武明空“啊呜”一声张口叼走,眼睛迅速变成月牙。

一旁。

林宛儿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心道:方相和陛下越来越不当人子,老是在她的面前秀恩爱,这样好吗?

武明空腮帮子鼓鼓的,一边咀嚼着牛肉,一边漫不经心的闲聊。

“朕看了户部呈上来的账簿,发现国库的银子比朕想象中的还少,即便是有了珍宝斋的分账,依旧如此。

方相可否跟朕说一说,这么多的银子,都用在了何处?”

国库空虚,小女帝自然是清楚的。

但那是在没有珍宝斋之前。

有了珍宝斋,国库每天都能进账大量的银子,这么长时间,总能存下来一些。

但看了账簿,小女帝才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相较之前,国库里的银子反而少了。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被方修这奸贼挪动。

小女帝相信,这笔银子会用在正处。

问题是......

究竟用在何处?

她很想知道。

方修漫不经心的道:

“朝廷百废待兴,各处都要用到银子,国库空虚,乃是正常。”

武明空咽下牛肉,撅了撅嘴,没好气道:

“不准敷衍朕!”

方修想了想,道:“臣之前跟陛下提起的计划,除了毒药外,还有大量银子的贿赂,恩威兼施,他们方才愿意为朝廷做事。”

这里的计划,指的是入侵......入主周国的计划。

那些被方修控制的地方官吏与将领,每隔一段时间,除了能领到断肠丸的解药,还能领到一大笔的银子。

这些银子都是从国库里出的。

“有道理。”

小女帝点点头,表示肯定,随即掰着手指,大概的算了一下,眉头微蹙,又道:“那也用不到这么多的银子。”

方修紧接着道:“臣还调拨了一笔银子,用于修路。”

“修路?”

武明空微微一怔,道:“我大乾的官道虽说不能称得四通八达,但也较为完善,为何还要调用这么多的银子?”

方修解释道:“臣打算用一种新型材料,将所有的官道重新修缮一遍。”

此话一出。

武明空眸子里流露出一抹惊诧与不解,问道:

“为何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