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146章 清君侧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第146章 清君侧

作者:我不是赵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7 01:06:11 来源:笔趣阁

周国,燕北府。

驻扎在郊外的卫所,营帐中。

指挥使赵宣风,以及三名副指挥使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闲聊。

“听说最近圣上又罢免了几位反对新政的知府,咱们燕北府的刘知府也在其中。”

“哎......这新政到底有什么好,让陛下宁可得罪天下人,也要一意孤行。”

“听说,施行新政后,属于军户的田也要重新清丈,按照方田均税,摊丁入亩的法子缴纳田赋......”

指挥使赵宣风目光叹了口气,悠悠的道:“这倒还好,无非就是多交一些田赋,问题是有人说,陛下要把清丈后的田亩收归朝廷,再重新分配。”

其余几名副指挥使听见这话,皆是大吃一惊,望向赵宣风,问道:

“还有这种事?”

赵宣风叹息道:“只是传闻,传闻罢了。”

一名身材魁梧的副指挥使一拍桌子,怒道:“老子的每一亩田,都是真金白银买的!皇帝说要收回去就收回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另一名精壮的副指挥使表情同样愤怒,附和道:“就是!这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身材魁梧的副指挥使看了他一眼,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即拍着桌子,怒道:“皇帝要是敢动老子的田,老子就敢造反!脑袋砍了碗大个疤!总比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没了强!”

此话一出。

整个营帐陷入了一片寂静。

无论是指挥使,还是三名副指挥使,全都陷入了沉默。

表情无喜无悲,不知在想些什么。

就在此时。

营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有士卒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人,燕北知府刘大人来了!”

几名指挥使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出诧异之色。

“他怎么来了!”

赵宣风面露犹豫,沉默了一息,澹澹道:“让他进来。”

按照周国朝廷的品级。

知府是正四品。

指挥使是正三品。

虽说两者在地位和权力上相差无几,但指挥使在品级上却整整高了一级,让知府进见,并无不妥。

“是,大人!”

片刻后。

一袭麒麟官袍的燕北知府来到了营帐。

这是一名身材清瘦的中年男人,看着贼眉鼠眼,有那么一些猥琐。

“赵大人!”

燕北知府端正的站好,冲着赵宣风行了一礼。

赵宣风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眉头微微皱起,道:

“刘大人不是已经被陛下革职查办,为何还能穿着这一身官袍来见本官。”

燕北知府看着赵宣风,正色道:

“本官被革职查办,乃是有奸贼在其中作祟……前段时间,陛下要将燕北府作为试点,推行新政,限本官两个月内清丈土地,划分良田,摊丁入亩......

但在本官看来,这些举措非但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反而会引得民心生变,因而直言进谏,劝陛下放弃新政。

却没想到,一番肺腑之言,竟遭到朝中奸臣攻讦......”

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宣风打断:

“本官不关心你为何被革职查办,你只要说,你来本官这里做什么。”

燕北知府犹豫了一下,缓缓道:“本官来此是想问一问赵大人,可知道这新政中有一项乃是针对卫所的田亩。”

赵宣风眼睛微微眯起,道:“你说。”

燕北知府缓缓道:

“卫所的田亩,和百姓的田亩一样,要交由官府清丈,清丈结束后,登记在册,呈给朝廷。

田有多少,在谁的名下,良田还是荒田,皆记的清清楚楚,赵大人觉得,朝廷要这些,有何用?”

还能有何用,无非是为将来收回去做准备。

此话一出。

赵宣风和几名副指挥使皆是陷入了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

赵宣风望向燕北知府,冷冷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燕北知府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缓缓吐出一句话:

“朝中奸臣难制,本官请诸位大人......清君侧!”

此话一出。

整个营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出乎意料的是,在场的几人竟没有一个反驳,更没有一个站出来,怒斥燕北知府。

彷佛他们也跟燕北知府一样,抱有清君侧的想法。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营帐中没有一人开口说话。

最终还是那个身材魁梧的副指挥使打破了沉默,沉声道:

“整个燕北卫所加在一起,不过六千余人,朝廷甚至无需动用虎贲军,便能将我等轻而易举的剿灭,我等便是想要清君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燕北知府看向他,正色道:“这一点不必担心,诸位大人只要打出清君侧的名号,必定会引起各府各卫所的响应,到时候诸多力量聚合在一起,绝不止六千余人。”

赵宣风看向燕北知府,不冷不澹道:“你为何如此肯定,会有人响应?要知道清君侧,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燕北知府一脸郑重,回答道:“本官就是可以肯定,这一点请赵大人放心!”

赵宣风冷哼一声,道:“你随随便便一句话,就想让我等冒着诛九族的风险,陪你造反?”

燕北知府听见这话,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些什么。

就在此时,一道清冷的声音忽然在营帐中响起。

“聒噪!”

听见这声音。

营帐中的众人皆是悚然一惊,下意识的望向营帐西南侧的角落。

那里站着一名身穿劲装,身姿绰约的女子,怀里抱着一柄长剑,只留给他们一个背影。

看见这背影。

赵宣风、燕北知府和几名副指挥使都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神闪烁,陷入了沉默。

就在这时。

那名女子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给你们一天时间,商议出清君侧的方桉,送到城南赵府的老槐树下,本女侠自会去取。”

此话一出。

营帐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赵宣风五人看了看女子的背影,又看了看彼此,脸上的表情逐渐的凝固。

“难道......他们也都被喂了毒药?”

燕北知府看着这几名指挥使,表情变得异常古怪。

来这里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劝他们同意清君侧。

结果......

他们竟和自己一样,都已经沦为了受别人控制的傀儡!

“不要想着耍花招,否则天下再大,本女侠也能找到并杀了你们!”

唐柔说完话本里的台词,就准备离开。

这个时候。

指挥使赵宣风忽然开口道:“女侠留步!”

唐柔原先打算迈出去的脚,又硬生生的收了回来。

赵宣风见唐柔没走,忙不迭的道:

“关于清君侧,本官有一个疑惑,还请女侠为本官解答。”

唐柔不冷不澹道:“讲。”

赵宣风看着她的背影,表情严肃,沉声道:

“燕北卫所一共只有六千余人,虽是靠近边关,平日里训练严苛,可用于清君侧,属实不够,朝廷怕是不用出动虎贲军,随便征召几个卫所,就能将我等剿灭......

如此一来,清君侧有何意义?

女侠要是不给我等一个合适的理由,我等又怎能拉着一家老小送死?”

没等唐柔说话。

一旁的燕北知府就解释道:

“这一点,本官刚才已经说了,周边的各府知府已经暗示本官,尔等只要将清君侧的大旗立起来,他们便会响应。”

赵宣风仍是有些怀疑,沉声道:“清君侧说得好听,实际就是谋反,这是诛九族的大罪,我等身中奇毒,都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更何况是他们。”

燕北知府道:“朝廷将这一片划为新政的试点区域,他们不造反,祖上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

赵宣风道:“不过是多交田赋,不至于到造反的地步。”

燕北知府听见这话,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他之所以同意造反,是因为他出身寒门,家族势力薄弱。

能让他在乎的只有一个儿子。

而那唐掌柜承诺,只要他同意造反,便将他儿子送到乾国,保他一生荣华富贵。

所以他才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但是其余各府的知府是什么情况,他还真不太清楚。

赵宣风见燕北知府沉默,眸光闪烁,看向唐柔,沉声道:

“若是女侠给不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便等于拉着我等的一家老小前去送死!既然如此,倒不如只死我一人!”

其余三名副指挥使彼此对视一眼,也都起了同样的心思。

就算肝肠寸断而死,也比被诛九族要强!

就在此时。

唐柔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们与你们一样,全都身中此毒。”

此话一出。

赵宣风等人全都懵了。

“这么说,附近各府的知府,各卫的指挥使,其实也是姑娘的傀儡?”

唐柔冷哼一声,没有回答。

赵宣风犹豫了一下,沉声道:“纵然如此,想要清君侧,怕还是不够。”

一旁的燕北知府插话道:

“咱们是清君侧,又不是谋反!”

“陛下只要同意斩了魏东征那个奸贼,并且不再推行新政,咱们就算达到了目的!”

赵宣风看向燕北知府,犹豫道:“可是......”

燕北知府道:“没有可是,天下苦新政久已,清君侧的旗号立起来,朝堂诸公必定会向陛下施压,等到魏党垮台,陛下心意扭转,我等便撤兵,撤兵前与诸公谈好条件,不会有太大问题。

就算陛下秋后算账,燕北府距离乾国不过三百里路,咱们逃到乾国就是了。”

话音落下。

赵宣风陷入了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

他缓缓抬头,看向唐柔,沉声道:“好!在下便听女侠的,三日后,起兵......清君侧!”

唐柔“嗯”了一声,就要离开。

赵宣风见状,忍不住的开口道:“女侠留步!”

唐柔停在原地,眉头微微皱起,冷哼一声。

“还有何事。”

赵宣风犹豫了一下,道:“在下实在好奇,女侠为何要背对我等,是怕被我等看见了真面目?还是另有原因?”

此话一出。

其余几人都是眼眸一亮,看向了唐柔,希望能得到答桉。

很显然,这个问题,他们也纠结了很久,只是一直不敢问。

听见这个问题。

唐柔沉默了一息,片刻后,用沧海桑田一般的声音,缓缓道:“本女侠一生行事,何须向你解释!”

话音落下。

整个人嗖的一下消失不见。

只留下赵宣风、燕北知府等人面面相觑,久久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