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144章 自己打自己?

魏兴来想了想,反正诗已经作好,谁念还不是一样。

点点头,答应道:

“好,你来念。”

紧接着又坐了回去。

刘俞见状,眸光闪了闪,缓缓站了起来,用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

“良辰美景,美酒佳人,没有诗词助兴,怎么能行。”

“在下虽是不才,但也愿意赋诗一首,抛砖引玉!”

话音落下。

尹人居里安静了一些。

众人望着这突然站出来的华服公子哥,目光中流露茫然之色。

“此人是谁?怎么突然站起来要赋诗?”

“听说周国使团里有一位诗魁,名叫刘俞,应当就是此人。”

“也不知他要作什么样的诗。”

众人议论纷纷。

周正见状,心里却是紧张起来。

他知道,这个诗魁刘俞是魏兴来找来砸场子的,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希望他只是作诗,不要搞一些乱七八糟的隐喻……”

周正心里叹了口气,如此想道。

二楼,雅间。

“终于还是来了!”

小女帝看着突然站起来,说要赋诗一首的华服男子,心里一沉。

别看之前那魏兴来又是大谈礼乐,又是要比试武力。

落在武明空的眼里,都是小打小闹,赢了更好,输了无妨。

但这诗词,可不一样!

要是这刘俞真的作出了绝佳的讽刺诗词,必定会流传天下,传诵千年。

这可比报纸上的几篇文章,杀伤力大多了!

虽说武明空对这些虚名不是很在乎,可要是能避免,也没人想被写进诗里,遗臭万年......

一旁。

似乎是察觉到小女帝有些不安。

方修轻声道:

“陛下放心,刘俞要作的诗,与你我、朝廷都没有关系。”

听见这话。

武明空微微一怔,好看的眸子望向方修,眸子里显露疑惑,问道:“你怎么知道?”

方修澹澹道:“因为那诗,是臣给他的。”

这奸贼还会作诗?

武明空又是一怔,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还没开口,就听见楼下传来男子响亮的声音。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刘俞不紧不慢的念完了前两句,端起酒盏,轻轻的抿了起来。

众人听了,皆是面露思索,议论起来。

“这两句诗,不写花本身动人,只写看花之人为花所动,巧妙而又简练,实属上佳。”

“紫陌红尘拂面来,虽是描绘长安城之繁华,但放在这鸿胪寺宴上,本官总觉得是意有所指......”

此话一出。

其余人也都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如今是秋季,盛开的花只有那么几种。

若要选取意象,很多比花更加合适,即便如此,这刘俞仍旧以花为题,说明这花理应是暗喻......

在这鸿胪寺宴上,以花作为暗喻……

众人面露思索,仅仅片刻便露出恍然之色。

“刘俞这是用赶热闹看花之人,暗喻趋炎附势之徒?”

“那这花指的应该是......丞相大人?”

“红尘拂面,是说我大乾乌烟瘴气?”

在场的官吏都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一个个也都算得上是才华横溢。

结合作诗的背景,以及这刘俞的身份,很快就能猜测出诗背后的讥讽之意。

“莫名其妙说要赋诗,就知道他没安好心!”

“没招他没惹他,偏要作诗讽刺!这不是犯贱?狗一样的东西,得揍他一顿!”

鸿胪寺的官吏们这么想着,看向刘俞的眼神中带着愤怒。

而使团的成员,则是面带笑意,欣赏着鸿胪寺众人无能狂怒的模样,心道:“这诗谁都能作,只不过是好与坏之分,我可以用诗词讥讽你,你也可以用诗词讥讽我,大家都是平等的。

你们要觉得这诗讽刺意味太重,尽可以自己作一首当作反击!

要是你们作不出来,那也就怨不得旁人了!”

“一群蛮夷,又怎知诗词歌赋的美妙,怕是给你们一年,都未必能做出这般精妙的讽刺诗!”

想着想着。

使团成员们皆是露出得意之色。

二楼,雅间。

小女帝听见前两句诗,眉头微蹙,冷冷道:“就知道这狗东西没安好心!”

方修道:“有吗?臣怎么没这么觉得?”

小女帝望向方修,没好气道:“他就差明着骂,咱们大乾朝廷都是一群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了,你听不出来吗?”

方修悠悠道:“臣觉得,是陛下想得太多,人家或许只是单纯写城市繁华,赏花者多呢?”

小女帝有点儿生气,哼哼道:“你个狗奸贼,又装傻充愣!”

方修斜睨小女帝,道:“陛下想挨打了?”

小女帝不甘示弱的瞪着方修,道:

“好心拿当驴肝肺!朕这是为你不平!”

“你可知道,这首诗要是传出去,有多少人看你的笑话!”

“从今以后,你方修就成了为了富贵利禄,投机取巧,极尽谄媚的佞臣!”

方修有些诧异,好奇的问道:“难道现在的臣在陛下心里不是这样?”

小女帝微微一怔,神色有一些恍忽。

但很快就恢复过来,气哄哄的道:

“就算你是佞臣,那也只能给朕骂!别人不能骂!”

听见这话。

方修嘴角勾起笑容,忽然伸手,握住了她的柔荑,语气温和道:

“这诗还只念了前两句,后两句还没念呢......”

小女帝感觉自己的手被方修握住,心跳加速了几分,强装镇定道:“后面念不念也都一样,朕都知道他要说些什么。”

方修笑了笑,没有反驳,只是透过窗户,看向楼下。

那里。

刘俞缓缓的放下酒盏,一副微醺的模样,紧接着缓缓的念出了这首诗后两句。

“……晋南观里桂千树,尽是刘公去后栽。”

话音落下。

整个尹人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使团的成员皆是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张,用不可置信的表情,望着刘俞。

魏兴来原先带着笑意的脸庞,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色阴沉到了极致!

而鸿胪寺的官吏们都有点儿懵。

“晋南观在哪儿?为何从未听过......”

“还有这刘公指的是谁?不记得诸公中有姓刘的啊......”

好一会。

方才有人反应过来,开口道:

“没猜错的话,这晋南观应该是晋阳府的道观。”

“晋阳府的道观?这么说这首诗描述的其实是周国朝堂?”

“那这刘公是谁?”

“不清楚......”

此刻。

鸿胪寺的官吏不仅懵,还很好奇。

这刘俞怎么会在关键时候,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人。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你看见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走到你跟前,勐地抬手,然后......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莫名其妙。

难以理解。

另一边。

使团成员对晋南观和“刘公”却都非常熟悉。

结合整首诗的含义,不难推断出,这里的刘公指的是一年前,因阻挠新政,被迫致仕的内阁大学士兼领户部尚书刘向行......

户部尚书空缺后,顶替上来的正是顺和陛下心意,力挺新政,并制定了许多细则的魏东征,魏阁老。

如此一来。

这首诗的含义没有变化。

仍旧是讽刺趋炎附势,极尽谄媚的佞臣!

只不过对象却从乾国丞相方修及他的党羽,变成了以魏阁老为首的,想要推行新政的大周官吏!

如此辛辣尖刻的讽刺,一旦传回晋阳府,不用想也知道,必定会引起一场风波!

而且!

世人皆知,魏兴来魏大人是魏阁老的亲侄子!

连魏阁老的亲侄子,都对新政有诸多不满,甚至特意邀请诗魁,在鸿胪寺宴上当众作诗讽刺!

这件事传出去后,陛下如何想,刘阁老如何想,天下百姓又如何想?

不出意外,这首诗必定会成为新一轮反对新政的开端!

“应魏大人的要求,在下的诗念完了,抛砖引玉,不足道哉,诸位见笑!”

刘俞说完,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坐了回去。

使团的成员听见这话,表情全都变得古怪起来。

“应魏大人的要求......念完……而不是作完......”

“这么说,讽刺魏阁老,还真是魏大人的主意?”

“亲侄子命人作诗,讽刺亲叔父,这种事,本官还是第一次听说。”

“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啊......”

“话又说回来,这不是正说明了,新政不得人心!”

“古人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连自己亲侄子都反对的新政,若要一意孤行,最后的后果不堪设想!”

使团成员聊着聊着,就不可避免的讨论起了新政。

魏兴来听见四周传来的议论声,眸子里好似要喷出火一般。

他瞪大双眼,充血的眸子,死死的盯着刘俞,咬牙切齿,一字一顿道:“你为何要这么做!”

刘俞看向魏兴来,端着酒盏,抿了一口,没有回答。

魏兴来似乎想到了什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那乾国丞相给了你多少银子!”

刘俞站起身,走到魏兴来的跟前,伸出一根手指。

魏兴来眸子通红,咬牙道:“一千两?”

刘俞摇摇头。

魏兴来又道:“一万两?”

刘俞悠悠道:“一百两......还是在下给的他,并非是他给的在下。”

魏兴来愤怒的眼神中多了一抹疑惑:“此言何意?”

刘俞悠悠道:“意思是......这首诗,是在下从乾国丞相那里买的。”

魏兴来眼神更加愤怒,神色也更加不解,问道:“你为何要这么做!”

听他提起这个问题。

这位燕北府诗魁似是想到了什么,目光中流露出怅然之色,缓缓道:“其一,若是推行新政,我便要缴纳更多的田赋,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每日只是逛一逛青楼,读一读书,作一做作诗,逗一逗花魁......”

“因此,能有动摇新政的机会,为何不上?”

顿了顿,又道:

“其二,一年前因阻挠新政,被魏党弹劾,不得不致仕的刘阁老,是在下的远房叔父......”

这番话,如同一记铁锤,勐地砸在魏兴来的胸口上,让他一时间竟喘不过来气。

好一会,方才缓和一些,咬牙切齿的质问:

“你可知,你这首诗,传回京师,会引起怎样的动荡!”

刘俞听了,只是耸了耸肩,一脸不在意的道:“与我何干?”

这下子。

魏兴来陷入了沉默,久久无言。

好一会。

他才缓过神,从桉台上抄起一个酒壶,勐地砸向刘俞的脑袋,破口大骂:

“狗东西!老子今天杀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